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50.30
H 6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301—2015 代替GB/T20301—2006
磁控管用无氧铜管
Oxygen-free copper tube for magnetic induction tube
2016-04-01实施
2015-09-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030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代替GB/T20301一2006《磁控管用无氧铜管》。本标准与GB/T20301-2006相比,主要
有如下变动:
增加了TUOO牌号及相应技术要求;增加了管材壁厚不均度及相应技术要求;对管材的外径、内径允许偏差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合金牌号相对应的合金代号; -对管材的状态按GB/T29094一2012《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规定进行了相应修改;加严了管材的内径允许偏差;增加了化学成分分析方法YS/T48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增加了“管材外形尺寸测量方法按GB/T26303.1的规定进行”; -增加了“管材的导电率试验方法按GB/T351或YS/T478的规定进行”;增加了“取样方法按YS/T668的规定进行”;删除了气体排放量检测要求;增加了“力学性能试样制备按YS/T815的规定进行”;删除了型式试验要求
-
-
- -
-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星鹏铜材集团有限公司、金龙铜管集团江苏仓环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新
华宏铜业有限公司、山东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晓飞、陈华、李新奎、孙军、赵钦海、彭永聪、马新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0301—2006。
1
GB/T20301—2015
磁控管用无氧铜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磁控管用无氧铜管(以下简称管材)的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质量证明书和合同(或订货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微波磁控管、高保真通讯、电导、高真空部件用无氧铜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一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351 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定方法 GB/T 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 检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GB/T23606 铜氢脆检验方法 GB/T 26303.1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 第1部分:管材 YS/T478 铜及铜合金导电率涡流测试方法 YS/T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66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YS/T815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壁厚不均度 unevenness of wall thickness 在管材任一横截面上,最大壁厚与最小壁厚之差的一半。
4要求
4.1产品分类 4.1.1牌号、状态、规格
管材的牌号、状态、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2为本标准推荐的规格。
1
GB/T20301—2015
表1 管材的牌号、状态、规格
规格/mm 内径
状态
牌号
代号 C 10100 C 10130 C 10150
外径
长度
TU00 TUO TU1
轻拉(H55) 拉拨(硬)(H80)
8~50
6~48
1000~3000
表 2 推荐规格的名义尺寸
序号 1 2 3 1
用途排气管均压环均压环阳极筒
规格/mm #12.5×$6.2×1200 $16.5X14.5×2500 $19.5×$18×2500 #39.5×34.5×1200
壁厚/mm 3.15
理论重*/(kg/m)
0.993 1.053 0.987 3.118
1 0.75 2.5
本标准铜的密度取8.94g/cm。
4.1.2 标记示例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牌号、状态、规格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示例1:用TU1(C10150)制造的、状态为H80、外径为39.5mm,内径为34.5mm,长度为1200mm的磁控管用无
氧铜管标记为:
铜管GB/T20301-TU1H80-$39.5×34.5×1200 或铜管GB/T20301-C10150TH80-$39.5×$34.5×1200
4.2 化学成分
管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中相应牌号的规定。 4.3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4.3.1 管材的外径、内径、长度及其允许偏差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3外径、内径、长度及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径
公称内径
长度
外径 ≤30 >30
允许偏差 +0.04 +0.10
内径 ≤28 >28
允许偏差 0.05 0.14
长度 1 000~ 3 000
偏差 +3 0
4.3.2 壁厚不均度
管材的壁厚不均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2
GB/T20301—2015
表4 壁厚不均度
单位为毫米
公称壁厚 ≤2 >2
壁厚不均度,不大于公称壁厚的4% 公称壁厚的2%
4.3.3 切斜度
管材的端部应锯切平整,无毛刺。切口在不使管材长度超出其允许偏差的条件下,管材的切斜度应不大于公称外径的2%。 4.3.4直度
管材的直度应为每米不大于1mm。 4.4力学性能
管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中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仅为参考值。
表 5 5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Rm
维氏硬度 HV1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o.2
牌号
状态 H55 H80
MPa ≥205 ≥275
MPa 250~325 ≥315
TU0O、TUO、TU1
≥80
4.5 电性能
在20℃的温度下测试,管材的电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电性能
牌号 TU00、TUO、TU1
状态 H55 H80
导电率IACS(20C)/%
≥100 ≥98
4.6 氢脆试验
管材应进行氢脆试验,试验后的试样应无气泡或晶界开裂等脆性特征。
4.7 剥落试验
管材应进行氧化膜的剥落试验,试验时,除边缘部分外,黑色氧化物必须完全附着在铜上。
4.8表面质量
管材的内外表面应清洁、光亮,不应存在影响使用的缺陷。
3
GB/T20301—2015
6.3 检验项目
每批管材应进行化学成分、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力学性能、电性能、氢脆试验、剥落试验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6.4取样
管材取样应符合表7的规定,取样方法按YS/T668的规定进行,力学性能试样制备按YS/T815 的规定进行。
表7取样取样规定
检验项目化学成分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供方:1个试样/熔次需方:1个试样/批次
4.2
5.1
逐根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4.3 4.4 4.5 4.6 4.7 4.8
5.2 5.3 5.4 5.5 5.6 5.7
力学性能电性能氢脆试验剥落试验表面质量
任取1根/批、一个试样/根任取1根/批、一个试样/根任取1根/批、一个试样/根任取1根/批、一个试样/根
逐根
6.5 检验结果的判定 6.5.1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管材不合格。 6.5.2管材的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和表面质量不合格时,判该根管材不合格。 6.5.3当力学性能、电性能、氢脆试验及剥落试验的试验结果中有试样不合格时,应从该批管材中(包括原检验不合格的管材)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产品合格。若重复试验结果仍有试样不合格,则判该批管材不合格,或由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
7.1标志
管材的标志应符合GB/T8888的规定。 7.2 2包装
管材用木箱或纸箱包装,内包装如图1所示。
5
GB/T 20301—2015
聚乙烯薄膜珍珠棉干燥剂
688
I
图1 内包装断面示意图
7.3 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管材的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8888的规定。
8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订购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 b) 牌号; c) 状态; d) 尺寸规格; e) 重量; f ) 本标准编号; g) 其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