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1122-2020 探井钻井设计规范

Q/SY 01122-2020 探井钻井设计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6.0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09:53:49



相关搜索: 规范 设计 钻井 探井 01122

内容简介

Q/SY 01122-2020 探井钻井设计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1122—2020
代替Q/SY 122—2007
探井钻井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ing exploration wells
2020-10-12实施
2020一07一30 发布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 01122—2020
目 次
L
前言: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钻井设计基本要求 3.1 设计基本原则 3.2 设计基本内容要求 3.3 设计单位要求 3.4 设计人员要求 3.5 设计质量控制设计前期研究与资料分析
3
4
钻井地质设计 5.1 井区自然状况 5.2 基本数据 5.3 区域地质简介 5.4 设计依据及钻探目的 5.5 设计地层面及预计油气层、特殊层位置 5.6 工程要求 5.7 资料录取要求 5.8 地球物理测井要求 5.9 试油要求 5.10 设计变更 5.11 附件、附图钻井工程设计
5
6
6.1 设计依据 6.2 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 6.3 工程设计 6.4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6.5 生产信息及完井提交资料 6.6 附则 6.7 附件7  设计格式附录A(规范性附录) 探井钻井地质设计文本格式附录B(规范性附录)探井钻井工程设计文本格式参考文献··
.26 : 65 Q/SY 01122—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Q/SY122一2007《探井钻井设计规范》,与Q/SY122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引用文件,将设计涉及标准列人参考文献(见第2章及参考文献, Q/SY 122—2007 的第 2 章);修改“设计基本原则”为“钻井设计基本要求”;修改了设计基本原则,删除原标准中部分不是原则的内容,由10条修改为5条;“钻井设计基本内容”规定了设计内容;“设计单位要求”“设计人员要求”规定了设计单位人员与设计软件要求等;“设计质量控制”规定了设计论证、设计审查等要求(见第3章,Q/SY122一2007的第3章);一修改“设计前期基础工作”为“设计的前期研究与资料分析”,精减了具体收集资料要求

