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120;83.200 G 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502.3—2011
多楔带磨削机
Poly-v beltgrinding machine
2011-10-01实施
2011-05-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502.3—2011
前 言
GB/T26502的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1)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青岛信森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邹维涛、李志洋、何成、夏向秀
M
GB/T26502.3—2011
多楔带磨削机
1范围
GB/T26502的本部分规定了多楔带磨削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及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橡胶多楔带磨削机(以下简称磨削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650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O780:1997,MOD)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4208一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01,IDT) 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60204-1:2005,
IDT)
GB/T6388 3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7932—2003,ISO4414:1998,IDT) GB/T8196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8196—2003,ISO14120:2002,MOD)
GB/T12783 橡胶塑料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HG/T2108 橡胶机械噪声声压级的测定 HG/T3120 橡胶塑料机械外观通用技术条件 HG/T3223 橡胶机械术语 HG/T3228 橡胶塑料机械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HG/T322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 1
多带磨削机poly-vbeltgrindingmachine 采用磨轮进行一次性多楔磨削的多楔带生产设备。
3. 2
转带轮beltdrivingwheel 用于驱动多带转动的驱动轮。
3. 3
进给装置feedingdevice 用于驱动转带轮部分前后移动,完成磨前进给的装置。
1
GB/T26502.3—2011
4型号及基本参数 4.1型号
磨削机型号编制方法应符合GB/T12783的规定。示例参见附录A。 4.2基本参数
磨削机基本参数参见附录B中表B.1。 5要求 5.1基本要求
磨前机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整机要求 5.2.1磨前机运转应平稳,运动零部件动作应灵敏、协调、准确,无卡阻现象。 5.2.2磨削机磨轮轴连续运转后,磨轮轴支撑座温升应小于20℃。 5.2.3磨削机气路系统、冷却系统管路应畅通,无阻塞、无泄漏。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规定。 5.3功能要求 5.3.1磨削机应具有自动分步磨前功能。 5.3.2 2磨削机应具有带坏导向、纠偏功能。 5.3.3磨削机的磨削参数、带坏参数应能通过人机界面设定和显示。 5.3.4磨削机应具有带坏及磨轮冷却的功能。 5.3.5 磨削机的磨轮轴应具有轴向移动调整和锁紧功能。 5.3.6磨削机的张紧部分应能张紧不同长度的带坏,并具有锁紧功能。 5.4精度要求 5.4.1磨轮轴径向圆跳动公差值应不大于0.02mm。 5.4.2转带轮驱动轴径向圆跳动公差值应不大于0.03mm。 5.4.3磨轮轴与转带轮驱动轴的平行度公差值应不大于0.02mm。 5.5性能要求 5.5.1磨削机磨削后的多楔带各楔的角度偏差应不大于0.5° 5.5.2磨削深度偏差应不大于0.1mm 5.5.3磨削后的多楔带各楔距偏差应不大于0.05mm。 5.5.4楔槽深度均匀性偏差应不大于0.05mm。 5.6安全和环保要求 5.6.1机械安全要求 5.6.1.1磨削机的磨轮及暴露在外的运动部件应设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应符合GB/T8196的规定。 5.6.1.2磨削机上应有清晰醒目的禁止触摸、注意安全等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应符合 GB2894的规定。 5.6.1.3按压急停时,磨轮应立即停止,进给装置应退回初始位置。 5.6.2电气安全要求 5.6.2.1 磨削机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5226.1-2008中18.3的规定。 5.6.2.2 磨削机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之间耐压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8.4的规定。 5.6.2.3磨削机的电气控制装置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一2008中规定的IP5X级。 5.6.2.4磨削机的电气装置和主机的金属外壳应有接地设施,接地端应位于接线的位置,并标有保护接地符号或字母PE。 2
GB/T26502.3—2011
