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5481—2017
(2017年确认)
输气管道第三方损坏风险评估
半定量法
Third-party damage risk assessment technique for gas pipeline
Semi-quantitativemethod
2017—08-28发布
2017-08-28 实施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Q/SY05481—2017
再版说明
本标准于2017年复审,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 本标准在发布复审结论的同时,按照《关于调整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规则的通知》(中油质
[2016】434号)的要求对标准编号进行了修改。
本次印刷与前一版相比,技术内容与前版完全一致。 本次仅对标准的封面进行了如下修改:
标准编号由Q/SY1481—2012修改为Q/SY05481—2017。
Q/SY05481—2017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般要求
风险评估模型和步骤 6 管段划分原则
5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报告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金气管道分段第三方损坏风险 因素调查表
a
环半定量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输 气管道第附录C(资料性附录) 天然气泄漏量计算公式参考文献
12
AS/0
Q/SY05481—2017
前 創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西南石油大学、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么惠全、姚安林、冯伟、蒋宏业、常景龙、李又绿、葛艾天、赵冬野、刘艳华、周方勤、刘伟。
S
III
AS/0
Q/SY05481—2017
输气管道第三方损坏风险评估
半定量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役输气管道第三方损坏风险评估的半定量方法,包括风险评估的一般要求、模型、步骤、管段划分原则、指标体系以及评估报告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在役输气管道线路第二方损坏的半定量风险评估。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251 GB 50348 SY/T6621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GB50348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第三方损坏 third-party damage 管道企业及与企业有合同关系的承包商之外的个人或组织无意或蓄意损坏管道系统的行为,如管
道上方的挖掘活动、打孔盗油(气)、针对管道的恐怖袭击等 3. 2
管段 pipelinesection 一个或多个属性相对比较一致的一段管道。 在本标准中是风险等级的划分单元,每个管段有自己
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 3. 3
第三方损坏风险辨识 third-party damage risk identification 针对第三方损坏风险的特点及成因,结合管道特点,对第三方损坏进行成因分析、识别和危害性
评判的方法。 3. 4
附加保护additionalprotection 为了防止管道遭受自然灾害、人为活动等带来的损坏而施加的工程防护措施,例如:水泥盖板、
U型槽、套管等。 3. 5
快速服务系统 rapid service system 快速服务系统就是指针对输气管道第三方施工的信息获取、方案审批、过程监督和工程验收的快
速反应流程。
1
Q/SY05481—2017
一般要求
4. 1 本标准以半定量风险值的大小和风险等级对被评估管段做出综合风险评估。 4.2进行第三方损坏风险评估前,应对被评估管道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资料收集。 4.3数据采集按照表A.1执行,输气管道第三方损坏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各类影响因素的评分应按照附录B的规定执行。 4.4评估人员应熟悉输气管道的工况、 管道的工艺、第三方损坏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5输气管道第三方损坏风险评估报告用于指导输气管道维护管理决策依据的有效时间一般为 1年~2年,超过2年后应对其中与时间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
5 风险评估模型和步骤
5.1 风险评估模型 5. 1. 1 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型
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型见公式(1)公式
R=342
(1)
T=T, +T T, +
(2)
C=U
(3)
D
U=N+RQ
...........(4)
N = N, + N, + N
(5)
D=L
(6)
H
(7)
H= Pp + Cs
式中: R- 相对风险分值; T- 失效可能性各项指标总和: C 泄漏影响系数; T, 社会环境与公共关系指标得分; T 管道的敷设状况指标得分; T3 损坏与防控指标得分; T. 管理与误操作指标得分; U 管输介质危害性系数; D 扩散系数; N 当时性危害系数; RQ 长期性危害系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