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7523-2010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用材料

JB/T 7523-2010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用材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29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1 11:02:49



推荐标签: 检测 jb 材料 无损检测 7523

内容简介

JB/T 7523-2010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用材料 ICS 19.100 J 04 备案号:28468--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523-2010 代替JB/T7523—2004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用材料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Materials for penetrant testing
2010-07-01实施
2010-0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7523—2010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4.1检测产品, 4.2灵敏度等级 5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5.2 检验项目, 6 检验方法和要求 6.1 外观, .6.2 渗透剂系统灵敏度, 6.3' 密度 6.4 粘度 6.5 闪点, 6.6 可水洗性(A方法渗透剂) 6.7 荧光亮度 6.8 UV稳定性 6.9 荧光亮度的热稳定性 6.10 容水率 6.11 腐蚀性 6.12 硫和卤素的含量(标明低硫和卤素的产品) 6.13 蒸发的残余物/固体含量 6.14 容渗透剂率 6.15 显像剂性能 6.16 再分散性 6.17 载液的密度 6.18 产品性能(压力罐) 6.19 粒度分布 6.20含水量... 7标志和标签. 8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荧光亮度的比较附录B(资料性附录)测定荧光显示可见度的设备
m
X
12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4
4
16 JB/T7523—2010
前言
本标准与ISO3452-2:2006《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JB/T7523—2004《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材料》。 本标准与JB/T7523一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安全警示(2004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正文前段);修改了分类(2004年版的第5章;本版的第4章);修改了检验规则(2004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5章);修改了部分检验方法和要求(2004年版的7.2、7.7、7.8、7.9、7.11和7.12;本版的6.2、6.7、 6.8、6.9、6.11和6.12); -增加了部分检验方法和要求(见6.19和6.20)。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诚友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威诚邦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苏州美柯达探伤
器材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泰司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宇飞、吴勤篇、赵成、吴小明、宓中玉、周九九。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7523—1994,JB/T7523—2004。
III JB/T7523—2010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材料
