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2022—2018
随钻测井采集资料质量规范
Quality specifications for in-site logging data while drilling
2019-02-01实施
2018一12—25发布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 02022—2018
目 次
前言·
ⅡI
范围术语和定义通用要求 3.1 刻度 3.2 钻井液 3.3 测量数据记录 3.4 图头 3.5 图面测井采集资料质量 4.1 随钻电阻率测井 4.2 随钻中子孔隙度测井 4.3 随钻密度测井 4.4 随钻伽马测井 4.5 随钻定向遥测测井 4.6 随钻超声井径测井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随钻测井仪器刻度时间、 刻度误差表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随钻测井资料收集卡参考文献
1
2
3
4
Q/SY 0202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随钻测井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
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鹏、安涛、齐宝权、朱军、叶春丽、杨超登、徐韧、王亚丽、刘敏、王珺、 柏爱川、耿尊博、李留、康利伟、曾晓英、陈云霞。
II
Q/SY 02022—2018
随钻测井采集资料质量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随钻电阻率测井、随钻中子孔隙度测井、随钻密度测井、随钻伽马测井、随钻定向遥测测井和随钻超声井径测井采集资料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随钻测井采集资料质量的检查和验收。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井地相对角 relative angle between borehole axis and formation 测量点的井轴方向与地层法线之间的夹角。
2.2
随钻划眼测井 triplogging while drilling 钻后通井或取下钻具时以安装在钻具上的随钻测井仪器完成测井的采集方式。
3通用要求 3.1刻度 3.1.1 各类随钻测井仪器应进行刻度与校验,刻度方法和刻度误差参见附录A。 3.1.2各类随钻测井仪器经过大修或者更换主要部件后,应重新刻度。 3.2 钻井液
测井前应测量钻井液电阻率和温度,收集钻井液密度、失水及黏度等数据。 3.3 3测量数据记录 3.3.1 参照附录B收集资料,并正确填写资料收集卡各栏目内容。 3.3.2 收集钻具组合程序。 3.3.3 在仪器下井之前,应进行深度标定。 3.3.4 实时传输的数据应正确和完整。 3.3.5 下并仪器存储数据应标识清楚,内容应齐全。 3.3.6 实时传输数据与存储数据的曲线形态与数值应基本一致。 3.3.7 各测井曲线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符合地区规律。 3.3.8 作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测量不少于50m的重复井段。 3.3.9 实钻测井后、进行钻后重复段测量时,在并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重复曲线与实钻曲线形态一致,电阻率曲线变化反映侵入特征。
1
Q/SY 02022—2018 3.3.10 随钻划眼测井进行重复段测量时,各测井曲线的重复性要求参见SY/T5132中单项测井原始资料质量的规定。 3.4图头 3.4.1图头应包含但不仅限于如下信息:图名、公司名、井名、油区、地区、井位坐标(或经纬度)补心高度、地面海拔、测井时间、测井项目、测井小队、队长姓名、测量井段、钻头程序、钻井液性能、下井仪器型号、编号以及仪器零长等。 3.4.2 2测量方式应标注清楚,如钻后上测、钻后下测和实钻测等。 3.4.3 备注栏标明其他应说明的信息,如遇阻、遇卡和打捞等复杂情况说明。 3.4.4 图头数据应齐全、准确、统一和规范。 3.5 图面 3.5.1 测井项目与通知单应相符。 3.5.2 图面应整洁和清晰。 3.5.3 曲线绘图刻度规范。 3.5.4 曲线布局、线型和颜色选择合理,曲线容易辨别。 3.5.5 深度比例和测量值单位等应标识清楚。
4 测井采集资料质量 4.1 随钻电阻率测井 4.1.1 测量误差见表1。
表1 电阻率测量误差表
测量范围 Q:m >5 ≤5 (0.1, 50) (50, 3000) (0.1, 25) (25, 500) (0.1, 25) (25, 1000) (0.1, 10) (10, 200) (1.0,2000) (2000 ~ 5000) 其他情况 (0.2, 1000) (1000, 2000)
测量参数
测量误差 ± 10mS/m ± 5% ± 1% ±0.5mS/m ± 2% ± 1mS/m ± 1% ± 1mS/m ± 5% ± 5mS/m ± 5% ± 10% ± 20% ± 5% ± 10% ± 20%
感应电阻率
2MHz相位差电阻率
电磁波电阻率
2MHz衰减电阻率
400kHz相位差电阻率
400kHz衰减电阻率
侧向电阻率
方位侧向电阻率成像
> 2000
注:(a,b)表示大于α而小于或等于b的区间,例如(0.1,50)表示测量范围为大于0.1α·m而小于或等于50α·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