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403—201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GNss Receivers
Used in Time Measurement
2013-04-27发布
2013-07-27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 1403201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GNssReceivers
JJF1403—2013
Used in Time Measurement
归口单位:全国时间频率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北京浩宇巡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本规范委托全国时间频率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14032013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梁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爱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金兆峰(北京浩宇巡天科技有限公司)邹德君(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 莲(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杨 军(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王伟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JJF 1403—2013
目 录
引言 V
(II)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 (3)
范围· 2 引用文件术语和计量单位· 3. 1 GNSS 3. 2 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3. 3 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3. 4 重捕获时间· 3. 5 捕获灵敏度· 3. 6 跟踪灵敏度 3. 7 定位偏差和精密度 3.8 测速偏差和精密度 3. 9 动态范围 3. 10 内部噪声水平 3. 11 内部延迟 3. 12 国际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GNSS时间传递标准格式 3.13 与接收机无关的交换格式 3. 14 共钟差 3.15 历元 3.16 天线相位中心及其稳定性 3.17 1 PPS 3.18 定时准确度 3.19 定时稳定度 3. 20 零基线 3.21 超短基线 3.22 几何精度因子 3. 23 地心地固坐标系 3. 24 伪距 3.25 伪距率 4 概述 5 计量特性 5.1 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5. 2 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 5. 3 重捕获时间, 5. 4 捕获灵敏度
.
....
(3) (3) (3) (4) (4) (4) I
JJF1403—2013
5. 5 跟踪灵敏度 5. 6 定位偏差和精密度 5.7 测速偏差和精密度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5.8 动态范围· 5. 9 内部噪声水平 5. 10 内部延迟 5. 11 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 5. 12 1PPS定时准确度和稳定度 5. 13 内部时基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6. 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
(5) (5) (6) ·(12) (12) (13) (16) (18)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 1 校准项目 7. 2 校准方法 8 校准结果表达
复校时间间隔附录A原始记录格式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附录C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9
+
I
JJF1403—2013
引言
本规范依据JJF1071一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编制。 本规范参考了GJB/J3073—1997《全球定位系统 (GPS)时间频率接收机检定规
程》,GB/T18214.1—2000《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第1部分: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设备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国际文件《国际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CCTF)关于GPS定时接收机软件标准的技术指南》 (Technical Directives forStandardizationofGPSTimeReceiverSoftware)和&NMEA-0183协议》 (NMEA 0183protocol)的相关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制定。
I
JF1403—201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时间测量型接收机(以下简称GNSS接收机或接收机)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180—2007时间额率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GJB/J3073一1997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间频率接收机检定规程 GB/T18214.1—2000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第1部分:全球定位系统
(GPS)接收设备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国际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CCTF)关于GPS定时接收机软件标准的技术指南 (TechnicalDirectivesforStandardizationofGPSTimeReceiverSoftware)
NMEA-0183协议(NMEA-0183protocol)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 3.1GNSS 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目前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 及中国的COMPASS(北斗)。 3.2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timetofirstfix(TTFF)forcoldstart
接收机在时间未知、当前历书、星历和位置均未知的情况下,从开机(正常接收 GNSS信号)至输出第一个有效定位(定位偏差和精密度不大于接收机指标)值所持续的时间。 3.3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timetofirstfixforhotstart
当接收机关闭时间较短(2h以内)且移动距离不大(100km以内),系统的历书和星历信息有效时,接收机从开机(正常接收GNSS信号)至输出第一个有效定位值所持续的时间。 3.4重捕获时间 re-acquisition time
接收机在丢失所有接收信号状态下,从重新接收到GNSS信号至获得第一个有效定位值所持续的时间。 3.5捕获灵敏度 acquisition sensitivity
接收机能够捕获并锁定GNSS卫星信号的最低功率电平。
1
JJF1403—2013
3.6 跟踪灵敏度 trackingsensitivity
接收机捕获GNSS卫星后能够保持持续锁定卫星信号的最低功率电平。 3.7定位偏差和精密度positionoffsetandprecision
前者指接收机定位值与标准位置值的偏差,后者指接收机定位值自身的一致程度。 3.8浏速偏差和精密度velocityoffsetandprecision
前者指接收机测速值与标准速度值的偏差,后者指接收机测速值自身的一致程度。 3.9动态范围dyoamicrange
满足接收机正常锁定并定位的速度、加速度及高度范围。 3.10内部噪声水平interiornoiselevel
接收机内部通道间的偏差、载波跟踪环和码跟踪环的跟踪误差以及钟差等引起的测距和测相误差的综合反映。 3.11P 内部延迟 internaldelay
信号经过接收机时,由接收机本身所引起的信号时间延迟。
3.12国际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GNSS时间传递标准格式CGGTTS,CCTFGroupon GNSS Time Transfer Standards
国际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GPS时间传递标准组制定的用于进行GNSS时间频率传递的标准数据格式。 3. 13 3与接收机无关的交换格式RINEX,ReceiverIndependentExchangeForruat
瑞士伯尔尼大学天文学院于1989年提出的在GPS测量应用中普遍采用的标准数据格式。该格式采用文本文件存储数据,数据记录格式与接收机的制造厂商和具体型号无关。 3.14共钟差CCD,CommonClockDifference
超短基线情况下,两台接收机连接相同的参考时间规率源,进行比对得到的时
差值。 3.15历元epoch
时标上的一点或一个时刻。 3.16天线相位中心及其稳定性 antenna phase center and its stability
微波天线的电气中心,其理论设计应与天线几何中心一致。天线相位中心与几何中心之差称为关线相位中心偏差,该偏差在多次测量结果中所反映出的最大差异称为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 3.171 PPSPulse Per Second
秒脉冲信号。 3.18定时准确度 timing accuracy
接收机输出1PPS信号与标准1PPS信号的偏差。 3.19定时稳定度timingstability
接收机输出1PPS信号自身的一致程度。
3.20零基线 zerobaseline
两台或多台接收机通过功分器接收来自同一天线的卫星信号,由此构成的基线,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