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080.20 G 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064—2016
制冷剂用氟代烯烃 氯化物(CI-)
测定通用方法 Fluorinated olefins for refrigerant use-
General method forthedetermination of chloride(Cl-)
2017-05-01实施
2016-10-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06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冷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常熟
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临海市利民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路、史婉君、孙海、刘宏健、黄煜、钱晓峰、庞银娟、惠越、陈州州、胡延风。
I
GB/T33064—2016
制冷剂用氟代烯烃氯化物(CI-)
测定通用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浊度法测定制冷剂用氟代烯烃中氯化物(CI-)的通用试验方法的采样、方法原理、 试验方法、结果表述等。
本标准适用于制冷剂用氟代烯烃中氯化物的测定。本试验方法检测灵敏度为0.000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0-2003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1—2003气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方法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制冷剂用氟代烯烃中的氯化物(CI-)与饱和硝酸银异丙醇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以目视观察不到氯化银沉淀为试验通过。
4采样
4.1仪器设备 4.1.1采样钢瓶:1000mL或500mL的单阀或双阀型小钢瓶,工作压力应大于4.0MPa工作压力应大于同等产品的压力。 4.1.2采样瓶:1000mL或250mL磨口玻璃瓶。 4.1.3采样导管:铜质或铁质的接头,铜管(中压和高压用)、玻璃管(低压用)等。 4.2操作要求 4.2.1中压和高压制冷剂用氟代烯烃的采样按GB/T6681一2003中的7.10的规定进行。采样钢瓶和采样导管(铜质或铁质的接头、铜导管)应经真空干燥,试样应以液相进入采样钢瓶,采样的总量应保证检验的需要。 4.2.2低压制冷剂用氟代烯烃的采样按GB/T6680一2003中的7.1的规定进行。采样瓶和采样导管(玻璃导管)应干燥。采样总量应保证检验的需要。 4.2.3贴上标签并注明: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及采样人姓名等,供检验用。
1
GB/T33064—2016
5试验方法
警告:本标准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使用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防护措施。 5.1一般规定
试验方法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5.2试剂 5.2.1硝酸。 5.2.2 异丙醇。 5.2.3饱和硝酸银异丙醇溶液
在常温下,将硝酸银放人异丙醇溶液中溶解,至过饱和,过滤所得清液即得饱和硝酸银异丙醇溶液,盛于棕色瓶中保存备用。 5.3仪器 5.3.1 量筒:25mL、50mL。 5.3.2 比色管:100mL。 5.3.3 进样管:石英毛细管或聚乙烯软管或金属细管等。 5.3.4电子天平:最大称样量不小于3000g,感量为0.1g。 5.4分析步骤 5.4.1 中压和高压制冷剂用氟代烯烃
在100mL比色管中加人30mL异丙醇,在摇动下加人6滴硝酸和18滴饱和硝酸银异丙醇溶液。 称量采样钢瓶(4.1.1)的质量,精确至0.1g。将与采样钢瓶连接好的进样管另一端插人比色管内溶液底部,打开采样钢瓶出口阀门,使液相试样以鼓泡速度进样,控制进样质量相当于30mL的试样量(预先用产品密度换算30mL试样对应的质量),进样量允许误差士1g。进样结束后观察比色管内有无浑浊。 5.4.2低压制冷剂用氟代烯烃
在100mL比色管中加人25mL异丙醇,在摇动下加人5滴硝酸和15滴饱和硝酸银异丙醇溶液。 用量筒从采样瓶(4.1.2)中量取25mL低压制冷剂用氟代烯烃加人比色管溶液中,摇动30s。观察比色管内有无浑浊。
6结果表述
比色管内溶液中无浑浊为试验通过,判定为“通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