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1271-2012 接触(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

JB/T 11271-2012 接触(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26.9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7 16:12:45



相关搜索: jb 表面 接触 轮廓 测量仪 11271

内容简介

JB/T 11271-2012 接触(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 ICS17.040.30 J42 备案号:36497--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271—2012
接触(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
Contact(stylus)surfacecontourtester
2012-11-01实施
2012-05-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271—201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2 3
4 型式与基本参数 4.1 型式.. 4.2 基本参数 5要求 5.1外观 5.2 相互作用 5.3 触针, 5.4 计量特性, 5.5 安全性能 6 检验条件 6.1 温度.. 6.2 温度变化. 6.3 等温时间 6.4 环境, 6.5 电源电压检验方法
7
7.1 外观 7.2 相互作用. 7.3 触针, 7.4 计量特性, 7.5 安全性能, 8检验规则 8.1 出厂检验, 8.2 型式试验 9标志与包装. 9.1 标志 9.2 包装图1 接触(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图2 60°角度量块摆放示意图... 图 3 90°角度量块倾斜摆放示意图图4 圆弧评估区域表1 基本参数
T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 net JB/T11271—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哈尔滨科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学院、成都工具研究所、中国计量
科学研究院、广州威而信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秀文、郎岩梅、刘力岩、霍炜、于德海、赵军、姜志刚、张恒、戴桂秋。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271—2012
接触(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接触(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条件、 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用触针扫描法测量工件表面的二维形状位置参数的接触(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以下简称“轮廓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879—1999 9防锈包装 GB/T50481999 防潮包装 GB/T6062—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接触(触针)式轮廊仪的标称
特性
GB/T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436—1993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17163—2008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6062一2009、GB/T171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触(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contact(stylus)surfacecontourtester 以直线导轨为基准,触针沿工件表面运动,记录测量的表面轮廓曲线,计算并评定测量轮廓的尺寸、
.
角度、圆弧半径等二维形状位置参数的测量轮廊仪。 3.2
坐标系coordinatesystem 定义表面轮廊参数的坐标体系。 注:通常采用一个直角坐标体系,X轴与基准导轨方向一致,乙轴则在从材料到周围介质的外延方向上。本标准的
参数和术语都是在此坐标系中定义的。
4 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轮廊仪的型式如图1所示。图示仅供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 4.2基本参数
轮廓仪的基本参数见表1。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jz321.net JB/T11271—2012
C
C
说明: —底座;2— -工作台:3——触针:4— 一基准导轨;5- 一立柱: 6——驱动箱;7 传感器:8- -电箱:9- 一计算机系统。
图1接触(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
表1基本参数测量范围mm
坐标方向垂直Z 水平X
分辨力μm 0.05,0.1,0.2,... 0.1,0.5,1,...
≤60 ≤220
5要求 5.1外观 5.1.1轮廓仪表面不应有影响外观和使用性能的锈蚀、碰伤、划痕等缺陷。 5.1.2轮廓仪表面的镀层、涂层不应有脱落、起泡和影响外观的色泽不均等缺陷。 5.1.3轮廊仪表面的标记应完整、清晰。 5.2相互作用
轮廊仪各活动部件运动应平稳、灵活,无卡滞、跳动和爬行现象;紧固部件作用有效、可靠;可调部分应有足够的调整范围。
I
5.3触针 5.3.1 传感器至少应配备一支针尖半径不大于50um的触针。 5.3.2触针针尖半径:R土5μm;针尖角度最大允许误差:β土2°。
注:R为触针针尖半径,单位为μm;β为针尖角度,单位为(°)。 5.4计量特性 5.4.1静态测力应在0.02N0.2N范围内。 5.4.2 基准导轨直线度:≤1um/80mm;全量程基准导轨直线度:≤1.5um。 5.4.3 传感器的示值最大允许误差MPEz:土(1μm+H/5000)。
注:H为触针距离其水平位置的位移量,单位为μm。 5.4.4X轴的示值最大允许误差MPEx:±(2um+L/50000)。
注:L为X轴测量的位移量,单位为μm。 5.4.5 测量角度的示值最大允许误差MPEα:土5',±10',土15' 5.4.6 测量圆弧半径的示值最大允许误差MPER:土5μm,±10μm,±15μm。 5.4.7 测量角度重复性s:≤1'
2 JB/T11271—2012
5.5安全性能 5.5.1绝缘电阻:≥10MQ。 5.5.2接地电阻:≤0.22。 5.5.3耐压强度试验中,对轮廓仪施加频率50Hz、电压1500V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不应出现击穿和闪烁现象。 6检验条件 6.1温度
检验室温度:20℃±3℃。 6.2温度变化
检验室温度变化:1℃/h。 6.3等温时间
轮廊仪及检验工具等温时间:≥4h。 6.4环境
检验室内应保持清洁,无影响测量的灰尘、振动。 6.5电源电压
电源电压应符合轮廓仪的使用要求。 7检验方法 7.1外观
目力观察。 7.2相互作用
目力观察,手动试验。 7.3触针
触针针尖半径误差和针尖角度采用200倍投影仪用比较法测量。 允许采用满足不确定度要求的其他测量方法测量。
7.4计量特性 7.4.1静态测力
静态测力采用分辨力≤0.01N的测力轮廓仪测量。测量时,应将触针针尖轻压在测力轮廊仪上,调整驱动箱升降,在传感器位置指示分别处于零位和正、负两方向极限值时,记录测力轮廊仪的示值,取其最大值、最小值作为测量结果。 7.4.2基准导轨直线度
