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4532-2013 化妆品用氧化锌

HG/T 4532-2013 化妆品用氧化锌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62.1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6 11:07:48



相关搜索: hg 化妆品 氧化锌 4532

内容简介

HG/T 4532-2013 化妆品用氧化锌 ICS71.060.20 G 13 备案号:41850—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532—2013
化妆品用氧化锌
Zinc oxide for cosmetic use
2014-03-01实施
2013-10-1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4532—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东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市蓝天化工厂、中海油天津化工研
究设计院、山东邹平县汇苑化工厂、国家无机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 运、黄利炫、弓创周、毛贯虹、张天壤。
I HG/T4532—2013
化妆品用氧化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妆品用氧化锌的分型、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化妆品用氧化锌。该产品用于化妆品中,起增白、遮盖、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兼有除
臭、抗菌的功能,是常用的广谱防晒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 GB/T19587—2004 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GB/T21058—2007 无机化工产品中汞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3768-—2009 无机化工产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GB/T23947.2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砷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砷斑法 HG/T3696.1 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
溶液的制备
HG/T3696.2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G/T3696.3 无机化工产品 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ZnO 相对分子质量:81.38(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分型
化妆品用氧化锌分为两种型号:I型(防晒),Ⅱ型(普通)。I型分为两个规格:I型-1(未经过表面处理),I型-2(经过表面处理);IⅡI型分为两个规格:Ⅱ型-1,IⅡ型-2。 5要求 5.1外观:白色或微黄色微细粉末。 5.2化妆品用氧化锌按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1 HG/T4532—2013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4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2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在不断搅拌下加热煮沸5min。迅速冷却至室温后,全部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中速定量滤纸干过滤,弃去最初的20mL滤液。用移液管移取100mL滤液,置于已在105℃ 土2℃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瓷蒸发皿中,在沸水浴上蒸发至于。移人电热恒温于燥箱,在105℃士 2℃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 6.6.4结果计算
水溶物含量以质量分数23计,按公式(3)计算:
mimo
(3)
W3= m×100/250 X100%
式中: mo 瓷蒸发Ⅲ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i -残留物和瓷蒸发皿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3%。
6.7铅含量测定 6.7.1方法提要
见GB/T23768—2009第4章。 6.7.2试剂 6.7.2.1盐酸溶液:1十1。 6.7.2.2铅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铅(Pb)0.1mg
用移液管移取10mL按HG/T3696.2要求配制的铅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7.2.3二级水:符合GB/T6682—2008的规定。 6.7.3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铅空心阴极灯。 6.7.4分析步骤 6.7.4.1试验溶液A的制备
称取约5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200mL盐酸溶液,加热使其全部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试验溶液A,用于铅、含量的测定。 6.7.4.2空白溶液的制备
在1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的盐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7.4.3测定
用移液管各移取50mL试验溶液A,分别置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0.00mL、 1.00mL、2.00mL、3.00mL铅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将仪器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用空白试验溶液调零,测量吸光度。以铅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 6.7.5结果计算
铅含量以铅(Pb)质量分数W计,按公式(4)计算:
m1 X10-3
(4)
W4
mX50/500×100%
式中: m1-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4 HG/T4532—2013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0002%。
6.8汞含量测定 6.8.1方法提要
试样经硫酸溶解后,酸性溶液中的离子状态的汞,经还原剂还原成原子态的元素汞蒸气,通过气流带出汞,在波长253.7nm处,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6.8.2试剂 6.8.2.1硫酸:优级纯。 6.8.2.2汞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汞(Hg)0.001mg;
用移液管移取1mL按HG/T3696.2要求配制的汞标准溶液,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8.2.3二级水:符合GB/T6682—2008的规定。 6.8.2.4其余同GB/T21058—2007第3.4条。 6.8.3仪器、设备
同GB/T21058-—2007第3.5条。 6.8.4分析步骤 6.8.4.1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25mL硫酸。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8.4.2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
在100mL容量瓶中,加人25mL的硫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8.4.3标准曲线的绘制
打开仪器,并将仪器性能调至最佳状态,然后分别移取0.00mL、1.00mL、2.00mL、4.00mL汞标准溶液,置于仪器的汞蒸气发生器的还原瓶中,分别加人1mL氯化亚锡溶液,并立即盖紧还原瓶,通人载气,从仪器读数显示最高点测得其吸收值。
