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25858--2010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力优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广东力优人工环境
技术研究院、东莞市广大制冷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吉荣空调设备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市制冷设备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沛明、谢淑萍、张秀平、刘怡、殷飞平、赵薰、张龙、陈伟栋。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GB/T25858—2010
精密空调机组性能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精密空调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控制调节温度不大于土1℃、相对湿度不大于士5%范围的空调机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294—2008组合式空调机组 GB/T16803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 GB/T17758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GB/T19413—2003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JB/T7249制冷设备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4294、GB/T16803、GB/T17758和JB/T724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精密空调机组 precision air conditioning unit 向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直接提供处理空气并单独或同时保持温度在土1℃范围内和相对湿度在
士5%范围内波动的空调机组。 3. 2
控制精度 controlled precision 机组在向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直接提供处理空气的同时所能保持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波动范围。
3. 3
制冷量 refrigerating capacity 在制冷试验工况下稳定运行时,机组单位时间内从封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除去的热量的总和,单
位:W。 3. 4
制冷消耗功率refrigerating consumed power 在规定的制冷试验工况下,机组所消耗的总功率,单位:W。
3. 5
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 在制冷试验工况下,机组以同一单位表示的制冷量与制冷消耗功率之比。
3. 6
综合性能总负荷integrated load of performance 从规定的性能测试工况调节至设定工况过程中,机组所承担的测试环境中的总热湿负荷量,单
GB/T 25858—2010
位:J。 3.7
综合性能总能耗integrated power of performance 从规定的性能测试工况调节至设定工况过程中,机组在承担热湿负荷时制冷系统、加热装置、加湿
装置等所消耗的总能耗,单位:J。 3.8
综合性能系数(ICOP)integrated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在规定的综合性能工况下,按附录A测试出的综合性能总负荷与综合性能总能耗之比。综合性能
系数是机组在各部件相互协调运作时性能的表现,反映机组整体运行性能的性能系数值。 3.9
输入总电量 overall input electricity 机组在试验工况下的输人总电量等于精密空调机组各运行部件的输人功率乘上相应的运行时间之
和,单位:kW·h。
4分类
精密空调按控制精度分
℃和湿度+5%~ 2%范围波动的机组。
精密空调能同时或单独保持温度
a) b)
10.
和湿度小于 等于±2%范围波动的
高精密空调:能同时或单独保持温度机组。
-0:
中
5测试方法
5.1测试形式和安装方法 5.1.1测试形式
测试分为试验室和现场测试两种测试形式。 5.1.1.1试验室测试
测试机组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名义制冷量、制冷消耗功、制冷性能系数(COP)、以及在表2规定的试验工况下的综合性能系数(ICOP)和输人总电量和控制精度。 5.1.1.2现场测试
在使用现场,采用测试设备对机组在实际的环境工况下测试名义制冷量、制冷消耗功、制冷性能系数(COP)、综合性能系数(ICOP)以及输入总电量和控制精度。 5. 1. 2 2安装方法
机组可以全部由制造商组装,或用制造商提供的部件在现场组装,或遵循预先确定的设计图样在现场安装。 5. 2 测试内容 5.2.1制冷量
机组的制冷量(Q)按各自产品标准工况,采用A.4.1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2
GB/T 258582010
5. 2.2 制冷消耗功率
机组的制冷消耗功率(P)按各自产品标准工况,采用A.4.1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5.2.3再加热量
再加热量试验按GB/T19413—2003中5.4.3的方法,按表1的规定工况条件,在不开启机组制冷和加湿设备的情况下进行。消耗功率包括再加热器、风机电机、电器控制设备及其他运行部件。再加热器的风量应与制冷量试验时相同。实测再加热量不应小于规定值的95%。 5.2.4加湿量
加湿量试验按GB/T19413—2003中5.4.3的方法,工况应按表1的有关规定。加湿器的风量应与制冷量试验时相同。实测加湿量不小于规定值的95%。 5.2.5制冷性能系数(COP)
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由5.2.1和5.2.2求得的制冷量(Q)和制冷消耗功率(P)按式(1)计算得出:
COP=Q/P
(1)
5.2.6综合性能总负荷
按A.4.2方法测试时,室内侧测试间空气处理机调节被试机开机工况所投人的负荷与被试机开启时室内侧测试间空气处理机投人的固定负荷之和,单位:J。 5.2.7综合性能总能耗
按A.4.2方法测试时,机组从开机状态至平衡状态过程中制冷系统、加热装置、加湿等装置消耗的总能耗IP,单位:J。 5.2.8综合性能系数(ICOP)
在表 2 试验工况下,机组的综合性能系数(ICOP)按式(2)计算:
ICOP = IQ/IP
(2)
式中: IQ综合性能总负荷(包括:热负荷、湿负荷),按式(A.2)计算; IP - 一综合性能总能耗,按式(A.3)计算。
5.2.9控制精度
机组在表2试验工况下,按A.4.2的方法测试,待室内状态平衡1h后,测试室内布置的测点的温度和湿度的波动应在 3.1规定的范围内。 5. 3测试条件
5. 3. 1 一般要求
试验室测试应符合GB/T17758、GB/T14294及附录A中的相关内容要求。 现场测试应符合附录 B中的要求。
P
GB/T25858—2010
5.3.2 试验工况
试验工况中室内侧空气状态根据各自机组铭牌标示的名义工况确定。具体工况见表1。 5.3.3 试验工况和测试时的允许偏差
表1机组单独性能试验工况及允许偏差室内侧人口空气状态
单位为摄氏度
室外侧状态
项目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加热(湿)介质状态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名义制冷
按机组执行标准工况参数进行测试压力1
O3
水蒸汽
温度121±1.0
加热
进口温度80±0.5 出口温度70±0.5
热水
电加热电加湿
名义制冷工况
进加湿器水温
1.0240.
