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_17.100 N 13
P
Y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105—2013
超大质量无基坑不断轨静态轨道称重装置
Supermassive continuous rail static weighing device without foundation
(OIML R76-l:2006,Non-automatic weighing instruments- Partl:Metrological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Test,NEQ)
2014-11-01实施
2013-12-1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0105—2013
目 次
前言
I
1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型号和规格
2
3 4 5 计量要求
5.1 准确度等级 5.2 最大允许误差 5.3 邻轮影响距离 5.4 确定误差的基本原则 5.5 称量结果间的允许误差 5.6 试验标准器 5.7 鉴别力 5.8 由影响量和时间引起的变化 5.9 型式评价和检查 6 技术要求 6.1 结构的一般要求 6.2 保证性 6.3 置零装置和零点跟踪装置 6.4 除皮装置 6.5 称量结果的打印 6.6 通用要求 6.7 对显著增差的响应 6.8 功能要求· 6.9 长期稳定性 6.10 安全要求
..
.....
10 10 0
试验方法 7.1 试验前准备 7.2 试验条件检查 7.3 零点检查 7.4 加载前的置零 7.5 邻轮影响试验 7.6 称量性能试验 7.2 多指示装置试验 7.8 除 皮 7.9 偏载试验
7
11 11
14 15 15 15
I
GB/T30105-2013 7.10 鉴别力试验 7.11 重复性试验 7.12 示值随时间变化 7.13 平衡稳定性试验 7.14 影响因子试验 7.15 抗干扰试验 7.16 安全试验 7.17 长期稳定性试验 8检验规则 8.1型式评价· 8.2 出厂检验 9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 说明性标志 9.2 检验标志 9.3 包装标志· 9.4 包装 9.5 随机文件 9.6 运输 9.7 贮存
16 17 17 18 18 18 18 18 18 18 19
19 19 20 20 20 21 21 21
m
GB/T 30105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第76号国际建议OIMLR76-1:2006《非自动衡器第1部分:计量和技术要求 试验》编写,与OIMLR76-1:2006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与OIMLR76-1:2006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术语定义的内容(3.1、3.2、3.33.4、3.5、3.6);增加了称重装置的最小秤量min的取值(5.1);增加了邻轮影响距离的计量要求和试验方法(5.3,7.5);增加了出厂检验的要求(8.2);增加了包装(9.4)、运输(9.6)、贮存的要求(9.7)。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衡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杭州钱江称重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轨道衡计量站上海分站、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计控厂、鞍钢股份有限
公司计量厂、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增华、尚贤平、倪守忠、顾佳捷、文义诚、王溪滨、王燕明、姜会增、厉志飞。
E
GB/T301052013
超大质量无基坑不断轨静态轨道称重装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大质量无基坑不断轨静态轨道称重装置的术语和定义、计量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内部铁路工艺线使用的超大质量无基坑不断轨静态轨道称重装置(以下简称称重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检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6587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 7551 称重传感器 GB/T 7724 电子称重仪表 GB 14249.1 电子衡器安全要求 GB/T14250 衡器术语 GB/T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23111—2008非自动衡器 GB/T26389衡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GBJ12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 TB/T234443kg/m~75kg/m钢轨订货技术条件 JJG99础码检定规程 JJF1182—2007计量器具软件测评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T142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GB/T30105—2013
