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7.160 CCS H 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053—2023 代替GB/T26053—2010
碳化物基热喷涂粉
Carbide-based thermal sprayingpowders
2024-03-01实施
2023-08-06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05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053一2010《硬质合金喷焊粉》,与GB/T26053一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 b) 更改了产品分类(见第4章,2010年版的3.1); c) 删除了牌号及牌号表示示例(见2010年版的3.1、3.2); d) 更改了化学成分要求(见5.1,2010年版的3.3); e) 更改了粒度规格,增加了粒度组成、粒度分布要求(见5.2,2010年版的3.4); f) 更改了松装密度要求(见5.3,2010年版的3.4); g) 更改了流动性要求(见5.4,2010年版的3.4); h) 更改了外观质量要求(见5.5,2010年版的3.5); i) 更改了包装要求(见8.2,2010年版的6.2); j) 删除了“存放期不超过六个月”(见2010年版的6.3.2); k) 在订货单内容中增加了“粒度规格”(见第9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贡长城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洛阳金鹭硬质合金工具有限公司、矿冶科技集
团有限公司、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勇、周伍喜、余伟、黄维、杨跃、张国锋、刘海飞、高峰、徐国钻、钟志强、孙紫微。 本文件于201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GB/T26053—2023
碳化物基热喷涂粉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碳化物基热喷涂粉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随行文件及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团聚-烧结法或烧结-破碎法制取的碳化物基热喷涂粉。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79.2 金属粉末 松装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斯柯特容量计法 GB/T 1480 金属粉末干筛分法测定粒度 GB/T 1482 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测定 标准漏斗法(霍尔流速计) GB/T5124.3 硬质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钴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GB/T 5158.4 金属粉末 还原法测定氧含量第4部分:还原-提取法测定总氧量 GB/T 5314 粉末冶金用粉末取样方法 GB/T 19077 粒度分布 激光衍射法 GB/T20255.2 硬质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钴、铁、锰和镍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0255.5 硬质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铬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42275 硬质合金 总碳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热导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分类
4
产品按照化学成分分为12个产品类别,见表1。
表1产品类别
序号 1 2 3 4 5
产品类别 WC-6Co WC-12Co WC-12Co(L) WC-13Co WC-17Co
-
GB/T26053—2023
表1 产品类别(续)
序号 6 7 8 9 10 11 12
产品类别 WC-10Co4Cr WC-10Ni WC-12Ni WC-17Ni WC-20Cr: C,-7Ni Cr: C-20NiCr Cra Cg-25NiCr
5技术要求
5.1 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产品类别
Fe
W 余量 5.2~6.0 5.5~7.0 余量 5.2~6.0 11.0~13.0 余量 3.6~4.2 11.0~13.0 余量 4.0~5.7 12.0~14.0 余量 4.8~5.5 16.0~18.0 余量 5.0~6.0 9.0~11.0 余量 5.2~6.0 余量 5.2~6.0 余量 4.8~5.5
Ni
Cr
c
Co
0
WC-6Co WC-12Co WC-12Co(L) WC-13Co WC-17Co WC-10C04Cr WC-10Ni WC-12Ni WC-17Ni WC-20Cr, C2-7Ni 余量 5.8~8.0 Cr C2-20NiCr
≤0.2(团聚-烧结)
3.0~5.0
≤0.5
9.0~11.0 11.0~13.0 16.0~18.0 6.0~8.0 16.5~23.0
≤1.0(烧结-破碎)
余量余量
9.7~10.7 9.0~10.5
15.0~17.0 19.0~21.0
一
Cr, Cz-25NiCr
5.2 粒度
产品的粒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2
GB/T 26053—2023
表3 粒度
粒度分布 μm Dso
粒度规格 μm
粒度组成
Dio
D9o
<45μum不大于5%, ≥106μm不大于5% ≥45μm不大于5%
45~106 15 ~ 45 15~38 10~38 5~30 5 ~ 25 5 ~15 需方对粒度规格有其他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一
17~25 14~21 10~18 7~15 5 ~12 5~9
