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1065-2014 钻井平台张紧器用耐火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GB/T 31065-2014 钻井平台张紧器用耐火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23.3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1 14:10:44



相关搜索: 耐火 钻井 平台 组合 软管 器用 张紧 31065

内容简介

GB/T 31065-2014 钻井平台张紧器用耐火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ICS 73.100.30;83.140.40 G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065—2014
钻井平台张紧器用耐火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Fire-resistant hose and hose assemblies for drilling platform tensioner
2014-12-22发布
201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钻井平台张紧器用耐火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GB/T31065—2014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字数16千字 2015年1月第一版2015年1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50723 定价 16.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GB/T 3106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悦龙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龙口特种胶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鹏、徐锦诚、张德传、吴佩源、张祥利。
I GB/T 31065—2014
钻井平台张紧器用耐火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钻井平台张紧器用耐火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术语和定义、型别、结构、尺寸及公差、要求、试验频次、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温度为一20℃~十85℃的钻井平台用耐火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169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GB/T351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5563一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方法 GB/T5565一2006橡胶或塑料增强软管和非增强胶管弯曲试验 GB/T5755 钢丝绳芯输送带绳与包覆胶粘合试验原始状态下和热老化后试验 GB/T7528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术语 GB/T9573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 GB/T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4039 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GB/T 17489 液压颗粒污染分析从工作系统管路中提取液样 GB/T20082 液压传动液体污染采用光学显微镜测定颗粒污染度的方法 SY/T5323 节流和压井系统
3术语和定义
GB/T75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型别
根据输送介质不同,软管分为I型和IⅡ型两种:一I型用于输送水-乙二醇液压油; Ⅱ型用于输送矿物油或合成烃类液压油。
1 GB/T 31065—2014
5结构 5.1软管
软管应由耐油或水的内衬层、织物增强层、钢丝或钢丝绳骨架层、以及耐火隔热阻燃的外覆层组成。 必要时可在内衬层内增加镶衬层。 5.2 接头
接头(包括连接法兰)的材质及连接方式由供需双方商定,应符合经设计验证的图样。 5.3软管组合件
软管组合件应由接头(包括连接法兰)和软管组成,
6尺寸及公差
当按照GB/T9573测量时,软管的尺寸及公差应符合表1给出的值。 软管组合件的长度可由供需双方商定。软管组合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6000mm时,公差应为
土65mm,软管组合件长度大于6000mm时,公差为软管长度的土1%。
表1尺寸及公差
内径及公差
公称内径
mm
I 型 105±1.6 155±1.6 207±1.6
Ⅱ 型 102±1.6 152±1.6 203±1.6
102 152 203
1
要求
7.1 内村层和外覆层的物理性能
软管的内衬层和外覆层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给出的值
表 2 内村层和外覆层的物理性能
项 目
要求 10 350 25~+25 25~+25
试验方法 GB/T 528 GB/T 528
拉伸强度/MPa 拉断伸长率/%
≥ ≥
拉伸强度变化率/% 拉断伸长率变化率/% 2#标准油,100℃,7d 己二醇,100℃,7d
热空气老化,70℃,72h
GB/T 3512
40 40
内衬层耐液体性能:体积溶胀/%
GB/T 1690
2 GB/T31065—2014
7.2 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7.2.1 静液压试验
当按GB/T5563在附录A条件下进行试验时:
软管的验证压力、最小爆破压力应符合表3给出的值;
a)
b)在最大工作压力下,软管组合件的长度变化率应不超过士1%;
在最大工作压力下,软管组合件在任一方向上扭转不应超过1°/m;
c)
d) 在最大工作压力下,软管组合件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变形移动应不超过相当于一个软管外径
