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H/T 1743-2011 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评价方法

SH/T 1743-2011 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评价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802.8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5 09:16:58



相关搜索: 橡胶 sh 方法 评价 烯烃 乙烯 乙烯 丙烯 1743 epdm

内容简介

SH/T 1743-2011 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评价方法 ICS83.060 G35 备案号:36284-2012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1743—2011
代替SH/T1743—2004
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评价方法
Rubber,ethylene-propylene-diene(EPDM)-Evaluation procedure
(IS04097:2007,M0D)
2012-07-01实施
2011-1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H/T1743—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取样和样品制备生胶的物理和化学试验 4.1 门尼黏度 4.2 挥发分 4.3 灰分评价用混炼胶试样的制备 5.1 标准试验配方 5.2 操作程序 6用硫化仪评价硫化特性
2
3
1
5
6.1 用圆盘振荡硫化仪测试 6.2 用无转子硫化仪测试硫化胶拉伸应力一应变性能的评价精密度 8.1 导则 8.2 精密度说明 8.3 精密度结果试验报告参考文献
7
Q SH/T1743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H/T1743一2004《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一评价方法》。 本标准与SH/T1743—2004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
规范性引用文件由“注日期引用”修改为“不注日期引用”“ (见第2章):一表1中增加了两个配方:修改表1中脚注内容:表1中增加段“称量允许误差也可以按照CB/T6038的规定进行”;删除了前版的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04097:2007《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评价方法》(英文版)。
本标准与IS04097:2007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528代替了ISO37; ·用非等效采用的国际标准的CB/T1232.1代替了IS0289-1;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941代替了IS023529;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498代替了ISO247;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038代替了ISO2393;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9869代替了ISO3417: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CB/T15340代替了ISO1795;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584代替了IS06502: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CB/T24131代替了ISO248。 表1中增加段“称量允许误差也可以按照GB/T6038的规定进行”。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成橡胶分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35/SC6)。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天
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有机合成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翟月勤、陈跟平、张欣荣、吴毅、李莉、刘俊保、方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SH/T1743—2004。
IⅡI SH/T1743—2011
乙烯一丙烯一二烯烃橡胶(EPDM)评价方法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熟悉正规实验室操作规程。本标准无意涉及因使用本标准可能出现的所有安全问题。制
