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200 J 3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529—2016
热处理清洗废液回收及排放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cleaning liquid waste recycling and emissions
forheattreatment
2016-09-01实施
2016-0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252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常州新区河海热处理工
程有限公司、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西安福莱特热处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省欧萨卫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欧萨评价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祝剑剑、李俏、殷和平、聂晓霖、向建华、叶俭、郭巧玲、王小兵。
I
GB/T32529—2016
热处理清洗废液回收及排放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处理清洗废液中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废液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废液回收与排放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热处理生产加工车间和企业废水处理与排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 7472 水质 锌的测定双硫腺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84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893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11906 水质 锰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GB 11911 水质 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4671 水质 钡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 GB/T 15503 水质 钒的测定 试剂(BPHA)萃取分光光度法 GB/T 16489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30822 热处理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JB/T6955 热处理常用火介质技术要求 JB/T 7740 机械工业含油废水排放规定 HJ/T86 水质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 HJ/T195 水质 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 399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 484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 493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 494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HJ 53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6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 537 水质 氨氮的测定 蒸馏-中和滴定法 HJ 602 水质 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03 水质 钡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37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73 水质 钒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32529—2016
术语和定义
5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处理清洗废液 cleaning liquid waste for heat treatment 热处理生产过程中清洗工件表面污物后产生的废液的总称。这些废液中的污物主要包括:前道工
序残留的切削油、切削液和防锈油等,淬火后残留的淬火油、熔盐等。 3.2
破乳 demulsification 使清洗废液失去稳定性,消除或减弱乳化剂保护乳化液稳定的能力,破坏油-水界面上的吸附膜,使
油水两相分层析出的过程。
废液中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4
废液中污染物的分析测定方法见表1。
表1污染物的分析及测定方法
序号 1 pH值 2 悬浮物(SS) 3 化学需氧量(COD)
项目
测定方法
方法来源 GB 6920 GB 11901 HJ 399 HJ/T 86 HJ 484 GB/T 16489 GB/T 7484 GB 11893 GB/T 7475 GB 7472 GB/T 7475 GB 11911 GB 11906 GB/T15503 HJ 673 GB/T 14671 HJ 602 HJ 603 HJ 535 HJ 537
玻璃电极法重量法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容量法与分光光度法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双硫腺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钼试剂(BPHA)萃取分光光度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位滴定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蒸馏中和滴定法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 5 氰化物(以CN-计) 6 硫化物 7 氟化物 8 磷酸盐 9 锌 10 铅 11 锰