安全警示:本标准所涉及的渗透材料所需的化学制品,可能是有害的、易燃的和(或)挥发性的,因此均应注意预防,并应遵循国家、地方颁布的所有有关安全卫生、环保法的规定。 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渗透检测用材料(或渗透材料)的分类、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渗透材料的型式检验和批量检验。 本标准也可作为用户订货的验收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97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GB/T5097—-2005,ISO3059:2001,IDT) GB/T12604.3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GB/T12604.3-—2005,ISO12706:2000,IDT) GB/T.18851.1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GB/T18851.1—2005,ISO3452:1984,
IDT)
GB/T18851.3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3部分:参考试块(GB/T18851.3—2008,ISO3452-3 1998,IDT)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ISO9001:2008,IDT) 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025—2008,ISO/EC17025:2005,IDT) JB/T9218无损检测渗透检测(JB/T9218--2007,EN571-1:1997,MOD)
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批batch 一次投产的具有相同性能和全部用特定标志符号标记的渗透材料产品的数量。
3.2
受检品candidate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送检的检测产品样品。
4分类 4.1检测产品
渗透检测产品应按表1进行型号、方法和方式的分类。 4.2·灵敏度等级 4.2.1概述
灵敏度等级应分别按渗透剂、去除剂和显像剂,以及产品族进行定义。 4.2.2荧光产品族 JB/T7523—2010
荧光产品族的灵敏度等级应通过参考产品进行定义:
-1/2级灵敏度(超低); -1级灵敏度(低); -2级灵敏度(中); -3级灵敏度(高); -4级灵敏度(超高)。
4.2.3着色产品族
着色产品族的灵敏度等级应使用GB/T18851.3中的1型参考试块进行定义:
-1级灵敏度(普通); -2级灵敏度(高)。
4.2.4两用产品族
两用渗透剂没有灵敏度等级,可按着色产品族进行分类(见4.2.3)。
表1检测产品去除剂
渗透剂
显像剂
型号 1 II II 两用(荧光着色渗透剂)
种类荧光渗透剂着色渗透剂
种类
种类
方法 A
方式 a b c d
水亲油性乳化剂: 1.油基型乳化剂 2.流动水冲洗溶剂(液体): 1级已卤化 2级未卤化 3级特殊应用亲水性乳化剂: 1.可选预冲洗(水) 2.乳化剂(水稀释) 3.最终冲洗(水)水和溶剂
干粉水溶性水悬浮溶剂型(非水,适用于I型)溶剂型(非水,适用于IⅡI型和型) 特殊应用
B
e
5
D
.5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5.1.1型式检验
渗透材料的型式检验应按GB/T18851.1或JB/T9218进行,以确保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型式检验应由取得GB/T27025认可的具有渗透材料型式检验项目的实验室进行。 型式检验实验室应出具一份执行本标准的证书和一份详列了所得结果的报告。 如果生产渗透材料的成分出现变化,应重新进行型式检验。
5.1.2·批量检验(或出厂检验)
本标准要求的批量检验,应对每批产品按GB/T18851.1或JB/T9218进行,以确保该批与相应的经型式检验认可的试样具有相同的性能。
气雾罐内装的渗透材料,其硫和卤素的含量应按6.12作附加测定。 批量检验应由质量体系予以限定和保证。该体系宜符合GB/T19001的要求。 渗透材料的制造商应出具一份执行本标准的检验证书。
5.2检验项目 2 JB/T7523—2010
5.2.1渗透剂
渗透剂应按表2进行型式和批量检验。
表2·渗透剂的检验
性 能
检验类型
检验方法依据章条
外观灵敏度密度粘度闪点渗透剂的可水洗性(仅对A方法渗透剂)荧光亮度(I型渗透剂) UV稳定性(I型渗透剂)热稳定性(I型渗透剂)容水率(仅对A方法渗透剂)腐蚀性硫和卤素的含量含水量(A和E方法)其他相关污染物(有特别要求的)
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型式型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批量批量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6.10 6.11 6.12 6.20
仅对要求标明“低硫和卤素”的产品。
5.2.2 去除剂(A方法除外)
去除剂应按表3进行型式和批量检验。
表3 去除剂的检验
性 能
检验类型
检验方法依据章条
外观灵敏度密度粘度(仅对B和D方法)闪点容水率(仅对B方法)腐蚀性硫和卤素的含量a 蒸发的残余物/固体含量容渗透剂率(仅对B和D方法)含水量(仅对B方法)其他相关污染物(有特别要求的)
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
6.1 6.2 6.3 .6.4 6.5 6.10 6.11 6.12 6.13 6.14 6.20
型式批量批量
仅对要求标明“低硫和卤素”的产品。
a
5.2.3显像剂
显像剂应按表4进行型式和批量检验。 5.2.4气雾罐批量检验
批量检验应按6.18规定的产品性能检验进行。
