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30028-2018 氯苯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HG/T 30028-2018 氯苯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9 09:28:59



相关搜索: hg 安全 生产 技术规范 氯苯 30028 氯苯

内容简介

HG/T 30028-2018 氯苯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ICS 71. 020 G 09 备案号:66001—2019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0028—2018
代替HGA008--1983
氯苯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Safetytechnicalcodeforchlorobenzene
2019-07-01实施
2018-12-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3002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A008一1983《氯化苯生产安全技术规定》。与HGA008一1983相比,除编辑性
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根据GB/T2404一2014,中文名称修改为“氯苯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增加了“前言”(见前言);修改“总则”为“范围”(见1);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修改并补充了“生产安全技术规定”的内容(见4);修改并补充了“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技术规定”的内容(见5);增加了“检维修安全要求”(见6);增加了“贮存安全要求”(见7);增加了“运输安全要求”(见8);修改并补充了“劳动保护和劳动环境的安全规定”的内容(见9);增加了“泄漏应急处理”(见10);删除了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安全生产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江苏苏化集团张家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成建敏、谢坤元、赵丽、邵国武、王迪。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A008—1983。
(45)
I HG/T30028—2018
氯苯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苯生产企业原料的安全要求、生产安全技术规定、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技术规定、 检维修安全要求、贮存安全要求、运输安全要求、劳动保护和劳动环境的安全规定以及泄漏应急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以铁为催化剂的苯高温氯化法制取氯苯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04 -2014 氯苯 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迁规范
GB5001 GB5005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 接触限 化学有 因素
工作场所有鲁因素职业接触限 物理因素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工业管道
GBZ 2. TSGD0001 TSGQ5001 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
E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0004 国务院令第549号 特种 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原料的安全要求
3
原料氯中,氢含量小于体积分数3.5%,氧含量小于体积分数7.5%
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4
4.1 卸苯作业 4. 1. 1 纯苯槽车进入生产区域速度应小于等于5km/h。 4.1.2卸苯人员应先检查纯苯槽车有无静电接地带,否则禁止卸苯。 4.1.3卸苯处应有完好的静电接地装置,纯苯贮槽及管道设备均应可靠接地。 4. 1. 4 先连接好与纯苯槽车的静电接地线,然后连接卸苯管道,再开始卸苯,纯苯流速小于等于 3m/s。卸苯中不允许有泄漏。 4.1.5卸苯禁止用橡胶管,应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软管。
(47)
1 HG/T30028—2018 4.1.6卸苯结束后,应先脱开连接管道,最后脱开静电接地系统。由卸苯人员确认周围无泄漏后,告知驾驶员后,才能发动汽车。 4.2氯化工序 4.2.1持证上岗操作,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岗位上应备有防毒面具。 4.2.2 定时检查干苯贮槽液位,苯高位槽容量应可供20min以上的生产用量,并设有液位安全报警装置。 4.2.3开车时应控制进人氯化器的原料苯含水分小于0.07%。 4.2.4氯化釜通氯气后至正常前的30min内是爆鸣或爆炸的发生期,开车前应对氯化系统用氮气置换。 4.2.5氯气总管压力应根据工艺要求控制在0.10MPa~0.20MPa的范围内。 4.2.6氯气管道应安装远程遥控的紧急切断装置,并与氯化器液相温度和氯气总管压力连锁。 4.2.7 氯化器液相温度不得超过85℃。 4.2.8氯化停车后,应注意液相温度变化,应注意氯气阀漏或没有关严。 4.2.9冬季停车应放尽氯化器及干苯下料管内的物料和冷凝器、各泵的冷却水。 4.2.10苯蒸气与空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苯、氯苯极易燃烧,生产岗位禁止带人火种,不允许穿带铁钉的鞋和化纤织物进人防爆岗位。禁止用铁器敲打设备。 4.2.11操作岗位应杜绝跑、冒、滴、漏,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4.2.12紧急情况处理: 4.2.12.1紧急停电、停水,应立即停车。 