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5176-2018 原油管道工艺控制通用技术规定

Q/SY 05176-2018 原油管道工艺控制通用技术规定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5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3 10:15:36



相关搜索: 控制 管道 技术 工艺 原油 05176

内容简介

Q/SY 05176-2018 原油管道工艺控制通用技术规定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5176—2018
(2018年确认)
原油管道工艺控制
通用技术规定 Process control for crude oil pipeline-
Generaltechnical code
2018-11-12 发布
2018-11-12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051762018
再版说明
本标准于2018年复审,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 本标准在发布复审结论的同时,按照《关于调整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规则的通知》(中油质
[2016】434号)的要求对标准编号进行了修改。
本次印刷与前一版相比,技术内容与前版完全一致。 本次仅对标准的封面进行了如下修改:
标准编号由Q/SY1176—2009修改为Q/SY05176—2018;一标准发布单位按照企业公章,修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05176—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管道系统控制总体要求 4.1 总体要求 4.2 各类型站场的功能 4.3 工艺流程编号一般规定 4. 4 调度控制中心的功能和控制范围 4.5 站控制系统功能和控制范围 4. 6 设备就地控制 .... 原油管道系统控制与保护 ... 5. 1 系统控制原则 5.2 管道系统安全保护站场典型工艺操作技术费求 6.1 主要工艺变量检测 6.2 罐区操作技术要求 6.3 清管器发送系统操作技术要求 6.4 清管器接收系统操作技术要求 6.5 输油泵系统操作技术要求 6.6 压力/流量调节系统操作技术要求 6.7 加热炉系统 6.8 加剂系统 6.9 原油过滤设施 6.10 计量标定区 6.11 排污油系统 6.12 泄压系统及注油系统 6.13 线路阀室管道运行工况控制与处理.. 7.1 管道启/停输 7.2 应急工况控制与处理
5
6
4
.
: 1
7
附件 修改单
2
I Q/SY051762018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油气调控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帆、、未坤锋、付明、赵丽英、徐水营、王学军、李继述、张文伟、 张志军。
0
II Q/SY05176—2018
原油管道工艺控制 通用技术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原油管道工艺控制总体要求,以及控制和保护、应急控制与处理、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新建原润管道的工艺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改、扩建原油管道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儿 是不注几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SY201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来煲系维 通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顺序输送batchtransportation 多种原油用同一管道依次输送的
3. 2
故障保持failurehold 当阀门的驱动能源或控制信号失去时,阀门截流元件保特在当前位当
3. 3
故障关闭failureclosed 当阀门的驱动能源或控制信号失去时,阀门板流元件移至关内位量
3. 4
站控制系统 stationcontrol system 对全站的输油工艺、输泊设备及辅助设施宝管道系统控制总体要求
Y
4.1 总体要求
原油管道应采用密闭输送方式;输送高凝原油的管道宜采用加热、掺兑或改性输送方式;输送不同种原油时,可采取顺序输送工艺,宜根据所输油品的物性相接近程度来确定排序;采用顺序输送工艺的原油管道首站、中间分输/输入点及末站宜设置混油界面检测设备,混油宜在管道终点进行切割;原油管道控制方式宜采用调度控制中心控制、站控制室控制和设备就地控制;原油管道应设置监视、控制、调度和管理系统;与主要输油工艺流程切换有关的设备均应能够在调度控制中心远控操作;
1 Q/SY05176—2018
能够实现管道水击超前保护;顺序输送多种原油时,调度控制中心主计算机系统宜配置批量输送的调度计划、预测、界面跟踪、原油切换、管道储量等实时模拟软件;应设置可靠的数据传输主信道和备用信道:输油站应设置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并能传输至调度控制中心。
4.2各类型站场的功能 4.2.1首站
首站具有接收来油进罐、黏内循环、加压(加热)外输、压力泄放、清管器发送功能,必要时还应具有交接计量功能。 4.2.2中间(热)泵站
中间(热)泵站具有清管器接收/发送或越路、加压(加热)正输、压力(热力)越站、全越站、 压力泄放功能,必要时还应具有圳热反输和三压回注功能 4.2.3加热站
加热站具有清管器接收, /发送或越站、加热正输、热力越站、全越站功能。 4.2.4分输站
分输站具有正输、分输、调 压计站、标定功能 必要时还应具有储存、发油及站内循环的功能。 4.2.5输入站
输入站应具有首站同等的功能。 4.2.6清管站
清管站具有正输、清管器接收/发送功能。 4.2.7减压站