定相应的安全和健康规程并确保符合国家法规是使用者的责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生胶的物理和化学试验:评价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即三元乙丙橡胶)及其充油橡胶的硫化特性所用的标准材料、
标准试验配方、设备和操作程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528—2009,IS037:2005, IDT)
CB/T1232.1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 第1部分:门尼黏度的测定(GB/T 1232.1—2000,IS02891:1994,NEQ)
CB/T 2941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GB/T2941—2006,IS023529:2004, IDT)
CB/T4498 橡胶灰分的测定(CB/T4498—1997,ISO247:1990,MOD) CB/T6038 橡胶试验胶料配料、混炼和硫化设备及操作程序(CB/T6038-2006,ISO
2393:1994,MOD)
CB/T9869 橡胶胶料硫化特性的测定(圆盘振荡硫化仪法)(GB/T9869—1997,IS03417:1991, IDT)
GB/T15340 天然、合成生胶取样及制样方法(GB/T15340—2008,IS01795:2000,IDT) GB/T16584 橡胶用无转子硫化仪测定硫化特性(CB/T16584—1996,ISO6502:1991,MOD) GB/T24131 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GB/T24131—2009,IS0248:2005,IDT)
3取样和样品制备
3.1 按照CB/T15340的规定取样约1.5kg 3.2 按照GB/T15340的规定制备试样。 SH/T17432011
4生胶的物理和化学试验
4.1门尼黏度
BESS
按照GB/T1232 如需要过辊
同黏度,试样制备见3.2(不过)。
机辅冰表面温度应保持在50℃±5℃(如果是低N尼橡胶,
提筒温度应为35℃
±5℃)。如果述应记系在试验报告中。
除非有关团体尚意使用试验温度 1000成1500)和或试验时a+ min,否则测定结果以 ML(1+4)125℃表 4.2 挥发分
按照 CB/24131测定挥
4.3
安照GB 4498测定灰分含量。 5 评价用眠 炼胶试样的制备
5.1
式验配方
a
a
标准试 配方见表1。
用于标称乙烯质
679 SE油EPDM
防 用于标称乙烯 质量百分含量大 于或等于67%的非充油EPDM
用于低门尼的 非充油EPDM:
方4 用于在100份 橡胶中 小于或等于50份 的充油EPDM 造 月于在100份 橡胶中含油 量大于
50小于80 分油的充油EPDM:
电话 于在100份 分橡胶中鑫油 量大于 或等于80 分油的充油EPDM
1
表1 平价E EPDM橡胶用标准试验配方
式验配方
6
质量份数 100,00 100:00 + 100.00 + 100.00+2
EPDM 硬脂酸工业参比炭黑 ASTM103油氧化锌硫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 巯基苯并噻唑(MBT)合计
100.00 1.00 80.00 50. 00
100.00 1.00 100.00 75. 00 5. 00 1.50 1.00
VNIHO
00 80.00 5000-元* 5, 00 1.50
1.00 80/00
1.00 40.00
1.00 150.00 - 5.00 1.50 1.00 0.50
5.00 1.50
.00
5.00 1.50 1.00 0.50 189.00+y 259.00+2
人 0.50 0.50 1.00 1.00
0.50 239, 00
239.0
284.00
149.00
称量允许误差也可以按照GB/T6038的规定进行。
2 SH/T17432011
表1(续)
×是每100份基本胶料中全是小手50份时,油的质量份数。 是每100份基本胶料中含减30份或小于80份时,油的质量份数。
或等于80份时,油的质量份数。
是每100份基本股应使用工业参这种密度为 North nueF ,Trenton,NJ08638,美国)经销。国外用户可直接与 unocoOverscs股份有限公司
-
RES
润,由SunRefiningandMarketing公司生产,由人E.Carroll股份有限公司(1570
可以洗用其 油,但结果着有不同。
(1801 Mrk 标准参 比材料TMTO可L 由FureovenProducts有限公司(P0Bux1556,Hun tas77338. 美国)提供,
代号为IRMI。 应使 国家式 际标准参比材料。如果无法获得标准参比材料,可使用有关团体双方认可的材料。
5.2 操 作程
设备利 提序美制备 混炼和硫化所用的设备及程序应与CB/T6 福辉程山
5.2.1
038
2
5.2. 5.2.

福 标准规
定了三种可供选择密炼机混炼;开炼机混炼;密炼机初混炼和开炼机终混焊
安标 验配方用开炼机混炼EPDM 比混裤其他橡胶更用难,用密炼机进行混炼时可取得交好的效果。由
混炼EPDM橡胶较为困难 新以,只有在没有密爆机的时候才推荐使用方法B。
5.2.2.2 方法 密炼机混炼
初混炼程序
5.2.2.2
1 n
保特时间 积时间 min
min
a)调节售炼机温度,在大约5min内达到终混炼温度150℃。 关团卸料口
0 0. .5 0.5
0 0.5 3.0 3.5
设定转速度为8 b)装人橡胶 山馆 、炭黑、油和硬脂酸。放下上顶栓。 c)混炼胶料。 d)升起上顶栓, 请扫瓷炼桃力 加料颈部和上顶栓顶部,放下上顶择 e)当胶料温度达150
