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0027-2010 方形角尺

JB/T 10027-2010 方形角尺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12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8 09:37:34



相关搜索: jb 角尺 方形 10027 10027

内容简介

JB/T 10027-2010 方形角尺 ICS 17.040.30 J42 备案号:28717—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027--2010 代替JB/T10027—1999
方形角尺
Square gauge
2010-07-01实施
2010-0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0027—2010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型式与基本参数 5要求... 5.1·外观, 5.2材料及其性能 5.3.准确度等级 5.4表面粗糙度 6 检验条件 7 检验方法 7.1 外观, 7.2 材料硬度 7.3 表面粗糙度 7.4 测量面的平面度或直线度 7.5 相邻两测量面间的垂直度 7.6 两相对测量面间的平行度、两侧面间的平行度.. 7.7 两侧面对测量面的垂直度 8标志与包装附录A(规范性附录)测量面平面度或直线度的检查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两相邻测量面间垂直度的检验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两相对测量面间平行度及两侧面间平行度的检验方法图1 I型方形角尺图2IⅡI型方形角尺. 图B.1 用自准直仪检验垂直度示意图. 图B.2 用指示器检验垂直度示意图图 c.1 两相对测量面及两侧面间平行度检验示意图
1
10
10 JB/T10027—2010
前言
本标准代替JB/T10027--1999《方形角尺》。 本标准与JB/T10027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方形角尺的产品品种种类,收入了岩石材料制造的方形角尺产品(1999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1章);调整修改了方形角尺的型式及结构基本参数的推荐值(1999年版的第2章及表1;本版的第4 章及表1);增加了对制造方形角尺产品的岩石材料的选材要求(本版的5.2.2,5.2.3);增加了对准确度等级为1级的方形角尺产品允许对材质缺陷进行修补的要求(本版的5.2.4);用“准确度等级”代替“精度等级”对方形角尺技术指标做出规定(1999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5.3);修改了方形角尺准确度等级的级别,废除了1999年版的000级级别,以保持与其他类型的直角量具的统一,并对有关技术指标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进行了调整。(1999年版的3.1;本版的 5.3、5.4); 修改并规范了方形角尺各项技术指标的检验方法,并以附录的形式给予规范(1999年版的表4;本版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7.7);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桂林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成都工具研究所、广西计量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伟荣、吴庆良、姜志刚、苏翼雄。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 J42028—1988; JB/T 10027-1999。
III JB/T10027—2010
方形角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方形角尺的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准确度等级为00级、0.级和1级,尺寸范围从100mm×100mm到630mm×630mm
的金属材料或岩石材料制造的方形角尺。
注:方形角尺主要用于检验机械零件、金属切削机床及其他机械的垂直度、平行度以及作为90°绝对测量基准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182--20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ISO 1101:2004,IDT)
GB/T11336—2004 直线度误差检测 GB/T11337-~2004平面度误差检测 GB/T17163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 GB/T17164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 产品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182、GB/T17163、GB/T17164中确立的有关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方形角尺的结构型式分为I型和I型,其型式示意见图1~图2,图示仅供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
