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JF(京) 82-2022 高精度GNSS测量型天线校准规范

JJF(京) 82-2022 高精度GNSS测量型天线校准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20.4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9 14:35:49



相关搜索: jjf 测量 规范 天线 gnss 82 高精度 82

内容简介

JJF(京) 82-2022 高精度GNSS测量型天线校准规范 JJF
北京市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京)82-2022
高精度GNSS测量型天线校准规范
(多探头球面近场测量方法)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of High Precision GNsS Geodetic Antenna
(Method of spherical near-field multi-probe antenna
2022-05-08实施
2022-04-08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高精度GNSS测量型天线校准规范
JJF(京)82-2022
(多探头球面近场测量方法)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of High precision GNss Geodetic Antenna (Method of spherical near-field multi-probe antenna
measurement)
归口单位: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起草单位: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许原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吴锦铁 天(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梁 炜(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高伟(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目录
范围 2 术语和计量单位 2.2极化前后比. 2.3天线增益 2.4不圆度 3概述. 4计量特性 5校准条件 5.1环境条件 5.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1校准项目 6.2校准方法 6.2.1外观 6.2.2电压驻波比 6.2.3视轴群时延 6.2.4天线轴比 6.2.5天线增益 6.2.6极化增益前后比.
...2
..3
3
3
3
4
b
6.2.720°仰角极化增益不圆度 6.2.8滚降系数 6.2.9带外抑制 6.2.10带内平坦度· 6.2.111dB压缩点输出功率
6
校准结果表
1
8 复校时间间隔 附录A校准原始记录格式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附录C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附录D系统设置
.9
.122
.....
..
....
.....55
...188 引言
本规范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编制。
本规范是首次制定的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高精度GNSS测量型天线校准规范
(多探头球面近场测量方法)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支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GNSS测量型天线的设计、生产、使用和校准。 2术语和计量单位 2.1滚降系数roll-offfactor
法向极化增益与水平方向极化增益之差。 2.2极化前后比front-to-rearratic
天线法向极化增益与背向土30°内的极化增益最大值之差。 2.3天线增益 antenna gain
天线在给定方向的辐射强度与馈入天线的净功率被各个方向均匀辐射时所得的辐射强度之比,通常以分贝表示。
注1:如方向未给定,则指给定天线最大辐射强度的方向。 注2:如天线无损耗,则给定方向上天线的绝对增益在数值上和它的方向性系数相同。
2.4不圆度patternroundness
在水平面方向图中,其增益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的偏差。 3概述
测量型天线是高精度卫星导航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卫星导航接收机测量精度的高低。GNSS天线普遍为有源天线,包括无源天线和低噪声放大器。 4计量特性 4.1轴比
法向轴比≤2dB 仰角20°方向轴比≤4dB
4.2天线方向图与增益
法向增益≥4.5dBi 仰角20°方向增益≥-5dBi
4.3极化增益前后比
≥20 dB
1 4.420°仰角不圆度
≤1.5dB 4.5滚降系数
≥9dB 4.6带外抑制
≥30dB(接收信号边频土100MHz处) 4.7带内平坦度
≤1.5dB 4.81dB压缩点输出功率
≥0dBm 4.9视轴群时延
≤25ns 4.10电压驻波比
≤2.0 注:以上指标均指在天线的接收频点范围内,且不适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 5校准条件 5.1环境条件
供电电源:电压(220土22)V,频率(50土1)Hz;环境温度: (20±5)℃; 相对湿度:≤80%;周围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
5.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5.2.1矢量网络分析仪
a)频率:9kHz~40GHz; b)信号源输出功率:-55dBm~10dBm; c)动态范围:140dB。
5.2.2OTA暗室
a)屏蔽效能:>90dB(400MHz~6GHz); b)暗室静区反射率:优于-45dB(400MHz~6GHz);
5.2.3多探头球面近场测量系统
2
上一章:JJF 1784-2019 全站仪型式评价大纲 高清晰版 下一章:JJF 1783-2019 玻璃体温计型式评价大纲 高清晰版

相关文章

JJF 1403-2013 全球导航了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校准规范 JJF 1403-201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JJF(京) 81-2022 身高测量仪校准规范 JJF(京) 84-2022 汽车排放测量装置校准规范 JJF(京)59-2018 逆反射标志测量仪校准规范 JJF(京) 3018-2022 连续pH测量仪校准规范 JJF(新) 82-2022 发油流量计现场校准规范 JJF 1897-2021 30 MHz~1 GHz测量天线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