从每个标准参比溶液的吸收值中减去标准空白溶液的吸收值,以汞的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8.4.4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各10mL,置于仪器的汞蒸气发生器的还原瓶中,以下按照6.8.4.3,从"分别加人1mL氯化亚锡溶液,..”开始进行操作,测得吸收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的汞的质量。 6.8.5结果计算
汞含量以汞(Hg)质量分数ws计,按公式(5)计算:
(m1-mo)×10-3
ws= mX10/100 X100%.
(5)
式中: m1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汞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o———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的空白试验溶液中汞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00005%。
6.9镉含量测定 6.9.1方法提要
见GB/T23768—2009第4章。
5 HG/T4532—2013 6.9.2试剂 6.9.2.1镉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镉(Cd)0.01mg;
用移液管移取1mL按HG/T3696.2要求配制的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9.2.2二级水:符合GB/T6682—2008的规定。 6.9.3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镉空心阴极灯。 6.9.4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各移取50mL试验溶液A(6.7.4.1)分别置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 0.00mL、2.00mL、4.00mL、8.00mL镉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将仪器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用空白试验溶液(6.7.4.2)调零,测量吸光度。以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镉的质量。 6.9.5结果计算
含量以镉(Cd)质量分数w6计,按公式(6)计算:
m)×10-3
w6= mX50/500 5×100%
(6)
式中: m1一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镉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一一试料(6.7.4.1)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00005%。
6.10砷含量测定 6.10.1方法提要
同GB/T23947.2—2009中的第3章。 6.10.2试剂
同GB/T23947.2—2009中的第6章。 6.10.3仪器、设备
同GB/T23947.2—2009中的第7章。 6.10.4分析步骤
称取1.00g士0.01g试样,置于锥形瓶或广口瓶中,用水稀释至约60mL。以下操作按 GB/T23947.2一2009第8.2条规定“加6mL盐酸溶液...”进行测定。溴化汞试纸所呈砷斑颜色不得深于标准。
标准是用移液管移取3mL砷标准溶液,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6.11电镜平均粒径测定 6.11.1试剂
乙醇溶液:1十1。 6.11.2仪器 6.11.2.1扫描电子显微镜。 6.11.2.2超声波分散仪。 6.11.3分析步骤
取适量试样,以乙醇溶液作溶剂,经超声波分散仪分散后,取1滴~2滴于制样薄膜上,烘干后,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在约10方放大倍数下,选择颗粒明显、均匀和集中的区域,拍摄电子显微镜照片。在照片上用纳米标尺测量不少于100个颗粒中每入颗粒的长径和短径(可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取算术平均值。 6 ICS71.060.20 G 13 备案号:41850—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532—2013
化妆品用氧化锌
Zinc oxide for cosmetic use
2014-03-01实施
2013-10-1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4532—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东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市蓝天化工厂、中海油天津化工研
究设计院、山东邹平县汇苑化工厂、国家无机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 运、黄利炫、弓创周、毛贯虹、张天壤。
I HG/T4532—2013
化妆品用氧化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妆品用氧化锌的分型、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化妆品用氧化锌。该产品用于化妆品中,起增白、遮盖、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兼有除
臭、抗菌的功能,是常用的广谱防晒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 GB/T19587—2004 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GB/T21058—2007 无机化工产品中汞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3768-—2009 无机化工产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GB/T23947.2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砷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砷斑法 HG/T3696.1 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
溶液的制备
HG/T3696.2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G/T3696.3 无机化工产品 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ZnO 相对分子质量:81.38(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分型
化妆品用氧化锌分为两种型号:I型(防晒),Ⅱ型(普通)。I型分为两个规格:I型-1(未经过表面处理),I型-2(经过表面处理);IⅡI型分为两个规格:Ⅱ型-1,IⅡ型-2。 5要求 5.1外观:白色或微黄色微细粉末。 5.2化妆品用氧化锌按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1 HG/T4532—2013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4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2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在不断搅拌下加热煮沸5min。迅速冷却至室温后,全部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中速定量滤纸干过滤,弃去最初的20mL滤液。用移液管移取100mL滤液,置于已在105℃ 土2℃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瓷蒸发皿中,在沸水浴上蒸发至于。移人电热恒温于燥箱,在105℃士 2℃条件下干燥至质量恒定。 6.6.4结果计算
水溶物含量以质量分数23计,按公式(3)计算:
mimo
(3)
W3= m×100/250 X100%
式中: mo 瓷蒸发Ⅲ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i -残留物和瓷蒸发皿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3%。
6.7铅含量测定 6.7.1方法提要
见GB/T23768—2009第4章。 6.7.2试剂 6.7.2.1盐酸溶液:1十1。 6.7.2.2铅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铅(Pb)0.1mg
