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6004. 4—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
工艺设计规范第4部分:换热器
Specification for natural gas processing equipment technical desig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Part 4 : Heat exchanger
2016—01—27发布
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06004. 4—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换热器的选型 4. 1 管壳式换热器 4. 2 板片式换热器 4.3 绕管式换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 5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参数 5. 1 管程 5. 2 壳程 6换热器工艺参数 6. 1 物流走向 6. 2 流速 6.3 温度 6.4 压降 6. 5 污垢系数 6.6 设计余量附录A(资料性附录) 管壳式换热器基本分类
Q/SY 06004.4—2016
前創言
Q/SY06004《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设计规范》是油气田地面工程设计系列标准
之一。该标准分为以下6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分离器;第3部分:塔器;
一第4部分:换热器;
第5部分:空冷器;一第6部分:泵。 本部分为Q/SY06004的第4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一
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薄光学、肖秋涛、程林、陈运强、黄文峰。
I
Q/SY 06004. 4—2016
6.1.3腐蚀性较强的介质如富胺液、酸水宜走管程。 6.1.4对压降有特殊要求的介质应走管程。 6. 1. 5 5较脏和易结垢的介质宜走壳程。 6.1.6 ,流量较小的介质宜走壳程。 6. 1.7 传热膜系数较小的介质(如气体)应走壳程。 6.2流速 6.2.1管程介质为气体时,常用流速范围宜为5m/s~30m/s。实际计算时,需综合考虑工厂系统允许压降、设备尺寸、设备投资等因素。 6.2.2管程介质为液相油品时,合理流速宜为1.2m/s~2.5m/s,最大允许流速宜为2.7m/s~ 3m/s,含固体颗粒的油品合理流速宜为1m/s~2.2m/s,其最大流速不宜超过2.5m/s。不同黏度下管内介质常用流速见表1,易结垢流体(如冷却水)在管内流速宜大于0.9m/s。
表1 管内介质常用流速
流体黏度,cP 最大流速,m/s
>1500 1500~500 500~100 100~35
35~1 1. 8
<1 2. 4
烃类 3
0. 75
0. 6
1. 1
1. 5
6. 2. 3 ,壳程介质为气体时,流速宜为2m/s~15m/s。 6. 2. 4 壳程介质为液体时,最大允许流速宜为6.2.1中所述流速的一半。易结垢流体(如海水、河水)在壳程内流速宜大于0.5m/s。 6.3 温度 6.3.1高温端的温差不宜小于20℃,低温端温差不宜小于5℃。 6.3.2当采用多管程、单壳程的管壳式换热器,并用冷却水作冷却剂时,冷却水的温度不应高于工艺物料的出口温度。 6.3.3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不宜高于60℃,以免结垢严重。 6.3.4设计中应保证温差校正系数不小于0.8。 6.4压降
换热器的压降需首先满足工艺设计的要求。对于工艺设计无特殊要求的场合,其压降可参照表2。
表2换热器的压降
合理的压降△p,MPa
操作情况低压操作
操作压力p,MPa(绝压)
0~0.07 0. 07~1. 0 1. 0~3. 0 >3.0
p/2 0. 035
中压操作 (包括用泵输送的流体)
0. 035~0. 18 0.07~0.25
较高操作压力
6. 5 5污垢系数
管壳式换热器的污垢系数应按GB/T151的规定选取。油气田地面工程常见介质污垢系数可参照表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