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7089—2016 代替Q/SY1089—2009
钻井液用降滤失剂水解聚丙烯腈盐
Filtrate reducers used in drilling fluids-
Salts of hydrolyzed polyacrylonitrile
2016—10—27发布
2017一01一01实施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Q/SY 17089—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Ⅱ
1
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运 HSE要求
2
3
4
2
C
5
6
C
9
>
Q/SY1708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
草。
本标准代替Q/SY1089—2009《钻井液用降滤失剂 水解聚丙烯腈盐》,与Q/SY1089—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结构;修改了钻井液性能测试配浆用土(见4.3.10);
一
修改了盐水基浆配制方法和淡水基浆滤失量要求(见4.3.10及表3);修改了淡水浆和盐水基滤失量降低率指标要求(见4.3.10及表2);增加了抗温性指标和测试方法(见4.3.10及表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油田化学剂及材料专业标准化直属工作组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泥浆技术服务公司、石油工业油田化学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兴、刘萍、郭卫、吴红玲、张丽华、张雅欣、范莉、续丽琼、杨俊贞、 王金芬、周怡、陈蕾旭、仪晓玲、李睿博。
本标准代替了Q/SY1089—2009。 Q/SY1089—2009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CNPC89—2003; -Q/SY 1089—2007。
一
II
Q/SY 17089—2016
钻井液用降滤失剂 水解聚丙烯腈盐
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钻井液用降滤失剂水解聚丙烯腈盐的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运等。
本标准适用于钻井液用降滤失剂水解聚丙烯盐(钠盐、钙盐、钾盐、铵盐)产品的检验和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6783.1 石油天然气工业 钻井液现场测试 第1部分:水基钻井液 SY/T5490 钻井液试验用土 SY/T5677 钻井液用滤纸
技术要求
钻井液用降滤失剂水解聚丙烯腈盐应符合表1和表2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表1钻井液用降滤失剂水解聚丙烯腈盐理化性能
指 标
项 目
水解聚丙烯腈钠盐 水解聚丙烯腈钙盐 水解聚丙烯腈钾盐 水解聚丙烯腈铵盐
外观烘失量,% 筛余量,% 灼烧残渣,% 纯度,% 钙含量,% 钾含量,% 铵含量,% 氯离子含量,%
自由流动的粉末或颗粒
≤10.0 ≤5.0
≤ 3.0
≥ 75.0
≥ 11.0
一
≥ 12.0
≥ 5.5
≤ 3.0
1
Q/SY 17089—2016
表2 2钻井液用降滤失剂水解聚丙烯睛盐钻井液性能
指 标
项 目
淡水钻井液 ≤8.0 ≥ 50.0 ≤8.0 ≥ 45.0
盐水钻井液 ≤ 8.0 ≥ 55.0 ≤ 8.0 ≥ 50.0
表观黏度,mPa·s 滤失量降低率,% 表观黏度,mPa·s 滤失量降低率,%
常温
120℃热滚后
4试验方法
4.1 仪器与设备
试验用以下仪器与设备: a)高速搅拌器:在负载情况下的转速为11000r/min土300r/min,搅拌轴上装有单个波形叶片,叶
片直径为2.5cm。 b)直读式电动旋转黏度计:Fann35型或等效产品。
钻井液滤失量仪:带有压力源。
c
d)天平:分度值0.01g。 e)分析天平:分度值0.1mg。 f)秒表:分度值0.1s。 g)电热干燥箱:控温灵敏度±2℃。 h)磁力搅拌器:78-1型或等效产品。 i)马弗炉:控温灵敏度土10℃。 j)滚子加热炉:XGRL-3型或等效产品。 k)电动离心机:最高转速4000r/min。 1)标准筛:孔径2.0mm(10目)。 m)干燥器:直径220cm,以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n) 称量瓶:50mm×30mm。 o)滴定管:25mL(酸式),10mL(碱式)。 p)试验室一般常用玻璃仪器。
4.2 试剂与材料
试验用以下试剂与材料: a)硝酸:分析纯。 b)四苯硼钠:分析纯。 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析纯。 d) 邻苯二甲酸氢钠:优级纯。 e)氯化钾:优级纯。 f)铬酸钾:50g/L。 g)钙试剂。 h)盐酸溶液:0.1mol/L。
2
Q/SY17089—2016
F一一筛余量,用百分数表示; m4——筛余物质量,单位为克(g); ms—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4.3.4灼烧残渣的测定 4.3.4.1用30mL洁净、干燥已知质量的瓷埚,在分析天平上称取试样2g(称准至0.1mg);放到电炉上,在电炉上灰化直至不冒黑烟。 4.3.4.2将瓷埚移入马弗炉中,缓慢升温至700℃;在此温度下灼烧1h后,关闭电源稍冷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其质量。 4.3.4.3按公式(3)计算灼烧残渣。平行样间测量结果偏差应不大于0.2%,结果取其算术平均值。
D=" -"x×100 mg-m
(3)
式中: D- 灼烧残渣,用百分数表示; m 瓷埚加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 灼烧后瓷埚加残渣质量,单位为克(g);
瓷质量,单位为克(g)。
m-
4.3.5纯度的测量 4.3.5.1 用150mL洁净、干燥的烧杯以差减法称取试样2.5g(称准至0.1mg),加入蒸馏水溶解,将溶液转入250mL容量瓶中,再加蒸馏水溶解,转入原容量瓶中,反复多次。用蒸馏水洗净烧杯,每次均转人该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静置过夜澄清。 4.3.5.2用移液管准确吸取上层清液(切忌搅动下层沉淀)25mL于已知质量的离心管中,加蒸馏水10mL,两滴酚酰指示剂,用硝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至粉红色刚好消失,在玻璃棒搅拌下用滴定管逐滴加入硝酸银标准溶液7mL,搅匀、洗净玻璃棒,静置2h,在离心机上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 10min,将上层清液倾倒于干净的250mL三角烧瓶中,向离心管中加人蒸馏水15mL,用玻璃棒将沉淀充分搅拌洗涤、并清洗玻璃棒,同样离心沉淀,将上层清液再倾倒于上述三角烧瓶中,如此反复三次,将带有沉淀的离心管置于105℃土2℃的干燥箱内干燥5h,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其质量。 4.3.5.3向三角烧瓶的溶液中,用移液管准确加人10mL氯化钠标准溶液,加人浓度为50g/L的铬酸钾指示剂溶液2mL,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稳定的砖红色即为终点,并用公式(4)至公式(6)计算纯度。平行样间纯度测量误差允许在±0.8%范围内,结果取其算术平均值。
(m -m, -mAg mna)
×100
C,=
m×250
25
(4)
[CV -(C,V, -CV)]×107.87
(5)
mAe
1000
mAg×22.99 107.87
mNa=
(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