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3024-2017 热处理件清洗技术要求

JB/T 13024-2017 热处理件清洗技术要求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2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16:31:48



相关搜索: jb 技术 清洗 13024 13024

内容简介

JB/T 13024-2017 热处理件清洗技术要求 ICS25.200 J36 备案号:57804--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0242017
热处理件清洗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cleaning for heat treatment parts
2017-07-01实施
2017-01-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024—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清洗剂技术要求 5清洗剂选型的通用准则.. 6清洗设备及工艺技术要求 7清洗效果和评价附录A(资料性附录) 清洗剂对改性层影响的评判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 清洗残重率测试方法附录C(规范性附录) 消泡性能评定方法附录D(规范性附录) 油水分离试验方法
0
10
表1热处理用清洗剂性能指标表A.1判定清洗剂对改性层影响的试验方法 JB/T1302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科星化工有限公司、江苏丰东热处理及表
面改性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西安福莱特热处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永平、吴龙铁、李俏、史有森、刘昊、傅士超、黄国都、彭彬、杨祯。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3024—2017
热处理件清洗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件热处理工序中涉及的清洗剂、清洗工艺、清洗效果及评价方法,以及清洗液的更换和排放。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件热处理前清洗和后清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T260 石油产品水含量的测定法蒸馏法 GB/T 261 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GB/T 443 L-AN全损耗系统用油 GB/T 511 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 GB/T 3555 石油产品赛波特颜色测定法(赛波特比色计法) GB/T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 5226.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7493 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T8121 热处理工艺材料术语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1134 烃类溶剂贝壳松脂丁醇值测定法 GB/T12804 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GB/T17358 热处理生产电耗计算和测定方法 GB/T 23942 化学试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通则 GB/T32529 热处理清洗废液回收及排放技术要求 JB/T4323.2一1999水基金属清洗剂试验方法 JB/T7158工程机械零部件清洁度测试方法 JB/T11808 热处理用真空清洗机技术要求 SH/T0218 防锈油脂试验试片制备法 SH/T0409 液体石蜡中芳烃含量测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3术语和定义
GB/T81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JB/T13024—2017
3.1
水基金属清洗剂water-basedmetalcleaner 以水为溶剂或者溶于水中使用的,以金属硬表面为清洗对象的清洗剂。 注:清洗后对工件不产生腐蚀和变色,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害作用。
3.2
碳氢溶剂型清洗剂hydrocarbonsolventcleaner 主要由烷烃组成的清洗剂。包括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合成烷烃及以上混合物。 注:碳氢溶剂型清洗剂具有芳烃含量低、硫含量低、馏程短、气味小、安全环保的特点,油污溶解能力强。
3.3
