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0015-2010 直角尺检查仪

JB/T 10015-2010 直角尺检查仪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39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7 16:18:42



相关搜索: jb 10015 检查仪 直角尺

内容简介

JB/T 10015-2010 直角尺检查仪 ICS17.040.30 J42 备案号:28716—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0152010 代替JB/T10015—1999
直角尺检查仪 Squaremeasuringinstrument
www.docin.com
100910000039
2010-07-01实施
2010-0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0015—201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 3定义.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4.2基本参数 5技术要求 5.1 外观.. 5.2 相互作用 5.3 比较仪 5.4 测力.. 5.5 工作台面的表面粗糙度和硬度 5.6滑座移动相对工作台面垂直度 5.7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5.8左右两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5.9 重复性 5.10示值最大允许误差 6检查条件 7 检查方法 7.1 外观 7.2 相互作用 7.3 测力 7.4 工作台面的表面粗糙度和硬度 7.5 滑座移动相对工作台面垂直度 7.6 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7.7 左右两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7.8 重复性 7.9 示值误差 8标志与包装 8.1标志, 8.2包装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查仪的标准直角尺要求附录B(资料性附录)检查仪工作台面的平面度的检验方法
.1
4
.6 .6 JB/T10015—2010
前言
本标准代替JB/T10015—1999《直角尺检查仪》。 本标准与JB/T10015—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改变和增加引用标准; -增加IⅡI型直角尺检查仪基本参数、技术要求和检查方法; -原标准附录A《直角尺检查仪主要精度项目的检验》取消,其主要项目,在增加的第6章《检验方法》叙述;增加规范性附录A一检查仪的标准直角尺要求;原标准附录A《直角尺检查仪主要精度项目的检验》中A2.3条“工作台工作面的平面度”,经修改作为资料性附录B;删除检查仪的立柱导轨工作面直线度、I型检查仪的活动测杆和固定测杆相对工作台台面和靠板定位面的平行度、I型检查仪的活动测杆在全行程两个极限位置对固定测杆中心的对称度、 I型检查仪的活动测杆与固定测杆长度的一致性等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修改示值变动性为重复性,增加重复性计算公式;修改示值误差为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修改左右工作台面的平行度检验方法;修改检查仪示值误差的计算公式。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郑州瑞达量仪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
检测研究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军、刘维、王伯俭、张卫东、阳明珠、茅振华、孔明、罗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J42013—1987; JB/T10015—1999。
II JB/T100152010
直角尺检查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直角尺检查仪的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分度值不大于0.001mm的直角尺检查仪(以下简称检查仪)。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查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780:1997,MOD) GB/T4755—2004 扭簧比较仪(FOCT6933:1981,NEQ) GB/T4879—1999 防锈包装 GB/T5048—1999 防潮包装 GB/T6320—2008 杠杆齿轮比较仪 GB/T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1337-—2004 平面度误差检测 GB/T14436—1993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17163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
www.oocincom 直角尺检查仪squaremeasuringinstrument
3定义
GB/T1716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根据比较测量法或直接测量法,以比较仪沿立柱导轨移动测量取值,用于测量直角尺及其他90。 样板外角的线值误差测量仪器。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4.1.1I型检查仪见图1所示,其工作台为左右两端固定式或一端固定、一端可调式,仪器有换向装置。图示仅供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 4.1.2I型检查仪见图2所示,其工作台为整体式,仪器无换向装置。图示仅供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 4.1.3IⅢ型检查仪见图3所示,其工作台为整体式,仪器有换向装置。图示仅供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 4.2基本参数
检查仪的基本参数见表1的规定。
1 JB/T10015—2010
比较仪
测力换向旋钮、
锁紧螺母
滑座、
微动媒母微动锁紧爆钉
立柱、

