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1947-2022 带传动 汽车工业用多楔带 疲劳试验

GB/T 41947-2022 带传动 汽车工业用多楔带 疲劳试验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3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9 10:44:56



相关搜索: 疲劳 汽车 传动 多楔带 试验 工业用 41947

内容简介

GB/T 41947-2022 带传动 汽车工业用多楔带 疲劳试验 ICS 21.220.10 CCS G 42
C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947—2022
带传动 汽车工业用多楔带 疲劳试验 Belt drives-V-ribbed belts for the automotive industry-Fatigue test
(IS011749:2014,M0D)
2023-04-01实施
2022-12-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947—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1749:2014《带传动汽车工业用多楔带疲劳试验》。 本文件与ISO11749:2014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两个文件之间的结构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
见附录A。
本文件与ISO11749:2014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线(I)进行了标示。这些技术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见附录B。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更改了图1、图2和图3中的标引序号说明“主动轮/从动轮(功率吸收装置)”为从动轮(功率吸收装置)”和“主动轮”,并更改了图中相应处的标引序号,增加了图1中关于A、B、C的说明; -增加了图4的标引序号说明(见5.2);更改了试验带轮的尺寸部分参数和注,删除了脚注f和i(见5.2的表1,ISO11749:2014的表 1) ; 增加了式(2)中对"F”和"P。”的说明(见7.1.1,ISO11749:2014的6.1);更改了示例中采用三轮或四轮试验机进行试验时每楔张紧力的值,并增加了采用两轮试验机进行试验时的描述(见7.1.1,ISO11749:2014的6.1);更改了ISO11749:2014中示例“带张紧力为618N,每楔张紧力为105N”为“带张紧力为 618N,每楔张紧力为103N”(见7.1.1,ISO11749:2014的6.1);一更改了ISO11749:2014中“试验用带轮的轮槽横截面见图1”为“试验用带轮的轮槽横截面见图4”(见5.2,ISO11749:2014中的4.2);增加了注(见7.2.1.1);更改了式(3)(见7.2.2,ISO11749:2014中的6.2.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无锡市贝尔特胶带有限公司、宁波凯驰胶带有限公司、浙江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绍兴市华方园传动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贻珍、尤建平、应建丽、郝永亮、王军成、解德利、何宁。
- GB/T 41947—2022
带传动汽车工业用多楔带 疲劳试验
F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用于汽车等内燃机辅助设备传动的多楔带(PK型)进行质量检验的动态试验方法(固定中心距法)。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等内燃机附属设备中传动用多楔带的疲劳性能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1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30.1一2018,ISO6508-1: 2016,MOD)
GB/T6931.1 带传动 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 GB/T6931.2 带传动 术语第2部分:V带和多楔带传动 GB/T 33513 带传动 汽车多楔带与带轮PK型:尺寸(GB/T33513一2017,ISO9981:1998,
