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200;83.140.40 G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9248—2020/ISO27127:2014
输送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用热塑性塑料多层(非硫化)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规范
Thermoplastic multi-layer (non-vulcanized)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 for
the transfer of hydrocarbons,solvents and chemicals-Specification
(ISO27127:2014,IDT)
2021-10-01实施
2020-11-1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9248—2020/ISO27127:2014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Il
分类 5 材料及结构尺寸
4
-
6
6.1内径、公差和最小弯曲半径 6.2 长度公差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性能要求 7.1 薄膜和纤维 7.2 软管 7.3 软管接头 7.4 软管组合件 7.5 电连续性试验频次
7
8
9 型式试验 10 标志· 10.1 软管标志· 10.2软管组合件标志附录A(规范性附录)挤压恢复试验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 热老化试验附录C(规范性附录) 低温下软管接头试验方法附录D(规范性附录) 静液压试验程序… 附录E(规范性附录) 软管接头安全性试验方法附录F(规范性附录) 密封试验方法附录G(规范性附录) 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型式试验和例行试验附录H(资料性附录) 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批试验… 参考文献
10
-
11
12 13 14 15 16
GB/T39248—2020/ISO2712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7127:2014《输送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用热塑性塑料多层
(非硫化)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规范》。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29—2007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ISO148-1:2006,MOD); GB/T1040.1—2018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ISO527-1:2012,IDT); —GB/T1844.1—2008 塑料 符号和缩略语第1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ISO1043-
1:2001,IDT); GB/T3923.1—2013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ISO13934-1:1999,MOD); GB/T5565.1—2017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柔性及挺性的测量 量第1部分:室温弯曲试验(ISO10619-1:2011,IDT); -GB/T5565.2—2017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 柔性及挺性的测量 第2部分:低于室温弯曲试验(ISO10619-2:2011,IDT); GB/T7528—2019 9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术语(ISO8330:2014,IDT); GB/T9573—2013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 (ISO4671:2007,IDT)。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正文中删除"bar”单位表示,只保留“MPa”单位表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市卓励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轻联(大连)包
装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恩以、陈国英、王淑丽、李德龙、陈默。
Ⅱ
GB/T39248—2020/ISO27127:2014
输送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用热塑性塑料多层(非硫化)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规范
警告: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2种型别的输送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用热塑性塑料多层(非硫化)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要求。每种型别分为2类,一类是用于岸上,另一类是用于离岸:
—A类用于岸上;
-B类用于离岸。 本标准适用于内径为25mm~300mm,工作压力为1.05MPa~2.5MPa和工作温度范围为一196℃~
十45℃的热塑性塑料多层(非硫化)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注:离岸液化天然气软管组合件在EN1472-2中也有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563一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方法(ISO1402:2009,IDT) GB/T9572—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电阻和导电性的测定(ISO8031:2009,IDT) GB/T24134一2009橡胶和塑料软管静态条件下耐臭氧性能的评价(ISO7326:2006,IDT) ISO148-1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Metallicmaterials一Charpy
pendulum impact test—Part 1:Test method)
ISO527-1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Plastics一Determinationoftensileproper ties—Part 1:General principles)
ISO4671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的测量方法(Rubberand plastics hose and hose assemblies-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the dimensions of hoses and the lengths of hose assemblies)
ISO8330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术语(Rubberandplasticshosesandhose assemblies-—Vocabulary)
ISO1043-1塑料符号和缩略语第1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Plastics-Symbolsand abbreviated terms—Part 1:Basic polymers and their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ISO10619-1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柔性及挺性的测量第1部分:室温弯曲试验 (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and tubingMeasurement of flexibility and stiffness-Part 1:Bending test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ISO10619-2橡胶和塑料软管及非增强软管柔性及挺性的测量第2部分:低于室温的弯曲试验(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and tubingMeasurement of flexibility and stiffness-Part 2:Bending
1
GB/T 39248—2020/IS027127:2014
tests at sub-ambient temperatures)
ISO13934-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Tex- tilesTensile properties of fabricsPart l:Determination of maximum force and elongation at maxi- mum force using the strip method)
ISO16143-3通用不锈钢第3部分:线(Stainlesssteelsforgeneralpurposes—Part3:wire) EN10088-3不锈钢第3部分:一般用途的耐腐蚀钢的半成品棒、竿、线材、型材和光亮产品的
技术交付条件(Stainlesssteels—Part3:Technicaldeliveryconditionsforsemifinishedproducts,bars, rods,wire,sections and bright products of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s for general purposes)
3术语和定义
ISO833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
应根据以下条件按表1对软管分类:
按用途:
-A类用于岸上; B类用于离岸。
根据工作压力,和 -根据工作温度范围。
表1 压力和温度范围
A类 1型 2.5
B类 1 型 2.0
A类 2 型 1.3
B类 2 型 1.05
压力/温度
最大工作压力
MPa 验证压力 MPa 最小爆破压力
3.75
3.0
1.95
1.58
10
10
5.25
5.2
MPa 工作温度范围
50±3~+45
-50±3~+45
-196±5~+45
196±5~+45
℃ 注:在试验和工作中,随着压力的增加,流体的温度可能会增加。所示温度为常压下测量的温度。
5材料及结构
软管结构如图1所示,且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a)A类:
1)内螺旋奥氏体不锈钢丝符合EN10088-3表4中序号1.4436(X3CrNiMo17-13-3),或
2
GB/T 39248—2020/IS027127:2014
ISO16143-3表1中的X2CrNi19-11、X5CrNiMo17-12-2、X2CrNiMo17-12-2; 2) 由热塑性薄膜和纤维层构成的多层管壁,同时提供所需的性能(见表1)和完好的密封; 3) 外螺旋奥氏体不锈钢丝符合EN10088-3表4中序号1.4436(X3CrNiMo17-13-3),或
ISO16143-3表1中的X2CrNi19-11、X5CrNiMo17-12-2、X2CrNiMo17-12-2。
b) B类:
1)内螺旋奥氏体不锈钢丝符合EN10088-3表4中序号1.4436(X3CrNiMo17-13-3),或
ISO16143-3表1中的X2CrNi19-11、X5CrNiMo17-12-2、X2CrNiMo17-12-2; 2 由热塑性薄膜和纤维层构成的多层管壁,同时提供所需的性能(见表1)和完好的密封: 3) 外螺旋奥氏体不锈钢丝符合EN10088-3表4中序号1.4436(X3CrNiMo17-13-3)或
ISO16143-3表1中的X2CrNi19-11、X5CrNiMo17-12-2、X2CrNiMo17-12-2。
注:外层可根据制造方和采购方的协商带有颜色标识。
说明:
内钢丝;薄膜层;
1- 2 3- 纤维层; 4.
