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3.060.40 H 30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945---2010/ISO8685:1992
铝土矿 取样程序 Aluminium ores-Sampling procedures
(ISO8685:1992,IDT)
2011-09-01实施
2010-12-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5945—2010/ISO8685:199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8685:1992《铝土矿 取样程序》。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昭文、李林海、邵静、安坤、裴存燕、杨开国、李红。
GB/T25945—2010/ISO8685:1992
铝土矿 取样程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土矿取样的必要条件,从流动矿流中和在静置状态下,包括在限动传输带上,取得样品制备用的总样。与其他取样程序相比较,限动传输带上取样是样品收集的参考方式。从移动物流中取样是优先采用的方法。只有当无法从流动矿流中取样时才能考虑静态取样。本标准中规定的静态取样程序只是为了减小某些取样误差。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流动铝土矿矿流取样。所推荐程序或许对某些极端偏析情况不适用,如非常湿
的粘性物料,或非常干易产生粉尘的物料。在这种情况下或许有必要转换为限动传输带上取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58.1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第1部分:一般统计术语与用于概率的术语 GB/T25943-—2010 铝土矿 检验取样精度的实验方法(ISO10277:1995,IDT) GB/T25944—2010 铝土矿 批中不均匀性的实验测定(ISO6139:1993,IDT) GB/T25946—2010 铝土矿 取样偏差的检验方法(ISO10226:1991,IDT) GB/T25947-2010 铝土矿 散装料水分含量的测定(ISO9033:1989,IDT) GB/T25949—2010 铝土矿 样品制备(ISO6140:1991,IDT) GB/T25950---2010 铝土矿 成分不均匀性的实验测定(ISO6138:1991,IDT) ISO565:1990 试验筛 金属网、多孔金属板和电成型板标称孔径
3术语和定义
GB/T3358.1界定的定义(包括术语精度和准确度)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偏差bias 测得值持续高于或低于真值的趋势。换句话说,是真值与大量测试数据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3. 2
定量缩分 constantmassdivision 样品缩分方法一一单个份样保留部分的质量一致。
3. 3
通过out 取样装置通过矿石流的一次操作。
3. 4
缩分份样dividedincrement 为减少质量,份样缩分后获得的矿量。
GB/T25945-2010/ISO8685:1992
3.5
缩分division 减少样品质量的程序(不改变样品组成部分的颗粒尺寸)。保留有代表性的样品,同时剔除残留物。
3. 6
定比缩分fixedratedivision 样品缩分方法一单个份样的保留部分与原有质量的比例恒定。
3.7
重复抽样duplicatesampling 为评估从多个批次或取样单位中取样的平均精度而重复取样的特殊情况(仅有两个重复抽样
样品)。 3.8
总样grosssample 抽取或单独制备后,达到样品分离特定阶段的所有初始份样或副样按实验室样品制备的正确比例
混合而成的样品。 3. 9
份样increment 相同取样装置、单个批次、单次操作抽取的物料量。
3. 10
批lot 在同一时间交货的矿石量,用来进行质量特性检测。 注1:个或多个取样单位可构成一个批。
3. 11
独立批isolatedlot 未知取样特性的待抽样批次。
3.12
人工取样manualsampling 使用手工工具,人为将份样组成副样和总样的取样操作。
3. 13
质量系统取样方法 去mass-basissampling 从批或取样单元中按均等质量间隔抽取份样的方法。
3.14
机械取样方法 mechanical sampling 用取样机将份样组成副样和总样的取样操作。
3. 15
最大标称尺寸 nominaltopsize (符合ISO565:1990的规定),至少有95%(质量分数)的物料可以通过的最小筛分孔径。
3. 16
随机分层取样 羊randomstratifiedsampling 在恒定的时间、质量或空间间隔内,不规则间隔地抽取份样。
3. 17
破碎reduction(inparticlesize) 减小构成样品料的颗粒尺寸而不改变质量或成分。
2
GB/T25945—2010/ISO8685:1992
3. 18
重复取样方法replicatesampling 在同等时间、质量或空间间隔内从同批中抽取份样。 注2:将份样放置在不同的转动容器中,以提供多个近似等质量的重复样品。
3. 19
取样单元 samplingunit 组成批次的独立单位(例如,火车、传送带的区段、日产量)。
3.20
层strata 根据时间、质量或空间间隔,批次或取样单元的近似等份。
3.21
二次抽样subsample 从批次部分料中抽取的多个份样组成的矿石量;也可以是多个(如果有必要)单独制备的份样的
组合。 3.22
系统分层取样方法systematicstratifiedsampling 在恒定时间、质量或空间间隔范围内,规则间隔抽取份样。
