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9.160 K 26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5962010 代替JB/T7596--1994
船用充电发电装置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of charging generating set in ships
2010-07-01实施
2010-0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7596——201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分类及组成 3.1分类 3.2组成. 4 型式和基本参数 4.1型号及其含义 4.2基本参数 5要求 5.1总则. 5.23 环境要求 5.35 外观质量和装配质量要求 5.4 尺寸要求 5.5 结构要求 5.6材料要求. 5.7性能要求.. 5.8产品标志. 6 试验方法 6.1 总则. 6.2 外观质量和装配质量检查 6.3 尺寸检查.. 6.4 标志检查 6.5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6.6 电刷接触面积检查 6.7 匝间冲击耐电压 6.8 转速变化特性 6.9 转速负载特性. 6.10 耐潮, 6.11 盐雾 6.12 长霉 6.13 噪声测定 6.14 振动烈度测定 6.15 倾斜 6.16 电磁兼容 6.17 外壳防护 6.18 振动 6.19 高温
: II1
+E-
业
-i
8.00EEEE8
.
E.E.E
1805885090
......+
7
天业
中
L
C
JB/T7596-2010
6.20 包装. 7 检验规则 7.1 产品合格程序 7.2 检验条件. 7.3 检验分类. 7.4 出厂检验, 7.5 型式检验 8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包装 8.2 运输和贮存 9
E
9
9
9 .9 9
....10 11 .11 .11 ....11
质量保证期
II
JB/T7596--2010
前 言
本标准代替JB/T7596--1994《船用充电发电机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JB/T7596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中增加了交流发电装置的内容,因此更名为《船用充电发电装置技术条件》;适用范围中增加船舶主机轴带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式;根据船规的规定,将外壳防护等级IP20修改为不低于IP22:环境空气温度由0℃~50℃,修改为0℃~45℃;按GB755--2008的规定,补充及修改电机绕组的温升限值及轴承温度;按JB/T5810—2007、JB/T9615.1—2000、JB/T9615.2—2000、JB/T9617--1999的规定,补充匝间冲击耐电压的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按GB/T7060一2008《船用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删去原标准中有关耐冲击的条款;按GB/T7094一2002的规定,补充了硅整流控制箱的振动试验条款;按GB/T10250—2007和GD01—2006的规定,对电磁兼容性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作相应修改;按《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规定,纵倾角度由10°修改为5°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船用电机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世伟、马俊镛、孙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7596—1994。
II1
JB/T7596—2010
船用充电发电装置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充电发电装置(以下简称发电装置)的分类、型式和基本参数、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储运等。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功率为1.2kW~18kW,由柴油机驱动,对蓄电池充电及其他电阻性负载供电的船用充电发电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示(ISO780:1997,MOD) GB755--2008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IEC60034-1:2004,IDT) GB/T997一2008旋转电机结构型式、.安装型式及接线盒位置的分类(IM代码)(IEC60034-7:
2001,IDT)
GB/T1029--2005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 GB/T1311—2008直流电机试验方法 GB1971一2006旋转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EC60034-8:2002,DT) GB/T1993—1993旋转电机冷却方法 GB/T2423.4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
12h循环)(IEC60068-2-30:2005,IDT)
GB/T2423.16-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和导则:长霉(IEC 60068-2-10:2005,IDT)
GB/T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EC 60068-2-11:1981,IDT)
GB/T4772.1-1999 旋转电机尺寸和输出功率等级第1部分:机座号56~400和凸缘号55~ 1080(idtIEC60072-1:1991)
GB/T4831—1984电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GB/T4942.1一2006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IEC60034-5:2000,IDT) GB/T7060—2008船用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 7094—2002 船用电气设备振动(正弦)试验方法 GB10068-2008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IEC
60034-14:2007,DT)
GB/T10069.1一2006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ISO 1680:1999,MOD)
GB10069.3一200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部分:噪声限值(IEC60034-9:2007,IDT) GB/T10250—2007船舶电气与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IEC60533:1999,IDT) GB14048.1-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EC60947-1:2001,MOD) GB14711-2006中小型旋转电机安全要求
JB/T 7596—-2010
