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749—2019
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Vehicle Contour Dimensions Testers
2019-09-27发布
2019-12-27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JJF1749—2019
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校准规范
JJF 1749—2019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Vehicle
Contour Dimensions Testers
归口单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贵州省计量测试院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成都佳诚弘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市强科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江兴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749—2019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罗文博(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王勇(贵州省计量测试院)张奇峰(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杨景云(成都佳诚弘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杰(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杨华西(合肥市强科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周申生(浙江江兴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JJF1749—2019
目 录
引言
(IⅡ) (1) (1 ) (1 ) (1) (1) (1) (1) (1) (1) (2) (2) (2) (2) (4) (4) (4) (5) (6) (7)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概述 4 计量特性. 4.1示值误差 4.2重复性. 5校准条件 5.1环境条件. 5.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5.3场地设施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1 校准项目 6.2 示值误差的校准.· 6.3 重复性· n
1
校准结果表达 8复校时间间隔附录A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校准记录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内容附录C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
JJF1749—2019
引言
本规范依据JJF1059.1一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F1071一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
本规范参考GB1589一2016《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18565一2016《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21861一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T3730.3《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 车辆尺寸》 和GB/T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制定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II
JJF1749—2019
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的校准。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1589一2016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3730.3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 GB18565一2016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21861一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概述
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是用于自动测量汽车外廓尺寸(长、宽、 高)的装置,一般采用光学成像、红外或激光等技术方法。检测仪主要包括前端采集系统和后端分析处理系统。
4计量特性
4.1示值误差
根据GB18565—2016中5.1.1.1和GB21861—2014中附录A.1.2,长度最大允
许误差:±0.8%或±50mm;宽度和高度最大允许误差:土0.8%或±20mm。 4.2重复性
一般不大于0.8%。 注:以上指标不适用于合格性判断,仅供参考。
5校准条件
5.1环境条件 5.1.1环境温度:-10℃~45℃; 5.1.2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 5.1.3校准应在无污染、光线、振动、电磁等干扰的环境下进行 5.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见表1。
1
JJF1749—2019
表1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序号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数量 1
主要技术指标
I级测量范围:(0~30)m;分度值:1mm,准确度等级:I级长600mm,分度值:0.5mm/m S3级长度不小于1000mm;端部截面不小于50mm×50mm
激光测距仪
7
2
钢卷尺
1
3 水平尺
1 1
水准仪
4
5
辅助测量杆
L
注:校准时可使用激光测距仪或钢卷尺;可使用水平尺或水准仪。 5.3 场地设施
校准场地应符合检测仪使用要求。
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17 校准项目
检测仪校准项目见表2。
表2校准项目
序号 1 2
条款号 4. 1 4. 2
校准项目示值误差重复性
6.2示值误差的校准
选取满足检测仪测量范围并符合GB1589一2016和GB/T3730.3要求的试验车或可移动载体,分别按以下方法校准。
长、宽、高的标准值采用激光测距仪(或钢卷尺)测量辅助测量杆顶端之间的距离,重复测量3次,取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6.2.1长度 6.2.1.1长度校准点
长度校准点选取约为8000mm、12000mm和16000mm。将辅助测量杆分别用夹具固定在试验车或可移动载体前端和后端方向任意位置,并超出试验车或可移动载体最前端和最后端,用水平尺或水准仪调整,使辅助测量杆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地平面及试验车或可移动载体长度方向平面平行。用激光测距仪(或钢卷尺)测量辅助测量杆顶端之间的距离1。作为长度标准值。 6.2.1.2长度示值误差的校准
试验车或可移动载体按检测仪说明书中规定的使用要求驶过测量区域,读取检测仪长度示值1,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2
JJF1749—2019
6.2.1.3长度示值误差的计算
按公式(1)、(2)计算检测仪的长度示值误差:
A,=l-l
(1) (2)
×100% La
o,=
式中: A,———检测仪长度绝对示值误差,mm;,一检测仪长度相对示值误差,%; 7——检测仪长度示值的3次测量平均值,mm; la—-校准点长度示值,mm。
6.2.2宽度 6.2.2.1宽度校准点
宽度校准点为产品说明书宽度最大量程的60%、70%和90%,将辅助测量杆用夹具固定在试验车或可移动载体左端和右端方向任意位置,并超出试验车或可移动载体最左端和右端两侧:用水平尺或水准仪调整辅助测量杆,使辅助测量杆与地面水平、与行车中心线方向垂直。用激光测距仪(或钢卷尺)测得的辅助测量杆顶端之间的距离K。 作为宽度标准值。 6.2.2.2宽度示值误差的校准
试验车或可移动载体按检测仪说明书中规定的使用要求驶过测量区域,读取检测仪宽度示值K,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6.2.2.3宽度示值误差的计算
按公式(3)、(4)计算检测仪的宽度示值误差:
A=K-K.
(3) (4)
D
O=K.
X 100%
式中:
检测仪宽度绝对示值误差,mm;一检测仪宽度相对示值误差,%; K——检测仪宽度示值的3次测量平均值,mm; K。校准点宽度示值,mm。
6.2.3高度 6.2.3.1高度校准点
高度校准点选取约为2000mm、3000mm和4000mm,将辅助测量杆用夹具固定在车辆顶端方向任意位置,并超出试验车或可移动载体最顶端,用水平尺或水准仪调整辅助测量杆,确保辅助测量杆与地面垂直,用激光测距仪(或钢卷尺)测得的辅助测量杆顶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G。作为高度标准值 6.2.3.2高度示值误差的校准
试验车或可移动载体按检测仪说明书中规定的使用要求驶过测量区域,读取检测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