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2626-2022 压裂酸化高压管汇使用管理规范

Q/SY 02626-2022 压裂酸化高压管汇使用管理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4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6 09:10:35



相关搜索: 管理规范 压裂 高压管 02626

内容简介

Q/SY 02626-2022 压裂酸化高压管汇使用管理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026262022 代替Q/SY02626—2019
压裂酸化高压管汇使用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racturing & acidizing high pressure manifold
2022—11—24发布
202302—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 026262022
目 次
前言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 分级使用管理 4.1 高压管汇分级原则 4.2 常规压裂高压管汇分 4.3 工厂化压裂高压管汇分级使用原购安装
3
5
5.1 清洁 5.2 检查 5.3 连接与固定 6 试压使用与拆卸 7.1 使用 7.2拆卸 8维护保养与维修 8.1 维护保养 8.2 维修检测
7
9 9.1 检测资质 9.2 检测周期 9.3 检测内容和方法
10 存储与报度 10.1 储存管理 10.2 报废条件 11 橡胶件管理 12 技术资料与档案管理附录A(规范性) 高压管汇检测区域及生产厂家危险截面壁厚极限附录B(资料性)纤维编织吊带(安全绑带)和卸扣选择推荐附录C(资料性) 高压管汇最大流量推荐表

10 11 Q/SY0262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Q/SY0262 -2019《压裂酸化管汇使用与检验规范》,与Q/SY02626—201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缩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采购。建档及存放要求(见2019年版的4.1,4.2.4.3):增加了分级使用管理内容(见41、4.2、4.3):更改了检验周期内容(见9.2,2019年版的5.2)增加了高压管汇安装、试压、使用、维修、存储、报废内容(见第5章、第6章、第7章、 第8章、第10章)删除了低压管汇全部内容(见2019年版的6.1.26.3.26.4.2)删除了运输、装卸内容(见2019年版的6.6.2、6.6.3)。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川庆钻探工程公司 工程技术分公司(中油技服) 宝鸡石油机械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志喜、刘东方、王俊玉、杨文伟、付军刚、张增年、黎宗琪、柳明、胡绍
贵。沈娴静。李天凡、杨小朋。崔佳凯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Q/SY1626—2013,2019年第一次修订为Q/SY02626—2019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I Q/SY 026262022
压裂酸化高压管汇使用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压裂酸化高压管汇的分级使用管理。安装,试压。使用与拆卸。维护保养与维修,检测,存储与报废等的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额定压力大于或等于105MPa的压裂酸化高压管汇的使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739橡胶制品 忙存指南 JF1108石油螺纹工作量规校准规范 NB/T47013.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SY/T5211石油天然气钻来设备压裂成套装备 SY/T6270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固井。压裂管汇的使用与维护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手本文件
3.1
高压管汇 high pressure manifold 用于连接压裂泵注设备和压裂井口之间高压元件的统称,包括各种直管,活动弯头,旋塞阀、单
向、安全阀、活接头总成、牛 各种异形整体接头(包括刚性弯头三通,四通。六通,八通)等。 3.2
工厂化压裂 factory fracturing 油气水井平台多井、区域多井等进行的批量压裂作业。
3.3
常规压裂 conventional fracturing 除工厂化压裂外的其余压裂作业。
3.4
稳定工作压力 stable working pressure 施工作业达到最大排量时持续的工作压力。
3.5
危险载面壁厚 wall thickness of dangerous section 高压管汇在内压载荷作用下,因应力集中,冲蚀等原因出现裂纹,刺漏,壁厚损失及断裂的横截
1 Q/SY026262022
面厚度。
4分级使用管理 4.1高压管汇分级原则
高压管汇分级依据:把检测无缺陷的高压管汇的最小有效壁厚与生产厂家推荐的危险截面壁厚极限3推荐值进行对比,将高压管汇分为I级和Ⅱ级,具体分级如下:
a)I级高压管汇是指其最小有效壁厚不小于。的高压管汇 b)Ⅱ级高压管汇是指其最小有效壁厚小于5,但不小于90%5的高压管汇。
4.2常规压裂高压管汇分级使用原则 4.2.1 I级高压管汇用于稳定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高压管汇额定压力90%的压裂施工。 4.2.2 Ⅱ级高压管汇用于稳定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高压管汇额定压力75%的压裂施工。 4.3工厂化压裂高压管汇分级使用原则 4.3.1 1I级高压管汇用于稳定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高压管汇额定压力85%的压裂施工。 4.3.2Ⅱ级高压管汇用于稳定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高压管汇额定压力70%的压裂施工。
