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2060—2016 代替Q/SY1060—2007
Forward.NET测井资料数据处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Forward.NET well logging data processing
2016—12—26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02060—2016
目 次
前言:
I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数据管理 3.1 原始测井数据解编 3.2 测井文件格式转换 3.3 测井地质数据导入 3.4 测井数据库安装及管理
1
测井曲线数据预处理 4.1 曲线深度校正 4.2 垂深校正 4.3 测井曲线拼接 4.4 测井资料环境影响校正 4.5 交会图分析测井资料综合处理 5.1 裸眼井测井资料处理 5.2 套管井测井资料处理 5.3 多井测井资料分析处理成果图输出 6.1 图头 6.2 深度比例 6.3 曲线刻度类型 6.4 井壁取心符号 6.5 岩性符号 6.6 解释结论 6.7 解释成果输出要求 6.8 解释成果表及报告输出 6.9 不同介质及单独或合并打印输出解释方法挂接及开发 7.1 Fortran新解释程序的开发 7.2 3700原始Fortran解释程序的移植 7.3 VB脚本程序的开发 7.4 C语言SDK程序的开发
4
5
4
18 20
6
21
21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3 ?23 23 ··23 ·23 1
7
Q/SY 02060—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测井解释处理成果图?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新解释程序的挂接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3700解释程序的移植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VB脚本处理程序的开发附录E (资料性附录) C语言SDK程序的开发
.·24 ...31 ·32 ..··33 ·34
II
Q/SY0206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Y1060—2007《FORWARD测井资料数据处理规范》。本标准与Q/SY1060 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原始测井数据解编(见3.1,2007年版的3.1);删除了测井曲线数字化(见2007年版的3.2);修改了文件转换(见3.2,2007年版的3.3);增加了测并地质数据导入(见3.3);增加了测井数据库安装及管理(见3.4);删除了离散数据输入(见2007年版的3.4);删除了测井曲线数据编辑(见2007年版的4.1);修改了测井资料环境影响校正(见4.4,2007年版的4.5);修改了交会图分析(见4.5,2007年版的4.6);删除了提高曲线分辨率(见2007年版的4.7);增加了地应力分析(见5.1.11);增加了C型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见5.1.12);增加了P型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见5.1.13);增加了声电成像测井资料处理(见5.1.14);增加了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处理(见5.1.15);增加了阵列感应测井资料处理(见5.1.16);增加了套管井测井资料处理(见5.2);增加了多井测井分析处理(见5.3);增加了测井解释处理成果图(见附录A);增加了VB脚本处理程序的开发(见附录D);增加了C语言SDK程序的开发(见附录E)。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
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承文、齐宝权、郭清滨、袁仕俊、马飞、张树东、罗利、艾勇、李进福、 郭秀丽、海川、范文同、朱雷、信毅、吴兴能、吴大成。
本标准代替了Q/SY1060—2007。 Q/SY1060—2007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CNPC 60—2002。
III
Q/SY02060—2016
Forward.NET测井资料数据处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Forward.NET测井地质综合应用网络平台对裸眼并和套管并的测并数据管理、预