用移液管移取10mL按HG/T3696.2要求配制的铅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7.2.3二级水:符合GB/T6682—2008的规定。 6.7.3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铅空心阴极灯。 6.7.4分析步骤 6.7.4.1试验溶液A的制备
称取约5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200mL盐酸溶液,加热使其全部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试验溶液A,用于铅、含量的测定。 6.7.4.2空白溶液的制备
在1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的盐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7.4.3测定
用移液管各移取50mL试验溶液A,分别置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0.00mL、 1.00mL、2.00mL、3.00mL铅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将仪器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用空白试验溶液调零,测量吸光度。以铅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 6.7.5结果计算
铅含量以铅(Pb)质量分数W计,按公式(4)计算:
m1 X10-3
(4)
W4
mX50/500×100%
式中: m1-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4 HG/T4532—2013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0002%。
6.8汞含量测定 6.8.1方法提要
试样经硫酸溶解后,酸性溶液中的离子状态的汞,经还原剂还原成原子态的元素汞蒸气,通过气流带出汞,在波长253.7nm处,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6.8.2试剂 6.8.2.1硫酸:优级纯。 6.8.2.2汞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汞(Hg)0.001mg;
用移液管移取1mL按HG/T3696.2要求配制的汞标准溶液,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8.2.3二级水:符合GB/T6682—2008的规定。 6.8.2.4其余同GB/T21058—2007第3.4条。 6.8.3仪器、设备
同GB/T21058-—2007第3.5条。 6.8.4分析步骤 6.8.4.1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25mL硫酸。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8.4.2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
在100mL容量瓶中,加人25mL的硫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8.4.3标准曲线的绘制
打开仪器,并将仪器性能调至最佳状态,然后分别移取0.00mL、1.00mL、2.00mL、4.00mL汞标准溶液,置于仪器的汞蒸气发生器的还原瓶中,分别加人1mL氯化亚锡溶液,并立即盖紧还原瓶,通人载气,从仪器读数显示最高点测得其吸收值。
从每个标准参比溶液的吸收值中减去标准空白溶液的吸收值,以汞的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6.8.4.4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各10mL,置于仪器的汞蒸气发生器的还原瓶中,以下按照6.8.4.3,从"分别加人1mL氯化亚锡溶液,..”开始进行操作,测得吸收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的汞的质量。 6.8.5结果计算
汞含量以汞(Hg)质量分数ws计,按公式(5)计算:
(m1-mo)×10-3
ws= mX10/100 X100%.
(5)
式中: m1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汞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o———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的空白试验溶液中汞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00005%。
6.9镉含量测定 6.9.1方法提要
见GB/T23768—2009第4章。
5 HG/T4532—2013 6.9.2试剂 6.9.2.1镉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镉(Cd)0.01mg;
用移液管移取1mL按HG/T3696.2要求配制的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9.2.2二级水:符合GB/T6682—2008的规定。 6.9.3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镉空心阴极灯。 6.9.4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各移取50mL试验溶液A(6.7.4.1)分别置于4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 0.00mL、2.00mL、4.00mL、8.00mL镉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将仪器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用空白试验溶液(6.7.4.2)调零,测量吸光度。以质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镉的质量。 6.9.5结果计算
含量以镉(Cd)质量分数w6计,按公式(6)计算:
m)×10-3
w6= mX50/500 5×100%
(6)
式中: m1一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镉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一一试料(6.7.4.1)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00005%。
6.10砷含量测定 6.10.1方法提要
同GB/T23947.2—2009中的第3章。 6.10.2试剂
同GB/T23947.2—2009中的第6章。 6.10.3仪器、设备
同GB/T23947.2—2009中的第7章。 6.10.4分析步骤
称取1.00g士0.01g试样,置于锥形瓶或广口瓶中,用水稀释至约60mL。以下操作按 GB/T23947.2一2009第8.2条规定“加6mL盐酸溶液...”进行测定。溴化汞试纸所呈砷斑颜色不得深于标准。
标准是用移液管移取3mL砷标准溶液,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6.11电镜平均粒径测定 6.11.1试剂
乙醇溶液:1十1。 6.11.2仪器 6.11.2.1扫描电子显微镜。 6.11.2.2超声波分散仪。 6.11.3分析步骤
取适量试样,以乙醇溶液作溶剂,经超声波分散仪分散后,取1滴~2滴于制样薄膜上,烘干后,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在约10方放大倍数下,选择颗粒明显、均匀和集中的区域,拍摄电子显微镜照片。在照片上用纳米标尺测量不少于100个颗粒中每入颗粒的长径和短径(可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取算术平均值。 6
上一章:HG/T 4335.5-2012 酸类物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 第5部分:乙二酸(草酸) 下一章:HG/T 4683-2014 三氯氢硅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

相关文章

HG/T 4534-2013 化妆品用云母 GB 27599-2011 化妆品用二氧化钛 HG/T 5737-2020 化妆品用硫酸镁 HG/T 4533-2013 化妆品用硫酸钡 HG/T 4535-2013 化妆品用硫酸钠 HG/T 4536-2013 化妆品用聚合氯化铝 HG/T 5041-2016 化妆品用氢氧化钠 HG/T 4836-2015 触媒用氧化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