ad 177
起上
成准如后 ,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卸下胶料。
1.5(最多) 5.0
总时间(最多)
5.0 SH/T17432011
f)立即将胶料在辊距为2.5mm,辊温为50℃±5℃的实验室开炼机上薄通三次。检查胶料质
量(见GB/T6038),如果胶料质量与理论值之差超过+0.5%或-1.5%,废弃此胶料,重新混炼。
g)将混炼后胶料调节30min~24h。如有可能,在GB/T2941规定的标准温度和湿度下调节。 5.2.2.2.2终混炼程序
保持时间 累积时间 min
min 0
a)调节密炼室温度和转子温度至40℃±5℃,关闭卸料口,开启电机、
0
以8rad/s(77r/min)的速度启动转子,升起上顶栓。 b)装人按5.2.2.2.1制备好的一半胶料、促进剂、硫磺和剩余的胶料。
0.5 1.5(最多) 2.0
0.5
放下上顶栓。 e)混炼胶料直到温度达到110℃或总混炼时间达到2min,满足其中
个条件即可卸料。
总时间(最多)
2.0
d)立即将胶料在辊距为0.8mm,辊温为50℃±5℃的实验室开炼机上薄通。 e)使胶料打卷纵向薄通六次。 f)将胶料压成约6mm的厚度,检查胶料质量(见GB/T6038)。如果胶料质量与理论值之差
超过+0.5%或-1.5%,废弃此胶料,重新混炼。 g)切取足够的胶料供硫化仪试验用。 h)按照GB/T528的要求,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厚度,用于制备硫化试片:或者制成适当
厚度,用于制备环形试样。 i)将混炼后胶料调节30min~24h。如有可能,在GB/T2941规定的标准温度和湿度下调节。
5.2.2.3方法B 开炼机混炼
标准实验室开炼机胶料质量(以计)应为配方量的2倍。混炼过程中辊筒的表面温度应保持在 50℃±5℃。在开始混炼前,将氧化锌、硬脂酸,油和炭黑放在合适的容器中混合。
混炼期间,应保持辊筒间隙有适量的滚动堆积胶,如果按下面规定的辊距达不到这种要求,有必要对辊距稍作调整。
保持时间 累积时间 min
min 1.0 14.0
a)设定辑温为50℃±5℃,辊距为0.7mm,将橡胶在快速辊上包辊。 b)沿辑筒用刮刀均匀地加人油、炭黑、氧化锌和硬脂酸的混合物。
1.0 13.0
注:采用配方2、4和5时,可以留一部分油在程序e中添加。 c)当加人约一半混合物时,将辊距调至1.3mm,从每边作3/4割刀
[【程序b+e]
次。然后加人剩余的混合物,再将辑距调节到1.8mm。当全部混合物加完后,从每边作3/4割刀两次。务必将掉入接料盘中的所有物料加人混炼胶中。
d)沿辑筒均匀地加入促进剂和硫磺,辊距保持在1.8mm。 e)从每边作3/4割刀三次,每刀间隔为15s。
3.0 2.0
17.0 19.0
4 SH/T1743—2011
f)下片。辊距调节至0.8mm,将胶料打卷,从两端交替加人纵向薄通
2.0 21.0 21.0
六次。
总时间
g)将胶料压成约6mm的厚度,检查胶料质量(见GB/T6038),如果胶料质量与理论值之
差,超过+0.5%或-1.5%,废弃此胶料,重新混炼。 h)切取足够的胶料供硫化仪试验用。 i)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厚度,用于制备硫化试片;或者制成适当的厚度,用于制备环形
试样。 i)将混炼后胶料调节30min~24h。如有可能,在CB/T2941规定的标准温度和湿度下调节。
5.2.2.4方法C- 密炼机初混炼开炼机终混炼 5.2.2.4.1 步骤1 初混炼程序
保持时间 累积时间 min
min
a)调节密炼机温度,在大约5min内达到终混炼温度150℃。关闭卸料口,
0 0.5 0.5 2.5
0
设定转子速度为8rad/s(77z/min)时,开启电机,升起上顶栓。 b)装人橡胶、氧化锌、炭黑、油和硬脂酸。放下上顶栓。 e)混炼胶料。 d)升起上顶栓,清扫密炼机加料颈部和上顶栓顶部,放下上顶栓。 e)当温度达150℃或在5min后,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卸下胶料。
3.0 3.5
0.5 1.5(最多) 5.0
总时间(最多)
5.0
f)立即将胶料在辊距为2.5mm,辊温为50℃±5℃的实验室开炼机上薄通三次。检查胶料质量(见
GB/T6038),如果胶料质量与理论值之差超过+0.5%或-1.5%,废弃此胶料。重新混炼。 g)将混炼后胶料调节30min~24h。如有可能,在GB/T2941规定的标准温度和湿度下调节。
5.2.2.4.2 步骤2开炼机终混炼程序
在混炼期间,应保持辊筒间隙有适量的滚动堆积胶,如果按下面规定的辊距达不到这种要求,有必要对辊距稍作的调整。
标准实验室开炼机胶料质量(以g计)应为配方量的2倍。
保持时间 累积时间 min
min 1.0 3.0
a)设定辊温为50℃±5℃,辊距为1.5mm,将母炼胶在快速辊上包辊
1.0
并加入硫磺和促进剂,待其完全分散后,再割刀。务必将掉人接料盘中的所有物料加人混炼胶中。
2.0 2.0 5.0 5.0
b)每边作3/4割刀三次,每次间隔15s。 e)下片。辊距调节至0.8mm,将胶料打卷,从两端交替加人纵向薄通六次。
总时间 ICS83.060 G35 备案号:36284-2012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1743—2011
代替SH/T1743—2004
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评价方法
Rubber,ethylene-propylene-diene(EPDM)-Evaluation procedure
(IS04097:2007,M0D)
