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6049-2010 银包铜粉

GB/T 26049-2010 银包铜粉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3 11:34:46



相关搜索: 铜粉 铜粉 银包 26049

内容简介

GB/T 26049-2010 银包铜粉 ICS 77.150.30 H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049—2010
银包钅 铜粉
Silver-coated copper powder
2011-10-01实施
2011-01-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049—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昆明理工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峰、郭忠诚、王敏。
H GB/T 26049—2010
银包铜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银包铜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以及合同 (或订货单)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机电、通讯、印刷、航空航天、军工等行业的导电、电磁屏蔽等领域作导电胶、导电涂料、导电油漆、导电油墨等用的银包铜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456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5060-1985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二部分:斯柯特容量计法 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314---1985粉末冶金用粉末的取样方法 GB/T19077.1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第1部分通则 YS/T521.3粗铜化学分析方法金和银量的测定 YS/T617.5一2007铝、镁及其合金粉理化性能测定方法第5部分:铝粉中油脂含量的测定
3要求
3.1产品分类
银包铜粉根据银含量及形状的不同,分为PAC-1、PAC-2、PAC-3、PAC-4、PAC-5、PAC-6、PAC-7、 PAC-8、PAC-9九个牌号。 3.2化学成分
银包铜粉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银包铜粉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牌号
Cu+ Ag 不小于 Fe
杂质含量,不大于 Sb
Ag
ST
Pb
Bi
Ni
Zn 油脂
As
PAC-1 2.5~3.0 PAC-2 3.0~3.5 PAC-3 5.0~5.8 PAC-4 7.0~8.0
0.01 0.01 0. 004 0.005 0.002 0.003 0.004 0. 004 0. 5
99
1 GB/T26049—2010
表1(续)
化学成分/%
杂质含量,不大于
牌号
Cu+Ag 不小于 Fe Pb As Sb Bi Ni Sn Zn 油脂
Ag
PAC-5 PAC-6 PAC-7 PAC-8 PAC-9 19.5~20.5
18.0~18.5
99
0, 01 0. 01 0.004 0.005 0.002 0.003 0.004 0.004 0.5
3. 3 粒度分布及松装密度
产品的粒度分布及密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若需方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表2产品粒度分布及密度
粒度分布/μm
松装密度/ (g/em")
牌号
形状
D10
D50
D90
PAC-1 PAC-2 PAC-3 PAC-4 PAC-5 PAC-6 PAC-7 PAC-8 PAC-9
片状片状片状片状片状片状树枝状球状片状
≥8.0
27.0±3.0
0.62~0.77
≤50.0
1.50~1.70
≥8.0
50.0
26.0±3.0
1.80~2.00
≥9.0 ≥2.0
26.0±3.0
48.0 ≤26.0
2.30~3.50
15.0±3.0
1.10~1.60
3. 4 外观质量
银包铜粉外观为纯净的、色泽均匀、无肉眼可见杂质的金属粉末,产品颜色随银含量增加,由铜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 3.5微观形貌
片状银包铜粉的微观形貌应呈明显的片状形貌,如图1;枝状银包铜粉的微观形貌应呈明显的树枝形,如图2;球状银包铜粉的微观形貌应呈明显的类球形,如图3。
2 GB/T26049—2010
0kV600
10.0
图1片状银包铜粉的微观形貌
A0o O0 SElWDMalkeyLaboiKusT
图2枝状银包铜粉的微观形貌
20 0 kV2000
图3球状银包铜粉的微观形貌 GB/T26049—2010
4试验方法
4.1银包铜粉中Ag含量的测定方法按YS/T521.3的规定进行,Cu量的测定以及其他杂质Fe、Pb、 As、Sb、Bi、Ni、Sn和Zn含量的测定按GB/T5121的规定进行。 4.2银包铜粉中油脂含量的测定按YS/T617.5一2007标准中的方法2的规定进行。 4.3粒度分布按GB/T19077.1的规定进行。 4.4松装密度测定按GB/T5060—1985的规定进行。 4.5外观质量采用目测法检测。 4.6银包铜粉的微观形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放大倍数为200~10000倍。
