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7.140.50 CCS H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713.7—2023 代替GB/T24511—2017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
Steel plate,sheet and strip for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7:Stainless steel and heat resisting steel
2024-03-01实施
2023-08-06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713.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713《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的第7部分。GB/T713已经发布了7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要求;第2部分: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第3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
-
第4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 - 第5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高锰钢;
第6部分:调质高强度钢;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
一
本文件代替GB/T24511一2017《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钢板和钢带》,与GB/T24511一2017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冷轧钢板及钢带厚度下限由1.5mm更改为0.30mm(见表1,GB/T24511一2017的表1); b)增加了五个奥氏体、三个铁素体、两个双相不锈钢牌号及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要求(见
表13~表17): c) 更改了三个双相不锈钢牌号的化学成分(见表14,GB/T24511一2017的表14); d) 更改了部分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断后伸长率,并增加了冲击性能(见表16,GB/T24511一
2017的表16); e) 增加了“BA”不锈钢的表面状态要求(见表19,GB/T24511一2017的表19)。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青拓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国平、张彦睿、张维旭、江来珠、刘明、王金光、张国信、章小浒、裴明德、任永秀、 孙梦寒、石显云、吴玉红、武敏、刘汝刚。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4511--2009,GB/T245112017。
1
GB/T713.7---2023
引言
承压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和压力管道,这类设备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其共同特点是涉及生产和生命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危害性较大。制造承压设备的材料多种多样,钢材是实际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承压设备用钢是重大技术成套装备制造的关键原材料,是承压设备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随着承压设备向大型化、高参数、结构多样性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其工作条件也越来越趋苛刻,因此对制造承压设备的材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合理的选用材料对于设备的结构合理、安全、长期运行和降低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进一步规范承压设备用钢的技术要求,迫切需要制定统一的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标准,以便在GB/T150.2《压力容器第2部分:材料》中引用。
GB/T713《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旨在规范锅炉、压力容器、LNG船、LPG船等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的分类和牌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拟由八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目的在于确定其他部分通用的要求,以便在其他部分中引用。
-
一一第2部分:规定温度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目的在于确定用于制造使用温度不低于
一20℃、承压设备用厚度不大于25.4mm的钢带及卷切钢板和厚度为3mm~250mm的单轧钢板的技术要求。
一第3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低合金钢。目的在于确定用于制造使用温度不低于一70℃、承压
设备用厚度为5mm~120mm的低合金钢板的技术要求。 一一第4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目的在于确定用于使用温度不低于一196℃、厚度不大
于150mm的规定低温性能的镍合金钢板的技术要求。 第5部分:规定低温性能的高锰钢。目的在于确定用于使用温度不低于一196℃、厚度为 5mm60mm的规定低温性能的高锰钢板的技术要求。 第6部分:调质高强度钢。目的在于确定用于厚度为10mm~80mm的承压设备用调质高强度钢板的技术要求。
一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目的在于确定用于宽度不小于600mm的承压设备用热轧不锈
钢和耐热钢钢板和钢带(含卷切钢板)以及冷轧不锈钢和耐热钢钢板和钢带(含卷切钢板)的技术要求。 第8部分:同质和异质轧制复合钢板。目的在于确定用于采用轧制复合工艺生产的厚度大于
一
100mm的承压设备用钢板以及不锈钢为覆层、碳钢作基层的复合钢板的技术要求。
II
GB/T 713.7—2023
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第7部分:不锈钢和耐热钢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钢板和钢带的订货内容、分类及代号、尺寸、外形、重量、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文件适用于宽度不小于600mm的承压设备用热轧不锈钢和耐热钢钢板和钢带(含卷切钢板)以及冷轧不锈钢和耐热钢钢板和钢带(含卷切钢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5 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9 钢铁及合金铝含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GB/T223.11 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223.1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223.1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223.23 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分光光度法 GB/T223.2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223.26 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2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α-安息香重量法测定钼量 GB/T 223.3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对-溴苦杏仁酸沉淀分离-偶氮肿Ⅲ分光光度法测定
锆量
GB/T 223.3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萃取分离-偶氮氯麟mA光度法测定铈量 GB/T223.3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中和滴定法测定氮量 GB/T223.40 钢铁及合金锯含量的测定氮磺酚S分光光度法 GB/T223.43 钢铁及合金钨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GB/T 223.5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223.59 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223.6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69 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223.84 钢铁及合金钛含量的测定 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 GB/T228.1金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1
GB/T713.7—2023
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70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13.1承压设备用钢板和钢带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4334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奥氏体及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11170 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13305 本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0123 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20124 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情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GB/T21433 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检验
3术语和定义
GB/T713.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订货内容
4.1订货内容应符合GB/T713.1的规定。 4.2订货内容还应包括表面加工类型(见7.7.1)。
5分类及代号
5.1按边缘状态可分为:
a)切边(EC); b)不切边(EM)。
5.2按尺寸精度可分为:
a)厚度普通精度(PT.A); b)厚度较高精度(PT.B)。
6尺寸、外形、重量
6.1尺寸及允许偏差 6.1.1尺寸范围
钢板及钢带的公称尺寸范围见表1,推荐的公称尺寸按GB/T708、GB/T709的规定。 2
GB/T 713.7-2023
表3热轧钢板及钢带厚度允许偏差(续)
单位为毫米
公称宽度
>1 200~1 500 >1 500~1 800 >1 800~2 100 PT.A PT.B PT.A PT.B PT.A PT.B
≤1 200 PT.A
公称厚度
PT.B
+0.33 +0.31 +0.36 +0.33 +0.38 +0.35 +0,40 + 0.37
>5.00~6.00
0.30 ~0.30 0.30 0.30
0.30 +0.38 +0.35 +0.39 +0.36 +0.40 +0.37 +0.46 +0.43
0.30
0.30
0.30
>6.00~8.00* >8.00~10.04 >10.0~14.0* 对于带头尾交货的热轧钢带,厚度偏差不适用于头尾不正常部分,其长度按下列公式计算:长度(m)=90/公称厚
+0.42 +0.39 +0.43 +0.40 +0.45 +0.41 +0.53 + 0.49 +0.45 +0.42 +0.47 +0.44 +0.49 +0.45 +0.57 +0.53
度(mm),但每卷总长度不应超过20m。
:厚度下偏差为一0.30mm。
6.1.2.3 根据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对厚度6.0mm以上的热轧厚钢板、热轧钢板及钢带,厚度下偏差可为0mm,而上偏差相应上调,但总的公差范围不变。 6.1.2.4冷轧钢板及钢带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冷轧钢板及钢带厚度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宽度 >1 000 ~1 300
公称厚度 0.30~0.60 >0.60~0.80 >0.80~1.00 >1.00~1.25 >1.25~1.50 >1.50~2.00 >2.00~2.50 >2.50~3.00 >3.00~4.00 >4.00~5.00 >5.00~6.50 >6.50~8.00
≤1000 ±0.04 ±0.05 ±0.05 ±0.06 ±0.07 ±0.08 ±0.09 ±0.11 ±0.13 ±0.14 ±0.15 t0.16
>1300~2100
±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2 ±0.14 ± 0.15 ±0.16 ± 0.17
±0.05 +:0.06 ±0.07 ± 0.08 ± 0.09 ± 0.10 ± 0.11 ± 0.12 ± 0.14 ±0,15 ±0.16 ±0.17
6.1.3 宽度允许偏差
6.1.3.1 热轧厚钢板应切边交货,其宽度充许偏差应符仓表5的规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