贝壳松脂丁醇值kauri-butanolvalue 以规定的方法,通过测定试样加入贝壳松脂丁醇溶液中至达到固定的浑浊度所需的体积毫升数,计
算得到的数值。用来表示烃类溶剂的相对溶解能力。
注:测得的贝壳松脂丁醇值高,表示该溶剂的相对溶解能力强,反之则弱。
4清洗剂技术要求
4.1清洗剂分类
按不同成分分为水基金属清洗剂与碳氢溶剂型清洗剂。 4.2一般要求 4.2.1清洗剂产品应对人体无害,无强烈刺激性气味,生产现场应满足GBZ2.1中关于工作场所职业健康要求的规定。 4.2.2清洗剂应对热处理工件的外观质量及改性层无明显影响,清洗剂对改性层影响的评判方法参见附录A。 4.2.3生产方应标识生产日期及保存期,清洗剂在贮存时应有防晒、防热、防潮、防冻、防渗漏等保护措施,应存放于干燥阴凉处,最佳存放温度为0℃~40℃。 4.3采样与性能测试准备工作 4.3.1采样 4.3.1.1水基金属清洗剂:将试样在原包装容器中充分摇匀,待泡沫消去后取样(不少于500mL)。 4.3.1.2碳氢溶剂型清洗剂:按照GB/T4756的规定。 4.3.2水基金属清洗剂溶液的配制
本方法所用水基金属清洗剂溶液均用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规格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按 5%土0.1%(质量分数)配制。若有特殊需要,则按产品规定的浓度配制。 4.3.3试片的制备
试片的规格、打磨与清洗按JB/T4323.2--1999中第3章的规定执行。 4.3.4油品的准备
清洗能力与油水分离性试验所用油品应为符合GB/T443要求的全损耗系统用油L-AN68或供需双方商定的油品。
2 JB/T13024—2017
4.4 4性能指标
清洗剂的性能指标见表1。
表1 热处理用清洗剂性能指标
项目外观
指标
试验方法
均匀,不分层,无沉淀 JB/T4323.2
pH值钠含量mg/L 磷含量mg/L 硅含量mg/L 亚硝酸盐氨含量 mg/L 清洗残重率r% 消泡性能
7.5~10.5 ≤10 ≤1 ≤100 ≤0.5 ≤5 ≤10 ≤8 ≥37 ≤3
JB/T 4323.2
GB/T 23942
GB/T 7493 附录B 附录C
起泡高度hmL 消泡时间t s 水层或富水层mL 乳化层mL
水基金属清洗剂稀释液(质量分数
油水分离性
附录D
45钢 GCr15钢 20CrMnTi钢 45钢 GCr15钢 20CrMnTi钢
为5%) 防锈性
合格
JB/T4323.2
单片24h,叠片4h
外观0级或1级质量变化不超出土2mg
腐蚀性
JB/T4323.2
硬水中稳定性水不溶物含量(质量分数) % 高低温稳定性五次循环试验外观色度
无絮状物,无析出物 JB/T 4323.2
≤0.1
JB/T 4323.2 JB/T 4323.2 目测b GB/T 3555 GB/T 261 SH/T 0409 GB/T 5096 GB/T 11134
均匀,不分层,无析出物
和絮状物
透明,无沉淀及悬浮物
≥+28 ≥60 ≤1 ≤1级 ≥25
碳氢溶剂型 闭口闪点 ℃ 清洗剂 芳烃含量(体积分数) %
铜片腐蚀(100℃,3h)贝壳松脂丁醇值
钠含量指标适用于对热处理清洗剂有特殊要求的设备,特别是含碳化硅导轨的多用炉。 将100mL试样加入洗净干燥的量筒中,室温下观察,无悬浮物及游离水。有争议时分别采用GB/T511与GB/T 260规定的方法仲裁。
4.5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表1中规定的完整评定; b)参考的标准,如GB/T××××;
3 JB/T13024—2017
c)结果及所用的表示方法; d)在测试期间注意到的异常特性; e)根据合同和其他要求,与标准程序的差异。
5清洗剂选型的通用准则
钢铁件热处理前后所用清洗剂选型的主要依据是清洗设备和工艺,喷淋清洗应选用低泡水基金属清洗剂,并根据清洗剂的使用特性控制好槽液温度;配有油水分离装置的清洗机,要求清洗剂具备良好的油水分离性;工件清洗后需要工序间设置的工艺,要求清洗剂具备工序间防锈功能;含碳化硅导轨的多用炉必须配套使用钠含量≤10mg/L(质量分数为5%)的水基金属清洗剂;碳氢溶剂型清洗剂用于真空清洗设备时,优先选用纯度高、馏程短、芳烃含量低的溶剂:离子氮化前的清洗推荐采用碳氢溶剂型清洗剂进行;清洗剂选型相关的消泡性能、油水分离性、防锈性和钠离子含量等指标应满足表1的要求。
6清洗设备及工艺技术要求
6.1设备技术要求 6.1.1清洗设备应符合GB5226.1的要求,配有能耗计量装置,设备电耗应符合GB/T17358的规定。 6.1.2水基金属清洗剂的清洗设备应同时具备清洗槽与漂洗槽,配有浸洗、喷淋、超声波等保证清洗效果的装置,应包含加热和控温装置、循环装置、过滤装置、喷淋装置、油水分离装置、自动补水装置、 烘干装置、能耗计量装置。槽体应做防腐处理和保温处理。加热装置可将槽液温度加热到20℃80℃,控温精度不超出土5℃。喷淋装置设计要保证无清洗死角,喷淋压力应保证在0.1MPa1.0MPa范围内。 油水分离装置可自动去除槽液表面的油污,并能将槽液中乳化的油污破乳。使用水基金属清洗剂的真空清洗设备应满足JB/T11808的技术要求, 6.1.3碳氢溶剂型清洗剂的清洗设备应满足JB/T11808的技术要求,溶剂再生率≥95%。 6.2清洗工艺技术要求 6.2.1水基金属清洗剂工艺技术要求 6.2.1.1水基金属清洗剂使用浓度一般为3%~5%(质量分数),清洗时间对于网带炉一般为3min~ 5min,对于多用炉一般为10min40min,清洗温度一般为30℃~80℃。具体的清洗剂使用浓度、清洗时间、清洗温度应根据工件的材质与形状、工艺要求及油污程度进行选择 6.2.1.2工件的装料方式要满足无工件重叠、无清洗死角的要求,并不影响清洗剂槽液的流动。 