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2437.4-2010 起重机 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

GB/T 22437.4-2010 起重机 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2 17:00:31



相关搜索: 起重机 设计 组合 原则 22437 部分 臂架 载荷 载荷

内容简介

GB/T 22437.4-2010 起重机 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 ICS 53.020.20 J 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437.4—2010
起重机 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
Cranes-Design principles for loads and load combinations--Part 4:Jib cranes
(ISO8686-4:2005,MOD)
2011-01-10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2437.4—2010
前 言
GB/T22437《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分为5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本部分为GB/T22437的第4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8686-4:2005《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
(英文版)。
本部分根据ISO8686-5:2004重新起草,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B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还作了以下编辑性修改:
“ISO8686的本部分”一词改为"GB/T22437的本部分”;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删除ISO8686-4:2005的目录和前言; -ISO8686-4:2005中引用的国际标准有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用我国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未被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直接引用国际标准;对正文中公式进行了编号;本部分中动力载荷系数符号中,的下角标由“n”改为“”;本部分中分项载荷系数,强度系数符号下角标增加“”,以,表示不同载荷组合下取不同的值;增加了附录B。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格宁、何铀、杨瑞刚。
I GB/T22437.4—2010
引 言
GB/T22437的本部分对设计提出了要求,并给出了设计指南和原则。本设计原则反映了当前起重机设计领域的技术状态。经过良好设计实践的设计原则能确保起重机的部件满足安全要求和足够的使用寿命。违背这些原则通常可能会导致风险的增加或使用寿命的减少,但是技术和材料等的创新能够产生新的解决方法。而这些新方法在安全性和耐用性方面能够取得公认的甚至更好的效果。
Ⅱ GB/T 22437.4—2010
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
1范围
GB/T22437的本部分将GB/T22437.1提出的一般设计原则应用于臂架起重机,即除了由 GB/T6974.1定义的近海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桥式和门式起重机等在 GB/T22437的其他部分涵盖的臂架起重机。提出了用于臂架起重机金属结构承载能力验证计算的相应的载荷与载荷组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243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6974.1起重机术语第1部分:总则(GB/T6974.1—2008,ISO4306-1:2007IDT) GB/T10183.1起重机车轮及大车和小车轨道公差第1部分:总则(GB/T10183.1-—2010,
ISO12488-1:2005,IDT)
GB/T22437.1—2008 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第1部分:总则(ISO8686-1: 1989,MOD)
ISO4302:1981起重机风载荷估算 ISO10721-1钢结构第1部分:材料与设计 ISO10721-2钢结构第2部分:制造与装配
3术语和定义
GB/T22437.1中确立的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GB/T22437的本部分。 4载荷与载荷组合的选择原则
4.1基本考虑
采用弹性静力计算模型模拟载荷时,应以找出臂架起重机各部件或构件在工作中的最大载荷效应为目的,将各类载荷进行组合。为此,以下两点在承载能力校验计算的准备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
a)臂架起重机应处于最不利的状态和配置,使得载荷的大小、位置和方向能够在最危险点上产生
最大应力时进行估算,而危险点应根据工程上的考合理选择;
b) 对GB/T22437本部分所定义的载荷值可以进行保守地组合。而适当时,这些载荷还可与某
些特定的载荷进行组合,并通过反映组合作用概率的减小系数进行调整,以最贴近地反映实际中的载荷状态。
4.2同时加速作用
通常应考虑两个机构驱动的同时加速作用。例如应考虑大车、小车运行、回转或臂架俯仰或臂架伸缩动作等与起升机构同时加速作用,无起升机构但有其他两个机构同时加速作用。由回转产生的惯性力和离心力应视为一种载荷效应。但是,若设计中规定不能同时驱动,则可完全无需考虑同时加速的作用。
1 GB/T22437.4—2010
4.3侧向载荷
某些设计特征可能会引起臂架产生侧向载荷。当设计中存在这些特征时,应将所有进行计算的适用载荷与最大侧向载荷组合。除了回转和风的影响外,影响侧向载荷的另一个原因是钢丝绳缠绕方式导致起升绳偏离臂架中心线。 4.4意外停机 4.4.1手动停机
通过操纵手动紧急停机控制装置实现手动紧急停机。在设计时,应根据表1和表2中第16行的 “意外停机引起的载荷”进行计算。 4.4.2自动停机
臂架起重机配备有不需司机操纵的控制或开关装置实现在紧急情况下的断电和紧急制动,或配备在失电或失控状态下能够自动停机的制动器。在设计时,应根据表1和表2的第16行“意外停机引起的载荷”或第17行的“机构失效引起的载荷”进行计算。 5起重机驱动加速载荷 5.1起升效应
由起升驱动产生的起升惯性载荷(起升无约束地面载荷除外,见GB/T22437.1一2008中的 6.1.2.2),取决于起升驱动力的变化值△F。起升驱动力的变化值可以根据起升驱动或制动特性,按系统实际产生的最大驱动或制动力矩计算。 5.2其他驱动效应
在其他驱动中,加速度和减速度的变化率取决于附设装置、工作幅度、控制方案以及驱动和制动装置的特性。在承载能力校验计算中,导致加速或减速的驱动力变化值△F应按系统实际产生的最大驱动或制动力矩计算。 5.3驱动力变化值AF的应用
当起升或下降悬吊物品时,起升驱动力变化值△F应乘以表3中的动力载荷系数(见 GB/T22437.1--2008中的表1)放大,得到表1或者表2的第5行的计算载荷。
当其他驱动而非起升或下降悬吊物品时,除起升驱动外的其他驱动力变化值△F也应乘以表3中的动力载荷系数Φs放大,得到表1或者表2的第4行的计算载荷。 6金属结构承载能力的验证计算 6.1总则
起重机金属结构承载能力校验计算方法可采用GB/T22437.1中的许用应力法或极限状态法。 6.2许用应力法
表1给出的载荷与载荷组合适用于许用应力法,同时采用强度系数和动力载荷系数Φ:,表3给出动力载荷系数的值和其他相关的载荷系数。
表4给出了第4章中给出的各种运动的组合,且包括表1所列的载荷组合情况。 对于轴心受压构件,表1给出的强度系数只用于附录A选用的杆件强度计算公式。
6.3极限状态法
表2给出的载荷与载荷组合以及分项载荷系数及动力载荷系数Φ:适用于极限状态法。表3给出了Φ:值和其他相关的载荷系数。对于所有的载荷组合,构件的材料抗力系数.取值均为1.1。极限强度应除以m,而m反映了材料的强度变化及其局部缺陷的统计(平均)结果。表4给出了第4章中给出的各种运动的组合,且包括在表1所列的载荷组合情况。
对于轴心受压构件,材料的抗力系数m和表2中给出的分项载荷系数仅用于附录A所示的杆件强度公式。 2 GB/T22437.42010
80 9 0 2 2 3 4 5 5 3 80 9
行号
6
2
6
1
-
8 1 1 5 90 SO
A
1
&
&

