
ICS 77.150.10 H 6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229—2016
电气元件用涂层铝及铝合金带材
Coated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 strips f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2017-11-01实施
2016-12-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22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重庆西南铝易拉盖厂、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舟山市新龙电子设备
有限公司、广州慧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蒲强亨、秦富军、杜恒安、彭著军、戴月新、冀伟强、莫欣达、吴桐。
-
GB/T33229—2016
电气元件用涂层铝及铝合金带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元件用涂层铝及铝合金带材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固态电容、液态电容、贴片电容、薄膜电容、电解电容及锂电池等电子电器外壳包装用铝及铝合金聚氨酯辊涂带材(以下简称涂层带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3199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3880.3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 GB/T51252 有色金属冲杯试验方法 GB/T 6739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6742 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 GB/T 7999 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8005.3 铝及铝合金术语第3部分:表面处理 GB/T 8013.3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 莫第3部分:有机聚合物喷涂膜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9753 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 GB/T16865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 GB/T17432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GB/T20975(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638.4一2016铝箔试验方法第4部分:表面润湿张力的测定 GB/T23989一2009涂料耐溶剂擦拭性测定法 GB/T26296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和有机聚合物涂层缺陷 GB/T26492.3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加工产品缺陷第3部分:板、带缺陷
3术语和定义
GB/T26296、GB/T26492.3和GB/T800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粘性thermoviscidity 高分子聚合物在达到一定温度时表现出的粘性。
1
GB/T33229—2016
4要求 4.1产品分类 4.1.1牌号、状态、尺寸规格、膜厚
涂层带材的牌号、状态、尺寸规格、膜厚应符合表1的规定。对牌号、状态、尺寸规格、膜厚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表1牌号、状态、尺寸规格、膜厚
尺寸规格 mm
膜厚 μm
状态
牌号
涂层带材用铝及铝合金基材(以下简称基材)厚度
宽度
外径 内径 ≤1 200 305
1100 3003 3004
H46 H44 H42
10.00~100.00
405 405 0.0080~0.0110 505 508
>0.2000.600
>100.00~1250.00 ≤1 800
8011
H46
4.1.2 标记及示例
涂层带材标记按产品名称、膜厚、标准编号、牌号、状态、尺寸规格的顺序表示。示例如下:膜厚为10.0μm、3003牌号、H44状态、基材厚度为0.290mm、宽度为400.00mm的涂层带材,标记为:涂层带材LG10GB/T33229-3003H44 0.29X400
4.2化学成分
基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的要求。
4.3尺寸偏差 4.3.1基材厚度
基材厚度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基材厚度偏差
单位为毫米
基材厚度 >0.200~0.400 >0.400~0.600
基材厚度允许偏差
±0.010 ±0.015
4.3.2宽度
涂层带材的宽度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需方要求高精级时,应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时按普通级供货。
2
GB/T33229—2016
表3 涂层带材的宽度偏差
单位为毫米
宽度允许偏差
宽度 10.00~100.00 >100.00~200.00 >200.00~300.00 >300.00~500.00 >500.00~1250.00
高精级 ±0.15 ±0.20 ±0.30 ±0.50 ±0.70
普通级 ±0.20 ±0.30 ±0.50 ±1.00 ±1.50
4.3.3 不平度
涂层带材的不平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不平度
波高 mm ≤4
每米长度上允许的波浪数
个 ≤3
4.3.4 侧边弯曲度
涂层带材在任意2000mm长度上的侧边弯曲度应不大于3.0mm。 4.3.5 错层、塔形
涂层带材的内5圈、外2圈错层应不大于5mm,其他部位的错层应不大于2mm。涂层带材的塔形应不大于3mm。 4.4 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4.4.1 基材室温拉伸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规定。
表 5 基材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厚度 mm
状态
牌号
抗拉强度R
断后伸长率Asomm
% ≥2 ≥4 >2
MPa 150~190 155~180 210~240 150~190
H26 H24 H22 H26
1100 3003 3004 8011
>0.200~0.600
4.4.2 涂层带材室温拉伸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规定。
3
GB/T 33229—2016
表6 涂层带材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室温拉伸试验结果
厚度 mm
牌号
状态
断后伸长率As0mm
抗拉强度R.