4.2.12.2发生尾气爆鸣,应立即停车。 4.2.12.3酸性氯化液中有黑色的固体时,应立即停车。 4.2.12.4氯化釜温度剧升,应立即停止通氯气和进苯,让其自然冷却,同时要防止空气进入氯化器。 4.2.12.5原材料、中间体或成品发生重大泄漏时,应立即停车。杜绝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人。应急处理人员应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切断泄漏源,防止进人清洁下水、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4.2.12.6发生火灾,应立即停车,并立即切断可燃物来源,组织抢救,应立即报警。 4.3水洗中和工序 4.3.1上岗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装卸、调配碱液、放废水时要戴防护眼镜及防护手套。 4.3.2在废水排放过程中应有人看守,以免放废水时将物料带入下水道。生产中排出的废液经管道进入废水处理系统,以防止苯流失。应采取防止物料泄漏至清净下水系统的措施。
(48)
2 HG/T30028—2018
4.4粗精馏工序 4.4.1遵守工艺规程,定时检查粗精馏塔的液面。 4.4.2控制塔压,安全装置要完好、齐全,并定期校验。 4.4.3禁止带人火种和穿带铁钉的鞋、化纤织物进入岗位,不应用铁棒或铁制工具敲打设备和管道。 4.5尾气吸收工序 4.5.1吸收塔排出的不凝性气体含苯不得高于体积分数1.5%。 4.5.2氯化尾气冷凝器使用低于5℃的冷媒时,冷凝器的尾气出口处宜安装温度自控连锁和报警系统,防止氯化尾气中的苯在冷凝器内冻结 4.6 氯苯灌装作业 4.6.1 灌装管或氯苯贮槽上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防静电设施应良好,每年应定期检测。 4.6.2 灌装管禁用橡胶管,应用导电性良好的金属软管等。 4.6.3灌装前应先检查氯苯槽车有无静电接地带,把静电接地线接在氯苯槽车或灌装桶上,连接好灌装管道,不准有泄漏。 4.6.4 氯苯灌装速度为小于等于3m 4.6.5灌装结束, 应先关闭阀门脱开灌装管 再脱开静电接地系统山灌装人员确认周图无氯苯泄漏,告知驾驶员后,方可发动汽 汽车行驶速度为小 于5kmh
5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技术规定
5.1氯苯生产属甲类火灾危险性范围,主房建筑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所有电器设备的防爆型式和措施应符合防爆要求。 5.2生产厂房应安装避雷设施,符合GB50057的规定,并定期检测。 5.3特种设备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其中压力容器应符合TSGR0004,压力管道应符合 TSGD0001,起重设备应符合TSGQ5001。 5.4贮存和输送物料(苯、氯化液、氯苯等)的设备、管线都要安装消除静电装置,接地电阻值小于10Q,并定期检查。 5.5凡易燃易爆气体的放空管,应装有阻火器或呼吸阀,并定期检查 5.6使用的物料机泵选型应合理,机泵设备运行应处于完好状态,禁止物料泄漏,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因机泵传动摩擦引起的机泵起火。 5.7 生产装置内各种仪表应安全可靠,自动报警和安全连锁应工作稳定有效。 5.84 生产装置的安全附件及安全罩、防护栏杆、地沟盖板等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完好。 5.9定时检查灯、电线、开关等有无破损不安全之处。
(49)
3 HG/T30028—2018
6检维修安全要求
6.1设备管道检修时应将物料放净。 6.2禁止在转动设备工作时进行清扫、擦洗、调整和修理作业,作业时应切断电源并挂警示牌。 6.3检修苯、酸、碱类管道、设备,需戴好护目镜、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小心轻放。 6.4涉及现场设备不动火检修时,要对停车、置换、检修、试压开车等环节制定施工方案,并经风险评审,现场施工人员应经过安全教育。 6.5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防腐工作,设备、管线连接螺栓应涂刷油脂以达到防腐保护。 6.6检修动火措施: 6.6.1设备及管道检修时,不允许在生产现场进行动火作业。 6.6.2特殊情况下需动火作业的,首先应清理动火区周围易燃物质,若移出有困难,应用绝缘的隔板隔开。 6.6.3在装载过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的设备和管道上动火作业时,要进行清洗和置换,互相连通的管线应安装盲板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断开拆下一段管道)。 6.6.4动火作业应按照GB30871的规定办理安全作业证后进行作业,指定一名或者多名监火人员,监火人员离开现场应停止动火。 6.6.5设备、管、沟等受限空间动火前应进行气体分析,连续分析2次合格后才可动火,分析与动火时间间隔不得大于0.5h,停止动火时间超过0.5h应重新进行动火气体分析。进人受限空间作业应按照GB30871的规定办理安全作业证后进行作业,作业人员应佩戴长管式防毒面具,并有专人监护。
7贮存安全要求
7.1氯苯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热源、发火源及不兼容物。 7.2氯苯贮存桶应避免大量贮存于室内。 7.3氯苯贮槽要有排气管,排气口安装阻火器,贮槽应为地面贮槽,底部整个区域应封住以防渗漏,周围须有能围堵整个容量的围堰。 7.4桶、槽或贮存容器可充填情性气体,以减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7.5贮存苯的贮槽要做好防冻、防高温隔热处理。 7.6贮存区应安装泄漏、火灾报警装置和适用的消防系统,应有可用的物料紧急收集转移装备。 7.7贮存区应标示清楚,通道无障碍物,贮存区只允许指定或受过训练的人员进入。
8运输安全要求
8.1氯苯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导航装置。未经公安机关
(50)
4 HG/T30028—2018