5.6.3环保要求 5.6.3.1磨削机负荷连续运转时的噪声声压级应小于75dB(A)。 5.6.3.2磨削机应设有冷却液防溅防护罩和橡胶粉末、冷却液收集系统。 5.7涂漆和外观要求 5.7.1磨削机涂漆应符合HG/T3228的规定。 5.7.2磨削机外观应符合HG/T3120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试验环境温度应不低于10℃。 6.1.2试验用带坏的数应不大于磨削机最大磨削楔数,周长应在磨削机允许范围内,型号应与磨轮型号匹配,带坏厚度为标准厚度。 6.2空负荷运转试验 6.2.1空负荷运转试验应在装配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运转试验时间应不少于2h。 6.2.2手动操作各功能按钮,启动运行磨削机的各部分及自动磨削过程,观察设备各动作,检查磨削机功能,应符合5.3的功能要求。 6.2.3用肥皂水涂抹在气动元件及管路的密封件的密封处,观察是否漏气,检测冷却统各管路、密封件的密封处是否有漏水,结果应符合5.2.3的规定。 6.2.4磨削机精度应进行下列检查:
a)用精度0.01mm的0mm~10mm百分表检测磨轮轴和转带轮驱动轴的径向圆跳动,结果应
符合5.4.1、5.4.2的要求; b)用精度0.01mm的千分尺检测磨轮轴和转带轮驱动轴的平行度,结果应符合5.4.3的要求。
6.2.5检查磨削机运转情况,应符合5.2.1的要求。 6.2.6机械安全要求应进行下列检查:
a) 检查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标志情况,应符合5.6.1.1、5.6.1.2的规定; b)在磨削过程中按急停按钮,检测磨轮和进给部分情况,应符合5.6.1.3的要求; c) 检测设备冷却液防溅防护罩和橡胶粉末,冷却液收集情况,结果应符合5.6.3.2的要求。
6.3负荷运转试验 6.3.1运转试验时间
空负荷运转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负荷运转试验,负荷运转试验时间应不少于2h。 6.3.2温升检测
用精度0.1℃的0℃~100℃温度测试仪检测磨轮轴支撑座温度,结果应符合5.2.2的要求。 6.3.3噪声检测
按照HG/T2108检查磨削机运行噪声,应符合5.6.3.1的要求。 6.3.4磨削性能检测 6.3.4.1将磨削后的多楔带,在周向方向上均匀选取三处,沿外圆法线方向,切取三片厚度为3mm~ 5mm的切片,用投影仪检测各楔的角度、深度、楔距尺寸。 6.3.4.2各楔的角度检测值均应符合5.5.1的要求。 6.3.4.3楔槽深度的平均值作为磨削深度值,以磨削深度值与设定值差的绝对值作为磨削深度偏差,结果应符合5.5.2要求。 6.3.4.4按式(1)分别计算各楔距偏差,结果均应符合5.5.3的要求。
AP|Pbi—Pbo 1
...(1)
3
GB/T26502.3—2011
式中: △P—第i楔距的偏差,单位为毫米(mm); P一三片切片的第i楔距检测值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Pro- 模距标准值,单位为毫米(mm)。
6.3.4.5按式(2)计算楔槽深度均匀性偏差,结果应符合5.5.4的要求。
AH=iH,-HImx
·(2)
式中: AH-—槽深均匀性偏差,单位为毫米(mm); H:一第i楔槽的三次槽深检测值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H—所有楔槽检测值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6.4电气安全检测 6.4.1检查磨削机电气控制系统,应符合5.6.2.1、5.6.2.2和5.6.2.3的规定。 6.4.2检查磨前机接地设施,应符合5.6.2.4的规定。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每台磨削机出厂前应按5.7和6.2空负荷运转试验项目进行检查,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能出厂。 7.2型式检验 7.2.1型式检验的项目内容包括本部分中的各项要求。 7.2.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时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每三年最少抽试一台; d) 产品停产两年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3判定规则
经型式检验若有不合格项时,需进行复检,复检若仍有不合格项时,则判定为型式检验不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购存 8.1标志
磨削机应在适当的明显位置固定产品标牌,标牌的形式、尺寸和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其内容包括:
a)产品型号、名称; b)产品出厂编号; c)设备净重; d)产品的主要参数; e)制造单位名称或商标; f)制造日期; g)产品执行标准号。
8.2出厂文件
磨削机发货时,应随机附带下列文件:
4
GB/T26502.3—2011
a)产品合格证; b)产品使用说明书; c)装箱单。
8.3包装
磨削机的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 8.4运输和贮存 8.4.1磨削机包装箱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包装箱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T6388 的规定。 8.4.2磨削机的运输应符合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 8.4.3磨削机应贮放在于燥通风处,避免受潮腐蚀,不能在有腐蚀性气(物)体环境中存放,露天存放应有防雨措施。
GB/T 26502.32011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磨削机型号示例
磨削机型号示例如下:
D 2M
多楔带最大外周长,单位为毫米(mm)一多楔带一磨削机械胶带生产机械
示例:DMD-2500表示最大磨削外周长为2500mm的多楔带磨削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