6.2.1.3使用超声波清洗工艺时,清洗温度控制在40℃~60℃范围内,以免影响超声波空化效果。 6.2.1.4对于化学热处理,前清洗后应进行烘干处理,避免清洗残留物对气氛及改性层的影响。渗碳前烘干温度宜选用450℃~550℃,氮化前烘干温度宜选用200℃~350℃。 6.2.1.5水基金属清洗剂配液用水的硬度应小于300mg/L,离子氮化前清洗配液用水电导率应小于 20μS/m,配液前需放入清水反复清洗槽体至无明显污垢,使清洗水的电导率与清水一致。 6.2.1.6水基金属清洗剂槽液的浓度控制:应根据清洗剂供应商提供的浓度监控方法,每天对清洗剂槽液的浓度进行检测。槽液检测方法主要包括pH值测定和游离碱度滴定,根据pH值或游离碱度与标准值的降低值补充原液。pH值测定方法见表1中pH值的检测标准。游离碱度的推荐滴定方法如下:用移液管取10mL清洗液于锥形瓶中,加入4滴或5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呈粉红色,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无色时为终点,所消耗滴定液的体积数(mL)即为游离碱度点数。 6.2.1.7水基金属清洗剂在使用过程中,需开启清洗机的油水分离装置,及时除去表面的浮油;每天
4 JB/T13024—2017
根据槽液浓度检测结果,及时补充清洗剂原液;设备长时间不工作时,务必清除表面的浮油。 6.2.1.8热处理后清洗的工件防锈期要求超过72h时,漂洗时须使用防锈剂。 6.2.2碳氢溶剂型清洗剂工艺技术要求 6.2.2.1碳氢溶剂型清洗剂应原液使用,不可兑水或其他有机溶剂。 6.2.2.2碳氢溶剂型清洗剂可用于手工擦洗、浸泡清洗和真空清洗等清洗方式,用于浸泡清洗时,要定期对槽液进行沉降、过滤、排渣和原液补充;用于真空清洗时,应根据供应商提供的维护方法,定期对溶剂的指标进行检测和原液补充。 6.2.2.3使用碳氢溶剂型清洗剂进行真空清洗时,清洗室工作温度在70℃~90℃,再生槽温度≤115℃,导热油温度为120℃~140℃,清洗槽初始真空度≤6.5kPa,干燥真空度和再生真空度≤2.6kPa。 6.3更换及排放要求
建议每三个月根据本标准第7章提供的试验方法对清洗后工件的清洁度进行检测,清洗效果不能满足本标准第7章的要求时,应及时更换清洗剂。更换新清洗剂时,应考虑废液排放时的污染问题,废液经处理后需要达到GB8978和GB/T32529规定的排放标准才能排放。
7清洗效果和评价
7.1清洁度要求 7.1.1一般要求
清洗后工件外观均匀一致,目测无可见残油、残留清洗剂、斑点及冷加工后的铁屑等。 7.1.2清洁度评价方法 7.1.2.1油脂清洁度
清洗后工件表面上的油脂残留物采用荧光法进行测量,按照JB/T4323.2中第7章的规定执行,残油量≤10mg。 7.1.2.2机械杂质清洁度
清洗后工件表面的机械杂质(如粉尘、铁屑、炭黑等)残留物采用重量法测量,按照JB/T7158的规定执行,具体控制指标根据企业生产工艺要求而定。 7.2防锈效果要求 7.2.1热处理前清洗
钢铁工件清洗后,在温度不高于45℃、湿度不高于80%的环境下,48h内不出现肉眼可见的锈斑。 7.2.2热处理后清洗
钢铁工件经过低温(≤200℃)回火后,在温度不高于45℃、湿度不高于80%的环境下,72h内不出现肉眼可见的锈斑。
5 ICS25.200 J36 备案号:57804--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0242017
热处理件清洗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cleaning for heat treatment parts
2017-07-01实施
2017-01-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024—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清洗剂技术要求 5清洗剂选型的通用准则.. 6清洗设备及工艺技术要求 7清洗效果和评价附录A(资料性附录) 清洗剂对改性层影响的评判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 清洗残重率测试方法附录C(规范性附录) 消泡性能评定方法附录D(规范性附录) 油水分离试验方法
0
10
表1热处理用清洗剂性能指标表A.1判定清洗剂对改性层影响的试验方法 JB/T1302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科星化工有限公司、江苏丰东热处理及表
面改性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西安福莱特热处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永平、吴龙铁、李俏、史有森、刘昊、傅士超、黄国都、彭彬、杨祯。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3024—2017