外钢丝。
图1典型的热塑性多层软管解剖图
6尺寸
6.1 内径、公差和最小弯曲半径
当按ISO4671进行测量时,软管内径应符合表2的要求。当按ISO10619-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2给出的值。软管横截面应无任何永久性变形的迹象,如弯结现象。
表2尺寸和最小弯曲半径
内径
公差 mm ±1 ±1 ±1 ±1 ±1
最小弯曲半径
mm 150 175 175 200 200
in 1 1,1/4 1,1/2 1,1/2 2
mm 25 32 38 40 50
3
GB/T39248—2020/IS027127:2014
表2(续)
内径
公差 mm ±2 ±2 ±2 ±2 ±2 ±2 ±3 ±3 ±3
最小弯曲半径
mm 200 250 250 500 550 660 910 2 500 2 500
in 2,1/2 3 3 4 5 6 8 10 12
mm 65 7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6.2 长度公差
当按照ISO4671进行试验时,交付的软管组合件测量长度公差应为二2%。
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性能要求
7
7.1 薄膜和纤维
当按照ISO13934-1或等同ISO527-1纤维试验或等同的薄膜试验,1型在(一50士3)℃,2型在(一196士5)℃的最低温度下进行试验时,薄膜和纤维样品的拉断伸长率应不小于10%。 7.2 软管
当按照表3给出的方法进行试验时,软管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软管的物理性能
性能
单位
要求
方法
MPa 在表1所给出的压力下,
按GB/T 5563一2013,升压速率不小于
验证压力
无泄漏或其他损坏迹象 0.17 MPa/min
按GB/T 5563—2013中8.2,升压至0.07MPa 保持2min,测量软管的初始长度按GB/T5563—2013中8.2,升压至0.07MPa 保持2min后,读取初始读数
8% 8
最大工作压力下长度变化率
最大工作压力下扭转爆破压力
°/m MPa 不大于表1给出的值 按GB/T5563—2013
当软管弯曲到表2给出的半径并施加验证压力 按ISO10619-1 时,无泄漏或可见的损坏
弯曲性能
GB/T39248—2020/ISO27127:2014
表3(续)
单位
性能
要求 3%
方法
按附录A 按附录B
挤压恢复(最大)
在表1给出的验证压力下无泄漏按表1给出的最低温度进行试验在40℃下72h,放大2倍无龟裂
热老化
低温柔性
按ISO10619-2
耐臭氧性能(仅外覆层适用)
按GB/T24134—2009中方法3
7.3 软管接头
根据软管组合件中使用的软管型别,终端软管接头和金属套筒的材料应由如下材料制成:
1型软管:LT(低温)等级碳钢或不锈钢; 2型软管:符合附录C规定的奥氏体不锈钢
对于所有型别的终端软管接头,插入软管及与软管组成连接体部分的表面均应有沟纹,且能够与软管内金属螺旋线的节距相对应。 7.4 软管组合件
软管组合件应装配7.3规定的软管接头。 软管接头应通过以下方法中的一种装配在软管上:
使用密封圈和金属套筒,挤压或扣压;
a) b)使用热固性树脂,如环氧树脂和金属套筒挤压或扣压。
注:软管宜由制造商装配。 当按照表4给出的方法进行试验时,软管组合件应符合表4的要求。 当组装到软管上时,软管接头与内外钢丝间应保持电连续性。
表4软管组合件的物理性能
性能
单位 MPa
方法
要求
在表1给出的压力下无泄漏或其他损 按GB/T5563—2013,压力升不小于坏迹象
验证压力
0.17 MPa/min
当软管弯曲到表2给出的半径并施加验证压力时,无泄漏或可见的损坏
弯曲性能
按ISO10619-1
MPa 爆破压力大于表1给出的值 % 长度变化率符合表3规定 °/m 扭转符合表3规定 MPa 在表1给出的验证压力下无泄漏
静液压试验
按附录D
按附录E和GB/T5563—2013
端部接头安全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