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916—2020
钢丝绳卷扬提升式垂直升船机验收规范
Code of acceptance for wire rope hoist vertical shiplift
2021-01-01实施
2020-04-16发布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系统验收. 4.1总则 4.2 技术资料.. 4.3 主提升机 4.4 平衡重装置 4.5 承船厢.. 4.6 闸首设备.. 4.7 电气系统... 5综合验收 5.1总则... 5.2 技术资料 5.3 验收要求..
I
D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华电
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杭州华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寿林、蒋春祥、陶天华、向阳、金龙、黄金根、李倩、杨芳、易春辉、张莉、 李丽丽、沈策、陆永亚、江一行。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钢丝绳卷扬提升式垂直升船机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丝绳卷扬提升式垂直升船机的分系统验收和综合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100t一1000t级湿式运行的钢丝绳卷扬提升式垂直升船机(以下简称升船机),其他
吨级升船机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
GB/T14039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GB51177一2016升船机设计规范 JB/T12215一2015钢丝绳卷扬提升式垂直升船机 NB/T35045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NB/T35051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SL381一2007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1177—2016和JB/T12215—201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系统验收
4.1总则
升船机的分系统验收主要验证主提升机、承船厢、闸首设备、平衡重装置、电气系统等是否满足设
计要求和性能要求。 4.2 技术资料
升船机验收时,应至少提供下列技术资料: a)产品设计图样、设计计算书、技术要求和制造工艺文件; b)产品合格证明书: c)使用操作维护说明书(包括外购设备自带的说明书): d)安装图及电气原理图: e)易损件图; f)出厂试验报告: g)升船机主体设备监造报告;
j)竣工图。 4.3主提升机 4.3.1主提升埋件及机架
主提升埋件及机架的验收应符合JB/T12215一2015中5.5.2和5.5.3的规定。 4.3.2电动机
工作制动盘对电动机输出轴线的轴向圆跳动不应大于0.2mm(在制动半径处测量)。 4.3.3制动器系统 4.3.3.1制动器的安装螺栓打紧力矩应满足设计要求。 4.3.3.2两侧制动间隙偏差不应大于0.2mm。 4.3.3.3液压泵站布置及管路铺设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管路接头应密封良好,无渗油现象,管路用管夹应固定良好。管路耐压试验及清洁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4.3.4减速器 4.3.4.1减速器所有部位均不应有渗油现象。 4.3.4.2对采用强制润滑的减速器,润滑站所有管路不应有渗油现象;接、配管应满足设计要求。 4.3.4.3减速器的声压级噪声不应大于85dB。 4.3.5卷筒 4.3.5.1同侧卷筒中心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应大于2mm。 4.3.5.2卷筒组装配后,制动盘对卷筒轴线的轴向圆跳动不应大于0.5mm(在制动半径处测量)。 4.3.5.3卷筒装配后,应转动平稳,无卡阻及异常响声。 4.3.5.4减速器中心线至其两侧卷筒轴承座中心线纵向距离的极限偏差为土1mm。 4.3.5.5同一台减速器两侧连接的卷筒轴承座横向中心线与卷筒轴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不应大于1.5mm。 4.3.6滑轮组 4.3.6.1滑轮组轴线距承船厢纵向中心线的尺寸公差不应大于2mm。滑轮组横向对称中心线距承船厢横向中心线的尺寸公差不应大于2mm。 4.3.6.2滑轮组装配后,应转动平稳,无卡阻及异常响声。 4.3.6.3滑轮组润滑油管应连接可靠,不应有渗油现象。 4.3.7同步轴系统
同步轴中心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应大于2mm。 4.4平衡重装置 4.4.1平衡重轨道及锁定装置 4.4.1.1平衡重轨道安装要求应符合JB/T122152015中5.5.6的规定。 4.4.1.2锁定装置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a)同一锁定梁的两条锁定轨道中心线的偏差在全长范围内不应大于2mm
c)锁定梁在非锁定位置时,锁定梁上的轨道安装要求应符合JB/T12215一2015中5.5.6的规定。 4.4.2平衡重块 4.4.2.1 悬挂状态下平衡重块在整个高度上沿水流方向的偏斜量应符合JB/T12215—2015中5.5.10的规定。 4.4.2.24 钢丝绳在正常工作状态时,同一组平衡重块吊轴的中心线高度差不应大于10mm。 4.4.2.3安全框纵梁上各支承垫块的高度差不应大于3mm,每侧横梁支承面的高度差不应大于5mm。 4.4.2.4平衡重调整块应均匀布置。 4.4.3平衡链 4.4.3.1平衡链导向装置的安装要求应符合JB/T12215—2015中5.5.12的规定。 4.4.3.2导向装置中心线的纵向位置误差不应超出5mm横向位置误差不应超出土2mm 4.4.3.3平衡链通过导向轮时不应有卡阻现象。 4.4.4钢丝绳组件 4.4.4.1 钢丝绳应无锈蚀、断丝、松散等现象。 4.4.4.2钢丝绳的旋向应满足设计要求。 4.4.4.3调节螺杆组件连接调整后,防松螺母应锁紧,旋合长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值。 4.4.4.4防旋板装置安装应满足设计要求。 4.5承船厢 4.5.1承船厢静刚度