MOD)
GB/T34484.1 热处理钢 第1部分:非合金钢(GB/T34484.1—2017,ISO683-1:2016,MOD) 3术语和定义
GB/T6931.1和GB/T6931.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试验原理
在第5章描述的两轮、三轮或四轮试验机上按下面规定的条件测定多楔带的动态性能长度大于1000mm的多楔带能在四轮试验机上试验(见图1);带长为800mm~1000mm的多
楔带能在三轮试验机上试验(见图2);更短的多楔带宜在7.2.1.2描述的两轮试验机上试验(见图3)。
试验中的传动功率,最低允许带寿命[单位为小时(h)],带的再张紧次数,需要由带的制造方与用户协商确定。
当带不再满足规定条件时,则带已失效。
5试验设备
5.1疲劳试验机 5.1.1疲劳试验机具有牢固的结构,其所有部件能承受试验中产生的应力而不受损坏。 5.1.2疲劳试验机应由5.1.3~5.1.9规定的部件组成,且各带轮相对应楔槽的对称平面重合,其误差不超过15。 5.1.3主动轮及适当的驱动装置。 5.1.4 从动轮,与适当的功率吸收装置相连。
1 GB/T 41947—2022
5.1.5 功率吸收装置,精度准确且能加以校正。 5.1.6 温度控制装置。 5.1.7 情轮,仅用于四轮试验机(见图1)。 5.1.8 一个可直接承受试验张力的部件:
a)对三轮和四轮试验机来说,是一个张紧轮(见图1、图2); b) 对两轮试验机来说,是一个可移动带轮(见图3)。
5.1.9一个用于测量带滑动量的装置,精度为士0.1%。各带轮的布置及转动方向见图1、图2和图3。 为使试验机能适应于带的各种长度,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位置,应将张紧轮及其支座的位置(对三轮试验机来说)和情轮的位置(对四轮试验机来说)设置为可自动调整,从而使带轮布置能满足每种带长度的需要。
为使规定张紧力准确地施加到带上,同时为适应带的伸长,张紧轮及其支座应能沿张紧力作用线自由移动,必要时能够锁紧。
对于四轮试验机,张紧力作用线应与主、从动带轮轴所确定的平面垂直,并应平分多带在张紧轮和惰轮处形成的夹角(见图1)。
对于三轮试验机,张紧力作用线应与主、从动带轮轴所确定的平面垂直,并应平分多楔带在张紧轮处形成的夹角(见图2)。
在两轮试验机中,为使张紧力准确地施加到带上,同时为适应800mm带的伸长,两带轮之一(主动
轮或从动轮及其支座)应沿张紧力作用线可自由移动,必要时能够锁紧。张紧力作用线应通过两带轮轴的中心,并与带轮轴垂直(见图3)。
裂纹深度
/5
C(100%) B(50%) A(表面)
中 二
18
2
15
标引序号说明: 1 一从动轮(功率吸收装置); 2 张紧轮(装在滑道中); 3——情轮; 4—主动轮; 5——主动轮/从动轮调节方向; 6- 一转动方向; *45°是试验开始时该夹角的大小,试验过程中可由于带的再张紧而有所改变。
施于张紧轮的带张紧力;张紧轮及其支座的调节方向;模侧面的表面出现裂纹;
7 8 A
B 楔侧面的裂纹深度达到50%; c 模侧面的裂纹深度达到100%。
图1四轮试验机示意图
2 GB/T41947—2022
裂纹深度
C(100%) B (50%) A(表面)
X
45*
45**
4 1
3
标引序号说明:
从动轮(功率吸收装置); 2 张紧轮(装在滑道中);
-
主动轮; 4 主动轮/从动轮调节方向; 5 转动方向; 6 一施于张紧轮的带张紧力; 7 张紧轮及其支座的调节方向; A 楔侧面的表面出现裂纹;
3
模侧面的裂纹深度达到50%
B C 楔侧面的裂纹深度达到100%。 “45°是试验开始时该夹角的大小,试验过程中可由于带的再张紧而有所改变。
图2 2三轮试验机示意图
3 GB/T41947—2022
裂纹深度
C(100% (麦面)
标引序号说明:
一从动轮(功率吸收装置); 2- 一主动轮; 3一—可移动轮的调节方向(位置的锁定方法);
楔侧面的表面出现裂纹; B -模侧面的裂纹深度达到50%
A
1-
侧面的裂纹深度达到100%。
O
一施于可移动轮的带张紧力;
图3两轮试验机示意图
5.2试验用带轮
试验用带轮采用GB/T34484.1中规定的钢材来制作,洛氏硬度为55HRC,其硬度试验应符合 GB/T230.1的规定。轮槽侧面各处的表面粗糙度算术平均值Ra应低于0.8um。
试验用带轮的轮槽横截面见图4。带轮尺寸应符合表1和GB/T33513的规定。
标引序号说明:
实际槽顶轮廊区域。 实际槽顶轮廊可位于该区域的任何部位,但其两角应有不小于30°的与槽侧相吻接的过渡圆弧。
图4轮槽横截面 GB/T41947—2022
表1 试验带轮的尺寸
单位为mm 极限偏差
项目槽数槽间距槽角槽底圆弧半径
符号 1 ? a rb
数值 3或6 3.56 40° 0.5
-
