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1936.2-2022 塑料 柔性材料扭转刚度的测定 第2部分:增塑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

GB/T 41936.2-2022 塑料 柔性材料扭转刚度的测定 第2部分:增塑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3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9 11:02:53



相关搜索: 材料 塑料 柔性 刚度 共聚物 部分 测定 氯乙烯 氯乙烯 41936

内容简介

GB/T 41936.2-2022 塑料 柔性材料扭转刚度的测定 第2部分:增塑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 ICS 83.080.20 CCS G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1936.2—2022/ISO 458-2:1985
塑料 柔性材料扭转刚度的测定第2部分:增塑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
PlasticsDeterminationof stiffness in torsionofflexiblematerials-
Part2:Applicationtoplasticizedcompoundsof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vinyl chloride
(ISO458-2:1985,IDT)
2023-04-01实施
2022-12-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1936.22022/ISO458-2:198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1936《塑料 +柔性材料扭转刚度的测定》的第2部分。GB/T4193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方法;第2部分:增塑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458-2:1985《塑料柔性材料扭转刚度的测定第2部分:增塑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
本文件增加了“术语与定义”一章。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文中引用到具体章条号,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ISO458-1的年代号;增加了公式(1)每项参数的说明。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
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托普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起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青岛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巧玲、陈伟力、张彦君、蓝先、吴峰、谢远波、于春娜、刘玉春、李尚禹、郭迎迎、 曾现琛。
I GB/T41936.2—2022/ISO458-2:1985
塑料柔性材料扭转刚度的测定第2部分:增塑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增塑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3个扭转刚度特征值对应温度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为主要原料,添加了增塑剂的柔性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458-1:1985 塑料 柔性材料扭转刚度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Plastics一 Determination of stiffness in torsion of flexible materialsPart 1:General method)
注:GB/T41936.1-2022塑料柔性材料扭转刚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ISO458-1:1985,IDT)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对于增塑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根据ISO458-1:1985描述的方法A,选定偏转角为55°~65°时,测定材料3个扭转刚度特征值(300MPa、23MPa和4MPa)对应的温度。
5 设备
见ISO458-1:1985中的第4章。
6试样
采用以下试样,以绘制一条试样在特征值处具有相同形状的曲线: a)试样I,厚度1.8mm~2mm,用于绘制扭转刚度特征值为300MPa的曲线区域部分; b)试样Ⅱ,厚度2mm~5mm,用于绘制扭转刚度特征值为23MPa的曲线区域部分; c)试样Ⅲ,厚度4mm~5mm,用于绘制扭转刚度特征值为4MPa的曲线区域部分。 试样长度应为60mm士2mm,宽度应为6.2mm~6.4mm。 注1:采用厚度为4mm~5mm的单个试样绘制扭转刚度特征值为23MPa和4MPa的曲线部分,以缩短测试
时间。 注2:塑料的某些特性在放置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微小变化,特别是本方法所涉及的特性。记录试样的制备日期。进
行比对试验时,试样状态调节至少48h。
1 GB/T41936.2—2022/ISO458-2:1985
7试验步骤
7.1 施加扭矩
根据公式(1):
T k
M =
(1)
式中: M- 实际扭矩,单位为牛顿毫米(N·mm); T 扭矩刚度,单位为兆帕(MPa); 9—偏转角度,单位为度(); k——取决于试样尺寸的系数,单位为度每立方毫米[(°)/mm"]。 分别计算试样I、试样Ⅱ和试样Ⅲ在达到3个扭转刚度特征值时所需施加的扭矩M1、M2、M3,其
中偏转角度θ为55°~65°,3个扭转刚度特征值分别为:T=300MPa,T2=23MPa,T:=4MPa。 7.2温度选择
选择接近材料最大扭转刚度值处的温度为初始温度,该温度为5℃的倍数。如无可参考的依据,优选40℃。 7.3测定 7.3.1采用试样I和7.1中计算得出的扭矩M,,按照ISO458-1:1985规定的方法A进行试验,夹具间距离为40mm。记录温度(精确到1℃)和相对应的偏转角度(精确到1°)。如果偏转角度大于65°,降低初始温度,采用新试样重新试验。如果偏转角度小于55°,则将温度升高5℃并继续试验。重复上述操作,至少得到3个有效试验结果。 7.3.2使用试样Ⅱ并施加扭矩M2,重复7.3.1的操作。 7.3.3使用试样Ⅲ并施加扭矩M3,重复7.3.1的操作。
8结果表示
绘制扭转刚度的对数与温度的曲线图。通过曲线获得3个扭转刚度特征值(300MPa、23MPa和 4MPa)对应的温度。
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注明引用本文件; b)ISO458-1:1985第8章中规定的内容; c)增塑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3个扭转刚度特征值(300MPa、23MPa和4MPa)对应的温度。
2
上一章:GB/T 41942-2022 天然生胶和天然胶乳 氮含量的测定 微杜马斯燃烧法 下一章:GB/T 41936.1-2022 塑料 柔性材料扭转刚度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

相关文章

GB/T 7139-2023 塑料 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 氯含量的测定 GB/T 41936.1-2022 塑料 柔性材料扭转刚度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 41877.2-2022 塑料 乙烯-乙烯醇(EVOH)共聚物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 3402.2-2010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第2部分:试样制备及性能测定 GB/T 41877.1-2022 塑料 乙烯-乙烯醇(EVOH)共聚物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SN/T 1504.1-2014 食品容器、包装用塑料原料 第1部分:聚丙烯均聚物中酚类抗氧剂和芥酰胺爽滑剂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法 GB/T 29874-2013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气相色谱法对干粉中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 GB/T 30925-2014 塑料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C)热塑性塑料 乙酸乙烯酯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