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8.2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车辆排气管应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8.3禁止与氧化剂、食品添加剂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 热源、高温区,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高温季节应早晚运输。
9劳动保护和劳动环境的安全规定
1
9.1劳动保护 9.1.1操作人员工作时间内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9.1.2接触苯、酸和碱类时,作业人员应戴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9.1.3接触苯、氯化液、氯苯和碱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9.1.4进入受限空间(塔、罐和沟内等)检修作业时,要穿戴好防护服,还要佩戴防毒面具等,有人监护,禁止单人作业。 9.1.5熟悉本岗位有毒有害物质性质,熟知急救方法和气体防护知识,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9.2急救措施 9.2.1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9.2.2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9.2.3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9.2.4月 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就医。 9.2.5遇到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将触电者移至空地,及时做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抢救。 9.3劳动环境 9.3.1严格控制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减少对环境卫生的污染。 9.3.2应定期监测生产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应符合GBZ2.1和GBZ2.2的规定。
10泄漏应急处理
10.1立即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和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10.2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人河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10.3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51)
5 HG/T30028—2018
4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
10.4 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52) ICS 71. 020 G 09 备案号:66001—2019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0028—2018
代替HGA008--1983
氯苯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Safetytechnicalcodeforchlorobenzene
2019-07-01实施
2018-12-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3002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A008一1983《氯化苯生产安全技术规定》。与HGA008一1983相比,除编辑性
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根据GB/T2404一2014,中文名称修改为“氯苯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增加了“前言”(见前言);修改“总则”为“范围”(见1);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修改并补充了“生产安全技术规定”的内容(见4);修改并补充了“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技术规定”的内容(见5);增加了“检维修安全要求”(见6);增加了“贮存安全要求”(见7);增加了“运输安全要求”(见8);修改并补充了“劳动保护和劳动环境的安全规定”的内容(见9);增加了“泄漏应急处理”(见10);删除了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安全生产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江苏苏化集团张家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成建敏、谢坤元、赵丽、邵国武、王迪。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A008—1983。
(45)
I HG/T30028—2018
氯苯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苯生产企业原料的安全要求、生产安全技术规定、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技术规定、 检维修安全要求、贮存安全要求、运输安全要求、劳动保护和劳动环境的安全规定以及泄漏应急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以铁为催化剂的苯高温氯化法制取氯苯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04 -2014 氯苯 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迁规范
GB5001 GB5005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 接触限 化学有 因素
工作场所有鲁因素职业接触限 物理因素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工业管道