3.1
超大质量静态轨道称重装置 supermassive rail static weigh apparatus 用于称量轨道上大于200t载重车辆的一种衡器。
3.2
无基坑基础 pitless foundation 位于地平面的、安装承载器和载荷传力装置的平面基础构件。
3.3
不断轨 uninterrupted rail 称量区与非称量区的钢轨是连续不断的。
3.4
称量轨weighingrail 在称量区支撑被称量车辆的钢轨。
3.5
有效称量区 effective weigh zone 用于车辆称量的承载器部分区域(以下简称称量区)。
3.6
邻轮影响距离 effect of distance between adjacent wheel 称量区外车辆的车轮不影响称量区内称量车称量值的最小距离。
型号和规格
4
称重装置型号和规格按GB/T26389的规定编制。
计量要求
5
5.1 准确度等级
称重装置等级分中准确度级和普通准确度级两个等级,根据称重装置准确度等级,每个局部称量范围的检定分度值e:和检定分度数n;以及最小秤量min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准确度等级
检定分度数n=max/e 最小
准确度等级
检定分度值。
最小秤量min
最大 10 000 1 000
中等准确度级普通准确度级
500 100
空车质量空车质量
e≥20 kg
5.2 最大允许误差 5.2.1 首次检定最大允许误差见表2。 5.2.2 使用中检查的最大允许误差是首次检定最大允许误差的两倍,见表2。 2
GB/T30105—2013
表2最大允许误差
秤量m
最大允许误差(MPE)
普通准确度级
使用中检查 ±1.0e ±2.0e ±3.0e
首次检定 ±0.5e ±1.0e ±1.5e
中准确度级 0m500e 500
0m≤50e 50e
5.2.3检定分度值
检定分度值以质量单位表示,并应符合1×10°,2×10*,5×10*的形式,其中k为正整数、负整数或零。 5.3邻轮影响距离
邻轮影响距离应在适用车型勾头与第一轴的两倍间距和车辆在称量区(L?十L)内的可移动距离的差值范围内,见图1,邻轮影响距离L,应满足式(1)的要求:
L, ≤2LI -L3
(1)
式中: L,勾头与第一轴之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3 -车辆可移动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4 邻轮影响距离,单位为毫米(mm)。
DO 本
D
C Z
△
I
图一 邻轮影响距离示意图
5.4确定误差的基本原则 5.4.1影响因子
各种误差应在正常试验条件下确定。当评价一个影响因子的效果时,其他所有影响因子应保持相对恒定并接近于正常值。 5.4.2化整误差的消除
如果实际分度值大于0.2e,应消除任何数字示值的化整误差。 5.4.3净重值的最大允许误差
除预置皮重值外,最大允许误差适用于每个可能的皮重载荷的净重值。 5.4.4皮重称量装置
皮重称量装置的任一皮重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与称重装置在相同载荷值下的最大允许误差相同。
3
GB/T 30105—2013
5.5称量结果间的允许误差
不论称量结果如何变化,任何单次称量结果的误差应不超过给定载荷下的最大允许误差。
5.5.1多指示装置
对给定载荷,包括除皮装置在内的多个指示装置之间的示值之差,应不大于该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但数字指示装置与数字指示装置或数字指示装置与打印装置之间的示值之差应该为零。 5.5.2偏载
按照7.9的要求进行偏载试验,同一载荷在不同位置的示值应符合该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 5.5.3 重复性
同一载荷多次称量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值,应不大于该秤量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5.6试验标准器 5.6.1参考车辆
参考车辆的车型应与实际用车车型(轴距)或实际秤台长度相适应;参考车辆质量的示值误差或不确定度应不超过被检称重装置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3。 5.6.2码
原则上,称重装置型式评价或检验用的标准码或标准质量应符合JJG99的计量要求,其误差应不大于对称重装置施加载荷的最大允许误差的1/3。 5.6.3辅助检定装置
如果称重装置配备了辅助检定装置,或用独立的辅助装置检定时,该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大于所加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3。
如果辅助检定装置中使用码,其误差的影响应不大于被检称重装置施加相同载荷下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5。 5.6.4检定时标准码的替代
在使用地点对秤进行检定时,可以使用其他量值稳定的载荷来替代部分标准码,替代原则如下:
如果重复性误差不大于0.3e,标准码部分可以减少到最大秤量的1/3;如果重复性误差不大于0.2e,标准础码部分可以减少到最大秤量的1/5;
-
如果重复性误差大于0.3e,使用的标准码至少为最大秤量的1/2。 上述重复性误差用相当于替代物量值的载荷(码或任意其他量值稳定的载荷)在承载器上施加3
次确定。 5.7鉴别力
在平衡稳定的称重装置上,轻缓地加放或取下一个等于实际分度值1.4倍的附加载荷,此时的示值应明显地改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