2012-07-01实施
2011-1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H/T1743—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取样和样品制备生胶的物理和化学试验 4.1 门尼黏度 4.2 挥发分 4.3 灰分评价用混炼胶试样的制备 5.1 标准试验配方 5.2 操作程序 6用硫化仪评价硫化特性
2
3
1
5
6.1 用圆盘振荡硫化仪测试 6.2 用无转子硫化仪测试硫化胶拉伸应力一应变性能的评价精密度 8.1 导则 8.2 精密度说明 8.3 精密度结果试验报告参考文献
7
Q SH/T1743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H/T1743一2004《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一评价方法》。 本标准与SH/T1743—2004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
规范性引用文件由“注日期引用”修改为“不注日期引用”“ (见第2章):一表1中增加了两个配方:修改表1中脚注内容:表1中增加段“称量允许误差也可以按照CB/T6038的规定进行”;删除了前版的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04097:2007《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评价方法》(英文版)。
本标准与IS04097:2007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528代替了ISO37; ·用非等效采用的国际标准的CB/T1232.1代替了IS0289-1;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941代替了IS023529;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498代替了ISO247;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038代替了ISO2393;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9869代替了ISO3417: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CB/T15340代替了ISO1795;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584代替了IS06502: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CB/T24131代替了ISO248。 表1中增加段“称量允许误差也可以按照GB/T6038的规定进行”。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成橡胶分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35/SC6)。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天
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有机合成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翟月勤、陈跟平、张欣荣、吴毅、李莉、刘俊保、方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SH/T1743—2004。
IⅡI SH/T1743—2011
乙烯一丙烯一二烯烃橡胶(EPDM)评价方法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熟悉正规实验室操作规程。本标准无意涉及因使用本标准可能出现的所有安全问题。制
定相应的安全和健康规程并确保符合国家法规是使用者的责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生胶的物理和化学试验:评价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即三元乙丙橡胶)及其充油橡胶的硫化特性所用的标准材料、
标准试验配方、设备和操作程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528—2009,IS037:2005, IDT)
CB/T1232.1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 第1部分:门尼黏度的测定(GB/T 1232.1—2000,IS02891:1994,NEQ)
CB/T 2941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GB/T2941—2006,IS023529:2004, IDT)
CB/T4498 橡胶灰分的测定(CB/T4498—1997,ISO247:1990,MOD) CB/T6038 橡胶试验胶料配料、混炼和硫化设备及操作程序(CB/T6038-2006,ISO
2393:1994,MOD)
CB/T9869 橡胶胶料硫化特性的测定(圆盘振荡硫化仪法)(GB/T9869—1997,IS03417:1991, IDT)