GBZ 2. TSGD0001 TSGQ5001 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
E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0004 国务院令第549号 特种 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原料的安全要求
3
原料氯中,氢含量小于体积分数3.5%,氧含量小于体积分数7.5%
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4
4.1 卸苯作业 4. 1. 1 纯苯槽车进入生产区域速度应小于等于5km/h。 4.1.2卸苯人员应先检查纯苯槽车有无静电接地带,否则禁止卸苯。 4.1.3卸苯处应有完好的静电接地装置,纯苯贮槽及管道设备均应可靠接地。 4. 1. 4 先连接好与纯苯槽车的静电接地线,然后连接卸苯管道,再开始卸苯,纯苯流速小于等于 3m/s。卸苯中不允许有泄漏。 4.1.5卸苯禁止用橡胶管,应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软管。
(47)
1 HG/T30028—2018 4.1.6卸苯结束后,应先脱开连接管道,最后脱开静电接地系统。由卸苯人员确认周围无泄漏后,告知驾驶员后,才能发动汽车。 4.2氯化工序 4.2.1持证上岗操作,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岗位上应备有防毒面具。 4.2.2 定时检查干苯贮槽液位,苯高位槽容量应可供20min以上的生产用量,并设有液位安全报警装置。 4.2.3开车时应控制进人氯化器的原料苯含水分小于0.07%。 4.2.4氯化釜通氯气后至正常前的30min内是爆鸣或爆炸的发生期,开车前应对氯化系统用氮气置换。 4.2.5氯气总管压力应根据工艺要求控制在0.10MPa~0.20MPa的范围内。 4.2.6氯气管道应安装远程遥控的紧急切断装置,并与氯化器液相温度和氯气总管压力连锁。 4.2.7 氯化器液相温度不得超过85℃。 4.2.8氯化停车后,应注意液相温度变化,应注意氯气阀漏或没有关严。 4.2.9冬季停车应放尽氯化器及干苯下料管内的物料和冷凝器、各泵的冷却水。 4.2.10苯蒸气与空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苯、氯苯极易燃烧,生产岗位禁止带人火种,不允许穿带铁钉的鞋和化纤织物进人防爆岗位。禁止用铁器敲打设备。 4.2.11操作岗位应杜绝跑、冒、滴、漏,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4.2.12紧急情况处理: 4.2.12.1紧急停电、停水,应立即停车。 4.2.12.2发生尾气爆鸣,应立即停车。 4.2.12.3酸性氯化液中有黑色的固体时,应立即停车。 4.2.12.4氯化釜温度剧升,应立即停止通氯气和进苯,让其自然冷却,同时要防止空气进入氯化器。 4.2.12.5原材料、中间体或成品发生重大泄漏时,应立即停车。杜绝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人。应急处理人员应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切断泄漏源,防止进人清洁下水、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4.2.12.6发生火灾,应立即停车,并立即切断可燃物来源,组织抢救,应立即报警。 4.3水洗中和工序 4.3.1上岗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装卸、调配碱液、放废水时要戴防护眼镜及防护手套。 4.3.2在废水排放过程中应有人看守,以免放废水时将物料带入下水道。生产中排出的废液经管道进入废水处理系统,以防止苯流失。应采取防止物料泄漏至清净下水系统的措施。
(48)
2 HG/T30028—2018
4.4粗精馏工序 4.4.1遵守工艺规程,定时检查粗精馏塔的液面。 4.4.2控制塔压,安全装置要完好、齐全,并定期校验。 4.4.3禁止带人火种和穿带铁钉的鞋、化纤织物进入岗位,不应用铁棒或铁制工具敲打设备和管道。 4.5尾气吸收工序 4.5.1吸收塔排出的不凝性气体含苯不得高于体积分数1.5%。 4.5.2氯化尾气冷凝器使用低于5℃的冷媒时,冷凝器的尾气出口处宜安装温度自控连锁和报警系统,防止氯化尾气中的苯在冷凝器内冻结 4.6 氯苯灌装作业 4.6.1 灌装管或氯苯贮槽上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防静电设施应良好,每年应定期检测。 4.6.2 灌装管禁用橡胶管,应用导电性良好的金属软管等。 4.6.3灌装前应先检查氯苯槽车有无静电接地带,把静电接地线接在氯苯槽车或灌装桶上,连接好灌装管道,不准有泄漏。 4.6.4 氯苯灌装速度为小于等于3m 4.6.5灌装结束, 应先关闭阀门脱开灌装管 再脱开静电接地系统山灌装人员确认周图无氯苯泄漏,告知驾驶员后,方可发动汽 汽车行驶速度为小 于5kmh
5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技术规定
5.1氯苯生产属甲类火灾危险性范围,主房建筑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所有电器设备的防爆型式和措施应符合防爆要求。 5.2生产厂房应安装避雷设施,符合GB50057的规定,并定期检测。 5.3特种设备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其中压力容器应符合TSGR0004,压力管道应符合 TSGD0001,起重设备应符合TSGQ5001。 5.4贮存和输送物料(苯、氯化液、氯苯等)的设备、管线都要安装消除静电装置,接地电阻值小于10Q,并定期检查。 5.5凡易燃易爆气体的放空管,应装有阻火器或呼吸阀,并定期检查 5.6使用的物料机泵选型应合理,机泵设备运行应处于完好状态,禁止物料泄漏,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因机泵传动摩擦引起的机泵起火。 5.7 生产装置内各种仪表应安全可靠,自动报警和安全连锁应工作稳定有效。 5.84 生产装置的安全附件及安全罩、防护栏杆、地沟盖板等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完好。 5.9定时检查灯、电线、开关等有无破损不安全之处。
(49)
3 HG/T30028—2018
6检维修安全要求
