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 150. 30 H 62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046--2010
氧化铜粉
Copper oxide powder
2011-01-10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046-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敏、袁功启、张永红、刘坤。
I
GB/T26046—2010
氧化铜粉
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氧化铜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以及合同(或订货单)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铜粉氧化法、碳酸氢铵-氨水亚铜浸出法和可溶铜加碱合成法所生产的氧化铜粉,般用于制造玻璃、塘瓷、陶瓷等的着色剂和磁性材料的原料,还用于制造烟火、染料、触媒、其他铜盐以及人造丝工业和电镀行业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871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与判定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要求
3.1分类
氧化铜粉按化学成分和细度分为三个牌号:CuO990、CuO985、CuO980。 3.2化学成分
氧化铜粉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氧化铜粉的化学成分
%
名称
Cu0985 ≥98. 5 ≤0.10 ≤0.010 ≤0.05 ≤0.04
Cu0980 ≥98.0 ≤0.15 ≤0.015 0.1 0.1
Cu0990 ≥99. 0 0.05 0.005 0.01 ≤0.01 0.005 《0.01
氧化铜(CuO) 盐酸不溶物氯化物(CI) 硫化合物(以SO-计)铁(Fe) 总氮量(N) 水溶物
Λ0.1
0.05
3.3细度
牌号Cu0990的细度[200目(74um)筛残余]≤1%,牌号Cu0985和CuO0980的细度[[100目
I
GB/T26046--2010
(150μm)筛残余<1%。 3.4外观质量
产品应为黑色粉末,纯净无凝块,无肉眼可见夹杂物。
4试验方法
4.1氧化铜粉的化学成分的测定参考附录A附录G或者双方协商确定的方法进行。 4.2氧化铜粉的细度测定按附录H或者双方协商确定的方法进行。 4.3氧化铜粉的外观质量用目视检查。
5检验规则
5.1检查与验收 5.1.1产品应由供方技术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或合同(或订货单)的要求,每批产品都附有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应对收到的氧化铜粉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合同(或订货单)的规定不符合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0天内向供方提出,由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5.2组批
氧化铜粉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生产周期、同一批原料生产的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成,每个批次不超过1000kg。 5.3检验项目
每批氧化铜粉应进行化学成分、细度和外观质量的检验。 5.4取、制样
氧化铜粉化学成分和细度的取、制样按GB/T6679的规定进行。外观质量的检验逐(袋)桶进行。
5.5检验结果的判定 5.5.1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和判定按GB/T8170中的规定进行。 5.5.2化学成分及细度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合同(或订货单)不符时,应从同批产品取双倍量样品进行复验,复验仍有不合格,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5.5.3外观质量与本标准或合同(或订货单)不符时,按桶(袋)判不合格。
6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6.1包装
氧化铜粉用桶包装,内衬塑料袋烫封。每桶净重25kg或50kg两种规格。也可用复合纸袋包装,采用复合编织袋内衬一层烤铝箔纸真空包装,每袋净重25kg或50kg两种规格。定量包装产品净含量符合JJF1070的规定,需方如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2
GB/T26046—2010
6.2标志
包装桶(袋)上应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等级、净重、批号、包装日期和其他有关标志。 6. 3 3运输和贮存
氧化铜粉运输和贮存应防止受潮和日晒。装运时防止包装破损。在符合本标准的运输和贮存条件下,生产厂应保证从包装日期起三个月内氧化铜粉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每批氧化铜粉出厂时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6.4质量证明书
每批氧化铜粉出厂时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上应注明: a) 供方名称及厂址; b) 产品名称和规格; c) 批号; d) 件数; e) 分析检验结果和技术监督部门印记; f) 本标准编号; g) 出厂日期。
7 合同(或订货单)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合同(或订货单)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 b) 产品牌号: c)化学成分、细度等特殊要求; d)产品数量; e) 本标准编号; f) 其他。
3
GB/T26046—20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氧化铜量的测定 碘量法
A.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氧化铜中氧化铜含是的测定。测定范围:95%~99.5%。
A.2方法提要
试样用硝酸溶解,用氨水和冰乙酸调节溶液的pH值为3~4,用氟化氢铵掩蔽铁。加人碘化钾与二价铜作用,析出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A. 3 试剂和材料
A.3.1 碘化钾(固体)。 A.3.2 氟化氢铵钩和溶液:贮存于聚乙烯瓶中。 A.3.3 氨水(p0.90g/mL)。 A.3.4 冰乙酸(pl.05g/mL)。 A.3.5 硝酸(1十2)。 A.3.6 硫氰酸钾溶液(200g/mL)。 A.3.7 淀粉溶液(5g/L)。 A.3.8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zS,O;·5HzO)=0.1mol/L]。 A.3.8.1制备:称取250g硫代硫酸钠(NazS,O·5H0)置于1000mL烧杯中,加人2g无水碳酸钠溶于约500mL的水中,移人10L棕色试剂瓶中。用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约10L,加人1mL三氯甲烷,充分摇动,静置两周,使用时过滤,补加1mL三氯甲烧,混匀,静置2h。 A.3.8.2标定:称取0.3g(精确至0.0001g)处理过的电铜片(≥99.95%)三份。以下按A.5.3.1~ A.5.3.2条与试料测定同时进行。
按式(A.1)计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
c=m :WX1 000
..(A.1)
M.V
式中: c—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W.-电铜片的质量,单位为克g); M—铜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Cu)=63.5]; V—滴定电铜片所消耗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平行标定三份,测定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其极差值不大于8×10-5mol/L时,取其平均值,否则
重新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每隔一周必须重新标定一次。
注:电解片的处理。将电解片放人微沸的冰乙酸(1十4)中微沸1min,取出后用水和无水乙醇分别冲洗两次。在
100℃烘箱中烘4min,冷却,置于磨口试剂瓶中备用。
4
GB/T26046—201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盐酸不溶物含量测定 重量法
B.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氧化铜中盐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5%~1.00%。
B. 2 2方法提要
用少量盐酸溶解试样,过滤洗涤不溶物,干燥至恒重。
B.3试剂和材料
B.3.1 盐酸(1十4) B. 3.2 24号玻璃砂埚:滤板孔径为5μm~15μm。
B.4分析步骤
称取5.00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少量水润湿,加入40mL盐酸溶液,加热溶解。用已在105℃士2℃的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4号玻璃砂埚过滤,用热水洗涤滤渣至洗液无色,移人烘箱在105℃土2℃下干燥至恒重。
分析结果的计算
B. 5
按式(B.1)计算盐酸不溶物的含量,以质量分数W(盐酸不密物)计,数值以%表示:
m=mz×100
W盐酸不溶物
..(B.1 )
-
ma
式中: ml——干燥后玻璃砂和不溶物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 玻璃砂埚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B.6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B.1所列允许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