GB/T15340 天然、合成生胶取样及制样方法(GB/T15340—2008,IS01795:2000,IDT) GB/T16584 橡胶用无转子硫化仪测定硫化特性(CB/T16584—1996,ISO6502:1991,MOD) GB/T24131 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GB/T24131—2009,IS0248:2005,IDT)
3取样和样品制备
3.1 按照CB/T15340的规定取样约1.5kg 3.2 按照GB/T15340的规定制备试样。 SH/T17432011
4生胶的物理和化学试验
4.1门尼黏度
BESS
按照GB/T1232 如需要过辊
同黏度,试样制备见3.2(不过)。
机辅冰表面温度应保持在50℃±5℃(如果是低N尼橡胶,
提筒温度应为35℃
±5℃)。如果述应记系在试验报告中。
除非有关团体尚意使用试验温度 1000成1500)和或试验时a+ min,否则测定结果以 ML(1+4)125℃表 4.2 挥发分
按照 CB/24131测定挥
4.3
安照GB 4498测定灰分含量。 5 评价用眠 炼胶试样的制备
5.1
式验配方
a
a
标准试 配方见表1。
用于标称乙烯质
679 SE油EPDM
防 用于标称乙烯 质量百分含量大 于或等于67%的非充油EPDM
用于低门尼的 非充油EPDM:
方4 用于在100份 橡胶中 小于或等于50份 的充油EPDM 造 月于在100份 橡胶中含油 量大于
50小于80 分油的充油EPDM:
电话 于在100份 分橡胶中鑫油 量大于 或等于80 分油的充油EPDM
1
表1 平价E EPDM橡胶用标准试验配方
式验配方
6
质量份数 100,00 100:00 + 100.00 + 100.00+2
EPDM 硬脂酸工业参比炭黑 ASTM103油氧化锌硫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 巯基苯并噻唑(MBT)合计
100.00 1.00 80.00 50. 00
100.00 1.00 100.00 75. 00 5. 00 1.50 1.00
VNIHO
00 80.00 5000-元* 5, 00 1.50
1.00 80/00
1.00 40.00
1.00 150.00 - 5.00 1.50 1.00 0.50
5.00 1.50
.00
5.00 1.50 1.00 0.50 189.00+y 259.00+2
人 0.50 0.50 1.00 1.00
0.50 239, 00
239.0
284.00
149.00
称量允许误差也可以按照GB/T6038的规定进行。
2 SH/T17432011
表1(续)
×是每100份基本胶料中全是小手50份时,油的质量份数。 是每100份基本胶料中含减30份或小于80份时,油的质量份数。
或等于80份时,油的质量份数。
是每100份基本股应使用工业参这种密度为 North nueF ,Trenton,NJ08638,美国)经销。国外用户可直接与 unocoOverscs股份有限公司
-
RES
润,由SunRefiningandMarketing公司生产,由人E.Carroll股份有限公司(1570
可以洗用其 油,但结果着有不同。
(1801 Mrk 标准参 比材料TMTO可L 由FureovenProducts有限公司(P0Bux1556,Hun tas77338. 美国)提供,
代号为IRMI。 应使 国家式 际标准参比材料。如果无法获得标准参比材料,可使用有关团体双方认可的材料。
5.2 操 作程
设备利 提序美制备 混炼和硫化所用的设备及程序应与CB/T6 福辉程山
5.2.1
038
2
5.2. 5.2.

福 标准规
定了三种可供选择密炼机混炼;开炼机混炼;密炼机初混炼和开炼机终混焊
安标 验配方用开炼机混炼EPDM 比混裤其他橡胶更用难,用密炼机进行混炼时可取得交好的效果。由
混炼EPDM橡胶较为困难 新以,只有在没有密爆机的时候才推荐使用方法B。
5.2.2.2 方法 密炼机混炼
初混炼程序
5.2.2.2
1 n
保特时间 积时间 min
min
a)调节售炼机温度,在大约5min内达到终混炼温度150℃。 关团卸料口
0 0. .5 0.5
0 0.5 3.0 3.5
设定转速度为8 b)装人橡胶 山馆 、炭黑、油和硬脂酸。放下上顶栓。 c)混炼胶料。 d)升起上顶栓, 请扫瓷炼桃力 加料颈部和上顶栓顶部,放下上顶择 e)当胶料温度达150
ad 177
起上
成准如后 ,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卸下胶料。
1.5(最多) 5.0
总时间(最多)
5.0 SH/T17432011
f)立即将胶料在辊距为2.5mm,辊温为50℃±5℃的实验室开炼机上薄通三次。检查胶料质
量(见GB/T6038),如果胶料质量与理论值之差超过+0.5%或-1.5%,废弃此胶料,重新混炼。
g)将混炼后胶料调节30min~24h。如有可能,在GB/T2941规定的标准温度和湿度下调节。 5.2.2.2.2终混炼程序
保持时间 累积时间 min
min 0
a)调节密炼室温度和转子温度至40℃±5℃,关闭卸料口,开启电机、
0
以8rad/s(77r/min)的速度启动转子,升起上顶栓。 b)装人按5.2.2.2.1制备好的一半胶料、促进剂、硫磺和剩余的胶料。
0.5 1.5(最多) 2.0
0.5
放下上顶栓。 e)混炼胶料直到温度达到110℃或总混炼时间达到2min,满足其中
个条件即可卸料。
总时间(最多)
2.0
d)立即将胶料在辊距为0.8mm,辊温为50℃±5℃的实验室开炼机上薄通。 e)使胶料打卷纵向薄通六次。 f)将胶料压成约6mm的厚度,检查胶料质量(见GB/T6038)。如果胶料质量与理论值之差
超过+0.5%或-1.5%,废弃此胶料,重新混炼。 g)切取足够的胶料供硫化仪试验用。 h)按照GB/T528的要求,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厚度,用于制备硫化试片:或者制成适当