6.1设备管道检修时应将物料放净。 6.2禁止在转动设备工作时进行清扫、擦洗、调整和修理作业,作业时应切断电源并挂警示牌。 6.3检修苯、酸、碱类管道、设备,需戴好护目镜、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小心轻放。 6.4涉及现场设备不动火检修时,要对停车、置换、检修、试压开车等环节制定施工方案,并经风险评审,现场施工人员应经过安全教育。 6.5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防腐工作,设备、管线连接螺栓应涂刷油脂以达到防腐保护。 6.6检修动火措施: 6.6.1设备及管道检修时,不允许在生产现场进行动火作业。 6.6.2特殊情况下需动火作业的,首先应清理动火区周围易燃物质,若移出有困难,应用绝缘的隔板隔开。 6.6.3在装载过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的设备和管道上动火作业时,要进行清洗和置换,互相连通的管线应安装盲板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断开拆下一段管道)。 6.6.4动火作业应按照GB30871的规定办理安全作业证后进行作业,指定一名或者多名监火人员,监火人员离开现场应停止动火。 6.6.5设备、管、沟等受限空间动火前应进行气体分析,连续分析2次合格后才可动火,分析与动火时间间隔不得大于0.5h,停止动火时间超过0.5h应重新进行动火气体分析。进人受限空间作业应按照GB30871的规定办理安全作业证后进行作业,作业人员应佩戴长管式防毒面具,并有专人监护。
7贮存安全要求
7.1氯苯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热源、发火源及不兼容物。 7.2氯苯贮存桶应避免大量贮存于室内。 7.3氯苯贮槽要有排气管,排气口安装阻火器,贮槽应为地面贮槽,底部整个区域应封住以防渗漏,周围须有能围堵整个容量的围堰。 7.4桶、槽或贮存容器可充填情性气体,以减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7.5贮存苯的贮槽要做好防冻、防高温隔热处理。 7.6贮存区应安装泄漏、火灾报警装置和适用的消防系统,应有可用的物料紧急收集转移装备。 7.7贮存区应标示清楚,通道无障碍物,贮存区只允许指定或受过训练的人员进入。
8运输安全要求
8.1氯苯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导航装置。未经公安机关
(50)
4 HG/T30028—2018
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8.2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车辆排气管应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8.3禁止与氧化剂、食品添加剂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 热源、高温区,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高温季节应早晚运输。
9劳动保护和劳动环境的安全规定
1
9.1劳动保护 9.1.1操作人员工作时间内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9.1.2接触苯、酸和碱类时,作业人员应戴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9.1.3接触苯、氯化液、氯苯和碱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9.1.4进入受限空间(塔、罐和沟内等)检修作业时,要穿戴好防护服,还要佩戴防毒面具等,有人监护,禁止单人作业。 9.1.5熟悉本岗位有毒有害物质性质,熟知急救方法和气体防护知识,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9.2急救措施 9.2.1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9.2.2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9.2.3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9.2.4月 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就医。 9.2.5遇到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将触电者移至空地,及时做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抢救。 9.3劳动环境 9.3.1严格控制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减少对环境卫生的污染。 9.3.2应定期监测生产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应符合GBZ2.1和GBZ2.2的规定。
10泄漏应急处理
10.1立即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和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10.2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人河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10.3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51)
5 HG/T30028—2018
4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
10.4 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52)
上一章:HG/T 30027-2018 漂白粉、漂白液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下一章:HG/T 30029-2018 三氯乙醛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HG/T 5490-2018 邻氯苯腈 HG/T 3602-2016 邻二氯苯 HG/T 4489-2020 对二氯苯 HG/T 5292-2017 间硝基氯苯 HG/T 5296-2017 对氯苯胺 HG/T 6033-2022 间氯苯胺 HG/T 4489-2013 对二氯苯 HG/T 3602-2010 邻二氯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