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53.020.30 J 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0051.72010
起重吊钩
第7部分:直柄双钩
Lifting hooksPart 7:Ramshorn shank hooks
2011-06-01实施
2011-01-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0051.7—2010
前言
GB/T10051《起重吊钩》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1部分:力学性能、起重量、应力及材料;第2部分:锻造吊钩技术条件;第3部分:锻造吊钩使用检查;第4部分:直柄单钩毛坏件;第5部分:直柄单钩;第6部分:直柄双钩毛坏件;第7部分:直柄双钩;第8部分:吊钩横梁毛坏件;第9部分:吊钩横梁;第10部分:吊钩螺母;第11部分:吊钩螺母防松板;第12部分:吊钩闭锁装置;第13部分:叠片式吊钩技术条件:第14部分:叠片式吊钩使用检查;第15部分:叠片式单钩。
本部分为GB/T10051的第7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DIN15402-2:1983《起重吊钩带螺纹柄双钩》。 本部分根据DIN15402-2:1983重新起草。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DIN15402-2:1983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
们所涉及的页边空白处,在附录A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做了以下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徐州大长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宝鼎重工股
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润林、叶佩馨、张燕平、庄军、朱宝松、吴兰福、王首成、申昌宏、王晓凌。
GB/T10051.7—2010
起重吊钩
第7部分:直柄双钩
1范围
GB/T10051的本部分规定了直柄双钩的型式与尺寸和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GB/T10051.1中规定的起重机械用模锻和自由锻直柄双钩(以下简称双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005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T196--2003,ISO724:1993,MOD) GB/T10051.2起重吊钩第2部分:锻造吊钩技术条件 GB/T10051.4一2010起重吊钩第4部分:直柄单钩毛坏件
3型式与尺寸 3.1型式
按双钩的结构和锻造方式分为四种:LM型、LMD型、LY型和LYD型。 3.2标记 3.2.1型号表示方法
口
强度等级M,P,S,T,V 钩号05~250 带凸耳D;不带凸耳不表示模锻M;自由锻Y 螺纹柄L
3.2.2标记示例
a) 钩号为10、强度等级为M的不带凸耳模锻双钩:
双钩LM10-MGB/T10051.7 b) 钩号为12、强度等级为P的带凸耳自由锻直柄双钩:
双钩LYD12-PGB/T10051.7
3.3结构型式及尺寸 3.3.1LM型和LY型
LM型和-LY-型不带凸耳双钩的结构型式和尺寸见图-1及表1。 3.3.2LMD型和LYD型
LMD型和LYD型带凸耳双钩的结构型式和尺寸见图2及表1。
GB/T10051.7-2010
4技术要求
按GB/T10051.2的规定。
标志测量长度及值
标志按GB/T10051.2
h
5
型式I钩号05~5
型式Ⅱ钩号6~32
型式Ⅲ钩号40~250
A--A剖面中钩号6~250的双钩,应压人$6不锈钢圆柱销,r2的尺寸见GB/T10051.4—2010中表1和表2。 注:轻小型起重设备用的05~5号双钩,柄端为型式I;起重机械和轻小型起重设备用的6~32号为型式IⅡ;起重
机械用的40~250号为型式Ⅲ。
图1LM型和LY型
2
GB/T10051.7—2010
标志
标志按GB/T10051.2
测量长度及值
16
5
型式I钩号05~5
型式ⅢI钩号40~250
型式Ⅱ钩号632
A—A剖面中钩号6~250的双钩,应压入$6不锈钢圆柱销,r2的尺寸见GB/T10051.4—2010中表1和表2。 注:轻小型起重设备用的05~5号双钩,柄端为型式I;起重机械和轻小型起重设备用的6~32号为型式Ⅱ;起重
机械用的40~250号为型式Ⅲ。
图2LMD型和LYD型
GB/T 10051.7—2010
GOSt 891 681 022 000 968 920 S SES S'Z11 591 S81 200 592 262 02 S 99 s22 5289
名
5 5 Z0T 6
= z 2 ? S E 3 0 8 ? 3 8 5 S S S S T S 8 OT 0 o1 oT 4 3 3 2 2 5 2 98 0f 0S 9S 9 0 8 8 ot 9'T 2 2 2 V # $ 9 9 9 9 8 OT O1 Z ST 38 2
3
15 5 5
3
3
2
O1 o1 o1 2 zt
S ST 5 5
u S' 6 9 of 0 ST 5 00 0 2 2 8 08 4 Of SF OS SS 09 02 08 06 001 O1 u 81 2 2 22 3 98 O 09 95 69 Z 08 06 001 S 0 091 08 000 0 080
s'601 81 68T S'S1 90% 9'598 00 26 290 829 969 892 98 6 20 261
S S 0 181 200 52 02 90 2 S9 OTS 19 069
"1 1 9元 SS SS 8 83 6 OT 一 1 - 一 一 - 一 - - 一 一 - 1
-
1
- 1 1
-
0 8 8 8% 9 65 99 18 S6 901 611 0 891 881 1
肇 f 91
91 00
181 12 19 S18 S28 09号 SIS 97 928
091200 2 28291
8019 00800
a 08 68 96 001 5 z's z's z'9 29 z'9 z01 z'0 ' 2*91 20 200 2'02 82 ' 08 00 00 3 - - - 1 - - 一 1 - 1 1 1 一 一 08 06 0 09T 08T 000 sp -
6 12'c9 69 62 8°98 18'96 9601 3 8521 9*861] 261 18 02
ss 90A 9X95A 8 8 1080 6 A 81X09 08 0 00 1080 0
1
8% 29 89 82 S8 S6 80
961 822
3
3
610 1 s'61 5 : 08 08 9 我 80 .8 09: 29 S2 S8 S6 90t 81 et 09L 00 061 8 192 000 SE 1
00 S S'88 - - 一 - 一 - 6 S - - 一 一 1 一 - - 一 - -
' 91 "p 5 2 2 忆 00 98 F OS 5 9 08 8 00T O1 091 081 000 000 080
-
一
1
球
各纳 So 8 9'1 s'z
4 9 8 0 91 2 5 2 4 S 9 8 00T 0 000 0
4
GB/T 10051.720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DIN15402-2:1983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表A.1给出了本部分与DIN15402-2:198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览表。
表A.1本部分与DIN15402-2:198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原 因
本部分的章条编号
技术性差异
删除了“对受到炽热(例如,运送熔融物料)的单钩,推荐采用叠片式单钩。” 引用了与标准技术内容相关的我国标准,而非德国标准增加了“型号”,修改了型号表示方法和标记代号,本部分中螺纹柄、模锻、自由锻、带凸耳分别用符号L、M、Y、 以适合我国国情 D表示,而DIN标准分别用G、S、F、N表示
叠片式吊钩为另一标准
1
以适合我国国情
2
3.1 3. 2.1
删除了DIN15402-2:1983中的2.2 带螺纹柄双钩和 属于制造工艺的内容螺母”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起重吊钩第7部分:直柄双钩 GB/T10051.7—2010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 5字数11千字
2011年4月第一版 2011年4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42058定价16.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10051.7-2010
打印日期:2011年5月16日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