处理、综合处理和成果图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Forward.NET的2.6,2.7和2.8版本。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254测井数据处理符号 SY/T5360 裸眼井单井测井数据处理流程 SY/T5615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 SY/T5633 石油测井图件格式
3 数据管理
3.1 原始测井数据解编 3.1.1功能
自动识别LIS,DLIS,XTF,LAS,CLS,NTI,用户716和文本等主要数据格式,并将数据转
换解编生成WIS格式。 3.1.2数据处理 3.1.2.1 引人磁盘文件或设置传输参数,给定磁盘文件名或输人设备名。确定输入文件的数据记录格式,设置常用的多个解编模块,系统自动识别文件格式并进行数据扫描查看,能够识别的格式能在显示框内显示文件数据格式、深度和曲线名等测井信息。 3.1.2.2选择解编的输出数据文件名和所需解编的测井曲线、井段、采样间隔和深度单位。常用测井曲线符号、名称和单位应符合SY/T5254的规定。 3.1.2.3将测井数据格式转换为WIS数据格式。 3.2 测井文件格式转换 3.2.1功能
文件格式转换是将WIS数据格式转换为LIS,DLIS,XTF,716,LAS或文本格式,适用于不同软件平台数据交换。
1
Q/SY 02060—2016
3.2.2数据处理 3.2.2.1 选定格式转换的WIS数据文件名。 3.2.2.2 给定转换后的输出数据文件名。 3.2.2.3确定输出配置、刻度配置、输出格式和输出方式。 3.2.2.4选择需要转换的曲线,给定输出开始、结束深度及采样间隔,确认转换。 3.3测井地质数据导入 3.3.1功能
利用系统平台测井数据表的功能,将WIS文件中地质分层、钻井、录井和测井等单井数据导人到工区中。 3.3.2数据处理 3.3.2.1在Excel中把整理好的数据粘贴到测数据表中。 3.3.2.2在测井数据表中选中有效数据的起始行和起始列交叉的单元格导出数据至WIS文件。 3.4测井数据库安装及管理 3.4.1功能
测井数据库是基于Web服务技术的分布式网络数据库系统,通过网络进行工区图、测井原始曲线图、处理成果图、数据表、处理参数表浏览,自定义并浏览模板。支持工区数据远程、提交支持数据压缩传输。 3.4.2运行环境 3.4.2.1服务器端:WindowsServer2003及以上的服务器版操作系统;微软.NET框架2.0版本; Oracle9i以上或者MSSQLServer2005以上数据库软件。 3.4.2.2客户端:WindowsXP或Windows7以上版本操作系统,B/S客户端需要IE6.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C/S客户端需要安装ForWard.NET平台软件;内存1G及以上,硬盘10G及以上。 3.4.3安装 3.4.3.1) 服务器端:按照微软.NET框架2.0版本、微软IIS组件、Oracle或者SQLServer数据库软件、Forward.NET数据库平台软件先后顺序依次安装。 3.4.3.2客户端:B/S客户端安装图形浏览插件。C/S客户端安装ForWard.NET平台软件,配置服务器IP地址。 3.4.4数据管理 3.4.4.1用户及用户组管理:在服务器端建立用户和用户组,将用户分配到一个或多个用户组。 3.4.4.2区块和井号管理:按照树形结构建立区块和井号,将用户或用户组分配到某区块或某一口井,并设置对应的访问权限(提交、浏览、、删除、修改、管理)。 3.4.4.3数据提交、浏览和:用C/S客户端提交WIS文件、PLT文件、Office文档、PDF文件、 图形文件,用C/S和B/S客户端浏览和有访问权限的文件。
2
Q/SY 02060—2016
4测井曲线数据预处理
4.1 1曲线深度校正 4.1.1功能
对曲线进行深度移动、压缩和拉伸校正。 4.1.2 数据处理
4.1.2.1 引人需要校深的WIS文件,设置基准曲线和参考曲线。 4.1.2.2在自动校深中,确定滤波窗长、高程差、活度系数、噪声门槛,选择一条基准曲线。 4.1.2.3执行校深,选定需要校深的一条或者多条曲线,通过曲线间的深度检查,进行平移、压缩、 拉伸校正。 4.2 垂深校正 4.2.1功能
R
利用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数据将测井数据校正为垂直深度的测井数据。 4.2.2 数据处理 4.2.2.1选定校正数据文件。 4.2.2.2输人井斜方位、井斜曲线、开始深度、结束深度、造斜点深度,进行校正。产生的校正曲线名字在原曲线名前加V。 4.2.2.3用表格斜直校正工具选定斜井中的测井数据表,将斜井中的数据表校正为垂直深度上的数据表,产生的校正数据表在原数据表名前加V。 4.3测井曲线拼接 4.3.1功能
对多段测井曲线拼接获得全井段测井曲线。 4.3.2 数据处理 4.3.2.1选择上段数据文件,同时可以作为拼接结果的数据文件。 4.3.2.2选择拼接井段数据文件,确定需要拷贝的测井曲线和深度,拷贝到上段数据文件中,或另起文件名存为新的文件。 4.4测井资料环境影响校正 4.4.1功能
对CSU,MAXIS-500,CLS-3700,ECLIPS(5700),EIlog等测井仪器系列井眼、侵入、围岩的影响进行校正。 4.4.2数据处理 4.4.2.1选择校正的测并仪器系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