将工作面长度大于轮廊仪X轴测量范围的一级平晶水平放置在轮廓仪工作台面上,调整平晶工作面与轮廊仪基准导轨平行。调整轮廓仪垂直分辨力为最小值,轮廓仪滤波器选择高斯低通滤波器,且截止波长不大于0.5mm。在X轴测量范围内测量平晶表面轮廓,用最小二乘法分别评定任意80mm长度内测量轮廊的直线度,取各段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作为任意80mm基准导轨直线度测量结果。评定全行程测量轮廊的直线度作为全量程基准导轨直线度测量结果。 7.4.3传感器的示值误差
在传感器测量范围内选择5个大致均匀分布的测量点,分别选取对应尺寸的三等量块作为各测量点的标准器。调整工作台台面与驱动箱运动方向平行后,将三筋工作台放置在台面上,调整驱动箱高度,使触针接触三筋工作台的中间筋且轮廊仪乙轴示值为零。起触针,将量块测量面的中心点对准三筋工作台的中间筋后置于三筋工作台上,轻轻放下触针接触量块,读取轮廓仪Z轴示值,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与量块实际值之差作为该点示值误差。依次在轮廊仪正值测量范围内测量其他量块,得到各点
3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jz321.net JB/T11271—2012
示值误差。再调整驱动箱高度,将尺寸最大的量块调整为零。用同样方法依次在轮廓仪负值测量范围内测量其他量块,得到各点示值误差。
取各测量点示值误差绝对值最大的作为测量结果。 允许采用满足不确定度要求的其他测量方法测量。
7.4.4X轴的示值误差
把激光干涉仪的靶镜固定在轮廊仪驱动箱与传感器连接件上,调整激光干涉仪的激光光束与轮廓仪基准导轨平行。在轮廊仪X轴测量范围内选取大致均匀分布的5个测量点,读取各点轮廊仪驱动箱X 轴运行距离与激光干涉仪示值之差为测量结果。
允许采用满足不确定度要求的其他测量方法测量。 7.4.5测量角度的示值误差
用30°、60°、90°二级角度量块作为测量标准。将60°角度量块固定在平口钳中,如图2所示,分别调整角度量块的底面及其侧边平行于触针滑行方向。测量角度量块两工作面之间的角度值,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计算平均值与角度量块实际值之差作为该角度的示值误差。
60
水平线
图260°角度量块摆放示意图
将90°与30°标准角度量块研合后固定在平口钳中,如图3所示,调整30°角度量块的下工作面及其侧边平行于触针滑行方向。分别连续三次测量90°角度块左、右倾斜时的角度值,取其平均值,计算该值与角度量块实际值之差作为该角度的示值误差。
选取各角度示值误差的绝对值最大的作为测量结果。
90
90
水平线
30
30
图390°角度量块倾斜摆放示意图
7.4.6测量圆弧半径的示值误差
将球形或半球形测量标准放置于轮廓仪工作台上,调整触针滑行轨迹通过上半球的最高点,测量球表面轮廊。在A一B、A一D、B一C三个区域(各弧长对应的圆弧角大于75°,见图4)分别计算测得轮廊图形的圆弧半径及其与标准球半径的实际值之差,作为该段圆弧半径的示值误差。选取各段圆弧半径 JB/T11271—2012
示值误差绝对值最大的作为测量结果。
图4圆弧评估区域
7.4.7测量角度重复性
按7.4.5所述,连续重复测量60°角度量块九次,分别记录角度值,计算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三分之一作为测量结果。 7.5安全性能 7.5.1绝缘电阻采用兆欧表检验带电极和可触及金属壳体间的绝缘电阻值。 7.5.2接地电阻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检验。 7.5.3耐压强度采用电器强度测试仪检验。 8检验规则 8.1出厂检验 8.1.1出厂应逐台检验,检验项目为5.1、5.2、5.4、5.5。 8.1.2单项检验结果应符合5.15.5的要求。全部单项检验项目均合格的轮廊仪发给产品合格证,准予出厂;有一项不合格的,则判为不合格品,不准出厂。 8.2型式试验 8.2.1型式试验采用现场随机抽样的方法,样品数为一台。型式试验项目为5.15.5规定的全部项目。 有下述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定型鉴定或产品在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b)定型产品在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改变时; c)定型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再生产时; d)定型产品连续生产两年以上时,每两年至少一次: e)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8.2.2 型式试验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仍不合格时,型式检验不予通过。 9标志与包装 9.1标志 9.1.1轮廊仪上应标志:
a)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产品名称和型号; c)产品制造日期及产品序列号。
9.1.2外包装的标志应符合GB/T191、GB/T6388和GB/T13384的规定。 9.2包装 9.2.1包装应符合GB/T4879和GB/T5048的规定。 9.2.2经检查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应具有符合GB/T14436规定的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上应标有本标准的标准号、产品序列号和出厂日期,以及符合GB/T9969规定的使用说明书、装箱单。
5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 net
上一章:GB/T 32710.1-2016 环境试验仪器及设备安全要求 第1部分:总则 下一章:GB/T 26155.2-201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智能电动执行机构 第2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相关文章

JJF(闽) 1043-2011 接触(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校准规范 JJF(鲁) 127-2022 接触(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校准规范 GB/T 33523.701-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区域法第701部分∶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校准与测量标准 GB/T 33523.701-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区域法 第701部分: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校准与测量标准 GB/T 33523.601-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区域法第601部分∶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 GB/T 33523.601-2017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区域法 第601部分: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 JB/T 7976-2010 轮廓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 术语 触针式表面轮廓测量仪量值溯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