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358-2010 油气管道并行敷设技术规范

Q/SY 1358-2010 油气管道并行敷设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1.8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3 14:15:46



相关搜索: 油气 管道 技术规范 1358 1358

内容简介

Q/SY 1358-2010 油气管道并行敷设技术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358—2010
油气管道并行敷设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parallel oil & gas pipelines
2010-1223发布
2011-02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358—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规定 5 线路设计 5.1 线路选择 5.2并行间距 5.3 钢管和检验 5.4 强度设计 5. 5 管道敷设 5.6 防腐设计 5. 7 水工保护 5.8管道标识 5.9勘察线路施工
1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参考文献
12
- Q/SY1358—201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志峰、张对红、卜祥军、史航、王贵涛、吴文、黄留群、陈文国、张
振永。
Ⅱ Q/SY1358—2010
油气管道并行敷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同期建设和不同期建设油气输送管道并行敷设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并行管道间距在50m以内的陆上油气输送管道,不适用于油气田内部集输管道和
城镇燃气管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474 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 GB/T 21448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23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59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70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并行管道 parallelpipelines 以一定间距相邻敷设的管道。
3. 2
并行间距 spacingbetweenthetwoadjacentparallelpipelines 相邻敷设管道的净间距。
3.3
同沟敷设 pipelines laid in the same trench 管道共用一条管沟敷设。 在役管道 in-servicepipeline 已投人运营或已建成即将运营的管道。
3. 4
4一般规定
4.1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并行管道,优化线路、穿跨越及阀室的位置,满
1 O/SY1358—2010
足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4.2号 当同一管廊内有规划管道与之并行时,应为规划管道的建设和运营创造有利条件。 4.3 多条管道在线路走向相同的情况下宜并行敷设,但应减少同沟敷设段长度。 4.4应根据并行管道的特点,保证施工所需的空间及维抢修间距。 4.5新建管道与在役管道并行,交叉时,应制定安全保护措施,保护或恢复在役管道的标识、水工保护、伴行路等设施,并征得在役管道管理单位的同意。 4.6并行管道通过活动断裂带时,不宜采用同沟敷设,并行间距不得小于管道可能发生的最大位移值,并符合GB50470的要求。 4.7并行管道的阀室宜相邻建设,共用供电、通信、道路等设施。 4.8并行管道应加强运行管理。同沟敷设段宜设置管道安全预警系统。 4.9 并行管道设计除了满足本标准的要求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
5线路设计
5.1 线路选择
线路路由选择除了要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外,还应根据并行管道的特点,满足以下要求 a)应准确掌握在役管道及相关设施的位置。 6)应考虑并行管道的敷设及维抢修技术要求 c)应考虑不同地段管道敷设的并行间距要求。 d)对并行引起的施工、运行阶段各种风险应进行分析,并提出或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
5.2 并行间距 5.2.1 并行间距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考虑管道的输送介质特征、压力、管径、地形地貌、环境特点、周围的土壤性质等参数
同时应满足施工和运行的要求。当并行敷设的管道中存在加热输送的情况,其并行间距还应满足5.2.8的规定。
b)当输油和输气管道并行敷设时,输气管道的相关参数决定并行间距;当输气管道并行敷设
时,对并行间距起决定作用的管道应由输气压力、管径、壁厚等因素综合确定。 c)应经过技术经济比选,并将不同间距下所采取的施工、运行措施费用纳人比选范围。
5.2.2不受限制的区段,并行间距应满足起决定作用的管道失效而不造成其他并行管道破坏的要求,并且不应小于6m。 5.2.3受地形、规划等条件限制的区段,并行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
a)应根据具体的限制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在采取安全措施后,可适当缩小并行间距。同
期建设的并行管道可同沟敷设;不同期建设的并行管道不宜同沟敷设。 b)不同期建设时,土方地段埋地并行管道为满足施工要求,对于管顶埋深小于或等于1.5m
坡顶无动载的情况,最小并行间距如表1所示。当管项埋深大于1.5m时,宜适当加宽。 )-对于加热输送管道、弹性敷设段以及存在较大应力的其他地段,在执行表1规定的并行间距
时应进行土体稳定性的校核。
5.2.4对于石方地段,应遵循以下规定:
a)同期建设管道应合理安排开挖管沟的时间,同时爆破一条管沟或并行爆破多条管沟。 b)不同期建设的石方地段,采用爆破法开挖管沟时并行间距不宜小于20m。并行间距与施工
方案的关系要求如下: 1)间距20m以上地段,可采用爆破方式开沟,爆破管沟形成的振动波到达在役管道处的
N Q/SY1358-2010
最大垂直振动速度不应大于10cm/s。 2) 间距大于10m且小于或等于20m时,宜采用非爆破开挖(如采用机械开挖、人工开
挖、静态爆破等);若采用爆破开挖,应论证爆破方案的可行性,报送建设单位审批,并经在役管道管理单位许可。
3) 间距大于6m且小于或等于10m时,应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挖、 4) 间距小于或等于6m时,应采用人工开挖。 5) 新建管道爆破管沟时,应保证在设计的并行间距内飞石不会破坏邻近管道的地面建
筑物。
表1不同期建设的土方地段埋地并行管道的最小并行间距要求
单位为米
最小并行间距新建管道管径
土壤类型
DN300mm以下 DN300mm~DN650mm DN700mm~DN1200mm
中密的沙土
2. 8 2. 5 2 2 1. 5 1.5 2.5
3.5 2.8 2. 5 .2 1. 5 1. 5 3
4 3. 5 3 2. 5 2 2 4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沙土)
硬塑的粉土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
硬塑的粉质黏土、黏土
老黄土软土(经井点降水)
5.2.5 当穿越地段并行敷设时,要求如下:
a) 并行管道顶管穿越公路时,套管净间距宜大于10m;当空间受限,经核算顶管对邻近套管及
路基无影响时,最小净距应大于5m,并应符合公路管理部门的规定。 b) 同期建设并行管道宜采用同一涵洞穿越铁路;不同期建设的并行管道,当利用在役管道涵
洞时应分析其可行性。当新建穿越涵洞时,与在役管道的涵洞的净间距不宜小于10m,并应符合铁路管理部门的规定。 同期建设并行管道采用挖沟法穿越河流时,并行间距满足下列要求: 1)基岩河床,不宜小于1.5m。 2)非基岩河床,采用排水挖沟方式时,不宜小于6m。 3)采用带水挖沟方式时,应适当加宽,并根据工程具体条件确定并行间距。不同期建设
c)
时,并行间距应满足在役管道位于施工影响范围以外。
d) 定向钻穿越河流等障碍物时,并行管道穿越轴线间距宜大于10m(钻机人土段和光缆套管
穿越除外)。 e) 同期建设并行管道采用山体隧道或盾构隧道穿越时,宜共用一条隧道;不同期建设的并行管
道,当利用在役管道山体隧道或水下隧道(包括矿山法、顶管法、盾构法隧道)应分析其可行性。
f) 新建管道利用在役管道隧道等设施时,应对在役管道及设施本体进行检测和评价,并进行必
要的修复。
5.2.6 同沟敷设段管道的最小并行间距应符合表2的要求。
3 OSY
表2 同沟敷设段管道的最小并行间距
DVAmm DNarmn DN8om DNS
L
Jo2
n 行管道中管经的较大
涵洞内管道的最小开有间距随行合表原的要求
5.27.
表3隧道、涵洞内管道的最小并行间距
道盾构或顶管,m