活动测头
固定测杆装置、
靠板、
固定测头
空隆


图1 丁型直角尺检查仪
滑轮座一滑座、
链条
装夹头前后调整机构
表夹头微调机构、
后紧固螺钉
比较仪。
立柱
WW
com
定位挡板、 工作台
底座
手轮

IⅡ型直角尺检查仪表1 夹持比较仪的孔径 8H7或28H7
图2
单位:mm 比较仪的示值范围
比较仪的分度值
测量范围 0~400 0~500 0~500
检查仪的型式
I型 II型 I型注:I型检查仪采用固定式测量的测量方法;II型和Ⅲ型检查仪采用连续式测量的测量方法。
±0.05
≤0.001
2 JB/T10015—2010
电动机
标尺
较化
立柱
换向装置
微调机构
清座唱

定位靠铁


工作台底座
图3ⅢI型直角尺检查仪
5技术要求 5.1外观
检查仪的工作表面不应有锈蚀、碰伤、划痕、毛刺等缺陷。喷漆表面不应有漆皮脱落及漆色不均现象。电镀表面不应产生水纹及脱落现象。 5.2相互作用
检查仪的移动和运转部位运动平稳、灵活,不允许有卡满和跳动现象。可调部位应灵敏,紧固装置应牢固可靠。 5.3比较仪
检查仪上所采用的杠杆齿轮比较仪或扭簧比较仪的分度值不应大于0.001mm,且符合GB/T4755 或GB/T6320的规定。也可采用同等准确度等级的其他比较仪。 5.4测力
在比较仪量程内,检查仪的测力不应大于3N。变换测量方向后,在比较仪的同一指示位置上,两个方向的测力之差不应大于0.3N。 5.5工作台面的表面粗糙度和硬度
工作台面选用的材料及其对应的表面粗糙度和硬度见表 2的规定。
表2 表面粗糙度Ra值
材料名称合金工具钢优质灰铸铁花岗岩石
工作面硬度 ≥713HV ≥180HB ≥70HS
μm ≤0.10 ≤0.80 ≤0.63
注:允许选用优于表中性能的材料。
3 JB/T10015—2010
5.6滑座移动相对工作台面垂直度
滑座移动相对工作台面垂直度在200mm测量范围内,纵向垂直度不应大于0.01mm,横向垂直度不应大于0.05mm。 5.7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5.7.1I型检查仪的左右两个工作台面的平面度不应大于0.001mm,不允许呈凸形,在两端5mm及沿长边的边缘2mm范围内允许塌边。 5.7.2Ⅱ型、Ⅲ型检查仪的工作台面的平面度不应大于0.002mm,不允许呈凸形,在两端5mm及沿长边的边缘2mm范围内允许塌边。 5.8左右两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左右两工作台面的平行度不应大于0.001mm。 5.9重复性
检查仪的重复性不应大于0.0005mm。 5.10示值最大允许误差
在测量范围内任意高度,检查仪的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土注:H—检查仪的测量高度,单位为mm。
200
6检查条件
检查前,应将检查仪及相关的检验用设备和器具等同时放置在温度为20℃土5℃、每1h温差变化不应大于1℃的室内等温,等温时间不应少于3h;室内相对湿度不应大于70%。 7检查方法 7.1外观
目力观察。 7.2相互作用
w.docin.com
目测和试验。 7.3测力V
用分度值为0.1N的测力计进行检验。 7.4工作台面的表面粗糙度和硬度 7.4.1工作台面的表面粗糙度用粗糙度比较样块目测比较。如有异议,用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检查。 7.4.2工作台面的硬度可根据需要用硬度计进行检验。 7.5滑座移动相对工作台面垂直度 7.5.1将标准直角尺(见附录A)放置在检查仪的左侧工作台面上,把活动测头移到标准直角尺的60mm 位置处,并同时调整比较仪指针使其读数为零;然后将活动测头移到标准直角尺的260mm位置处,在比较仪上得读数A,A即为滑座移动对工作台面的纵向垂直度。 7.5.2将磁力表座吸附于滑座上,将扭簧比较仪装夹与磁力表座,将300mm标准圆柱角尺置于工作台面上,将扭簧比较仪测头置于标准直角尺的60mm位置处,并同时调整比较仪指针使其读数为零;然后将活动测头移到标准直角尺的260mm位置处,在比较仪上得读数A,A即为滑座移动对工作台面的横向垂直度。 7.6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检查仪工作台面的平面度的检验方法见附录B。 7.7左右两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将分度值为0.2”或0.001mm/m的电子水平仪放在左工作台面上,沿纵向方向对左右两工作台面进行测量,测量四点,按两端点连线法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再将水平仪分别偏转两个角度,按上述方法重 4 JB/T10015—2010