加湿
压力19
+
蒸气
温度105±1.
表2 机组综合性能试验工况及允许偏差
单位为摄氏度
外侧状态
室内侧空气状态
5
水冷式
项目
起始状态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T,+AT,H+AH)
终止状态
风冷
35±1.0 24 ± 0. 5 30±0.3
(T,+AT H,-AHD) (T,-AT,H, FAH) (T,-△T,H-△H)
机组设计工况值
综合性能测试工况
(T,,H,)b
21±1. 0 15±0.5
21±0.5
采用制冷量试验时的水流量; bT,H。分别代表机组设计工况的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
5.4测试方法 5.4.1试验室测试按附录A,现场测试按附录B方法执行。 5.4.2一般规定 5.4.2.1制冷量、制冷功率及COP的测试应在机组运行稳定后才能进行测试。
综合性能总负荷应从ICOP空气处理机开启时同时开始记录;综合性能总功率以及ICOP应在被测机开启时同时开始记录。 5.4.2.2试验时,稳态测试时间间隔不大于20min记录一次。动态测试,采用实时监测手段,用以积分计算机组能耗。
X
GB/T 25858—2010
5.4.2.3计算数据应取两次以上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5.4.3试验参数
测试技术性能指标的工况条件为: a)试验室条件
机组的制冷量、制冷功率以及 COP按表1的试验工况要求进行测试;综合性能ICOP按表2 工况进行测试。
b)现场测试
应选择被测机组的设计工况状态进行试验,按设计要求开启运行。
5.4.4测量仪表和精度规定
试验室测试用的仪器仪表应符合GB/T17758及GB/T14294中相应的测试仪表规定。 现场测试用的仪器仪表应符合B.4的规定。
5.4.5试验数据整理
计算用制冷剂、载冷剂和冷却介质的性能数值,应采用参考文献所列文献的数值。 5.5试验报告 5.5.1格式和内容见附录D。 5.5.2试验结果 5.5. 2. 1机组的制冷量 Q和制冷消耗功率 P、制冷性能系数 COP等由制冷设备制造厂提供,应符各自机组对应的标准要求。 5.5.2.2机组测试所得的参数包括:制冷量Q和制冷消耗功率P、制冷性能系数COP、再加热量、再加湿量及综合性能系数ICOP、控制精度。
5
GB/T 25858—20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验室测试方法
A.1目的
本附录旨在规定精密空调机组在表1、表2试验工况下的制冷量和制冷消耗功率、制冷性能系数 (COP)、再加热量、再加湿量及综合性能系数(ICOP)、控制精度的试验方法。
A.2适用范围
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各种型式的精密空调机组。
A.3般要求
A.3.1试验室大小应能满足机组离四周墙壁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 m,出风口到墙壁最小距离不小于 1.8m。试验装置应能模拟机组实际工作状态。 A.3.2室内空气循环应使距机组1m处风速不大于0.5m/s。 A.3.3室内空气温湿度的采样位置,应距机组空气出入口15cm,并且不受被测机排气或其他热源的影响。
A.3.4 测点的温湿度应能代表测试间状态,并与实际使用中所处条件相仿,空气取样器参照 GB/T17758的规定。 A.3.5流经湿球温度计的空气流速应在5m/s左右。在空气进口和出口的处的温度测量用同样的流速,空气流速高于或低于5m/s的湿球温度测量应进行修正。 A.4测试方法
对于机组各功能部件的性能测试是在表1的试验工况下采用产品对应执行标准下的试验方法进行;
机组综合性能系数(ICOP)及精度测试是在表2的试验工况下,采用动态热平衡法进行。机组的综合性能系数(ICOP)包含有启动值、稳态值、动态值三个不同过程值。 A.4.1制冷性能测试方法
根据各自产品的类型,按产品执行标准对制冷量、制冷功耗、再加热量、再加湿量以及COP进行恰差试验测试。 A.4.2ICOP动态热平衡法
试验装置如图A.1所示,室内侧配置一套室内侧环境空气处理机组的基础上,另配置ICOP空气处理机,用以模拟现实环境中被测机组需承担的热湿负荷。试验开始时,先通过室内侧环境空气处理机将整个室内侧房间调节稳定至设定工况,然后机组保持稳定;再开启ICOP空气处理机,将室内测试间状态迅速调节至被试机要求的开机工况(投人的热湿负荷需测定)。在达到初始开机工况点时,被试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