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0051.9-2010 起重吊钩 第9部分:吊钩横梁

GB/T 10051.9-2010 起重吊钩 第9部分:吊钩横梁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2 17:16:43



相关搜索: 起重 10051 吊钩 部分 横梁 横梁

内容简介

GB/T 10051.9-2010 起重吊钩 第9部分:吊钩横梁 ICS 53.020.30 J 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051.9——2010
起重吊钩 第9部分:吊钩横梁
Lifting hooks--Part 9:Cross pieces
2011-06-01实施
2011-01-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0051.9—2010
前言
GB/T10051《起重吊钩》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1部分:力学性能、起重量、应力及材料;第2部分:锻造吊钩技术条件;第3部分:锻造吊钩使用检查;第4部分:直柄单钩毛坏件; -第5部分:直柄单钩;第6部分:直柄双钩毛坏件;第7部分:直柄双钩; -第8部分:吊钩横梁毛坏件;第9部分:吊钩横梁;第10部分:吊钩螺母; -第11部分:吊钩螺母防松板;第12部分:吊钩闭锁装置;第13部分:叠片式吊钩技术条件; -第14部分:叠片式吊钩使用检查;第15部分:叠片式单钩。
本部分为GB/T10051的第9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DIN15412-2:1983《起升装置滑轮组 【横梁》。 本部分根据DIN15412-2:1983重新起草。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DIN15412-2:1983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
们所涉及的页边空白处,在附录A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做了以下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润林、叶佩馨、张燕平、王首成、申昌宏、王晓凌。 GB/T10051.9—2010
起重吊钩第9部分:吊钩横梁
1范围
GB/T10051的本部分规定了吊钩横梁的型式与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 本部分适用于模锻、自由锻和轧制的吊钩横梁(以下简称横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005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GB/T1184-1996,eqvISO2768-2:1989) 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1804—2000,eqvISO2768-1:1989) GB/T10051.1一2010起重吊钩第1部分:力学性能、起重量、应力及材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5000.15一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锻钢件无损检测
3横梁的强度等级
横梁力学性能分为5个强度等级,与其相匹配的起重吊钩的强度等级高一级,见GB/T10051.1- 2010第3章中表1。 4横梁的额定载荷
在不同的强度等级和机构工作级别下,各横梁承受的额定载荷(起重量)应与吊钩相匹配,其值与 GB/T10051.1一2010第4章中表2所列钩号的吊钩起重量相同。 5型式与尺寸 5.1型式
横梁的型式按吊钩装置中配用轴承型式的不同,分为如下三种, a)A型:一般用于钩号006~1,带半球形滚道面(横梁上的支承面),滚动件可自由转动的吊钩装
置中; b)B型:一般用于钩号1.6~16,配成套轴承,可相对转动的吊钩装置中; c)C型:一般用于钩号2.5~250,配成套轴承,带轴端挡板槽,可相对转动的吊钩装置中。
5.2标记 5.2.1型号表示方法
1
强度等级:M、P、S、T、V 钩号:006~250 型式:A、B、C 横梁
1 GB/T 10051.9—2010
5.2.2 标记示例
a)钩号006,强度等级为M,型式为A的吊钩横梁:
横梁HA006-MGB/T10051.9 b) 钩号16,强度等级为P,型式为B的吊钩横梁:
横梁HB16-PGB/T10051.9 c) 钩号160,强度等级为T,型式为C的吊钩横梁:
横梁HC160-TGB/T10051.9
5.3结构型式和尺寸 5.3.1横梁的结构型式:A型见图1,B型见图2,C型见图3。
图1A型
图2B型 GB/T10051.9—2010
模锻(钩号2.5~40)
b
自由锻(或轧制)(钩号2.5~250)
图1~图3
b
90
图3C型
5.3.2横梁的尺寸见表1。 6技术要求 6.1横梁中未注公差的尺寸极限偏差应按照GB/T1804中公差等级f的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未注公差值应按照GB/T1184中公差等级H的规定。 6.2横梁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应符合表2规定。 6.3对A型横梁的半球形滚道面(见图1)应进行表面渗碳处理,其硬度为50HRC~55HRC,渗碳层深度为0.8mm~1.2mm。 6.4横梁的表面应光洁,不应有裂纹、凹坑等缺陷。 6.5横梁内部不应有裂纹、白点和影响其使用安全的其他缺陷。超声波检测质量等级应不低于 GB/T5000.15—2007表1中规定的Ⅱ级。 7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7.1横梁加工后,对截面过渡区、孔及其他有可能产生裂纹的部位应按JB/T5000.15--2007第6章的规定进行磁粉检测,不能用磁粉检测的部位,按JB/T5000.15--2007第7章的规定进行渗透法检测。 7.2横梁最大截面处高度大于或等于150mm时应按JB/T5000.15—2007第5章的规定进行超声波检测。 7.3横梁出厂时应带有合格证和检验证明书,合格证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化学成分; b) 力学性能; c) 无损检测结果。
a) GB/T10051.9—2010
1 2i 4
7 15
0 3
1
1
-
3 6 80
L
E O
9
哥 板
A
W'T 88 .
I - 1 一 1 1 一 2'0 l 28 9 0°2
1
-
2i 2 7 2i 1 - 1 1
质 型
1
B 型 A 5 5 5 5 5 2 " :
: '0 0 '0 s'0 3 : 1 1 1 s9' S9'T S9'1
1
1 1 7 5 5 s'
I
2
2
1 !
1 z'T 9'T 2 2
3
1