±0.05*b ±0°30° 0 0.15
+0.10 0 ±0.2 ±0.2 ± 0.2 ±0.2
槽顶圆弧半径主动轮和从动轮有效直径“
0.25 121 55 63 76
Tt dal ds dd da d, b. K 2X ds f
张紧轮有效直径主动轮和从动轮有效直径
情轮外径节径有效线差
d,=d.+2b.
-
2 K=d.+2X
公称值 0.15
测量圆球或圆柱外切平行面间距测量圆球或圆柱外切平行平面
0.99 2.5 >2.5
1
与带轮外缘的间距测量圆球或圆柱直径
±0.01 -
轮槽中心线到带轮端面的间距系指两相邻轮槽对称轴之间距离的偏差。 b一个带轮所有槽间距e值之和的累积偏差应不超过士0.3mm。 “轮槽的对称轴与带轮轴线的夹角应为90°士0.5°。 d在本文件规定了r和r的极限偏差(GB/T33513无此规定),因它们在本文件中是试验轮的一个重要参数。 ·仅适用于三轮或四轮试验机。 ‘仅适用于两轮试验机。 “仅适用于四轮试验机。 "多楔带与带轮配合时的实际节径比带轮有效直径稍大,其准确值之后将所用多楔带安装在带轮上运转才能测得,有效线差的公称值(b。=2mm)可用来近似计算传动比。当需要更高的精确度时,宜向带的制造者询间。 i在一个带轮各槽上测得的直径的差值不应大于0.15mm。比较各槽直径可用比较各槽的测量圆球或圆柱外切平行平面间距来代替。
试验室条件
6
试验温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试验室温度为18℃~32℃。在报告试验结果时应连同试验期间的平均室温一起报告。试验期间,试验传动装置附近不应有来自试验传动装置以外的空气流。
5 GB/T41947—2022
恒温箱内的温度控制在120℃士5℃(耐热型多楔带)。 恒温箱内的温度控制在85℃士5℃(普通型多楔带)。
7试验方法
7.1试验条件 7.1.1 6PK多楔带试验条件
主动轮的转速应为4900r/min,转速极限偏差应为士2%。 应用主动轮的转速来计算扭矩。扭矩在不考虑带的滑动而产生的从动轮转速损失进行补偿的情况
下应保持恒定。
扭矩M按式(1)计算:
P,
M= ×9549
.(1)
N
式中: M- 扭矩,单位为牛顿米(N·m); P,- 给定的传动功率,单位为千瓦(kW); N- 主动轮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对试验设备应要善保养,以尽量减小由轴承损耗、润滑等产生的附加负荷。 当采用三轮或四轮试验机时,施加在张紧轮上的带张紧力F(以N为单位),以及采用两轮试验机
时施加在从动轮上的带张紧力,应按式(2)计算:
F=k×P,
.(2)
式中: F k P,—给定的传动功率,单位为千瓦(kW)。 示例:当采用三轮或四轮试验机进行试验时,一条楔数为6的多楔带传动功率为10.3kW时,带张紧力为618N,每楔张紧
带张紧力,单位为牛顿(N);系数,当三轮和四轮试验机工作时,k为60N/kW;当两轮试验机工作时,k为110N/kW;
力为103N;当采用两轮试验机进行试验时,一条楔数为6的多楔带传动功率为10.3kW时,带张紧力为1133N,每楔张紧力为189N。 7.1.2 3PK多楔带试验条件
3PK多模带试验条件应符合表2试验参数规定。
表2试验参数
数值 3 4 900 r/min 8 kw 680 N
项目模数主动轮转速从动轮的传动功率
极限偏差
±2%
±30
带张紧力
6
上一章:GB/T 11546.2-2022 塑料 蠕变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三点弯曲蠕变 下一章:GB/T 41941-2022 硫化橡胶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测定

相关文章

GB/T 33513-2017 带传动汽车多楔带与带轮PK型∶尺寸 GB/T 33513-2017 带传动 汽车多楔带与带轮 PK型:尺寸 GB/T 3686-2014 带传动 V带和多楔带 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试验方法 GB/T 10715-2021 带传动多楔带、联组V带及包括宽V带、六角带在内的单根V带抗静电带的导电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0715-2021 带传动 多楔带、联组V带及包括宽V带、六角带在内的单根V带 抗静电带的导电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2735-2014 带传动 农业机械用V带 疲劳试验 GB/T 6931.2-2020 带传动术语 第2部分:V带和多楔带传动 GB/T 6931.2-202 带传动术语第2部分∶V带和多楔带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