3 JB/T7523—-2010
每批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容器,以及当中的容器应进行检验。若是按6.12检验硫和卤素的含量仅需检验第一个容器。
表4显像剂的检验
性 能
检验类型
检验方法依据章条
外观闪点(仅对d和e方式)腐蚀性(a方式除外)硫和卤素的含量。 固体含量(仅对d和e方式)显像剂性能(f方式除外)再分散性(仅对c、d和e方式)(载液的)密度(仅对d和e方式)粒度分布其他相关污染物(有特别要求的) 8仅对要求标明“低硫和卤素”的产品。
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型式和批量
6.1 6.5 6.11 6.12 6.13 6.15 6.16 6.17 6.19
型式批量
6.检验方法和要求 6.1外观
被检样品的外观应与型式检验样品的外观相同。 6.2渗透剂系统灵敏度 6.2.1荧光渗透剂(I型) 6.2.1.1检验规定 6.2.1.1.1·渗透剂(I型)
A方法(水洗型)渗透剂和B、D方法(后乳化型)渗透剂/乳化剂,应采用适当的参考干粉显像剂D-1进行检验。C方法渗透剂,应采用上述针对A、B或D方法材料的任一方法,也可采用适当的参考去除剂R-1和参考干粉显像剂D-1(见表5)进行检验。 6.2.1.1.2显像剂
除f方式(特殊应用)之外的所有与I型(荧光)渗透剂配用的显像剂,应采用4级灵敏度B方法的参考渗透剂/乳化剂系统FP-4PE/FE-B(见表6)进行检验。f方式显像剂应按6.2.1.1.4进行检验。
应保存根据表5和表6所指定的用来比较每个产品的参考试样。制造商应记录这些参考试样及其批
号。
注:列表记录参考产品,在某些检验实验室已被有效应用,例如德国汉诺威MPA实验室。 6.2.1.1.3溶剂去除剂
1级和2级溶剂去除剂,应采用参考渗透剂FP-4PE和参考显像剂D-1进行检验。3级溶剂去除剂应按6.2.1.1.4进行检验。 6.2.1.1.4特殊应用—一显像剂/去除剂
f方式显像剂和3级去除剂,应采用制造商指定的经认可的特定材料进行检验。 6.2.1.1.5产品族
若单个检测产品已检验,制造商可按本标准的要求来确定产品族(例如I型2级灵敏度D方法a 方式)。 6.2.1.2灵敏度 6.2.1.2.1概述
4 JB/T7523——2010
表5参考材料名称
代 号
参考材料
方法A FP-1/2 FP-1W FP-2W FP-3W FP-4W
方法B、C和D
1/2级灵敏度,I型,渗透剂 1级灵敏度,I型,渗透剂 2级灵敏度;I型,渗透剂 3级灵敏度,I型,渗透剂 4级灵敏度,I型,渗透剂
FP-1PE FP-2PE FP-3PE FP-4PE
VP-1W VP-2W
VP-1PE VP-2PE
1级灵敏度,I型,渗透剂 2级灵敏度,IⅡI型,渗透剂
B方法,I型,乳化剂 D方法,I型,乳化剂 B方法,I型,乳化剂
FE-B FE-D VE-B
R-1 R-2
C方法,1级,去除剂 C方法,2级,去除剂
R-1 R-2
a方式,显像剂 e方式,显像剂
D-1 D-2
D-1 D-2
注:FP- -荧光渗透剂;FE- 荧光渗透剂用乳化剂;W- 水洗型:VP 着色渗透剂;PE 后乳化:
VE- 着色渗透剂用乳化剂。
I型渗透剂系统的灵敏度,应采用一组试块通过比较受检品和标准参考产品的结果来测定。 6.2.1.2.2试块
宜采用适当的试块,例如1型参考试块,见GB/T18851.3。 符合GB/T18851.3的试块,具有厚度为10μm、20μm、30μm和50μm的铬-镍镀层。每种厚
度的试块有一对,且带有相似裂纹。荧光或着色渗透剂皆宜采用该试块。但同一试块不宜用于两种系统。 6.2.1.2.3检验规程
受检品和参考渗透剂的检验,应采用同一规定规程。参考渗透剂的灵敏度等级与受检品的应相同。 表7给出了一个参数示例。每个规程至少应重复三次,结果取平均值。 6.2.1.2.4设备
应采用适当的设备来比较显示。附录B给出了一个示例。 6.2.1.2.5结果解释
应评定显示的可见度。可见度的评估方法应由检测实验室规定。评估时的观察条件应按GB/T5097。 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应在报告中陈述观察条件。
受检品的结果,应相似于或优于参考产品。进行定量评估,受检品显示的结果应至少为参考产品的 90%
上一章:JB/T 11539-2013 V法铸造砂箱技术条件 下一章:HG/T 2286-2010 碱性荧光黄GR(C.I.碱性黄2)

相关文章

YS/T 63.10-2012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0部分:空气渗透率的测定 YS/T 63.26-2012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26部分:耐火材料抗冰晶石渗透能力的测定 JB/T 9218-2015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方法 JB/T 9218-2015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方法 JB/T 12582-2015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JB/T 13470-2018 无损检测陶瓷球荧光渗透检测方法 JB/T 13470-2018 无损检测陶瓷球荧光渗透检测方法 JB/T 13938-2020 无损检测仪器 渗透检测装置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