-
1
1
2
3
4
: '0 '0 v'o 0 2 2 2'2 25 5
P 0 0 0 0
1
-
1 1
3i
35
1 1 1 1 1 5 3 一 90 6 a
1 1 1 -
1 1
1 !
6 o
1 1 1
Bm 9 0 2 5 8 2 3 4 5 S 5
1
5
5
S'6 S'6 2 2 5 3 2 2 2 8 2
4
表 2
1 8 4 5 5 5 8
! -

M
-
3 u 9 2 SS 3 3
/ 1 !
1 1
/ 2
1 1 1 9 2 2 3 3 2
3 0 山i
-
1
5 5 i 一 1 1 1 3 0 5 8 2 8
5 5 0 5 0 45 0
2 1 1 88 88 8 0 0
3 3 4 5 18
1 3 1 一 4 OS 5. 7
5 1 8
2 1 2
3 6 5 5 6 6 5 4 * 8 15 8 4 8 5 8 .8. 8: 3 9 中
5 0 0 5 0 081 0
S
5
s2 0 sz 5 3 2 2 2 5 .2 2
5
3 9 2 2 2
1 1 1
1 1 1 1 5 0 5 0 0
- - -
1
/ 1 1
5
5
2 2 2 8 5
1
m ,}c -
0 0 10 0 0 0 5 8
2
5 6 80
2i

1
4 GB/T10051.9-—2010
被甲月 博
0
8 2 2 5 15 2 ST 691 0 3 5 2 8 4 85
0 290 1
霍 2 l8 0'6 霍V
o
~吾质
-
s'l
3 3 4 5 5
2
2
1
S'91 S'81
2 2 2
3 S S S 9
OL
6
6
2
4
F
1
21 Z'T 2'1 Z'T 2't s'z s'z '
1 1 1 1 1 1 1

2
s'l S'T s'l s'l ST s't z 2 12 2 3 'T 'T T 9'1 19'1 9'1 2
5209198 s2021 s
S 5
* u 为m 8 2 8 8 86 901
W
A
s 822 902 0 1000
4
1 880901 581
(潮)「牵
02 196
091
5 4 4 IS 95 79
2 E 5 2 8 5 SO1 SI1 0 3 091 081 000 02 SO8 O8
-
4 2 8 5 19 2 108 一 101090 080
一 1 1 1
6
3 ww 3 5g 山 06 001 O11 0 0 091 081
1 1
1
1
OS1 19 181 100 000 02 100
0OT O
5 8 2 8 8
08 000 0 09 090 0
99 2 8 6 601 3 8 891 8 00 60 180 OT 0 2 Z 2
5 C 3 3 6 8q 6 6 台
81 81 81 80 8
00 00 092 1 一 - - - 一 - - 8 5 5 1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1
89522 22928 22528
5 8 8S 89
28 8 5 00T OOT OTT
2 3 3 5
s s' S20 6# 6S 6 59 0 S92 160 818 828 S 9 S9S 79 S89 0 018 026 091 08T 061 002 092 182 SeE 080 0 02 OTS OSS org 002 州
80 0 2 0 0
0 2 5 2 2 23 4
6 GB/T10051.9—2010
表 2
表面粗糙度Ra/μm
部 位 A型的半球形滚道面
1. 6 3. 2 6. 3 12.5 25
B型和C型的da、ds、hs轴承接触支承面
I部放大(沟槽)
C槽的两侧面、自由锻bi的周边
其他加工面
注:如为模锻横梁,h的上、下平面和b的周边可不加工,但应光滑平整。
标志、包装 8.1 在吊钩横梁的适当部位应有清晰标志。对于小型件,允许附加标签或涂以鉴别标记。其标志内容应包括:
8
a) 制造商名称或代号(如有时); b)钩号; c) 强度等级。
8.2吊钩横梁的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有关规定。
上一章:GB/T 10051.11-2010 起重吊钩 第11部分:吊钩螺母防松板 下一章:GB/T 10051.10-2010 起重吊钩 第10部分:吊钩螺母

相关文章

GB/T 10051.8-2010 起重吊钩 第8部分:吊钩横梁毛坯件 GB/T 10051.10-2010 起重吊钩 第10部分:吊钩螺母 GB/T 10051.2-2010 起重吊钩 第2部分:锻造吊钩技术条件 GB/T 10051.3-2010 起重吊钩 第3部分:锻造吊钩使用检查 GB/T 10051.12-2010 起重吊钩 第12部分:吊钩闭锁装置 GB/T 10051.11-2010 起重吊钩 第11部分:吊钩螺母防松板 GB/T 10051.14-2010 起重吊钩 第14部分:叠片式吊钩使用检查 GB/T 10051.13-2010 起重吊钩 第13部分:叠片式吊钩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