减压站具有减压正输、压力泄放、清管器接收/发送功能,必要时还应具有泄压回注功能。 4.2.8末站
末站具有清管器接收、 米油进罐、沾内循环、原油转输、压力泄放、计量、标定功能。 上述输油站根据需要可设有反输功能。
4.3工艺流程编号一般规定
站场内工艺区域编号、工艺设备代号、图形符号及文字代号规是应符合Q/SY201的有关规定;工艺流程图中主要阀门均应有独立、固定的编号
4.4调度控制中心的功能和控制范围
在调度控制中心对远控阀门、输 油泵机组、加热系统、调压系统、分输/输入计量系统等进行操作控制;并对管道运行控制 变量进行调整和管道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
各站及工艺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线路远控截断阀和检测点状态监控;管线系统动态变量记录及趋势图品示采集和处理主要工艺变量数据,实时进行显示、报警、存储、记录、打印;输油泵机组远控启/停、加热炉系统远控关闭、远控阀门的打开/关闭操作:发布ESD指令,包括全线ESD、线路紧急截断阀、输油泵机组、加热炉系统ESD和各中间泵站ESD阀门的控制;全线启输、增量或减量输送;全线停输(包括计划停输和事故停输);模拟计算,包括输送水力计算模拟、混油计算、原油切割位置计算等;向管道沿线各控制点下达压力和流量设定值以及在非正常情况下,根据沿线的工况,改变相关的压力或流量设定值;
2 Q/SY05176—2018
管道应急处理,如管道发生泄漏、威胁管道安全的水击、沿线各站非正常关闭等工况处理;原油界面跟踪、清管器跟踪;管道的泄漏检测与定位;控制权限的确定;数据传输信道故障时主备信道的自动切换。
4.5 站控制系统功能和控制范围
接受和执行调度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进行控制和调整设定值,并能独立工作;向调度控制中心传输经选择的数据信号和报警信息;过程变量的巡回检 润和效据处理,动态变量的记录及趋势图显示;站运行状态、工艺流程、动态效据的画面或图像显示,报警、存储、记录、打印;压力、温度、液位或流量的控制、调节: ESD触发;本站各种设备的联 送锁保护:本站设备启动、停 落和自动切换的实现;输油泵机组、加热系统及主要工艺设备的顺序控制
4.6设备就地控制
输油泵机组就地启 停操作:加热系统就地启/ 1停操作:阀门就地开启/关间:设定点就地调整; ESD就地按钮动作。
5 原油管道系统控制与保护 5.1 系统控制原则
管道控制系统的设置应以安全、可堂、平稳、高效为翡本管道输送宜采用压力控制模式,通过调速设施租调!阅实观:原油分输/输入宜采用流量控制,流量控制通过流量调节阀控制来实现;管道系统保护宜采用超前保护、停采保护及压保护由于故障或事故原因而进行的系统联锁保护控制应进行分级, 级原则应根据安全运行和控制要求共同确定;条件允许的保护控制宜预 报警并人工确认后采取保护措
1
5.2管道系统安全保护
管道系统安全保护主要有安全油放、联锁保护、程序控制和ESD保护。 5.2.1安全泄放系统
管道各站应设压力泄放系统;泄压阀出口管线上应设有流量开关,用于监视泄压阀是否开启;在可能出现由于温升引起压力超高的管段上应设安全阀。
5.2.2联锁保护
a)储罐液位超限联锁保护:
储罐液位低低限联锁保护;储罐液位高高限联锁保护。
b)输油泵机组故障自保护功能:
输油泵轴承温度、振动超限保护;
3 Q/SY05176—2018
输油泵机械密封泄漏超限保护;输油泵泵壳温度超限保护;电机轴承温度、振动超限保护;电机定子温度超限保护;变频器调速系统温度超限保护;变频器调速系统负荷过载超限保护;变频器调速系统过电流保护;变频器调速系统低电压保护。
c)输油泵机组与管线运 行压乐力联锁保
输油泵机组与进泵压力联锁保护:输油泵机组与出泵压力联锁保心输油泵机组与出站 联锁保护
d)加热炉自保护功能 全少成具有)
炉膛温度超限联 锁排烟温度超限联锁保护:燃烧器熄火联锁保护
e)工艺流程过程控制中的阀门操作联锁保 5.2.3ESD系统 5.2.3.1一般要求
原油管道SCADA 办 就应设置续立的ESD系统; ESD系统由调度控制中心ESD系统、 ESD系统、 具有ESD功能的单体(单元)设备以及相关的软硬件配置构成; ESD指令应具有最 优先级: 无论ESD指令从何处下达,ESD控制命令均应能到达被控设备,并使它们按预定的顺序动作: ESD系统动作可手动(调度控制中心、 站控制室中的ESD手动按钮,工艺设备区现场的 ESD手动按钮,输油泵机组的ESD手动按钮,加热炉的ESD手 动按钮)或自动(站ESD 系统或设备的ESD系统信号)触发;输油泵机组、加热炉系统良具有ESD功能:各工艺站场进出站应设置ESD機断阀:所有ESD系统的动作将发出阅锁信号
工复位的命令前不能再次启动。
5.2.3.2ESD系统分级
根据ESD指令发出的主体不同可将 ESD三级。
单体设备ESD 站ESD和调度控制中心
a)设备单体ESD:
1)进出站ESD截断阀:
ESD截断阀应有独立的动力源; ESD截断阀执行器宜采用电/液联动、气/液联动或气动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具有依靠自身动力源快速关闭截断阀的功能; ESD截断阀只能接受ESD,PLC发出的ESD指令; ESD截断阀及执行机构应为防火型,其电气仪表接线均应符合相关规定。
2)输油泵机组ESD主要包括:
就地ESD按钮触发;接到调度控制中心或SCS的ESD命令触发;
4
上一章:Q/SY 05180.3-2019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 下一章:Q/SY 05157.8-2017 天然气管道工艺运行规程 第8部分:涩宁兰天然气管道

相关文章

Q/SY 05179-2018 成品油管道工艺控制通用技术规定 Q/SY 05156.5-2017 原油管道工艺运行规程 第5部分:西部原油管道 Q/SY 1156.9-2013 原油管道工艺运行规程 第9部分:石兰原油管道 Q/SY 1156.5-2013 原油管道工艺运行规程 第5部分:西部原油管道 Q/SY 05156.9-2017 原油管道工艺运行规程 第9部分:石兰原油管道 Q/SY 05156.20-2017 原油管道工艺运行规程 第20部分:新大原油管道 Q/SY 05156.2-2017 原油管道工艺运行规程 第2部分:库鄯原油管道 Q/SY 05156.1-2017 原油管道工艺运行规程 第1部分:轮库原油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