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1039.5—2020
油气集输管道和厂站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5部分:管道维修
Codeforintegritymanagementof
oil-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pipelines and stations-
Part 5: Pipelines repairing
2020—07—30发布
2020-10-12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01039.5—2020
目 次
前言
I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5管道本体缺陷维修 5.1 一般要求 5.2 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管道外防腐(保温)层缺陷维修
2
3
6
6.1 一般要求 6.2 维修材料 6.3 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管道内防腐层维修 7.1 一般要求 7.2 聚乙烯内衬 7.3 液体涂料风送挤涂内涂层阴极保护系统维修
8
8.1 一般要求 8.2 牺性阳极阴极保护系统 8.3 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 9HSE管理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 常见管道本体缺陷维修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 常用管道外防腐(保温)层维修材料、材料性能及复检要求参考文献·
....
10
1
13
.· 17 : 18
Q/SY01039.5—2020
前言
Q/SY01039《油气集输管道和厂站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管道数据管理;第3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第4部分:管道检测与评价;第5部分:管道维修;第6部分:效能评价与审核。
本部分为Q/SY01039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规划总院、长庆油田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宝良、刘晓东、李双林、张昆、刘芳、符中欣、刘艳双、马民、李智艺、
王海秋、李曙华、刘畅、杜啸天、闫静、张楠革、陈宏建、张志浩、李岩。
II
Q/SY01039.5—2020
油气集输管道和厂站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5部分:管道维修
1范围
Q/SY01039的本部分规定了陆上油气田管道本体缺陷、外防腐(保温)层缺陷、内防腐层、阴极保护系统的维修方法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在役钢质管道的维修。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测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13350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 GB/T18570.3 3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第3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
表面的灰尘评定(压敏黏带法)
GB/T18570.9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 第9部分:水溶性盐的现场电导率测定法
GB/T20974 绝热用硬质酚醛泡沫制品(PF) GB/T21246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方法 GB/T 21448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GB/T 25997 绝热用聚异氰脲酸酯制品 GB/T 28055 钢制管道带压封堵技术规范 GB/T 29047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 GB/T 36701 埋地钢质管道管体缺陷修复指南 GB 5026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49 气田集输设计规范 GB 50350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T 50538 埋地钢质管道防腐保温层技术标准 GB/T50698 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 GB 50819 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 GB 50991 埋地钢质管道直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 GB/T 51241 管道外防腐补口技术规范 JC/T990 复合硅酸盐绝热制品 NB/T 47013.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47013.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第3部分:超声检测
1
Q/SY01039.5—2020
NB/T47013.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NB/T47013.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SY/T0086阴极保护管道的电绝缘标准 SY/T 0096 强制电流深阳极地床技术规范 SY/T0324 直理高温钢质管道保温技术规范 SY/T 0414 钢质管道聚烯烃胶黏带防腐层技术标准 SY/T4076 钢质管道液体涂料风送挤涂内涂层技术规范 SY/T 4109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SY/T4110 钢质管道聚乙烯内衬技术规范 SY/T5918 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保温层修复技术规范 SY/T 6649 油气管道管体缺陷修复技术规范 SY/T6854 埋地钢质管道液体环氧外防腐层技术标准 SY/T7347 油气架空管道防腐保温技术标准 Q/SY01039.2 油气集输管道和厂站完整性管理规范第2部分:管道数据管理 Q/SY01039.4 油气集输管道和厂站完整性管理规范第4部分:管道检测与评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送挤涂airfeedingandextrusioncoating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两个挤涂器之间的液体涂料在经过表面处理的管道中匀速行进,使液体