承船厢的静态刚性应符合JB/T12215--2015中5.4.6.4的规定。 4.5.2承船厢工作门及启闭机 4.5.2.1承船厢工作门应启闭灵活,不应有卡阻、异常噪声、振动,不应有零部件松动现象。 4.5.2.2承船厢工作门密封不应有线状泄漏,最大泄水量不应超过0.5m/h。 4.5.2.3,启闭机同步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4.5.3对接密封 4.5.3.1止水橡胶安装完成后,止水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应大于2mm。 4.5.3.2密封框运动时应无扭曲、卡阻、爬行、抖动。 4.5.3.3各导向滑块与导轨板应接触良好。 4.5.4对接装置及轨道 4.5.4.1对接装置的退出间隙、夹紧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4.5.4.2对接锁定、顶紧、夹紧轨道精度要求应符合JB/T12215一2015中5.5.5的规定。 4.5.5防撞装置
防撞装置安装后应导向灵活,全行程运行无卡阻。 4.5.6导向装置及轨道
4.5.6.2导向装置的轨道安装精度要求应符合JB/T12215一2015中5.5.6的规定。 4.5.7锁定装置
锁定装置的验收要求应符合JB/T12215一2015中5.5.9的规定。 4.5.8充泄水系统 4.5.8.1支架应安装牢固,管路应排列整齐。 4.5.8.2泵位置正确,密封良好,连接牢固,转向正确。 4.5.8.3拆卸接头剩余补偿量不应小于5mm,拆卸接头两端法兰盘的径向错位不应大于3mm。 4.5.8.4管路系统不应有异物,不应有泄漏。 4.5.9船厢液压系统 4.5.9.1泵站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位置正确。泵站上各部件应连接可靠,无渗漏,各部件表面无锈蚀。 4.5.9.2液压管的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最小曲率半径不应小于3倍管子外径,高、低压管道应有明显色彩区别或标示牌。胶管的安装布置不应出现扭转、拉紧、摩擦现象,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胶管外径的10倍。 4.5.9.3管路冲洗后需进行耐压试验,试验要求应符合SL381一2007中7.3.5的规定。 4.5.9.4液压泵在工作压力50%75%100%下分别连续运转5min系统应无振动杂声和异常升温等现象,阀件和管路应无渗漏油。调整系统压力至工作压力的1.1倍,系统应无剧烈振动、异响、渗油现象。 4.5.9.57 油箱应清洁,无异物;系统串洗循环油污染等级不应低于GB/T14039规定的-/17/14。 4.5.9.6液压系统安装完成后,其执行元件应运行平稳可靠。 4.5.9.7i 调平油缸锁定装置应保证锁定可靠。 4.6闸首设备 4.6.1 闸首设备的验收应符合NB/T35045和NB/T35051的规定。 4.6.2闸首工作闸门设有工作小门时,工作小门的安装验收按4.5.2.1的规定。 4.6.3设有对接密封装置的闸首设备,其对接密封装置的安装验收按4.5.3的规定。 4.6.4闸首对接、防撞梁液压系统的安装验收按4.5.9的规定。 4.7电气系统 4.7.1供配电源
两路独立电源供电:当一路出现故障时应自动切换到另一供电回路。 4.7.2成套配电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 4.7.2.1柜、屏、台、箱、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应接地可靠。 4.7.2.2柜、屏、台、箱、盘间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应绝缘可靠。 4.7.2.3柜、屏、台、箱、盘内的控制开关及保护装置应动作准确、可靠,各类标识应正确清晰。 4.7.3计算机监控系统 4.7.3.1系统软件数据库、应用软件及传输规约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4.7.3.4主控级监控系统应能实现流程控制、实时数据采集、故障报警、事件顺序记录、报表的生成与打印等功能。 4.7.3.5现地子站级监控系统应能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方式切换,机构动作控制、故障报警~ 信号显示等功能。 4.7.4工业电视系统 4.7.4.1工业电视设备及控制台、机柜的金属外壳等应接地可靠。 4.7.4.2摄像机及显示屏的安装应牢固可靠 4.7.4.3工业电视系统应能全面监视升船机的运行过程和主要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各控制站点工作情况。 4.7.4.4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应清晰,数据应准确。 4.7.4.5视频存储容量和记录/回放带宽与检索能力应满足使用要求。 4.7.5通航信号及广播指挥系统 4.7.5.1通航信号系统 4.7.5.1.1通航信号灯、边界灯、边界符号应牢固可靠,且无障碍物遮挡。 4.7.5.1.2通航信号灯动作与电气控制应协调一致。 4.7.5.1.3升船机不同行进方向的通航信号灯应具有互锁功能。进出承船厢的灯光信号与闸首、承船厢湘头工作闸门应具有位置互锁功能: 4.7.5.2广播系统 4.7.5.2.1广播系统各电器设备应接地可靠。 4.7.5.2.2 2扬声器应牢固可靠。 4.7.5.2.3 3广播声响应能覆盖升船机工作区,且声音清晰、响亮。 4.7.5.2.4广播系统应具有分区广播功能。 4.7.6照明系统 4.7.6.1灯具及其配件应完备,无机械损伤、变形、涂层剥落和灯罩破裂等现象。 4.7.6.2灯具应牢固可靠。 4.7.7系统安全 4.7.7.1# 操作的安全性 4.7.7.1.1对涉及系统运行安全的操作应有确认功能。 4.7.7.1.2 2当发生误操作时:控制系统应具有可靠的保护功能。 4.7.7.1.3 3自动或手动操作应可做存贮记录或做提示指导。 4.7.7.1.4应设有操作员控制权口令。 4.7.7.1.5 5控制层次应实现操作闭锁,其优先权顺序为:现地手动最高、现地控制级第二,上位集控级第三。 4.7.7.2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安全 4.7.7.2.1应有电源故障保护。 4.7.7.2.2 2应能预置初始状态和重新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