MPa 120~150 140~165 190~230 120~150
% ≥4 ≥6 ≥4
1100 3003 3004 8011
H46 H44 H42 H46
>0.200~0.600
4.5 涂层带材深冲性
涂层带材的制耳率应不大于6%。
4.6 膜层性能
膜层性能应符合表7规定。
表7 膜层性能
膜层性能项目膜厚偏差铅笔硬度干附着性耐沸水性耐溶剂性耐酸、碱性耐热性表面润湿张力
膜层性能 ±1.0 μm
≥3 H 0级膜层外观,无脱落、起泡、起皱等现象,允许额色稍有变化丁酮擦拭≥80次无黑点、白点、起泡或脱落等现象目视膜层无发黄和变色用34号达因笔划痕无收缩 AC800V不击穿(耐电压测试仪不报警)目视膜层无粘连痕迹膜层经压陷深度为5mm的杯突试验后,应无开裂或脱落现象目视检查膜层表面应无裂纹或脱落现象
绝缘性热粘性抗杯突性抗弯曲性
4.7 外观质量 4.7.1 基材表面不准许有表面气泡、水痕、印痕、碰伤、孔洞、非金属压人、金属压入、凹痕、折伤、压折、 刀背印、擦伤、轧辊磨痕、划伤、压过划痕、油斑、腐蚀、松树枝状花纹、起棱、黄斑、黑条、辊花、压花、明暗条纹、粘伤等缺陷。 4.7.2 基材表面允许有不明显的振纹等不影响使用的缺陷。 4.7.3 3涂层带材表面不准许有气泡斑、龟裂、泛黄、桔皮、肥边、缩孔、漏底、色差、黑条、杂点(颗粒)、杂色、流痕、刀背印、擦伤、划伤等缺陷。
4
GB/T33229—2016
4.7.4 涂层带材应卷紧、卷齐,端面不准许碰伤、划伤,边部不准许有裂边、翘边和细丝状的毛刺。 4.7.5 涂层带材不准许塌卷或出现燕窝。 4.7.6 涂层带材不准许有接头。 5试验方法 5.1化学成分 5.1.1基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应符合GB/T20975或GB/T7999的规定,仲裁分析应采用GB/T20975 规定的方法。 5.1.2“A1"含量的计算应符合GB/T3190的规定,计算“A1”含量时,取常规分析元素与怀疑超量的非常规分析元素分析数值的和作为“元素含量总和”。 5.1.3分析数值的判定采用修约比较法,数值修约规则按GB/T8170的有关规定进行,修约数位应与 GB/T3190规定的极限数位一致。 5.2尺寸偏差 5.2.1尺寸修约
尺寸测量值不准许修约,极限数值的判定方法应符合GB/T8170的规定。
5.2.2 不平度
从涂层带材上取长度为2000mm的试样(试样应尽量包含涂层带材有波浪部分),将试样自由放在平台上,按照GB/T3880.3的规定检测波高、波浪数。 5.2.3 错层、塔形
涂层带材的错层、塔形用能保证相应精度的量具测量。 5.2.4其他尺寸
其他尺寸按GB/T3880.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5.3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涂层带材的室温拉伸试验按GB/T16865的规定进行。 5.4涂层带材深冲性
涂层带材的深冲性试验按GB/T5125的规定进行。 5.5膜层性能 5.5.1膜厚偏差
按GB/T8013.3规定的局部膜厚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5.5.2 :铅笔硬度
膜层的铅笔硬度检测按GB/T6739的规定进行,观察表面膜层是否被划破,
5
GB/T33229—2016
5.5.3干附着性 5.5.3.1按GB/T9286的规定,在试样上先划11条平行线,再划11条垂直这些平行线的截线,平行线或截线间距为1mm。 5.5.3.2将粘着力大于10N/25mm的粘胶带"覆盖在划格的膜层上,赶去粘胶带下的空气,迅速垂直拉开粘胶带,按GB/T9286评级。 5.5.4耐沸水性
将烧杯中注人清水(宜使用自来水),水的高度约100mm深,水温加热至95℃士3.0℃,将80mm 长的试样完全浸入水中,放置20min后取出,擦干试样,冷却至室温后目视检查膜层表面(试样周边部分除外)。 5.5.5耐溶剂性
膜层的耐溶剂性测试按GB/T23989—2009中7.1或7.2的规定进行,仲裁方法按GB/T23989- 2009中7.2的规定进行。 5.5.6耐酸、碱性
-
配制pH为10.51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pH为3.0~3.5的盐酸溶液,将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到 45℃~60℃,将试样放入,浸泡20min后取出,用流动的清水(宜使用自来水)将氢氧化钠溶液冲洗干净。将盐酸溶液加热到20℃~30℃,再将试样放人,浸泡20min,用流动的清水将盐酸溶液冲洗干净,目视检查膜层表面。 5.5.7耐热性
将加热炉加热到265℃土3.0℃,将试样放入炉中,放置3min后取出,自然冷却,目视检查膜层
表面。 5.5.8表面润湿张力
膜层表面润湿张力按GB/T22638.4一2016中达因笔法的规定进行。 5.5.9绝缘性
将耐压测试仪负极钳住涂层铝板试样,打开耐压测试仪2,将输出电压调到800V士10V,用正极测试棒以1cm/s的速度在试样的膜层上均力轻划,观察测试仪变化。 5.5.10热粘性
将加热炉加热到125℃士3.0℃,将两块试样膜层面相对贴合后,放入炉中,放置2h后取出,自然冷却,将试样分开,目视检查膜层表面。 5.5.11抗杯突性
膜层的抗杯突性按GB/T9753的规定进行检验。
Scotch610粘胶带或Permacel99粘胶带是适合的市售产品的实例。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
1)
者,并不表示对这一产品的认可。
2)LK2670AX或HYG2670E耐电压测试仪是适合的市售产品的实例,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
者,并不表示对这一产品的认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