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2679-201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树脂

GB/T 32679-201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树脂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38.2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1 11:21:43



相关搜索: 聚乙烯 树脂 超高 分子量 pe-uhmw 32679

内容简介

GB/T 32679-201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树脂 ICS 83.080.20 G 32
C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679—201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树脂
Ultra-high-molecular-weight polyethylene(PE-UHMW) resin
2017-01-01实施
2016-06-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267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化塑料树脂产品分会(SAC/TC15/SC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助剂二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上海化工
研究院、承德市金建检测仪器有限公司、上海联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英、涓林、陈宏愿、王晓丽、谢建玲、张炜、任雨峰、江承忠、胡晶石、郑慧琴、 孙建平、沈贤婷、赵春保、赵爽、王灵肖、冯玲英、陶俭、于洋。
I GB/T32679—201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IW)树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树脂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黏均分子量100万以上的PE-UHMW树脂。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粉状PE-UHMW均聚物或其他1-烯烃单体质量分数小于50%及带有官能团的
非烯烃单体质量分数不大于3%的共聚物及含有不大于0.3%添加剂的聚合物。
本标准不适用于经着色剂、填料、色母粒等改性的PE-UHMW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3.1一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1033.2—2010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密度梯度柱法 GB/T1040.2—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1632.3—2010 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
丙烯
GB/T1634.2—2004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1636—2008 塑料售 能从规定漏斗流出的材料表观密度的测定 GB/T2547—2008 塑料取样方法 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345.1—2008 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9348—2008 塑料聚氯乙烯树脂杂质与外来粒子数的测定 GB9691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 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21461.1—2008 塑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
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21461.2—2008 3塑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21843—2008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用机械筛测定粒径 ISO2818:1994 塑料用机加工方法制备试样(Plastics一Preparationoftestspecimensbyma
chining)
ISO15527:2010塑料聚乙烯(PE-UHMW、PE-HD)压塑片材要求和试验方法(Plastics- Compression-moulded sheets of polyethylene (PE-UHMW, PE-HD)-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 ods)
1 GB/T 32679—2016
3分类与命名
PE-UHMW树脂的分类与命名按GB/T21461.1一2008的规定进行。PE-UHMW树脂产品命名及相应黏均分子量(M,)范围与典型企业商品名及相应黏均分子量(M,)标称值对照见附录A。
示例:某种粉末状(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热塑性材料,用于压塑(Q),黏数标称值为2400mL/g(2),
定伸应力标称值为0.25MPa(2),简支粱双缺口冲击强度标称值为150kJ/m(1),其命名为:
PE-UHMW, Q D, 2- 2-
字符组1:代号字符组2:位置1:压塑
位置2:粉末字符组3:黏数定伸应力
简支梁双缺口冲击强度命名:PE-UHMW,QD,2-2-1
4卫生要求
对于有卫生要求的PE-UHMW树脂,应符合GB9691或GB/T17219的规定。
5要求 5.1外观
PE-UHMW树脂为白色粉末,无杂质。 5.2技术要求 5.2.1 1一般用途类PE-UHMW树脂牌号的技术要求见表1。 5.2.2挤出类PE-UHMW树脂牌号的技术要求见表2。 5.2.3 纺丝和薄膜挤出类PE-UHMW树脂牌号的技术要求见表3。
2 GB/T32679—2016
“MH-A 1-S-s' 000 008 020~05°0 0z> 0% 092≤ MAHA -V-I-s-"a 09°0~0%0 0z 0f0≤ 082
0< 0> 00 00%F 06≤ 0f> 00 0f< 0f> 0>
OS S 0S 08 SZ OS 0 0S≤
MH I-S--9 000 090~0%0 0f"0< "MNH- .-I-S-8" 0562 02 00~000 001≤ 02> 0f0≤ 08 1-s-" 06 050~080 0f> 0> 0F0 082
0f>
MHMAA -V-I-S-2' “MH- --1 006 020~010 0f> 02> 0t'0< 082≤ M -1-0" 0 080~ST0 0f0<
09≤ 000 06≤ 0f> 0z> 0f*0< S 082 09
S'0~20 1-S-2* S0~820 f> 0'2> 0%0 08≤ 1--' 0061 0F0~020 001≤ 0> 0z> 0%0≤ 08≤
0g≤ 0S≤ OS OS
OL
OZ OSI< 0f> 0'>
087 X
3/TU BEN , / 00/ 3/8 /8 BA 臻鞋
%
% a
目斯