增加了资料分析内容,对格式文本中附件内容进行了规定(见第4章,Q/SY122一2007 的 4.1、4.2、4.3、4.4、4.5); -增加了设计依据、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生产信息及完井提交资料、附则、附件等内容(见第6章,Q/SY 122—2007 的第6章);删除了探井钻井工程投资预算书格式(Q/SY122一2007 的附录C)。
本标准由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港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勤学、查永进、杨成新、秦宏德、聂芬意、叶新群、侯璐、赵彤、贺海波、
宋庆茹、窦红梅、石建刚、李洪、汪海洋、王媛媛、孙雨春、孙洪伟、徐小峰、宋国志、卓鲁斌、 马文华、彭晓龙。
II Q/SY 01122—2020
探井钻井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探井钻井设计基本要求、设计前期研究与资料分析、钻井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气探井钻井设计。浅海钻井的钻井设计格式可参考本标准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 5431井身结构设计方法 SY/T 5480 固井设计规范 SY/T 5623 地层压力预(监)测方法 SY/T 5724 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 SY/T 6871 石油钻井液固相控制设备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 SY/T 7336钻井液现场工艺技术规程 SY/T 7377 钻井液设计规范 Q/SY 025524 钻井井控技术规范
3钻井设计基本要求 3.1设计基本原则 3.1.1 应遵守国家及当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应在充分分析地质和工程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安全、优质和高效的原则进行编制。 3.1.2应以保证实现地质目的为前提,充分考虑录井、测井、中途测试、完井、试油等方面的需要。 3.1.3应树立安全与环保优先的意识,井身结构、钻井液体系、HSE 等设计应充分考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1.4应充分论证钻井的风险与经济性,做到风险与经济性的统一,以合理的技术、投资适度控制钻井风险。 3.1.5钻井设计中的引用标准见参考文献。 3.2设计基本内容要求
设计内容应严格执行附录A、附录B规定的格式,各油(气)田可结合自身特点,适当增加设计内容,但不得减少设计内容。 3.3设计单位要求 3.3.1设计单位应配备钻井、物探、地质、录井、测井等专业人员,其业务水平应满足从事钻井设计
Y Q/SY 01122—2020 的要求。 3.3.2设计单位应具备从事钻井设计所需的地层压力预测、钻井地质和工程设计、固井设计等软件。 3.4 设计人员要求
设计人员应熟练掌握设计所涉及的标准规范和工艺流程,掌握所需的工艺技术。 3.5设计质量控制 3.5.1建设单位应组织工程、地质、安全环保的相关技术人员参加钻井设计方案讨论会,研究讨论钻井设计方案的基本原则、设计要点。 3.5.2设计单位应开展充分研究,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并建立设计质量控制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
4设计前期研究与资料分析
4.1设计人员应早期介入井位论证,参与地质方案讨论,熟悉掌握地质、工程资料,深入了解地质目的。 4.2建设单位在钻井设计前应组织井位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地物、道路、通信、气象、水文、 民居等对钻井的影响。 4.3钻井设计人员接受设计任务后,应收集分析邻区、邻井的工程、地质资料,并形成初步设计思路。
a)设计资料分析:应分析邻区、邻井地质特征。 b)技术指标分析:分析邻区、邻井的技术指标与生产时效情况。 c)质量指标分析:分析邻区、邻井钻井质量指标,分析引起质量指标不合格的原因;质量指标
在不同资料出现不一致时,应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力求客观全面反映井身质量情况。 d)事故与复杂分析:分析邻区、邻井复杂情况,事故发生的地层或井段,总结发生频率多、损
失时间长的主要复杂情况、事故类型、原因及处理结果。 e)钻井工艺分析:分析邻区、邻井钻井工艺及其效果。
5钻井地质设计 5.1井区自然状况 5.1.1应调查、阐明钻井地区的地理、矿产、自然环境、气象、水文、海况、交通、通信、灾害性地理地质现象及地面地质资料。 5.1.2对坑道、管道和近地表断层、地层风化切割、未成岩地层等情况进行描述。 5.2基本数据 5.2.1区域探井井深设计以50m 为基数,分层以5m 为基数,评价井井深设计以 10m 为基数。 5.2.2提供井别、井型、井号、地理位置、构造位置、测线位置、大地坐标、磁方位修正角等数据,定向井、水平井等应提供靶区数据。 5.3区域地质简介 5.3.1构造基本特征描述包括但不限于:
a)构造的具体位置、展布、形态、闭合度、走向。 b)主断层的分布、性质、走向、切割深度(断距)及对次断层的影响。
2 Q/SY 01122—2020
c)次断层的分布特征及井区的断层发育状况。 d)详细提供构造各层圈闭要素。
