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676.1-2014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钢质管道

Q/SY 1676.1-2014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钢质管道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5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3 14:20:00



相关搜索: 管道 风险 管网 燃气 定量 评价 技术规范 部分 城镇 钢质 城镇

内容简介

Q/SY 1676.1-2014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钢质管道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676.1—2014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钢质管道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mi-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gas distribution-
Part 1: Steel pipeline
2014—08—22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676.12014
目 次
前言范围
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评价流程评价指标体系风险评价 6. 1 资料调查 6. 2 单元划分 6. 3 调查表填写 6. 4 计算方法 6. 5 风险等级划分报告编制附录A(规范性附录) 城镇燃气钢质管道评价指标附录B(资料性附录) 城镇燃气钢质管道风险要素调查附录C(资料性附录) 天然气泄漏量计算公式参考文献
2
7
24 Q/SY 1676. 12014
前言
Q/SY1676《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钢质管道;第2部分:聚乙烯管道;一第3部分:燃气站场本部分为Q/SY167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安全环保与技术监督研究院、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飞、刘错、付建华、胡兆科、公禾、苗永健、顾灵伟、张宏伟、乔蓓、冯立德、张华兵、郑兴华、杨玉锋、傅江、谢海强。
II Q/SY 1676. 12014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钢质管道
范围 Q/SY1676的本部分规定了城镇燃气钢质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的一般要求、评价流程、评价指标体系、风险评价及风险等级划分
-
本部分适用于输送符合国家规定的商品天然气的城镇燃气钢质管道(从门站到庭院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管段 segment 作为评价单元的一段管道。 风险risk 潜在损失的量度,用事故发生的概率(可能性)和后果的大小来表示。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风险分析和风险评定的整个过程,是指识别对管道安全运行有不利影响的危害因素,评价事故发
2. 1
2. 2
2. 3
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大小,评定管道风险大小,并提出相应风险控制措施的过程。 2. 4
失效 failure 造成评价单元的某一部分非正常损坏、功能缺失或性能下降,并已达到不能继续安全可靠使用的
事件。 2. 5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maximum allowable operation pressure 系统所能连续操作的最大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压力。 扩散系数 dispersion factor 反映危险物质泄漏相对严重程度的一个方面的数值。该数值应用了泄漏量、泄漏扩散模式和邻近
2. 6
人口密度的参数,反映出了泄漏后果影响的特征, 2. 7
半定量评价法 semi-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将评价单元生产系统及管理状况对风险的贡献大小建立指标体系,对评价单元失效可能性和失效
后果进行评分,利用分值表示其风险相对大小的风险评价方法。
- Q/SY 1676. 12014
一般要求
风险评价应根据上次评价结论按期开展,评价工作结束后应提出再评价的时间;当管道运行状况、周边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管道风险再评价
风险评价时应进行全面危害因素识别,采集能够有效反映当前管道状况的最新运行管理数据;对每一评价单元的影响因素评分时,以每种因素最不利的情况评分。
风险评价可由燃气公司聘请专业机构或自行组织评价人员形成评价团队开展评价工作。评价人员应包括专业评价人员、燃气技术人员、燃气管理人员、现场维护人员中至少3类人员。 评价流程
4
开展风险评价的流程见图1。
评价对象确定
资料调查收集
评价单元划分