4
12 钒
13 钡
14 氨氮 2
GB/T 32529—2016
表1(续)
方法来源 HJ 536 HJ/T 195 HJ 637
测定方法
序号 14 氨氮 15 石油类
项目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5 废液回收技术要求
清洗硝盐残盐的废液经处理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硝盐回收的一般方法按附录A,回收后的硝盐成分应满足表2要求,符合JB/T6955的规定。
5.1
表2 硝盐回收技术要求项目
质量分数/%
序号 1 2 3 4 5
6.5~8.5 ≤0.5 ≤0.3 ≤0.05 ≤0.5
pH值(无量纲)硫酸根氯离子碳酸根水分
5.2 热处理生产车间应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并尽可能使经处理的硝盐循环再用。
废液排放的技术要求
6
6.1 未经处理的废液不应直接排放,严防跑、冒、滴、漏,废液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当废液从排放口直接排放到公共水域时,企业应在总排放口、车间或工段排放口采样。乳化液废水应在工作台收集池采样,或在处理设施出口采样。 3水样从排放企业的车间采集后,样品的保存应符合HJ493的规定。
6.2
6.3
6.4企业排放口的含油废液水质控制指标应满足表3要求,符合GB8978规定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二级标准和GB/T30822、JB/T7740中对排污物的规定。
表3热处理清洗废液中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最高容许排放浓度/(mg/L)
序号 1 清洗废液 2 悬浮物(SS) 3 化学需氧量(COD)
污染物项目
pH 值为 6~9 150 150 30 0.5 1.0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 5 氰化物(以CN-计)
4
硫化物
6
3
GB/T32529—2016
表3(续)
序号
污染物项目
最高容许排放浓度/(mg/L)
氟化物 8 磷酸盐 9 锌 10 铅 11 锰 12 钒 13 锁 14 氨氮 15 石油类 6.5 废液中污染物浓度超过表3规定时,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方法按附录B。不允许用稀释的方法来达到规定的浓度指标。 6.6热处理生产车间应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并尽可能使经处理的水循环再用。 6.7 当污水处理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修复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废水仍能按表3规定排放。若仍达不到排放标准则应妥善贮存,待处理合格后方可排放。 6.8废水的监测取样应符合HJ494的规定,并应注意生产工艺和排水量的变化,以使水样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10 1.0 5.0 1.0 2.0 1.0 5.0 25 10
4
GB/T 32529—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常用硝盐回收方法
A.1清洗
工件硝盐率火后经冷却降温,进人清洗机清洗。清洗过程一般是热水浸人清洗、清水喷淋清洗、热风烘干或真空干燥。清洗机采用加热器加热水并有循环发泡系统可提高清洗效果。设有液位控制及补水装置。清洗机在设计上可增加清洗区,以提高盐的洗净率。
A.2 分离
清洗机上一般附带盐分离器进行盐水分离,其方式是盐液中水分被加热蒸发并经冷凝后流回清洗机。硝盐则在结晶后继续使用。清洗机中带有盐分检测装置,检测水中盐含量,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即抽出盐液进行分离。
GB/T 32529—2016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常用热处理清洗废液处理的基本方法
B.1预处理
通常预处理是先油水分离,再进行破乳,进一步去除残余的有机、无机污染物。 B.1.1油水分离
油水分离方法包括重力法、粗粒化法、水力旋流法等。热处理清洗剂中的含油废液须经过油水分离,可以去除浮油和部分的分散油,但要去除水中的乳化油,还需要进行破乳处理。 B.1.2破乳
破乳是处理废液的关键环节。破乳方法有盐析法、过滤法、气浮法、混凝法、电解法和膜超滤法等。 热处理用的清洗剂含有表面活性剂,使油污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要使废乳化液失去稳定性,就必须设法消除或减弱乳化剂保护乳化液稳定的能力,破坏油-水界面上的吸附膜,减少分散粒子所带的同种电荷量,从而达到破乳的目的。 B.1.2.1盐析法
向乳化含油废水中投加无机盐类电解质,去除乳化油珠外围的水化离子,使油珠间吸引力得到恢复而互相聚集,达到破乳目的。
常用的电解质有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钙、硫酸镁等。酸化法是向废水中投加硫酸、盐酸、醋酸或环烷酸等,破坏乳化液油珠的界膜,使脂肪酸皂变为脂肪酸分离出来。采用这种方法因降低了废液的pH值,故在油水分离后需要用碱剂调节pH值,使之达到排放标准。 B.1.2.2过滤法
利用颗粒介质的截留、惯性碰撞、筛分、表面黏附、聚并等作用,去除水中的油分。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玻璃纤维、高分子聚合物等。 B.1.2.3气浮法
用来处理分散油、乳化油和细小的悬浮固体物。由于乳化油的稳定性,在气浮之前必须得先采取脱稳、破乳处理。 B.1.2.4混凝法
向乳化的含油废水中投人絮凝剂,其水解后生成胶体,吸附油珠,然后通过沉降或气浮的方法将油去除。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聚合氯化铝、活化硅酸、聚丙烯酰胺、硫酸亚铁、三氯化铁、镁矾土等。此方法在油水分离的同时,还能够去除大量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B.1.2.5电解法
通过电解使铁、铝等可溶性金属氧化物失去电子生成铁、铝离子,这些铁、铝离子经水解作用生成铁、铝的氢氧化物,铁、铝氢氧化物具有吸附或凝聚乳化油或溶解的作用,然后用沉降法将油去除。
0