的距离;在验证压力下,软管组合件的长度变化率应不超过士2%。
e)
表3 3软管的最大工作压力、验证压力和最小爆破压力
最小爆破压力
验证压力 MPa
最大工作压力
公称内径 102 152 203
MPa 63 63 63
MPa 21 21 21
42 42 42
7.2.2 最小弯曲半径
当按GB/T5565一2006方法A进行试验时,将软管弯曲至表4给出的最小弯曲半径时, T/D>≥0.9。
表4 4最小弯曲半径
最小弯曲半径
m
公称内径
I 型 1.8 2.0 2.2
Ⅱ 型 1.2 1.4 1.6
102 152 203
7.2.3 常温下弯曲试验
在工作压力和常温下,弯曲软管组合件至最小弯曲半径,反复100次,软管组合件应无可见损坏、断裂或弯折。经按GB/T5563一2013试验应无渗漏。 7.2.4 低温下弯曲试验
在无应力状态下,软管组合件在一25℃士2℃,调节24h。弯曲软管组合件至最小弯曲半径,反复 100次,软管组合件应无可见损坏、断裂或弯折。 7.2.5低频脉冲试验
封闭软管组合件一端,另一端连接高压水泵,在软管内部安装电加热装置,软管中使用水为加热介
3 GB/T31065—2014
质,进水端有温度测量装置,温度应控制在100℃士3℃,脉冲压力不低于工作压力的90%,一个升高和降低压力的循环应在3min~5min内完成,经1000次的低频脉冲压力试验后,软管组合件应无可见渗漏。 7.2.6高频脉冲试验
软管组合件应进行高频脉冲试验。高频脉冲试验采用循环加热装置,软管中使用液压油为介质,液压油温度应控制在100℃士3℃,脉冲压力不低于工作压力的90%,一个升高和降低压力的循环应不超过10s,经10000次的高频脉冲压力试验后,软管组合件应无可见渗漏。 7.2.7爆破压力试验
完成7.2.1~7.2.6试验后,按附录A进行爆破压力试验,软管组合件爆破压力应大于表3规定的值。 7.2.8粘合强度试验
当按GB/T5755试验时,混炼胶与钢丝或钢丝绳间粘合强度应大于1000N/12.5mm,其中试样用与软管生产相同的混炼胶和公称直径3.5的钢丝绳,按与管体相同的硫化条件制造。 7.2.9耐燃烧试验
当按SY/T5323试验时,在不低于704℃温度和工作压力下,保持30min,软管组合件应无泄漏。 7.2.10内部清洁度试验
用适宜的液压油或清洗液清洗软管内腔,按GB/T17489提取液样,按GB/T20082用100倍光学显微镜,测定颗粒污染度,洁净度应符合GB/T14039规定的7-8级。如果用液压油清洗,洁净度合格的液压油可以保存在管体内。 7.2.11盐雾试验
当按GB/T10125进行试验时,经过72h的中性盐雾,金属接头应无任何部位出现红色铁锈。 7.2.12定位彩条
在管体外表面,从一端到另一端与纵轴线平行铺设一条牢固的彩条。 7.2.13外观
用目视和适当的量具检查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外观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软管和软管组合件外观要求
项目管体表面 Ⅱ型内村层接头外部防护
要求
不应有缺陷,不应有局部隆起用窥镜检查,软管接头的扣合密封部位不应有任何缺陷表面应光滑,无杂质残留、生锈现象接头外露部分应涂防护漆,用电子测厚仪进行检测,漆膜总厚度不低于200um,法兰等外露件应镀锌处理,锌层厚度不低于150μm,法兰盘有防护层
4 GB/T31065—2014
8试验频次
型式试验和例行试验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型式试验是为确认经特定方法用特定材料制造的软管或软管组合件满足本标准要求而进行的试
验。该试验应在最长每隔五年,或当制造方法或材料发生变化时重复进行。试验应在所有规格、所有类别和型别上进行,规格和结构相同者除外。
例行试验是发货之前在所有成品软管或软管组合件上进行的试验。 生产试验是在附录C中规定的为控制制造质量而更宜进行的试验。附录C中规定的频次仅作
指南。
9标志
9.1软管
软管管体外覆层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永久性标志,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 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 b) 本标准编号; c)产品名称,公称内径; d)产品的型别; e) 最大工作压力; f) 制造年月和产品唯一性标识的序列号。
9.2接头
接头上应有清晰、永久的生产厂的名称或商标和追溯序列号。
10包装、贮存与运输
10.1包装 10.1.1采用涂塑编织布均匀包缠在管体上。 10.1.2产品采用平直包装时,在搬运时应保证保持平直。盘卷包装时,盘卷内径应不小于软管内径的 15倍,包装箱或包装物上应附有标志,包括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和公称内径; b)产品型别; c)装箱数量; d)厂名或商标和厂址等内容。
10.1.3产品外包装箱或其他包装物内应附有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 10.2 贮存与运输 10.2.1 在贮存和运输中,应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机械损伤,并距热源1m以外。 10.2.2贮存时,库房内温度应保持在一18℃~40℃。 10.2.3软管在运输中,应采用长箱平直运送或盘卷后的箱式运送,避免弯曲与挤压。
5
上一章:GB/T 29593-2013 表面保护用牛皮纸胶粘带 下一章:GB/T 31334.3-2015 浸胶帆布试验方法 第3部分:硬挺度

相关文章

GB/T 32474-2016 石油钻井井控设备用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GB/T 9573-2013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 GB/T 7528-2019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术语 GB/T 7528-2019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术语 GB/T 7528-2019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术语 GB/T 7528-2011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术语 GB/T 37221-2018 自浮式排泥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GB/T 33382-2016 内铠装输泥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