-
涵洞
矿山法,m 理地敷设:0.7~ 0.9 架空设
W 黑
康· nc

.5
客国康
行间距的确定应遵循下列规定管道的热影响范国小手根据常温输送条件下确定的冲行闻随,考惠加大并行间肥或来用保温、隔热摩播施数设或其用隧道、涵洞、跨越地段,除了应进行热影响芬桥外不赢保证受热变形后的管道之间不会互租碰撞或间距过近 香彩取加描施
b
钢管和检
用隧道, 雨洞或跨越段管道钢管,在工厂水压试验压力导起的环
的原 强度设 544 段
电股得道的设计系数按照GB50251和GB50253的相关规定取值:家童提 个
#4店 越段,魅道内和跨越段并行管道强度设计应符合GB:50423和GB50459的规壳 243 跨越段强道内和同沟敷设段等局部高风险区段需要提高设计系数厨,垃经过分析建较店通品窗管道敷设
首的空间位置点粮携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合理布置。
SA 5.2 同沟敷数设 安改吸平面走向时,点优先采用弹生吸设,新采用香管,热限零管
音施。隧道及游洁内开得香置之同压有保得真设计间距的隔离,限持
有效的隔离
醉导同沟敷 交管的固是教应沿长力向错开务别布置,精开解净随离不应小中尊
投育道的组装方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作业带布置,雪管所贴条代下商同内敏设段管道直来用沟下组焊并应采取措施保证香沟的稳定

E6 防度计
型和级别的外防层, ,管道外防腐层的设
.b
上一章:JJF(纺织) 076-2018 织物钉锤式勾丝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 下一章:JJG 266-2018 卧式金属罐容量检定规程

相关文章

SY/T 7365-2017 油气输送管道并行敷设技术规范 CDP-G-OGP-PL-001-2010-1 油气管道并行敷设设计规定 输油管道并行敷设间距设计分析与探讨 Q/SY 147.1-2012 长输管道工程建设施工干扰区域生态恢复技术规范 第1部分:戈壁敷设地段 Q/SY 64-2012 油气管道动火规范 Q/SY 05064-2018 油气管道动火规范 Q/SY 1419-2011 油气管道应变监测规范 Q/SY 1775-2015 油气管道线路巡护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