ICS 25.200 J 3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529—2016
热处理清洗废液回收及排放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cleaning liquid waste recycling and emissions
forheattreatment
2016-09-01实施
2016-0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252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常州新区河海热处理工
程有限公司、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西安福莱特热处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省欧萨卫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欧萨评价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祝剑剑、李俏、殷和平、聂晓霖、向建华、叶俭、郭巧玲、王小兵。
I
GB/T32529—2016
热处理清洗废液回收及排放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处理清洗废液中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废液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废液回收与排放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热处理生产加工车间和企业废水处理与排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 7472 水质 锌的测定双硫腺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84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893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11906 水质 锰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GB 11911 水质 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4671 水质 钡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 GB/T 15503 水质 钒的测定 试剂(BPHA)萃取分光光度法 GB/T 16489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30822 热处理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JB/T6955 热处理常用火介质技术要求 JB/T 7740 机械工业含油废水排放规定 HJ/T86 水质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 HJ/T195 水质 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 399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 484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 493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 494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HJ 53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6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 537 水质 氨氮的测定 蒸馏-中和滴定法 HJ 602 水质 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03 水质 钡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37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73 水质 钒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32529—2016
术语和定义
5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处理清洗废液 cleaning liquid waste for heat treatment 热处理生产过程中清洗工件表面污物后产生的废液的总称。这些废液中的污物主要包括:前道工
序残留的切削油、切削液和防锈油等,淬火后残留的淬火油、熔盐等。 3.2
破乳 demulsification 使清洗废液失去稳定性,消除或减弱乳化剂保护乳化液稳定的能力,破坏油-水界面上的吸附膜,使
油水两相分层析出的过程。
废液中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4
废液中污染物的分析测定方法见表1。
表1污染物的分析及测定方法
序号 1 pH值 2 悬浮物(SS) 3 化学需氧量(COD)
项目
测定方法
方法来源 GB 6920 GB 11901 HJ 399 HJ/T 86 HJ 484 GB/T 16489 GB/T 7484 GB 11893 GB/T 7475 GB 7472 GB/T 7475 GB 11911 GB 11906 GB/T15503 HJ 673 GB/T 14671 HJ 602 HJ 603 HJ 535 HJ 537
玻璃电极法重量法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容量法与分光光度法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双硫腺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钼试剂(BPHA)萃取分光光度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位滴定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蒸馏中和滴定法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 5 氰化物(以CN-计) 6 硫化物 7 氟化物 8 磷酸盐 9 锌 10 铅 11 锰