厚度,用于制备环形试样。 i)将混炼后胶料调节30min~24h。如有可能,在GB/T2941规定的标准温度和湿度下调节。
5.2.2.3方法B 开炼机混炼
标准实验室开炼机胶料质量(以计)应为配方量的2倍。混炼过程中辊筒的表面温度应保持在 50℃±5℃。在开始混炼前,将氧化锌、硬脂酸,油和炭黑放在合适的容器中混合。
混炼期间,应保持辊筒间隙有适量的滚动堆积胶,如果按下面规定的辊距达不到这种要求,有必要对辊距稍作调整。
保持时间 累积时间 min
min 1.0 14.0
a)设定辑温为50℃±5℃,辊距为0.7mm,将橡胶在快速辊上包辊。 b)沿辑筒用刮刀均匀地加人油、炭黑、氧化锌和硬脂酸的混合物。
1.0 13.0
注:采用配方2、4和5时,可以留一部分油在程序e中添加。 c)当加人约一半混合物时,将辊距调至1.3mm,从每边作3/4割刀
[【程序b+e]
次。然后加人剩余的混合物,再将辑距调节到1.8mm。当全部混合物加完后,从每边作3/4割刀两次。务必将掉入接料盘中的所有物料加人混炼胶中。
d)沿辑筒均匀地加入促进剂和硫磺,辊距保持在1.8mm。 e)从每边作3/4割刀三次,每刀间隔为15s。
3.0 2.0
17.0 19.0
4 SH/T1743—2011
f)下片。辊距调节至0.8mm,将胶料打卷,从两端交替加人纵向薄通
2.0 21.0 21.0
六次。
总时间
g)将胶料压成约6mm的厚度,检查胶料质量(见GB/T6038),如果胶料质量与理论值之
差,超过+0.5%或-1.5%,废弃此胶料,重新混炼。 h)切取足够的胶料供硫化仪试验用。 i)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厚度,用于制备硫化试片;或者制成适当的厚度,用于制备环形
试样。 i)将混炼后胶料调节30min~24h。如有可能,在CB/T2941规定的标准温度和湿度下调节。
5.2.2.4方法C- 密炼机初混炼开炼机终混炼 5.2.2.4.1 步骤1 初混炼程序
保持时间 累积时间 min
min
a)调节密炼机温度,在大约5min内达到终混炼温度150℃。关闭卸料口,
0 0.5 0.5 2.5
0
设定转子速度为8rad/s(77z/min)时,开启电机,升起上顶栓。 b)装人橡胶、氧化锌、炭黑、油和硬脂酸。放下上顶栓。 e)混炼胶料。 d)升起上顶栓,清扫密炼机加料颈部和上顶栓顶部,放下上顶栓。 e)当温度达150℃或在5min后,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卸下胶料。
3.0 3.5
0.5 1.5(最多) 5.0
总时间(最多)
5.0
f)立即将胶料在辊距为2.5mm,辊温为50℃±5℃的实验室开炼机上薄通三次。检查胶料质量(见
GB/T6038),如果胶料质量与理论值之差超过+0.5%或-1.5%,废弃此胶料。重新混炼。 g)将混炼后胶料调节30min~24h。如有可能,在GB/T2941规定的标准温度和湿度下调节。
5.2.2.4.2 步骤2开炼机终混炼程序
在混炼期间,应保持辊筒间隙有适量的滚动堆积胶,如果按下面规定的辊距达不到这种要求,有必要对辊距稍作的调整。
标准实验室开炼机胶料质量(以g计)应为配方量的2倍。
保持时间 累积时间 min
min 1.0 3.0
a)设定辊温为50℃±5℃,辊距为1.5mm,将母炼胶在快速辊上包辊
1.0
并加入硫磺和促进剂,待其完全分散后,再割刀。务必将掉人接料盘中的所有物料加人混炼胶中。
2.0 2.0 5.0 5.0
b)每边作3/4割刀三次,每次间隔15s。 e)下片。辊距调节至0.8mm,将胶料打卷,从两端交替加人纵向薄通六次。
总时间
上一章:HG/T 2694-2011 阳图型PS版 下一章:JB/T 6581.3-2014 高速钢球自动冷镦机 第3部分:精度

相关文章

GB/T 42268-2022 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 评价方法 SH/T 1814-2020 乙烯-丙烯共聚物 (EPM) 和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共聚物( EPDM)中钒含量的测定 SH/T 1814-2020 乙烯-丙烯共聚物(EPM)和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共聚物(EPDM)中钒含量的测定 SH/T 1814-2017 乙烯-丙烯共聚物(EPM)和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共聚物(EPDM)中钒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SH/T 1814-2017 乙烯-丙烯共聚物(EPM)和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共聚物(EPDM)中钒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T 24797.3-2014 橡胶包装用薄膜 第3部分: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氢化丙烯腈-丁二烯橡胶(HNBR)、乙烯基丙烯酸酯橡胶(AEM)和丙烯酸 GB/T 33428-2016 聚丙烯酸酯橡胶 通用规范及评价方法 GB/T 34685-2017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 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