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12.040.01 J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537—2016
梯形和锯齿形螺纹收尾、肩距、
退刀槽和倒角
Runouts, undercuts and chamfers for trapezoidal and buttress threads
2016-09-01实施
2016-0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2537—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螺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苏州爱德蒙得测控系统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绪增、李晓滨、俞毛弟。
-
I
GB/T32537—2016
梯形和锯齿形螺纹收尾、肩距
退刀槽和倒角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梯形螺纹(Tr)和锯齿形螺纹(B)的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尺寸。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分别符合GB/T5796(所有部分)和GB/T13576(所有部分))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产品的设计和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796(所有部分) 梯形螺纹 GB/T13576(所有部分) 锯齿形(3°、30°)螺纹
3尺寸代号
P螺距 d 外螺纹大径(公称直径) D 内螺纹大径(公称直径)
外螺纹收尾长度
& X 内螺纹收尾长度
外螺纹肩距长度
a A——内螺纹肩距长度
dg 外螺纹退刀槽槽底直径 D. 内螺纹退刀槽槽底直径 g1- 外螺纹退刀槽槽底宽度 g2 外螺纹退刀槽总宽度 G 内螺纹退刀槽槽底宽度
外螺纹退刀槽槽底与槽侧面连接的圆弧半径
r
R一内螺纹退刀槽槽底与槽侧面连接的圆弧半径
外螺纹
4
4.1 外螺纹收尾和肩距的型式与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1的规定。
1
GB/T 32537—2016
L
+
a)收尾
b)启距
图1外螺纹收尾和肩距
表1梯形和锯齿形外螺纹(Tr和B)的收尾和肩距尺寸
单位为毫米
收尾 max 短组 3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6
肩距α max 短组 3.8 5 7.5 10 12.5 15 17.5 20 22.5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70
螺距 P 1.5 2 3 4 5 6 7 80 9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8
中等组 4.5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84
长组 6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8 56 64 72 80 88 96 112
中等组 6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8 56 64 72 80 88 96 112
长组 7.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40
2
GB/T 32537—2016
表1(续)
单位为毫米
收尾工 max 短组 64 72 80 88 2P
肩距α max 短组 80 90 100 110 2.5P
螺距 P 32 36 40 44 参考公式注1:优先选用“中等组”。 注2:本表适用于单线和多线螺纹(按螺距查取有关参数的尺寸)。 4.2 外螺纹退刀槽的型式与尺寸应符合图2和表2的规定。 过渡角为45°,也允许采用60°和30°
长组 160 180 200 220 5P
长组 128 144 160 176 4P
中等组 128 144 160 176 4P
中等组 96 108 120 132 3P
45°
o
81 82
图2外螺纹退刀槽
表2 梯形和锯齿形外螺纹(Tr和B)的退刀槽尺寸
单位为毫米
退刀槽
螺距 P 1.5 2 3 4 5 6 7 8 9 10 12 14
g1 短组 3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4 28
d:
-
长组 6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8 56
中等组 4.5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42
0.6 0.6 1.6 1.6 1.6 2.5 2.5 2,5 4 4 4 6
等于外螺纹的最小小径
3
GB/T32537—2016
表2(续)
单位为毫米
退刀槽
螺距 P 16 18 20 22 24 28 32 36 40 44 参考公式注1:优先选用“中等组”。 注2:本表适用于单线和多线螺纹(按螺距查取有关参数的尺寸)。 ·槽底直径d,的公差为h13。
g1 短组 32 36 40 44 48 56 64 72 80 88 2P
dg
A
中等组 48 54 60 66 72 84 96 108 120 132 3P
长组 64 72 80 88 96 112 128 144 160 176 4P
6 6 8 8 8 10
等于外螺纹的最小小径
10
-
4.3 外螺纹始端端面的倒角为45°,也允许采用60°或30°;倒角深度应大于或等于螺纹牙型高度。 5内螺纹
5.1 内螺纹收尾和肩距的型式与尺寸应符合图3和表3的规定,
90'T~7T
120°
图3内螺纹收尾和肩距
4
GB/T32537—2016
表3梯形和锯齿形内螺纹(Tr和B)的收尾和肩距尺寸
单位为毫米
收尾X max 短组 4.5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84 96 108 120 132 3P
肩距A max 短组 6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8 56 64 72 80 88 96 112 128 144 160 176 4P
螺距 P 1.5 2 3 4 5 6 7 8 9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8 32 36 40 44 参考公式注1:优先选用“中等组”。 注2:本表适用于单线和多线螺纹(按螺距查取有关参数的尺寸)
长组 12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80 96 112 128 144 160 176 192 224 256 288 320 352 8P
中等组 9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72 84 96 108 120 132 144 168 192 216 240 264 6P
长组 15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80 320 360 400 440 10P
中等组 7.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5P
5.2内螺纹退刀槽的型式与尺寸应符合图4和表4的规定。过渡角为45°,也允许采用60°和30°。
45
2
G,
图4内螺纹退刀槽
5
GB/T 32537—2016
表4 梯形和锯齿形内螺纹(Tr和B)的退刀槽尺寸
单位为毫米
退刀槽
螺距 P 1.5 2 3 4 5 6 7 8 9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8 32 36 40 44 参考公式注1:优先选用“中等组”。 注2:本表适用于单线和多线螺纹(按螺距查取有关参数的尺寸)。 槽底直径D。的公差为H13
Gi 短组 4.5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84 96 108 120 132 3P
D:'
R 0.6 0.6 1.6 1.6 1.6 2.5 2.5 2.5 4 4 4 6 6 6 8 80 8 10 10 10 10 10 一
中等组 7.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5P
长组 12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80 96 112 128 144 160 176 192 224 256 288 320 352 8P
D+1
D+1.5
D+2.5
-
5.3 内螺纹入口端面的倒角为120°,也允许采用90°;端面倒角直径为1D~1.05D。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