28~35 25~32 19~28 12~22 10~20 9~13
45~ 55 35~45 32~42 25~35 20~33 15~23
5.3 松装密度
产品的松装密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 4 松装密度
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产品类别 WC-6Co WC-12Co WC-12Co(L) WC-13Co WC-17Co WC-10Co4Cr WC-10Ni WC-12Ni WC-17Ni WC-20Cr; C2-7Ni Cr: Cz-20NiCr Cra Cz-25NiCr
松装密度
≥3.0
≥4.0
≥3.0 ≥2.0
5.4 流动性
产品的流动性应符合表5的规定。
3
GB/T26053—2023
表 5 流动性
粒度规格 μm
流动性 s/50 g
产品类别 WC-6Co WC-12Co WC-12Co(L) WC-13Co WC-17Co WC-10Co4Cr WC-10Ni WC-12Ni WC-17Ni WC-20Cr; C27Ni Crs C2-20NiCr Cr Cz-25NiCr
≤18.0(团聚-烧结)
45~106 15~45 15~38 10~38
≤25.0(烧结-破碎)
≤50.0(团聚-烧结)
5.5 外观质量
产品外观为灰色或深灰色,应均匀一致,无目视可见杂物及结块现象。 5.6 其他
需方对产品的空心球率、实心球率有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中注明。
6 试验方法
6.1 化学成分 6.1.1 产品的C含量测定按GB/T42275的规定进行。 6.1.2 产品的Co含量测定按GB/T5124.3的规定进行 6.1.3产品的Ni、Fe含量测定按GB/T20255.2的规定进行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1.4 产品的Cr含量测定按GB/T20255.5的规定进行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1.5 产品的O含量测定按GB/T5158.4的规定进行。 6.2 粒度
产品的粒度组成测定按GB/T1480的规定进行,粒度分布测定按GB/T19077的规定进行。 6.3 松装密度
产品的松装密度测定按GB/T1479.2的规定进行。 6.4 流动性
产品的流动性测定按GB/T1482的规定进行。 4
GB/T26053—2023
6.5 外观质量
产品的外观质量采用目视检查。
6.6 6其他
产品的空心球率、实心球率测定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7检验规则
7.1 检查和验收
7.1.1产品应由供方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文件或订货单的规定,并填写随行文件。 7.1.2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文件或订货单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文件或订货单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由供需双方共同在需方采样,到双方确认的部门进行检验。 7.2组批
产品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生产工艺、同一产品类别、同一粒度规格的产品组成
7.3 检验项目及取样
产品的检验项目及取样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检验项目及取样
检验项目化学成分粒度松装密度流动性外观质量
取样方法
取样数量每批1份每批1份每批1份每批1份逐袋/桶
技术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6.4 6.5
按GB/T5314的规定进行
逐袋或逐桶取样
7.4 检验结果的判定 7.4.1当产品化学成分的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允许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不合格项进行重复检验,若重复检验仍有任一结果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4.2当产品的粒度、松装密度、流动性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允许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不合格项进行重复检验,若重复检验仍有任一结果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4.3 :当产品的外观质量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判该袋/桶产品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
8.1 标志
产品每个最小包装单元上应有标识,注明:
5
GB/T 26053—2023
a) 供方名称; b) 产品类别; c) 粒度规格; d) 批号; e) 净重; f) 本文件编号; g) “防潮”“防止吸人”等标识。
8.2 包装
产品可采用内衬塑料袋、外用铁桶密封包装,也可采用净重为2.5kg、5kg、10kg或20kg的塑料桶直接密封包装。需方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8.3 运输
产品在运输时,应防止雨淋受潮,防止剧烈碰撞、挤压。 8.4 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和无酸碱气氛环境中。 8.5 随行文件
每批产品应附有随行文件,其中除应包括供方信息、产品信息、本文件编号、出厂日期或包装日期外,还宜包括以下文件
a) 产品质量证明书。
· 产品的主要性能及技术参数; ·产品特点(包括制备工艺特点); · 各项分析检验结果和质检部门印记
b)产品使用说明:正确搬运、使用、贮存方法等 c) 其他。
9 订货单内容
订货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产品类别; b) 粒度规格; c) 净重; d) 本文件编号; e) 其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