4
12 钒
13 钡
14 氨氮 2
GB/T 32529—2016
表1(续)
方法来源 HJ 536 HJ/T 195 HJ 637
测定方法
序号 14 氨氮 15 石油类
项目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5 废液回收技术要求
清洗硝盐残盐的废液经处理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硝盐回收的一般方法按附录A,回收后的硝盐成分应满足表2要求,符合JB/T6955的规定。
5.1
表2 硝盐回收技术要求项目
质量分数/%
序号 1 2 3 4 5
6.5~8.5 ≤0.5 ≤0.3 ≤0.05 ≤0.5
pH值(无量纲)硫酸根氯离子碳酸根水分
5.2 热处理生产车间应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并尽可能使经处理的硝盐循环再用。
废液排放的技术要求
6
6.1 未经处理的废液不应直接排放,严防跑、冒、滴、漏,废液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当废液从排放口直接排放到公共水域时,企业应在总排放口、车间或工段排放口采样。乳化液废水应在工作台收集池采样,或在处理设施出口采样。 3水样从排放企业的车间采集后,样品的保存应符合HJ493的规定。
6.2
6.3
6.4企业排放口的含油废液水质控制指标应满足表3要求,符合GB8978规定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二级标准和GB/T30822、JB/T7740中对排污物的规定。
表3热处理清洗废液中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最高容许排放浓度/(mg/L)
序号 1 清洗废液 2 悬浮物(SS) 3 化学需氧量(COD)
污染物项目
pH 值为 6~9 150 150 30 0.5 1.0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 5 氰化物(以CN-计)
4
硫化物
6
3
GB/T32529—2016
表3(续)
序号
污染物项目
最高容许排放浓度/(mg/L)
氟化物 8 磷酸盐 9 锌 10 铅 11 锰 12 钒 13 锁 14 氨氮 15 石油类 6.5 废液中污染物浓度超过表3规定时,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方法按附录B。不允许用稀释的方法来达到规定的浓度指标。 6.6热处理生产车间应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并尽可能使经处理的水循环再用。 6.7 当污水处理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修复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废水仍能按表3规定排放。若仍达不到排放标准则应妥善贮存,待处理合格后方可排放。 6.8废水的监测取样应符合HJ494的规定,并应注意生产工艺和排水量的变化,以使水样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10 1.0 5.0 1.0 2.0 1.0 5.0 25 10
4
GB/T 32529—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常用硝盐回收方法
A.1清洗
工件硝盐率火后经冷却降温,进人清洗机清洗。清洗过程一般是热水浸人清洗、清水喷淋清洗、热风烘干或真空干燥。清洗机采用加热器加热水并有循环发泡系统可提高清洗效果。设有液位控制及补水装置。清洗机在设计上可增加清洗区,以提高盐的洗净率。
A.2 分离
清洗机上一般附带盐分离器进行盐水分离,其方式是盐液中水分被加热蒸发并经冷凝后流回清洗机。硝盐则在结晶后继续使用。清洗机中带有盐分检测装置,检测水中盐含量,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即抽出盐液进行分离。
GB/T 32529—2016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常用热处理清洗废液处理的基本方法
B.1预处理
通常预处理是先油水分离,再进行破乳,进一步去除残余的有机、无机污染物。 B.1.1油水分离
油水分离方法包括重力法、粗粒化法、水力旋流法等。热处理清洗剂中的含油废液须经过油水分离,可以去除浮油和部分的分散油,但要去除水中的乳化油,还需要进行破乳处理。 B.1.2破乳
破乳是处理废液的关键环节。破乳方法有盐析法、过滤法、气浮法、混凝法、电解法和膜超滤法等。 热处理用的清洗剂含有表面活性剂,使油污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要使废乳化液失去稳定性,就必须设法消除或减弱乳化剂保护乳化液稳定的能力,破坏油-水界面上的吸附膜,减少分散粒子所带的同种电荷量,从而达到破乳的目的。 B.1.2.1盐析法
向乳化含油废水中投加无机盐类电解质,去除乳化油珠外围的水化离子,使油珠间吸引力得到恢复而互相聚集,达到破乳目的。
常用的电解质有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钙、硫酸镁等。酸化法是向废水中投加硫酸、盐酸、醋酸或环烷酸等,破坏乳化液油珠的界膜,使脂肪酸皂变为脂肪酸分离出来。采用这种方法因降低了废液的pH值,故在油水分离后需要用碱剂调节pH值,使之达到排放标准。 B.1.2.2过滤法
利用颗粒介质的截留、惯性碰撞、筛分、表面黏附、聚并等作用,去除水中的油分。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玻璃纤维、高分子聚合物等。 B.1.2.3气浮法
用来处理分散油、乳化油和细小的悬浮固体物。由于乳化油的稳定性,在气浮之前必须得先采取脱稳、破乳处理。 B.1.2.4混凝法
向乳化的含油废水中投人絮凝剂,其水解后生成胶体,吸附油珠,然后通过沉降或气浮的方法将油去除。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聚合氯化铝、活化硅酸、聚丙烯酰胺、硫酸亚铁、三氯化铁、镁矾土等。此方法在油水分离的同时,还能够去除大量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B.1.2.5电解法
通过电解使铁、铝等可溶性金属氧化物失去电子生成铁、铝离子,这些铁、铝离子经水解作用生成铁、铝的氢氧化物,铁、铝氢氧化物具有吸附或凝聚乳化油或溶解的作用,然后用沉降法将油去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