5
1
8 o
6
2
5 全数安系
6
2
"0. a
1
1
4
8 6 B 全数安 系

-6
'1
6
V

2 6 6 2 全 数安系
33
6.
81
9800 重 速 地 聚 5 E 腿 (29 (198002 (29800 2 98002
29800 00
来 - 表 2


重 2
I'f 舞酒 车和


1 2 3
2

1
2 3
边 力 动 和
荷载

2 3 4 5 6
80

1
气 唱 的
1
3 GB/T22437.4—2010
行号 1 2
6 2 80 9 3 1 2 3 1
6
8
9
5 6
5
2
80 A 1 90
1
1
1
1
&
&
1 1
1
1
-
1
P
55
6
5 1 2
&
6
?
5 5 项荷数分裁系
OT'T d ? 女 1
911
So 1
91 F
O
0 6
A
1
1
S
0 1
1
1 1 1 1 -0 1
-
4
女 &
5 & B &
1
1
项荷敷 91 2 0 2 0 22 0 6
2
分载 系
1 A
1
- 1
-
V 1 -& 岁
1 t
一 6
2 6 & 1 6 2 0 & / 6 项 荷数
1 1
3
&'T
分载系 - -
98002
采 2 表 2


I' 2 荷

总 喜里 车 管
中非 试 级 倾 意
2 3 A 气
1 2 3 质 4 械
1

加 $ 驱 加 候
1 2 3 4 5 6 7
1
(198002 (19800 (898002
1
4
上一章:GB/T 24817.2-2010 起重机械 控制装置布置形式和特性 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下一章:GB/T 25896.1-2010 设备用图形符号 起重机 第1部分:通用符号

相关文章

GB/T 22437.1-2018 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第1部分∶总则 GB/T 22437.1-2018 起重机 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 第1部分:总则 GB/T 22437.5-2021 起重机 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GB/T 22437.2-2010 起重机 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 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GB/T 25851.1-2010 流动式起重机 起重机性能的试验测定 第1部分:倾翻载荷和幅度 GB/T 31052.4-2017 起重机械检查与维护规程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 GB/T 31052.4-2017 起重机械 检查与维护规程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 GB/T 6974.4-2016 起重机术语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