5.3.2地层概况应描述探区内地层岩性、标准层、倾角及特征;描述生、储油层的岩性、厚度、物性及流体特性;描述邻区、邻井实钻地层分布、岩石电性及录井和试油情况。 5.3.3提供邻区、邻井钻探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录井、测井、试油成果。 5.3.4地质风险分析应包括地层变化、构造变化和断层分布变化等。 5.4设计依据及钻探目的 5.4.1设计依据应包括井位论证报告及相关地质图件、数据表及邻区、邻井资料。 5.4.2钻探目的应明确目的层情况、完钻层位及原则、完井方法。 5.5设计地层剖面及预计油气层、特殊层位置 5.5.1应按地质时代自上而下描述岩性、厚度、产状、胶结程度及分层特征;对可能钻遇的断层、漏层、超压层、膏盐层及浅气层等特殊层段进行描述。 5.5.2对生储油气层进行综合分析。 5.6 工程要求 5.6.1应提供全井孔隙压力、破裂压力剖面及温度预测;应提供邻区邻井测压、测温、钻井液密度等资料;若钻遇已开发层系,应提供最新的压力数据,并提出停注等要求 5.6.2又 对油气层保护提出要求。 5.6.3又 对钻并并身质量和固并质量提出要求 5.6.4对弃井方式提出要求。 5.7资料录取要求 5.7.1设计岩屑录井的间距与特殊取样要求,设计综合(钻时或气测)录井仪器要求、录井间距、录井项目、工程参数录井项目、气体参数录井项目。 5.7.2提出异常录井情况与其他特殊需求时循环观察(地质观察)要求。 5.7.3钻并取心设计,提出钻并取心目的及原则,提供取心层位、取心并段、取心进尺、收获率、取心方式等要求。设计确定取心层位和数量时,既要考虑地质研究需要,又要考虑钻井难度。 5.7.4对钻井液录井、地化录井、荧光录井、元素录井及分析等提出要求。 5.7.5对酸解烃、罐装气、碳酸盐岩分析、泥页岩密度录井项目等提出要求。 5.7.6对地层漏失量录井,地层压力检测录井及其他特殊录井提出要求。提出化验分析选、送样品要求。 5.8地球物理测井要求 5.8.1测井设计应有利于快速识别油气层和综合评价油气藏的需要,同时考虑沉积分析等地质应用和压裂设计等工程应用的需要。 5.8.2测井项目选择应保证基本系列要求;对于重点井的主要目的层段,应根据实际地质需要加测测井新技术项目;对于区域内缺少地层压力资料的探井,应安排地震测井 5.8.3必要时提出及时测井及工程测井要求,对影响测井资料质量的钻井液成分、性能提出要求。 5.9试油要求
地质设计应提出预计的试油层位和试油要求。
3 Q/SY 01122—2020
5.10 设计变更
设计的变更应履行设计变更程序。 5.11 附件、附图 5.11.1设计中应附全附图和附表,附图中应有标注,并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或规范。 5.11.2设计的附图包括但不限于目的层构造图、储层等厚图、主测线地震解释面、联络线地震解释剖面、地层柱状剖面图、井位交通示意图等。
6 钻井工程设计 6.1设计依据
钻井地质设计,邻区、邻井实钻资料,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6.2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 6.2.1井身质量要求:包括井斜、全角变化率、井底位移、靶区、井径扩大率等要求,若设计要求高于行业标准,应特别指出。 6.2.2固井质量要求:包括各层套管下入深度与固井封固要求,固井质量评价检测要求。 6.2.3钻井取心要求:提出取心层段与合格率要求。 6.2.4录取资料要求:提出地质、钻井液、录井、地球物理测井、中途测试等对钻井工程施工的要求。 6.3工程设计 6.3.1风险提示 6.3.1.1分析地质风险,提供各层段井下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提示。 6.3.1.2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剖面,进一步开展孔隙压力、塌压力和破裂压力分析和预测工作。 6.3.2井眼轨迹与井身结构设计
6.3.2.1对定向井、水平井等类型的井,根据地质要求,结合区域施工工艺效果,设计并眼轨迹。以简表形式标明各井段特征,提供并眼轨迹明细表。 6.3.2.2对于定向井根据设计轨迹提供沿井眼轨迹不同井斜方位的三压力剖面。 6.3.2.3根据地层压力剖面及地层复杂情况,按照 SY/T 5431 的要求设计套管层序。 6.3.2.4依据增产改造、测试、生产等需要确定生产套管选型。 6.3.2.5地层压力不清或地质条件复杂的探井,套管层次设计宜留有余地。 6.3.2.6形成井身结构数据表,画出井身结构设计图,并对井身结构设计情况进行详细说明,说明每层套管封固目的、封固原则。
6.3.3钻机选型及钻井主要设备设计
6.3.3.1根据工程施工的最大负荷,合理选择钻机及配套设备。所选钻机在钻井作业期间所受最大负荷不得超过钻机额定负荷能力的80%,井架底座的净空高度应能满足各开次井口装置的安装要求。 6.3.3.2区域探井、复杂地区的深井和大位移井宜使用顶部驱动装置
4
上一章:Q/SY 01128-2020 录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规范 下一章:Q/SY 01091-2020 压裂设计规范及施工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

相关文章

SY/T 5965-2017 油气探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 SY/T 5965-2017 油气探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 Q/SY 10221-2018 石油探井测井数据归档规范 Q/SY 1661-2014 钻井液设计规范 Q/SY 16855-2020 页岩气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 Q/SY 1855-2015 页岩气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 Q/SY 16856-2020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规范 深水探井钻井工程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