侧面
测量面
B
测量面
图1 I型方形角尺 JB/T10027—2010
削面
测量面
测量面
图2 Ⅱ型方形角尺
4.2:方形角尺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单位: mm
H 100 150 160 200 250 300 315 400 500 630
B 16 30 30 35 35 40 40 45 55 65
R 3 4 4 5 .6 6 6
2 2 2 3' 4 4 4 4 5 5
10 10
4.3方形角尺上应有减重孔或凹台,尺寸H大于250mm的宜制出吊装孔或槽。吊装孔或槽的设置应保证方形角尺在吊运过程中的刚性和精度不受破坏。 5要求 5.1外观 5.1.1方形角尺的测量面上不应有划伤、裂痕、沙眼、毛刺、锈迹等缺陷。 5.1.2,方形角尺的测量面与测量面相交处、测量面与侧面相交处应倒钝锐边,金属材料制造的倒钝宽度应小于0.5mm;岩石材料制造的倒钝宽度应小于2mm。 5.1.3,金属材料制造的方形角尺除测量面和侧面以外的非测量表面应采用喷(烤)漆处理或其他的防锈装饰处理。并不应有明显的颜色不均和脱落现象。 5.1.4·方形角尺上的有关标记及刻字应清晰美观,且应位于同一侧面上。 JB/T100272010
表 3
单位:μm
准确度等级
受检测表面
00
1
0
H≤315mm H>315mm H≤315mm H>315mm H≤315mm H>315mm
0.05
0.1
0.1 0.63
0.2
金属材料岩石材料金属材料岩石材料
测量面
0.4
0.8
侧面其他面
0.8 6.3
6.检验条件
检验前,应将被检方形角尺及相关的检验用设备、器具等同时放置在温度20℃土3℃,1h温差变化不大于1℃的室内等温,等温时间不应少于4h。 7检验方法 7.1.外观
目力观察。 7.2材料硬度
用相应的硬度计进行检验,检查部位为距测量面2mm以内的侧面且沿测量面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三点,三点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该检验项目仅在制造过程中进行)。 7.3表面粗糙度
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目测比较。如有异议,用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检验。 7.4,测量面的平面度或直线度
方形角尺测量面平面度或直线度的检验方法,见附录A。 7.5相邻两测量面间的垂直度
方形角尺两相邻测量面间的垂直度检验方法,见附录B。 7.6 两相对测量面间的平行度、两侧面间的平行度
方形角尺两相对测量面间的平行度及两侧面间的平行度检验方法,见附录C。 7.7 两侧面对测量面的垂直度
方形角尺两侧面对测量面的垂直度,可采用刀口矩形直角尺或圆柱直角尺以光隙法进行检验(在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条件下,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检验),检验时,将被检方形角尺以测量面为基准实际要素与同规格的00级刀口矩形直角尺(或00级圆柱直角尺)一同置于0级平板上,并使被检方形角尺的受检侧面与00级刀口矩形直角尺的刀口测量面(或00级圆柱直角尺的母线)轻轻接触,观察光隙部位的光隙大小,对照标准光隙进行比较确定。当缝隙较大时,可用塞尺(或量块)进行测量。按上述方法在方形角尺的受检侧面全长的两端及中间部位不少于三处进行检查,各检查位置上出现的最大光隙均应在中部或同一端,取各受检位置中的最大的光隙作为被检方形角尺在此方位上的垂直度误差值。同一侧面的垂直度检查应分别在以方形角尺相邻两测量面为基准实际要素的两个方位上进行,两个方位上的垂直度误差均不应大于表2的规定。 8标志与包装 8.1'方形角尺上应具有如下永久性标志:
a)制造厂厂名或商标;
4 JB/T 10027-2010
b)尺寸H,单位为mm c)准确度等级; d)垂直度检验起始角标记; e)产品编号。
8.2方形角尺的包装盒上应标志:
a)制造厂厂名或商标; b)产品名称; c)尺寸H,单位为mm; d)准确度等级。
8.3’方形角尺应妥善包装(金属材料制造的方形角尺包装前应经防锈处理),不得因包装不善而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产品。 8.4方形角尺经检验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上应标有本标准的标准号、 产品序号和出厂日期。
上一章:JJF(军工) 81-2020 星光模拟器光学参数校准规范 下一章:JJF 1603-2016 (0.1~2.5)THz太赫兹光谱仪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相关文章

JB/T 11104-2011 电子数显倾角尺 JB/T 10015-2010 直角尺检查仪 JB/T 7274.7-2014 方形把手 JB/T 11564-2013 机床方形减振垫铁 GB/T 6092-2021 角尺直 GB/T 6092-2021 直角尺 YB/T 4424-2014 H型钢专用角尺 美国数学绘本:方形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