新测量两次,三个方向的平行度的最大值即为左右两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7.8重复性 7.8.1型检查仪的重复性,是用标准直角尺(见附录A)在检查仪左右两工作台面上进行检验。将检查仪的活动测头移至顶端位置处,把标准直角尺分别置于检查仪的左(右)工作台面上,使标准直角尺的侧面与靠板定位面贴附,用手推动标准直角尺靠紧固定测头,在比较仪上进行读数。重复测量五次,取五次计算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作为极差,重复性s按公式(1)分别计算左(右)两位置的重复性,取最大值为检验结果。
S =max Xmin
(1)
dn
自装球
式中:品 s 一一重复性,单位为μm;
xmax——读数值中的最大值,单位为μm; xmin——读数值中的最小值,单位为μm; d——极差系数(测量次数n=5时,查表得d=2.33)。 7.8.2Ⅱ型、IⅡⅢI型检查仪的重复性,是用7.8.1相同的方法在检查仪左右两位置上进行测量。将标准直角尺的侧面与挡板定位面贴附,调整滑座使左(右)侧比较仪测头与标准直角尺底端工作面相接触,并同时调整比较仪指针使其读数为零。然后摇动手轮或按动电钮直到标准直角尺的顶端,记下比较仪在顶端的读数值。重复测量五次,取五次读数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作为极差,重复性s按公式(1)分别计算左(右)两位置的重复性,取最大值为检验结果。 7.9示值误差 7.9.1I型检查仪示值误差的检验方法如下:
将标准直角尺以长边为基面置于左工作台上,使标准直角尺侧面与靠板定位面贴附。把活动测杆调整到距离工作台面125mm的位置,并锁紧。用手推动直角尺靠紧固定测头,并同时调整比较仪指针使其读数为零。然后换向,把标准直角尺置于右工作台上。使标准直角尺侧面与靠板定位面贴附。用手推动直角尺靠紧固定测头进行检测,重复测量2~3次,记下比较仪的读数值,取平均值为Ai。则检查仪在该受检点的示值误差8,按公式(2)计算。各检测点的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5.10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然后,以100mm间隔依次向上移动活动测杆至顶端,以同样方法进行测量,则绝对值最大的示值误差8,即为检查仪的示值误差。检查仪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5.10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9
注:固定测杆与工作台面间的距离为25mm。
0+A-
8=
(2)
2
式中: g一各检测点的示值误差,单位为μum; A一比较仪读数值的平均值,单位为μm; 4一为标准直角尺在第i测量位置实际垂直度,单位为μm。
7.9.2Ⅱ型检查仪示值误差的检验方法如下:
将标准直角尺以长边为基面置于工作台中间部位,使标准直角尺侧面与挡板定位面贴附。调整滑座使左侧比较仪测头与标准直角尺底端工作面相接触,并同时调整比较仪指针使其读数为零。然后摇动手轮,以100mm间隔依次向上移动使比较仪从标准直角尺底端工作面向上连续检测到标准直角尺的顶端,记下比较仪由底端到各测量点的读数值,以A表示。将标准直角尺在原来位置上翻转180“,用右侧比较仪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可得到各测量点的第二次读数值,以A2表示,则检查仪在该受检点的示值误差8,按公式(3)计算。取绝对值最大的示值误差8,即为检查仪示值误差。检查仪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5.10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5
上一章:JJG 42-2011 工作玻璃浮计 下一章:JJG 556-2011 轴向加力疲劳试验机

相关文章

JB/T 10027-2010 方形角尺 JB/T 11104-2011 电子数显倾角尺 JB/T 13105.3-2017 直角双立柱立式外拉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JB/T 13105.2-2017 直角双立柱立式外拉床 第2部分:精度检验 JB/T 13105.1-2017 直角双立柱立式外拉床 第1部分:型式与参数 JB/T 13047-2017 跳动检查仪 JB/T 13048-2017 小角度检查仪 JB/T 20105-2022 脆碎度检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