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600—2013
液化天然气站(厂)干燥与
置换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erting and dryout for LNG terminal
2013—07—23 发布
2013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600—2013
目
次
前言
范围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区域划分作业前的检查内容作业基本步骤
1
2
3
X
5
6
验收标准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液氮气化设施流程附录B(资料性附录) 临时设施及物资清单附录C(资料性附录) 干燥与置换记录表格
7
Q/SY 1600—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江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京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文江、田士章、庞晓跃、宫明、王旭东、苏建伟、何宁、高天喜、吕永军、王立国、卢浩。
II
Q/SY 1600—2013
液化天然气站(厂)干燥与置换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化天然气站(厂)的设备、管线、阀门等干燥与置换的基本要求、基本步骤、检查方法和验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成的液化天然气站(厂)的干燥与置换。 本标准不适用于薄膜罐、地下罐的干燥与置换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经过低温处理后,成为无色、透明液体形态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含有少量的乙烷、丙
烷、氮及能存在于天然气中的其他组分 2. 2
蒸发气boil-off gas (BOG) 由于外界的热量引人以及在容器进料过程中蒸发等,引起液化天然气气化产生的气体。
2.3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LNG receiving terminal 对液化天然气进行接卸、储存、转运、气化和外输(含槽车装车站)等作业的场所。
2. 4
天然气液化厂 natural gas liquefaction plant 对天然气进行净化、干燥、低温处理,使天然气转化为液态形式的场所。
2.5
水露点water dew point 在一定压力下,气体中析出第一滴液滴时的温度。本标准中所指的水露点是指常压露点。
3 基本要求
3.1介质要求
干燥与置换所用的介质应满足下列要求: a)干燥介质可采用干燥空气或氮气,置换介质一般采用氮气。 b)干燥与置换宜同时进行;同时进行时,介质应采用氮气。 c)干燥与置换气源压力一般不应低于0.5MPa。 d) 当采用氮气时,纯度不应低于98%,水露点不应高于-60℃。液氮气化设施流程参见附
录A。
e) 当采用干燥空气时,水露点不应高于-40℃。
1
Q/SY 1600—2013
f)本标准所指工作介质为氮气。 3.2 工艺要求
干燥与置换工艺应满足下列要求: a)LNG,BOG,NG系统均应干燥与置换。 b)干燥与置换宜分区进行,区域宜按不同的工艺系统划分。区域间不应留死角。 c)干燥与置换过程中,应监视系统压力,防止系统超压。 d)干燥与置换期间应多次开/关设备及管线上的阀门,以更充分地排出水分和氧气。压力试验
以水为介质的管道,其上的阀门干燥时宜同时采取加热等措施。必要时应临时拆除阀门或打开法兰排水。
e)干燥与置换的顺序宜先干线后支线。为保证所有旁通管的彻底干燥,应首先关闭主阀门使置
换介质通过旁通管,旁通管干燥置换完成后,再打开主管线上的阀门。 f)干燥与置换合格后系统应保持正压状态。 g)在引人液化天然气或天然气前,应重新检查所有系统的水露点及氧含量,并确认满足要求。
3.3HSE 要求
干燥与置换作业还应满足下列HSE要求: a) 确定所有安全设施已机械完工并投入运行。 b) 检查并确认现场干燥与置换气源设施完好。 c) 排放点位置应选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并划定安全警戒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d)I 取样点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e)干燥与置换过程中,应在主要设备或阀门处设置安全提示牌,对作业内容进行安全提示。 f) 所有操作人员应通过技术及安全培训,熟练掌握干燥与置换操作程序。 g)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办理作业票。 h)现场作业人员配备便携式氧含量分析仪。
4 区域划分
4.1宜按照工艺流程划分干燥与置换区域。单个区域不宜过大,压力等级相同或相近、位置相近的管道及设备宜划为一个区域。 4.2在工艺流程图上应将需要干燥与置换的设备、管线、阀门等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并注明干燥与置换介质注入点、排放点、检查点及阀门开关状态。 4.3LNG接收站工艺系统可按以下区域划分:
a)LNG卸船系统:包括LNG卸料臂、卸船总管、码头冷循环管线等。 b)低压LNG输送系统:包括低压泵出口管线、回流管线、低压输送总管、高压泵人口管线、
高压泵等。
c)气体返回和BOG系统:包括气相返回臂、回流鼓风机、气体返回总管、BOG总管、高压泵
排气总管、压缩机人口分液罐、BOG压缩机、再冷凝器BOG管线、再冷凝器及与安全阀连接的支管等
d)高压LNG输出系统:包括高压泵出口管线、回流管线、气化器等。 e) 天然气输出系统:包括高压NG输出管线、储罐补气管线、再冷凝器补气管线等。 f) 低压/高压排放系统:包括LNG低、高压排放管线及排放收集罐等。 g) 火炬系统:包括火炬分液罐、火炬总管、BOG压缩机放空管线等
2
Q/SY 1600—2013
h)燃料气系统:包括燃料气加热器及其出、入口管线等。
液化天然气装车系统:包括LNG装车管道、冷循环管道、气相返回管道等。
i)
4.4 天然气液化厂工艺系统可按以下区域划分:
a) 原料气过滤及计量系统:包括天然气进料管线、净化分离罐等 b)脱酸气系统:包括吸收塔、再生塔、脱硫罐、脱酸气系统天然气管线、胺液管线、酸性气
管线等。 c) 脱水脱汞系统:包括干燥器、脱汞罐、脱水脱汞系统天然气管线等, d) 再生气系统:包括再生气压缩机、再生气分离罐、再生气加热炉、再生气管线等。 e) 液化系统:包括冷箱、液化系统天然气管线、液化系统LNG管线等。 f) 冷剂储配系统:包括冷剂储罐、冷剂管线等。 g) 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冷剂压缩机、冷剂管线等。 h) BOG系统:包括 BOG 压缩机、BOG 总管线等。 i) LNG装车系统:包括 LNG装车管线、冷循环管线、气相返回管线、排放管线、排放收集
罐等。 j)火炬系统:包括火炬分液罐、火炬总管线等。
4.5LNG储罐可分为以下区域:
a)全包容式混凝土储罐可分为A,B,C,D四个区域,如图1所示,A区为内罐和穹顶空间
B区为内、外罐之间的环隙空间,C区为内罐底板与底部支撑结构之间的缝隙,D区为保冷/热角保护和二级罐底
b)其他形式储罐可按一个区域进行干燥与置换。
A
L
B
B
A
网 M
c
D
图1全包容式混凝土储罐分区示意图
5作业前的检查内容
5.1应按照流程图的标注进行现场检查,确认阀门状态和管道连接正确。 5.2应检查并确认作业区域与无关区域隔离。 5.3对取样点、排放点应进行现场标识,并检查确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