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395—2016
定碳定硫分析仪
Carbon-sulfur Analyzers
2016-11-25发布
2017-05-25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G 395—2016
定碳定硫分析仪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for Carbon-sulfur
JJG 395—2016 代替JJG395—1997
Analyzers
归口单位: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程委托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G 395—2016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黄薇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任淑贞(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丁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蔡冶强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JJG395—2016
目 录
引言 1 范围·. 2 概述· 3 计量性能要求 4 通用技术要求 41外观及功能性检查 42 绝缘电阻 43绝缘强度· 5计量器具控制 517 检定条件. 52检定项目.…. 53检定方法. 54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附录A定碳定硫分析仪检定原始记录附录B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
(Ⅱ) (1) (1) (1) (2) (2) (2) (2) (2) (2) (3) (3) (4) (5) (7)
:
JJG395—2016
引言
本规程依据JJF1002《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
定义》编写。
与JJG395一1997《定碳定硫分析仪》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规程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自动高速碳硫分析仪; -调整了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测量范围与最大允许误差。JJG395一1997中,碳的
测量范围为00010%~300%,硫的测量范围为00010%~0300%,超低碳与低硫最大允许误差均为士00005%。本规程中,碳的测量范围为0005%~400%,硫的测量范围为0003%~0200%,超低碳与低硫最大允许误差分别为士0002%与 ±0001%;
调整了红外碳硫分析仪的重复性指标。JJG395一1997中,碳和硫的重复性指
标分别为10%和40%,本规程中,该指标分别为08%和30%;
取消了称量稳定性的要求;一增加了绝缘电阻与绝缘强度这两项常规安全性能指标。 本规程的历次发布情况:
JJG 395—1997。
II
JJG395—2016
定碳定硫分析仪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红外碳硫分析仪以及自动高速碳硫分析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2概述
定碳定硫分析仪(以下简称仪器)主要用于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加工、铸造有色金属等行业中钢、铁及其他材料中碳、硫元素的定量分析。测定金属、矿石、陶瓷等物质中所含碳及硫成分的含量,主要有红外碳硫分析仪和自动高速碳硫分析仪两大类仪器。
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原理是将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助熔剂后在高频炉中高温加热燃烧,使样品中的碳、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在载气的带动下经过气路处理系统进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检测室,利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分别在4260nm 及7400nm处,具有很强的特征吸收这一特性,通过测量气体吸收光强分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含量,从而得到样品中碳、硫成分的百分含量。
自动高速碳硫分析仪包括气体容量法碳硫分析仪和电导法碳硫分析仪。气体容量法碳硫分析仪(容量法)的原理是测碳为气体容量法,试样在高温炉中通入氧气燃烧,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钾吸收,以吸收前后体积之差,通过计算确定碳含量;测硫为碘量法,硫通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经过淀粉吸收产生亚硫酸,再用碘(或者碘酸钾)溶液滴定至浅蓝色为终点,由消耗的碘体积求得硫含量。电导法碳硫分析仪(电导法)的原理是被测样品经高温燃烧后产生的混合气体,经过电导池的吸收后,溶液电导率发生改变,从而测定碳、硫的含量。
3计量性能要求
红外碳硫分析仪和自动高速碳硫分析仪的计量性能要求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红外碳硫分析仪的计量性能要求含碳量
项目名称
最大允许误差
含硫量 Q003~Q010 >0 010~0 100 >0 100~0 200
最大允许误差
±0 002 ±0 005 ±0 010 ±0 030 碳:≤08,硫:≤30
±0001 ±0 005 ±0 010
Q005~0010 >0 010~0 100
示值误差 %(质量分数) >0 100~1000
>100~400
重复性/% 分析时间
<1 min
1
JJG395—2016
表2自动高速碳硫分析仪的计量性能要求
最大允许误差
项目名称
含碳量 0030~0100 >0 100~0 500
含硫量 Q003~Q010 >0 010~0 050 >0 050~0 100 >0 100~0 200
最大允许误差
±0 010 ±0015 ±0025 ±0 050 碳:≤30,硫:≤40
±0 001 ±0005 ±0 010 ±0 015
示值误差 %(质量分数) >0500~1000
>100~400
重复性/% 分析时间
<3 min
4通用技术要求 41外观及功能性检查 411仪器应附有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并附件齐全:应标明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及制造厂名称;各开关、按键、显示器等部件应有明确的功能标志。 412仪器不应有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外观损伤,各部件结合处应平整。新出厂仪器的表面镀、涂层均匀,无明显擦伤、毛刺和粗糙不平。 413仪器通电、通气后,能正常工作。各按键工作正常,若有数字显示器,应清晰、 稳定地显示测量值;若有刻线及刻字,应清晰,不得有妨碍读数和测量结果的锈斑及耀光等缺陷。 42绝缘电阻
对于使用220V交流电源的仪器,电源相线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0MQ2。
43绝缘强度
对于使用220V交流电源的仪器,电源相线对地的绝缘强度,应能承受15kV正弦交流电压、频率50Hz、电流5mA,历时1min,无击穿和飞弧现象产生。
5计量器具控制
51检定条件 511检定用的标准物质及配套设备 5111可采用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铸铁喷粉等标有碳、硫含量的有证标准物质,其扩展不确定度不得大于示值误差限的1/3。 5112绝缘电阻表:500V,10级。 5113 秒表:分度值不大于01s。 5114 天平:(0~200)g,分度值01mg。 5115 绝缘强度测试仪:电压不低于15kV,5级。 512环境条件 5121 环境温度:(15~30)℃。 5122 相对湿度:≤80%;对测定含量在00010%~00100%范围时,相对湿度 2
JJG395—2016
≤60%。或按仪器说明书规定。 5123电源:电压AC(220士22)V,频率(50士1)Hz。 5124仪器周围应无强烈振动,无强交流电、磁场干扰,无腐蚀性气体存在。 5125个 仪器及电源应有良好接地。 52检定项目
检定项目见表3。
表3检定项目首次检定
序号 1 2 3 4 5 6
检定项目外观绝缘电阻绝缘强度示值误差重复性分析时间
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查
+ + + + + +
+
+ +
+ +
注:
“十”表示需检项目,“一”表示可不检项目; 2仪器经搬迁或维修后对计量性能有重大影响时,其后续检定原则上需按首次检定进行; 3绝缘强度检定仅针对红外碳硫分析仪进行,
53检定方法 531外观检查
采用目测按41要求进行检查。 532绝缘电阻
电源插头不接入电网,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在电源进线与机壳之间施加500V直流试验电压,稳定5s,测量绝缘电阻。 533绝缘强度
仪器不连接供电电源,但接通电源开关。将绝缘强度测试仪的两根接线分别接到仪器电源插头的相线及接地端(或机壳)上,将电压平稳地施加到15kV,漏电流设置为5mA,保持1min,然后将电压平稳地下降到oV,在试验过程中不应出现击穿和飞弧现象。 534示值误差
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预热仪器。根据表1与表2所列的不同碳、硫含量范围,每个范围内选取符合5111要求的一种标准物质,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对仪器进行校准。 再分别在该范围内各选取一种标准物质(原则上含量低于校准用的标准物质,而且基体基本相近),分别重复测量3次,按公式(1)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值的差,即为该范围的仪器示值误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