5检验规则
5.1检查与验收 5.1.1供方质量检验部门应对产品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或合同(或订货单)之规定,并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可对产品验收,若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不符合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 30天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由双方认可的第三方对有争议的项目进行仲裁,仲裁取样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5.2组批
银包铜粉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批原料生产相同牌号的产品组成,每个批次不大于 1 000 kg. 5.3检验项目
每批产品应进行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微观形貌、粒度分布、松装密度的检验。 5.4取样与制样 5.4.1银包铜粉的取样和制样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银包铜粉的取样和制样
检验项目化学成分粒度分布松装密度外观质量微观形貌
要求的章条号
取样和制样方法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按GB/T5314—1985的规定按GB/T5314—1985的规定按GB/T5314--1985的规定
3. 2 3. 3 3. 3 3. 4 3. 5
4.1和4.2
4. 3 4. 4 4. 5 4. 6
逐件
按GB/T5314—1985的规定
5.4.2将所有试样混匀,并缩分至0.3kg,均勾分成3等份,密封保存。供需双方各1份,另一份供仲裁分析用。
4 GB/T26049—2010
5.5检验结果的判定
5.5.1化学成分检测结果与本标准或合同(或订货单)不符时,按批判不合格;外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合(或订货单)不符合时,按件判不合格。 5.5.2其他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不合格时,从该批产品中另取双倍数量的样品进行不合格项目的重复检验,若该项结果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6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6.1包装
6.1.1产品净重为1kg士0.005kg或10kg土0.05kg,真空密封包装。 6.1.2内包装
内包装采用性能好的聚乙烯塑料袋作真空包装,塑料袋厚度不小于0.1mm,塑料袋接缝和封口处应热合牢固,无硬伤、孔洞、污垢,其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GB/T4456的规定。 6.1.3外包装 6.1.3.1外包装用铁桶,内衬塑料袋,内外包装应封闭严密,完整无损,且外包装用铁桶应做好防锈处理,其内、外表面应干燥、光滑,无毛刺、无破损。 6.1.3.2外包装用纸箱,内衬塑料袋,内外包装应封闭严密,纸箱应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折缝时应无裂缝,装配时无破裂或表皮断裂,板层间粘合牢固。封口采用胶带粘贴。 6.1.4需方对产品包装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注明。 6.2标志
在每个包装上用标签或不褪色的颜额料注明: a) 生产厂名称、商标; b) 供方地址; c)产品名称和牌号; d)检测日期; e)净重; f)生产日期; g)“防火”、“防潮”和“轻放”字样。
6.3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潮、防火、轻放,避免撞击和跌落,防止尖锐的器械刺通真空包装袋,要有防止雨水和阳光暴晒的措施。 6.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没有腐蚀性化学物品,通风、干燥、防火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直射。 6.5质量证明书
每批产品都应附有供方质量检验部门填写的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 a)厂家名称、地址; b)名称; c)牌号;
3 GB/T 26049—2010
d) 批号; e) 净重; f) 检测日期; g) 质量检验部门印记; h) 出厂日期; i) 保质期; ji) 本标准编号。
A
合同(或订货单)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合同(或订货单)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 b) 牌号; c) 化学成分及物理规格的特殊要求; d) 数量; e) 本标准编号; f) 其他。
6
上一章:GB/T 26057-2010 钛及钛合金焊接管 下一章:GB/T 26056-2010 真空热压铍材

相关文章

GB/T 5246-2023 电解铜粉 GB/T 26034-2010 片状铜粉 GB/T 26046-2010 氧化铜粉 GB/T 5246-2023 正式版 电解铜粉 YS∕T 499-2006 雾化铜粉 YS/T 499-2015 雾化铜粉 热压烧结纳米晶铜粉性能的研究 YS/T 1337-2019 热导管铜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