涂料均匀地涂覆于管道内表面的涂装方法。
4基本规定
4.1管道维修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a)有许可要求的维修材料,应由取得相应许可的生产单位制造。 b)应与原管道相匹配,且不应对原管道产生次生损伤。 c)配套使用的材料应相互匹配,并宜由同一供应商配套供应。 d)应适用于野外施工,施工简便且对人员及环境无毒害。 e)应包装完好,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识。 f)应提供生产厂家的名称、厂址、材料名称、型号、批号、生产日期、保存期、保存条件等。 9)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材料使用说明书和检验报告,材料说明书中应明确规定材料的质量要求、
工艺要求、储存条件及储存期限。 管道维修所选用的材料储存与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a)材料储存应满足材料使用说明书要求的储存条件,并在储存期限内使用。 b)材料使用应符合材料说明书中的工艺要求和相关标准要求。 c)材料使用前,宜进行材料性能复检,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
4.2
4.3管道维修时间响应计划应按照Q/SY01039.4的规定执行,同一批维修计划,高后果区的高风险管道应优先维修。 4.4管道维修前应编制维修方案并通过审查,方案内容至少应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组织机构
2
Q/SY01039.5—2020
及分工、维修材料及方法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检验要求、维修工作量及计划进度、安全保障措施等,维修方案应满足HSE管理相关要求;对管道自身运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施工工况,应在维修方案中明确应对措施, 4.5管道维修施工单位及维修人员应具有施工要求的相关资质。 4.6一般地段管道开挖应按照SY/T5918的规定执行,高寒冻土区的冻土及流沙地段开挖应按照SY/T 6649的规定执行;作业坑回填及地貌恢复应按照GB50819的规定执行。 4.7应依据相关标准对管道维修施工过程各工艺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 4.8资料的录取应满足Q/SY01039.2的要求。
5 :管道本体缺陷维修 5.1 一般要求 5.1.1 采用临时维修措施后,应及时采用永久维修方法进行维修。 5.1.2 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时,不应进行施工作业:
a)雨、雾、雪、风沙天气。 b)风力达到3级或4级。 c)环境温度低于5℃。 d)环境相对湿度大于85%。 e)管体温度低于露点以上3℃。
5.1.3对于5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开展管道本体缺陷维修。 5.1.4根据管道检测与评价报告确定的缺陷类型选择维修方法,并应考虑不同材质产生的电偶腐蚀对后续运行的影响,满足GB/T36701的相关要求。 5.2 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 5.2.14 管道本体缺陷维修宜按图1所示施工流程进行,管道本体缺陷维修后应实施外防腐(保温)层的维修。
材料准备
管道开挖
表面清理
缺陷复核
缺陷管段定位
1
质量检查
竣工
缺陷维修
图1 管道本体缺陷维修施工流程图
5.2.2应组织施工单位按照管道本体维修方案准备性能参数满足要求的维修材料。 5.2.34 依据管道检测与评价报告,确定缺陷点位置信息,缺陷点位置信息应至少包括管道名称、管段名称及编号、缺陷类型、绝对里程、相对位置、位置信息、时钟方向、所处位置等。 5.2.4缺陷管段定位后,管道开挖宜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开挖应满足下列要求:
a)管道轴向方向开挖超出缺陷至少500mm,对壁厚减薄大于或等于0.5t(t为管道公称壁厚)的
缺陷,管道轴向方向开挖超出缺陷至少1000mm。 b)复合材料补强维修管体缺陷时,按维修技术要求开挖。
5.2.5缺陷管段开挖完全暴露后,应进行缺陷部位旧防腐层清除,清除方法可采用溶剂清除、动力工具清除、手工工具清除、水力清除等方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清除至裸金属;缺陷维修实施部位管体
3
Q/SY01039.5—2020
表面除锈等级应达到GB/T8923.1规定的Sa2.5或St3级。 5.2.6表面处理完成后,应按照Q/SY01039.2中的管道本体缺陷表对缺陷点信息进行复核记录,并由监理或业主单位对缺陷点信息测量、审查,缺陷信息基本符合后组织施工单位按方案进行维修 :缺陷复核信息与管道检测评价报告存在较大差异(如缺陷类型不相符、缺陷深度、厚度存在差异等)时,应对该缺陷点的维修方法变更后再进行维修。 5.2.7依据管道本体维修方案对管道本体缺陷逐一进行维修,针对焊接维修的缺陷点,焊接前应对焊接部位及热影响区的管道壁厚进行测量,确认焊接处及热影响区的管道壁厚满足GB/T36701的要求。 5.2.8依据附录A对维修的缺陷点进行质量检查,涉及焊接作业的管道本体缺陷维修质量检查还应同时满足GB/T36701的要求 5.2.9 9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资料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并满足Q/SY01039.2的相关要求:
a)管道本体缺陷、管道本体缺陷维修数据表。 b)质量检查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c)维修材料原始合格证,施工中的检验报告等。 d)开工申请报告。 e)施工组织设计。 f)施工记录。 g)施工总结报告。 h)管道本体缺陷维修及检测记录。 i)合同中约定的其他资料。
5.2.10对于有智能内检测需求的管道,当采用复合材料补强或钢质环氧套筒维修方法后,可安装智能检测提示带对该位置点进行标记
6管道外防腐(保温)层缺陷维修
6.1一般要求 6.1.1外防腐(保温)层缺陷维修应在管道本体缺陷维修后进行。 6.1.2对管道外防腐(保温)层检测出的局部缺陷,应选择局部维修方式,局部维修以缺陷点为中心开挖。 6.1.3 3对检测出普遍存在外防腐(保温)层材料老化或剥离的管段,局部维修无法保证外防腐(保温)层的整体性能,应结合现场验证情况,选择外防腐(保温)层连续维修方式。 6.1.4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时,不应进行施工作业:
a)雨、雾、雪、风沙天气。 b)风力达到5级及以上。 c)环境相对湿度大于85%。 d)管体温度低于露点以上3℃。
6.2维修材料
6.2.1管道外防腐(保温)层缺陷维修材料应根据原外防腐(保温)层类型、失效原因、维修规模及管道运行工况条件选择,常用管道外防腐层缺陷维修材料及结构宜按表1执行,也可采用经过试验验证且满足技术要求的其他防腐(保温)材料。常用管道外防腐(保温)层维修材料、材料性能及复检要求见附录B。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