5安装 5.1清洁
安装前应对活接头、螺纹,密封面、密封圈进行清理,使其保持清洁干净。 5.2检查
安装前应对高压管汇进行目视检查,各管汇不应存在如下缺陷:
因铭牌。本体标志等缺失,无法确认其身份的:本体出现明显变形或可见裂纹的:流道明显冲蚀,可能影响使用的密封面有裂纹的:密封面因腐蚀,可能导致密封失效的:密封钢圈腐蚀,变形的:橡胶密封圈老化、局部缺损等可能导致密封失效的连接活接头有可见裂纹、螺纹磨损超标,螺纹有不可能修复的损伤及变形影响使用的;连接螺栓腐蚀。变形失效的:活动弯头。旋塞阀等阀件无法灵活转动的。
5.3连接与固定
连接高压管汇,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应做好高压管汇的支撑、垫实,紧固连接时不应损伤工作密封面及螺纹。 法兰连接的高压管汇螺母紧固应遵循对称均匀紧固,循环多次紧固到位。 流程中应接人同压力等级的安全阀,安全阀前端应安装处于开启状态的旋塞阀。
2 Q/SY026262022
一流程中应接人专用泄压管路,宜采用远程泄压控制装置。 流程中的单流阅标识方向应与流体方向一致。 活动弯头不应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申接,不应在连续旋转,摆动和承受轴向负荷的工况下工作,活动弯头进出口弯管平面不应在同一平面,其平面夹角大于30,压裂泵高压出口至高低压分配器旋塞阀之间活动弯头的活动节不小于7个,落地弯头应垫实。 相邻管路不宜交叉,不应有接触,相邻管路间距离不大于30mm时应使用软垫隔离。 单流阀到井口装置之间宜选用使用时间较短的高压管汇。 工厂化压裂时,高压管汇活接头的密封圈宜更换新件。 高压管汇应采用减震垫块支撑固定系牢固定高压管汇,应采用与施工压力及管汇规格相匹配的纤维编织吊带(安全绑带)和卸扣,详细参见附录B。
6试压
6.1验证超压保护装置,确保其可靠有效 6.2在开工前或高压管汇流程打开后,应对整个高压管汇用清水进行静压试压,试压值应不小于现场作业最大设计工作压力,不大于高压管汇额定压力。 6.3试压分阶段进行,流程如下:
a)第一阶段,按试压值的5% 10%试压,达到压力后稳压2min b)第二阶段,按试压值的30%试压,达到压力后稳压2mi c)第三阶段,按试压值的60%试压,达到压力后稳压2min d)第四阶段,按试压值试压,达到压力后稳压5min。
6.4应按照6.3中的四个阶段先后顺序依次试压。试压中应符合以下全部要求:
a)每一阶段试压时,外观应均无可见渗漏: b)每一阶段试压时,稳压时间内压力变化值小于该阶段试压值的2.5%为该阶段试压合格: c)前一阶段试压合格后才允许进人下一阶段的试压,否则应重新从6.3a)开始试压,直到6.3d)
结束试压。
使用与拆卸 7.1使用 7.1.1 使用压力限定应符合4.2或4.3的要求 7.1.2 使用最大流量限定应不大于附录C推荐值。 7.1.3 压力未完全释放前不应更换或整改高压管汇 7.1.4 工厂化压裂每段施工后应巡检高压管汇,每三段施工后应做紧固检查,每六段施工后应对旋塞阀,平板阀等阀件加注密封脂。
7
7.2拆卸 7.2.1拆卸前应用清水将高压管汇内通道冲洗干净。 7.2.2拆卸前应通过泄压控制装置将管路内压力完全释放。 7.2.3拆卸前宜使用压缩空气吹扫管内残液。 7.2.4拆卸时不应损伤密封表面及连接处。
3 O/SY026262022
7.2.5拆卸后应对螺纹、密封面进行清理,涂上防锈油并戴上螺纹保护套。
8维护保养与维修 8.1维护保养 8.1.1 维护保养应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 8.1.2每次作业完成后、每次检测后、每存放六个月或管汇启用前应进行维护保养。 8.1.3 维护保养中发现存在流道明显冲蚀、阀件无法灵活转动等缺陷的应立即送检送修。 8.1.4维护保养后的高压管汇应对螺纹、密封面进行清理,涂上防锈油并戴上螺纹保护套。 8.2维修 8.2.1 维修应按SY/T6270或生产厂家的相关规定执行 8.2.2 维修单位应具备国家或行业规定的相关资质和能力。 8.2.3 维修中更换的零件应经检验合格。 8.2.4 维修后应按额定压力进行静水压试验。 8.2.5 5维修后的高压管汇应对螺纹,密封面进行清理,涂上防锈油并戴上螺纹保护套。
9检测 9.1检测资质
检测单位和检测人员应具有相应检测项目的资质,出具有效的检测报告。 9.2检测周期 9.2.1高压管汇首次使用前应进行检测 9.2.2用于常规压裂的高压管汇检测周期如下:
使用区域稳定工作压力不大于70MPa,检测周期不应超过1年,使用区域稳定工作压力大于70MPa,检测周期不应超过6个月
9.2.3用于工厂化压裂的高压管汇检测周期如下:
使用区域稳定工作压力不大于70MPa,检测周期累计不应超过800h,且1年至少检测1次:使用区域稳定工作压力大于 70MPa,检测周期累计不应起过400h,且6个月至少检测1次
9.2.4安全阀每次被开启后应进行校验,1年至少检测和校验1次。 9.3检测内容和方法 9.3.1目视检查:检查各零件内外表面,特别是密封面和危险截面的损坏情况,如有无点蚀、锈蚀。 凹坑,有无管体变形等现象:重点检查有无裂纹发生。 9.3.2尺寸检验:按照JF1108的要求进行,所有端部和出口连接螺纹应用量规检验。 9.3.3无损检测:按照NB/T47013.4的要求进行。 9.3.4危险截面壁厚检测: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危险截面的壁厚(根据附录A规定的检测区域,取 4点进行检测),应根据附录A中生产厂家推荐的危险截面壁厚极限5推荐值和4.1的规定,与测定厚度对比,判定检测结果。 9.3.5压力试验:经9.3.19.3.4检测合格后,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应进行额定压力下的静水压试验,并以加压后稳压5min,压降不高于2.5%为试压合格, 4
上一章:Q/SY 04001-2022 新建油库投用管理规范 下一章:Q/SY 02625-2022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Q/SY 1626-2013 压裂酸化管汇使用与检验规范 Q/SY 02045-2024 柔性压裂管汇使用技术规范 Q/SY 17376-2017 酸化压裂助排剂技术规范 Q/SY 17376-2024 酸化压裂助排剂技术规范 Q/SY 02012-2016 压裂酸化返排液处理技术规范 Q/SY 1376-2011 酸化压裂助排剂技术要求 Q/SY 02558-2017 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酸化技术规程 Q/SY 1558-2012 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酸化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