3.23
时间系统取样time-basissampling 在均等时间间隔,对整批或整个取样单元抽取份样的方法。
4 设立抽样方案
4.1总则
正确取样方案的基本要求是所有矿流颗粒被选取和进入最终总样分析的机会均等。任何与基本要求相背离的操作都将导致无法接受的准确度和精度的缺失。因此,只有正确的取样方案才能提供有代表性的样品。
只有当证明不会因质量或数量的周期性变化与指定的取样间隔的倍数相符或相近而引起系统误差时,才能够根据质量(见第8章)或时间(见第9章)系统取样法进行取样。
例如,使用初级截取器从矿石流中截取抽样,该矿石流是用勺轮回收装置从库存料中挖取形成的。 当勺轮贯穿库存料表面时,(因偏析)勺轮两端的矿石特性或许与料堆中部不同。很有可能每次当初级截取器截取抽样时,截取面刚好是勺轮端点处矿石,由此产生系统误差。
这一条款也同样适用于缩分的第二阶段和后续阶段。因为在这些阶段,由于矿石的处理方式和缩分装置的供料方式,也有可能会出现系统误差。
在这种情况下,强烈建议在固定质量或时间间隔范围内,进行随机分层取样(见第10章)。 副样取样方法和样品制备方法取决于最终取样方案的选择及在后续缩分阶段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系
统误差的必要步骤。 4.2操作人员安全
当采用静态取样方法时,应正确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应遵守适用的安全法规。 4.3取样的一般过程
以下是取样的一般过程:
3
GB/T25945-—2010/ISO8685:1992
a) 确定取样目的。例如,监控生产性能,用于买卖; b) 明确待测试的质量特性和规定总精度及取样精度; c) 确定待取样批或批次的一部分; d) 确认矿石的最大标称尺寸和颗粒密度,以便确定总样的最小质量、初始份样质量,以及使用机
械取样器时取样器开口和采用人工取样时取样铲的尺寸; e) 确定份样偏差V1,或如果考虑质量特性使用变量图时确定变量图的参数(见GB/T25944一
2010(ISO6139)); f) 确定颗粒质量特性之间的偏差系数Cv(见GB/T25950—2010(ISO6138)); g) 确定达到规定取样精度所需的初始份样n和取样单元k的最小数量(见第5章); h) 确定达到规定取样偏差的最小总样质量(见第6章); i) 确定最小初始份样质量(见第7章); j) 确定质量系统取样方法中以吨为单位的取样间隔(见第8章)和在固定质量间隔范国内的分层
取样方法,或确定时间系统取样方法中以分钟为单位的取样间隔(见第9章)和在固定时间间隔范围内的分层取样方法(见第10章);
k)在整个批处理期间,按阶段j)确定的间隔抽取初始份样; 1)将份样(见8.5或9.5)混合成副样或总样(见图1示例); m) 副样通常分别制备和分析以提高总体精度;副样也可以为以下目的而制备:
1)为方便物料处理; 2) 为提供矿石批次质量改进的情况; 3) 缩分之后提供标准或保留样品; 4)为减少因气候条件影响的水分缺失(或增加),造成大批次水分含量测试结果的偏差。
允许在阶段1)将份样组合为总样或副样前对份样进行缩分,保证被缩分的份样质量超过阶段i)规定的最小质量。如果为进一步缩分将全部初始份样或缩分初始份样进行破碎,需要用被破碎的矿石最大标称尺寸重新计算总样和缩分初始份样的最小质量。
注3:当从孤立批取样时,因不知道份样偏差(或变量图)和颗粒质量特性之间的偏差系数Cv,不可能制定保证达
到规定取样精度的取样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所取份样数量和质量应由协议方商议。当独立批取样全部完成后,用GB/T25943—2010(ISO10277)规定的适用方法或许可以确定达到的总精度。
4.4总方差
每个质量特性测试平均值的总方差用opM表示,由三部分组成,即取样偏差、样品制备偏差和分析偏差。关系如下:
PM=+十om
..(1)
式中:取样偏差; %样品制备偏差; M分析偏差。 测定哆、°、%的测定方法见GB/T25946—2010(ISO10226)。 取样偏差由小范围质量波动偏差Qei和大范围质量波动偏差e2两部分组成。关系如下:
=Q+Q
..(2)
小范圃质量波动偏差也是由两部分组成:
CEI=OFE+OGE
...(3)
4
GB/T25945—2010/ISO8685:1992
其中: ie——基本误差方差; OCE- 偏析误差方差。 因此
=FE++E2
.(4)
基本误差方差取决于总样质量,其他两部分取决于矿石的不均匀性分布和份样的数量。在本标准中,选定最小总样质量(见6.1),则
i<
....(5)
在公式(1)中,总方差ospM的主要部分常常是由于取样误差引起的。但是,当需要非常精确的试验结果,并且已尽量减小取样误差后,应考虑增加样品制备和/或分析的数量,以便减少总方差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总样多次测试或最好将批次划分成多个取样单元,并在每一取样单元中制备和分析一个副样(见图1),就能达到上述目的。
总方差计算方法如下: a) 当一个总样由一个批次构成并对总样进行r次重复测试时:
om=++i
·(6)
b) 当制备和分析个副样,每个副样由等数量的份样组成,且在每个副样上进行r次重复测
试时:
品+
oSPM=s+
.......(7)
k
5
GB/T25945—2010/ISO8685:1992
二次份样
第一初始份样
第六个二次份样
第一取样单元
二次份样
第二初始份样
第一副样
第六个二次份样
二次份样
最终初始份样
第六个二次份样
二次份样
第一初始份样
第六个二次份样
第二取样单元
二次份样
第二初始份样
第二副样
第六个二次份样
总样
批
二次份样
最终初始份样
第六个二次份样
二次份样
第一初始份样
第六个二次份样
最后取样单元
二次份样
最终副样
第二初始份样
第六个二次份样
二次份样
最终初始份样
第六个二次份样
图1包括6个二次份样的取样流程图示例(为简明起见,省略了混合、破碎和缩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