( 4 0 6
00 a 0 3
序号 1 2
o GB/T32679—2016
"AHN 1* 008 S50~010 0F0≤ 008 1-S-" 0062 000~80 001< f> 0> 0f0< Sz< 0 SS “MNHA T-s-2" 0~0 001< 0> 0r0< 0S2 MH 1-2-2'aa 080~020 02> 0f'0 00% MNHN-A 1-2-1' 006 980~020 %0<
OS 09≤ 0> 0'2>
SS
0'2> S< S≤
> 00< 0> 02>
SS
8
A
0Sz sS< SS 2 5 N A 00 SS
"E 1-1-I'aa 0661 20~010 2 0 0'z> 0F0≤ 00% "MHE 1-2-0* F 00~20 OST 0f0< MH 2-I-0'3 0 2 020~010 Of0< "MNHN-A 1-1-0"03 020~010 0F0≤
0> 0> 0f> 0> 0'2> 8≤ 00% SS<

0 真 8/TU BAN g/ 001/ gu0/8 gu3/8 B
X a %
%
( 0 2
臻鞋
(豫
序号
3 4 5 6 7 80 9
1
4 GB/T32679—2016
050~000
OSO8 0 001~00 0z> 0f0 082 SO 00 011~00 0 0'z> 0~80 087≤
000~00 0000 010 0'2> 0 210 0z> 0 87
-S"A'MH-d
8% 000
0 V
A
2MI
00~020 0S6 T 0009 2V 0> 0~s0 8 00%
00 X
080~00 8/TW eaw g/[ 0/ 3/8 a/8
3 表

X
% 3

二项

6 7 80 9 0
序号
1
2
3 4
5 GB/T32679—2016
6试验方法 6.1试验结果判定
试验结果采用修约值判定法,应按GB/T8170一2008的规定进行。 6.2试样制备
PE-UHMW树脂压塑试片的制备见GB/T21461.2一2008中3.2的规定,具体压塑条件见表4。
表4试片的压塑条件
模塑温度 平均冷却速率 脱模温度 全压压力 全压时间 预热压力
预热时间 min 5~15
-c 210 压塑小于4mm厚试片时,应使用溢料式模具。压塑大于或等于4mm厚的试片时,应使用不溢式
MPa 5
C/min 15
℃ ≤40
MPa 10
min 30
模具。预热时间取决于模具的类型和加热方式(蒸汽、电)。
注:使用溢料式模具模塑,通常预热5min已经足够;而不溢式模具由于质量较大,特别是使用电加热时,可能需要
预热5min~15min。 用于性能测定的试样,应使用冲切的方法或按ISO2818:1994的规定,采用机加工方法从压塑试片
上制得。 6.3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试样的状态调节按GB/T2918—1998的规定进行。状态调节条件为温度23℃士2℃,相对湿度为50%士10%,调节时间至少40h。
试验应在GB/T2918一1998规定的标准环境下进行,环境的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50%±10%。 6.4黏数
试验按GB/T1632.3一2010中的规定进行,选择浓度为0.02g/dL的溶液。当溶样过程不采用机械搅拌装置时,可以采用手动摇晃,沿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每隔4min~5min摇晃一次,直至试样完全溶解。
在测量过程中,为防止聚合物溶液发生氧化,添加0.2%(质量分数)的抗氧剂。仲裁时,使用抗氧剂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正丙酯甲烷。
黏数(I)按式(1)计算:
I =to = -1 _ 2
·(1)
toc
2
rel t
(2)
to
=7rel1
...(3)
6
上一章:GB/T 32681-2016 塑料 酚醛树脂 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法测定反应热和反应温度 下一章:GB/T 32678-2016 橡胶配合剂 高分散沉淀水合二氧化硅

相关文章

GB/T 40169-202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和高密度聚乙烯(PE-HD)模塑板材 GB/T 40169-202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和高密度聚乙烯(PE-HD)模塑板材 SH/T 1826-2019 塑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材料和制品熔融焓和结晶度及熔融温度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T/FSI 035-2019 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树脂 HG/T 6046-2022 注塑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制耐磨制品 通用要求 超高分子质量聚氯乙烯树脂的研制 GB/T 29554-201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GB/T 19701.1-2016 外科植入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第1部分: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