失效概率分析
失效后果分析
调查表填写
风险计算
风险等级划分
+
报告和结论图1 风险评价流程
5 评价指标体系
城镇燃气钢质管道总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含第三方影响评分指标体系、腐蚀影响评分指标体系、设计影响评分指标体系、误操作影响评分指标体系、泄漏影响指标体系五个部分,指标体系中各单项指标说明及评分见附录A。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第三方影响、腐蚀影响、设计影响、误操作影响总分为400分,按照6.4的方式计算评价单元的相对风险值,其分值越大,相对风险越小。
2 Q/SY 1676. 12014
风险评价
6
6. 1 资料调查
风险评价时应对燃气管网历史资料、运行管理数据、敷设环境情况等信息进行调查,应包含以下内容:
燃气管道设计资料。 燃气管道施工资料。 峻工验收资料。 运行条件。 管理维护条件。 燃气管道常规检测评价资料。 燃气管道泄漏检测结果。 阴极保护工作情况。 燃气管道失效记录。 燃气管道抢维修记录。 燃气管道进出气支线及气源与用户情况。 线路标记。 在线监测数据。 燃气管道沿线地形地貌特征。 燃气管道沿线市政建(构)筑物分布。 燃气管道沿线地区的住户统计、人口密度及地区等级划分情况。 燃气管道沿线深根植物分布情况。 燃气管道沿线土壤性质与气候条件。 燃气管道事故与自然灾害情况。 燃气管道防护措施。 燃气管道沿线社会治安情况。 其他与附录B表格中相关的风险因素。
-
6. 2 单元划分 6. 2.1 依据
根据6.1的资料收集结果来划分风险评价单元,评价单元划分主要依据燃气管道所在区域、人口密度、使用时间、管道规格型号、压力等级、管体腐蚀状况、防腐层状况、土壤状况、敷设方式等要素的变化情况确定。 6.2.2方法
应利用管道要素存在明显区别的点来划分城镇燃气钢质管道风险评价单元,根据6.2.1中参考要素的重要性逐次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单元分方法有动态分段法和人工分段法两种:
a) 采用动态分段法进行评价单元划分时,可同时参考多个风险要素,将各参考要素特征信息转
化为动态地图对评价单元进行划分。 b) 采用人工分段法进行评价单元划分时,应在充分收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人工走
线的方式完成,其具体作法如下:
3 Q/SY 1676. 1—2014
沿管道1km长管段的地区级别变化超过一个等级,应增加分段点。此类分段每公里不得超过一次,只要人口密度保持稳定,则不必插人分段点;出现这种情况的区别点,一般在城市、乡镇边界处;当相邻两段敷设方式变化,或土壤腐蚀状况变化达到30%以上时应增加一个分段点;当管道出现压力等级变化分界点时应增加分段点;遇到管道的管龄不同时应增加一个分段点;当管道外防腐层状况发生严重变化时应增加一个管线分段点;在管道腐蚀出现严重变化处应增加分段点;当出现水毁、泥石滇、不均匀沉降等地灾区域,应增加一个分段点。
6.3 调查表填写
对管道进行评价单元划分后,应分别对每评价单元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评价各评价单元的失效概率指标和失效后果指标,并按要求填入《管道分段风险因素调查表》中,格式参见附录B。
计算方法
6.4
相对风险值的计算公式:
R= L/C
(1)
. .. .. ...
L = E+ F + S+ W
C= P./D
++-++-
D=V/P。 V=Q/K . .
(4)
+..
.....
式中: R 相对风险值; L 评价指数和; C 泄漏影响系数; E 设计指数; F 腐蚀指数; S- 第三方指数; W 误操作指数; P. 介质危险性(本部分涉及的管输介质为净化天然气,其介质危险性取值为7); D- 扩散系数; V 泄漏系数; Q 泄漏量分值(泄漏量参照附录C计算,泄漏量分值应根据泄漏量来取值); K 泄漏扩散模式; P。 人口密度分值。
6.5 风险等级划分
将计算出的相对风险值对照风险等级划分表确定其风险等级(见表1)。
上一章:Q/SY 1691-2014 二氧化碳驱油气田站内工艺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下一章:Q/SY 1619-2013 滩海海底管道防腐蚀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Q/SY 05676.1-2020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燃气管道 Q/SY 1676.2-2014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2部分:聚乙烯管道 Q/SY 05676.2-2019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2部分:燃气站场 Q/SY 1676.3-2014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3部分:燃气站场 Q/SY 1676.2-2014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3部分:燃气站场 Q/SY 18010-2024 滩浅海海底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SY/T 6891.1-2012 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方法 第1部分:半定量评价法 Q/SY 05018-2017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