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334—2012
混凝土裂缝宽度及深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Crack Width and
Depth Measuring Instruments
2012-06-02实施
2012-03-02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334—2012
混凝土裂缝宽度及深度
测量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JJF 1334—2012
Crack Width and Depth Measuring Instruments
归口单位: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成都市计量监督检定测试院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334—2012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钟 华(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陶 磊(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孙璟轶(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王晓飞(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刘进 (成都市计量监督检定测试院) 张阳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再庆(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JJF1334—2012
目 录
1 范围·
(1) (1) (1) (2) (2) (2) (3) (3) (3) (3) (4) (4) (4) (5) (5) (5) (6) (8) (11) (13)
引用文件 3 概述·
2
计量特性· 4.1重复性.· 4.2示值误差 4.3 仪器自带的宽度标准板和深度标准块 5 校准条件 5.1环境条件 5.2 校准用标准器及其他设备 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1重复性 6.2 示值误差 6.3 仪器自带的宽度标准板和深度标准块
4
校准结果表达 8 复校时间间隔附录A 裂缝宽度测量仪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度值类)附录B 裂缝深度测量仪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附录 C 校准用标准器的技术要求附录D 校准证书内容及内页格式
JJF1334—2012
混凝土裂缝宽度及深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测量表面宽度(0.01~10)mm、深度(35~500)mm的混凝土裂缝宽度及深度测量仪的校准。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 JJF1001一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GB50204一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概述
混凝土裂缝宽度及深度测量仪是用于检测混凝土裂缝宽度、深度的无损测量仪器,主要适用于建筑工程行业。按其功能分为混凝土裂缝宽度测量仪、混凝土裂缝深度测量仪以及混凝土裂缝综合测量仪。
混凝土裂缝宽度测量仪是采用电子成像技术,将裂缝表面成像于仪器显示屏幕上,利用仪器屏幕上的标尺测量出裂缝宽度值,或通过软件自动测量,直接将裂缝宽度值显示在屏幕上。见图1。
口口口口口口
W
2
图1裂缝宽度测量仪工作示意图
1一主机;2一连接线:3一CCD测头;4一宽度标准板;5一标尺;6一显示屏
I
JJF1334—2012
混凝土裂缝深度测量仪是利用超声波技术测量裂缝深度,超声波在混凝土内传播:在裂缝端点处产生衍射,通过衍射角与裂缝深度的几何关系,实现裂缝深度的跨缝对称测量。见图2。
图2裂缝深度测量仪工作示意图
1一仪器主机;2—连接线;3一接收头;4一发射头;5—深度标准块
混凝土裂缝综合测量仪是集裂缝宽度和裂缝深度测量于一体的综合测量仪。其宽度测量和深度测量原理同前面所述。
4计量特性 4.1重复性
自动测量混凝土裂缝宽度测量仪的重复性:不大于表1中给出的分辨力。 混凝土裂缝深度测量仪的重复性:裂缝深度为35mm≤h<100mm时,不大于
2mm;裂缝深度为100mm≤h<500mm时,不大于2%h(注:h为裂缝深度)。 4.2示值误差
最大允许误差见表1。
2
JJF1334—2012
表1最大允许误差
分辨力/分度值
最大允许误差
项目名称
mm
mm ±0.01 ±0.02 ±0.02 ±0.04 ±0.06
0.001 0.01 0.02 0. 04 0.06
分辨力
混凝土裂缝宽度测量仪
分度值
测量范围为(35~50)mm时,最大允许误差±5mm;测量范围为(50~500)mm时,最大允许误差土10%h(h为测量深度值)
混凝土裂缝深
分辨力
1
度测量仪
4.3 仪器自带的宽度标准板和深度标准块 4.3.1 宽度标准板的刻线宽度或刻线间距实测值的不确定度:U=3um,k=2。 4.3.2宽度标准板的刻线宽度均匀性:≤0.002mm。 4.3.3 深度标准块的裂缝深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U=1.0mm,k=2。 4.3.4 深度标准块的裂缝深度差:≤1.0mm。 4.3.5 深度标准块上工作面的平面度:0.2mm。
注:校准不判断合格与否,上述计量特性要求仅供参考。
5校准条件
5.1环境条件 5.1.1 校准室内温度为常温。 5.1.2校准室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5%。
被校准仪器与校准用标准器在室内平衡温度时间不少于1h。 5.2 校准用标准器及其他设备
校准用标准器及其他设备见表2。
表2校准用标准器及其他设备
计量性能要求
校准用标准器及其他设备宽度标准板或刻线板
范围(0.01~10)mm U=3μm,k=2 范围(35~500)mm U=1mm,k=2 范围(0~200)mm MPEV:1μm+10-5L
深度标准块万能工具显微镜
塞尺刀口形直尺钢直尺
(0.02~1.0)mm MPE:±16μm 范围(0~500)mm MPE:±4 μm 范围(0~500)mm MPE:±0.15mm
3
JJF1334—2012
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首先检查外观,在确定没有影响校准计量特性的因素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校准。
6.1重复性
对于自动测量的混凝土裂缝宽度测量仪,选用1mm标准宽度在同一位置重复测量
10次,记录各次测量值。
对于混凝土裂缝深度测量仪,选用测量上限80%附近深度的标准块重复测量10次,记录各次测量值。
将宽度、深度的测量值,按照贝塞尔公式分别计算其实验标准差作为重复性测量结果。 6.2示值误差 6.2.1混凝土裂缝宽度测量仪示值误差
用宽度标准板校准时,在仪器测量范围内,选取大致均匀分布的3个宽度值进行校准。将测头置于宽度标准板上,使显示屏上的零刻划线对准标准宽度影像的一边,观察标准宽度影像的另一边与仪器显示屏标尺刻线的相对位置,读出仪器宽度值,每个宽度测量3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示值,其示值误差为仪器测量平均值与标准宽度实际值之差。
用刻度标准板校准时,在仪器测量范围内,选取大致均匀分布的3个刻度位置进行校准。将测头置于刻度标准板上,使显示屏和刻度标准板的零刻线对齐,读出刻线影像在仪器显示屏上相对应的标尺上的刻度数,每个刻度测量3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该刻度的示值,其示值误差为仪器测量平均值与标准刻度实际值之差。
(1)
;=d;-D
式中: :示值误差,mm; d:3次宽度测量平均值,mm; D:一一标准宽度值或刻线间距实际值,mm。 取3个刻度中的示值误差的绝对值最大的作为校准结果。
6.2.2混凝土裂缝深度测量仪示值误差
在测量范围内选取大致均匀分布的5个深度值进行校准。如图2所示,将仪器探头分别置于标准深度槽两边,将两探头由内向外缓慢移动:观察仪器信号条变化方向,当信号条方向发生变化时,继续将探头向外多移动一段,再将两探头由外向内缓慢移动直到信号条方向再次发生变化。如此反复,找到信号条转折处,停止移动探头,测出两探头之间的中心距离(用一专用直尺先测量两探头的直径值,找到转折处后再测量两探头的外边距,外边距减去两探头的半径值就是两探头的中心距值)。将该距离值输入仪器,仪器通过计算在屏幕上显示所对应的深度值。每个深度值测量3次:取3次测量平均值作为该点示值。3次测量平均值与标准深度块的实际值之差作为仪器的示值误差。
(2)
o,=h;-H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