JB/T4159--1999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JB/T5810一2007电机磁极线圈及磁场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 JB/T9615.1—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 JB/T9615.2—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 JB/T9617—1999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
3.分类及组成 3.1.分类 3.1.1按发电机型式分为:
a)直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 b)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 c)轴带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
3.1.2按发电机励磁方式分为:
a)有刷励磁; b)无刷励磁。
.3.2组成 3.2.1直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由直流发电机和励磁装置组成。 3.2.2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由交流发电机、励磁装置和硅整流控制箱组成, 3.2.3轴带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由船舶主柴油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励磁装置和硅整流控制箱组成。
型式和基本参数 4.1型号及其含义
4
发电装置的型号及其含义按GB/T4831的规定,具体在企业标准中规定。 4.2基本参数 4.2.1额定功率
发电装置额定功率一般应按下列规定: 1.2kw、1.3 kW、1.5 kW、2.2 kw、3 kW、4 kW、4.5 kw、5 kw、6 kW、7.5kw、10 kw、12kw
15 kW 18 kw. 4.2.2额定电压 4.2.2.1直流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为36V/24V,平均电压为30V。 4.2.2.2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型和轴带硅整流发电机型发电装置直流输出额定电压为28V(或30V)。交流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按企业标准的规定。 4.2.3转速
发电机的额定转速和最高工作转速按企业标准规定。 4.2.4功率因数
交流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因数一般为1.0。 4.2.5工作制
发电机的工作制为连续工作制(S1)。 4.2.6线制和接法
直流发电机为双线制。 交流发电机为三相三线制,星形(Y)或三角形(△)接法,经整流装置整流后双线制输出。
.2
JB/T 7596--2010
5要求 5.1总则
发电装置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环境要求
发电装置应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a)环境空气温度为0℃~45℃; b)相对湿度为95%,并有凝露; c)倾斜和摇摆为:
纵倾5°;横倾15°;横摇22°30″;纵摇7°30″;
d)有盐雾、油雾、霉菌的影响; e)有船舶营运中产生的冲击、振动影响。
5.3外观质量和装配质量要求 5.3.1·发电装置外表面应清洁、无锈蚀,涂镀层应均匀干燥、无碰伤与剥落。 5.3.2发电机运行应平稳轻快,无有害杂声和停滞现象。 5.4尺寸要求
发电机的安装尺寸及其公差应符合GB/T4772.1的规定,外形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5.5结构要求 5.5.1外壳防护
发电机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与其安装处所相适应,但应不低于P22,出线盒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 44,分置式安装的硅整流控制箱的外壳防护等级为IP22。防护性能应符合GB/T4942.1--2006的规定。 5.5.2结构及安装型式
发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为IM1001(IMB3),其含义按GB/T997的规定。如有特殊要求,应在订货合同中另行规定。 5.5.3冷却方式
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IC01(含义按GB/T1993的规定)。 5.5.4旋转方向
由驱动端视之,发电机的旋转方向一般应为顺时针方向,若需要逆时针方向旋转或双向旋转,应在合同中规定。 5.5.5绝缘等级
发电装置的绝缘等级一般为B级、F级。 5.5.6轴承和润滑
发电机采用滚动轴承结构,对采用非封闭轴承的发电机,应设有加油孔和排油道。 5.5.7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发电机出线盒内各出线端子之间及对机壳和硅整流控制箱接线端子之间及对机壳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6.3mm。 5.5.8出线盒 5.5.8.1发电机出线盒应设置出线电缆填料函。从驱动端视之,电缆填料函应位于发电机右侧。若有特殊要求,应在合同中另行规定。 5.5.8.2出线端子应用铜质材料,与接线板之间应紧固,并应有可靠的防松措施。
3
JB/T.7596--2010
5.5.9接地 5.5.9.1发电装置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设计应满足GB755-2008中11.1的规定。发电机出线盒内近出线端子处应设置一个接地端子。采用接地螺栓接地时,接地螺栓应用铜质或导电良好的耐腐蚀材料制成。接地螺栓的最小直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螺栓最小直径
额定电流IN
A In≤20
mm 4 6 8 10
20
5.5.9.2:硅整流控制箱内近出线端子处应设有接地螺栓,其最小直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 5.5.10配置方式
发电装置的配置方式有以下两种: a)一体式配置,.电压调节器和硅整流控制箱(对交流发电机)与发电机本体安装在一起: b)分体式配置,电压调节器与发电机分置安装,或电压调节器放置在硅整流控制箱内(对交流发
电机),与发电机本体分置安装。
5.5.11发电装置的使用条件
发电装置工作时,应与相应的电压调节器配套使用,对分体式配置的交流发电机还应与相应的整流控制箱配套使用,并与蓄电池并联工作。 5.6·材料要求
发电装置采用的材料应符合GB/T7060的规定。 5.7性能要求 5.7.1温升 5.7.1.1发电装置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转速下运行时,各部分在45℃环境空气温度时的温升限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130 (B)
单位:K
155 (F)
热分级测量方法
电阻法
温度计法
电阻法
温度计法
项号 1 2 3 4
部件名称交流绕组a
100 100 100 105
75 75 75 85
-
带换向器的电枢绕组
磁场绕组单层换向极绕组
这些部件的温升或温度应不至于损坏其本身或任何与其相邻部件的绝缘
换向器、集电环、电刷结构 换向器或集电环的温升或温度应不超过由电刷等级和换向器或集电环材质
5
组件在整个运行范围内能承受的电流的温升或温度值
60
60
硅整流控制箱出线端子
6
如用叠加法,温升限值可比电阻法高5K。
5.7.1.2 轴承允许温度应不超过90℃。 5.7.1.3 如试验地点环境温度不为45C时,温升限值的修正按GB755的规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