热处理件清洗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件热处理工序中涉及的清洗剂、清洗工艺、清洗效果及评价方法,以及清洗液的更换和排放。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件热处理前清洗和后清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T260 石油产品水含量的测定法蒸馏法 GB/T 261 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GB/T 443 L-AN全损耗系统用油 GB/T 511 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 GB/T 3555 石油产品赛波特颜色测定法(赛波特比色计法) GB/T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 5226.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7493 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T8121 热处理工艺材料术语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1134 烃类溶剂贝壳松脂丁醇值测定法 GB/T12804 实验室玻璃仪器量筒 GB/T17358 热处理生产电耗计算和测定方法 GB/T 23942 化学试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通则 GB/T32529 热处理清洗废液回收及排放技术要求 JB/T4323.2一1999水基金属清洗剂试验方法 JB/T7158工程机械零部件清洁度测试方法 JB/T11808 热处理用真空清洗机技术要求 SH/T0218 防锈油脂试验试片制备法 SH/T0409 液体石蜡中芳烃含量测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3术语和定义
GB/T81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JB/T13024—2017
3.1
水基金属清洗剂water-basedmetalcleaner 以水为溶剂或者溶于水中使用的,以金属硬表面为清洗对象的清洗剂。 注:清洗后对工件不产生腐蚀和变色,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害作用。
3.2
碳氢溶剂型清洗剂hydrocarbonsolventcleaner 主要由烷烃组成的清洗剂。包括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合成烷烃及以上混合物。 注:碳氢溶剂型清洗剂具有芳烃含量低、硫含量低、馏程短、气味小、安全环保的特点,油污溶解能力强。
3.3
贝壳松脂丁醇值kauri-butanolvalue 以规定的方法,通过测定试样加入贝壳松脂丁醇溶液中至达到固定的浑浊度所需的体积毫升数,计
算得到的数值。用来表示烃类溶剂的相对溶解能力。
注:测得的贝壳松脂丁醇值高,表示该溶剂的相对溶解能力强,反之则弱。
4清洗剂技术要求
4.1清洗剂分类
按不同成分分为水基金属清洗剂与碳氢溶剂型清洗剂。 4.2一般要求 4.2.1清洗剂产品应对人体无害,无强烈刺激性气味,生产现场应满足GBZ2.1中关于工作场所职业健康要求的规定。 4.2.2清洗剂应对热处理工件的外观质量及改性层无明显影响,清洗剂对改性层影响的评判方法参见附录A。 4.2.3生产方应标识生产日期及保存期,清洗剂在贮存时应有防晒、防热、防潮、防冻、防渗漏等保护措施,应存放于干燥阴凉处,最佳存放温度为0℃~40℃。 4.3采样与性能测试准备工作 4.3.1采样 4.3.1.1水基金属清洗剂:将试样在原包装容器中充分摇匀,待泡沫消去后取样(不少于500mL)。 4.3.1.2碳氢溶剂型清洗剂:按照GB/T4756的规定。 4.3.2水基金属清洗剂溶液的配制
本方法所用水基金属清洗剂溶液均用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规格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按 5%土0.1%(质量分数)配制。若有特殊需要,则按产品规定的浓度配制。 4.3.3试片的制备
试片的规格、打磨与清洗按JB/T4323.2--1999中第3章的规定执行。 4.3.4油品的准备
清洗能力与油水分离性试验所用油品应为符合GB/T443要求的全损耗系统用油L-AN68或供需双方商定的油品。
2 JB/T13024—2017
4.4 4性能指标
清洗剂的性能指标见表1。
表1 热处理用清洗剂性能指标
项目外观
指标
试验方法
均匀,不分层,无沉淀 JB/T4323.2
pH值钠含量mg/L 磷含量mg/L 硅含量mg/L 亚硝酸盐氨含量 mg/L 清洗残重率r% 消泡性能
7.5~10.5 ≤10 ≤1 ≤100 ≤0.5 ≤5 ≤10 ≤8 ≥37 ≤3
JB/T 4323.2
GB/T 23942
GB/T 7493 附录B 附录C
起泡高度hmL 消泡时间t s 水层或富水层mL 乳化层mL
水基金属清洗剂稀释液(质量分数
油水分离性
附录D
45钢 GCr15钢 20CrMnTi钢 45钢 GCr15钢 20CrMnTi钢
为5%) 防锈性
合格
JB/T4323.2
单片24h,叠片4h
外观0级或1级质量变化不超出土2mg
腐蚀性
JB/T4323.2
硬水中稳定性水不溶物含量(质量分数) % 高低温稳定性五次循环试验外观色度
无絮状物,无析出物 JB/T 4323.2
≤0.1
JB/T 4323.2 JB/T 4323.2 目测b GB/T 3555 GB/T 261 SH/T 0409 GB/T 5096 GB/T 11134
均匀,不分层,无析出物
和絮状物
透明,无沉淀及悬浮物
≥+28 ≥60 ≤1 ≤1级 ≥25
碳氢溶剂型 闭口闪点 ℃ 清洗剂 芳烃含量(体积分数) %
铜片腐蚀(100℃,3h)贝壳松脂丁醇值
钠含量指标适用于对热处理清洗剂有特殊要求的设备,特别是含碳化硅导轨的多用炉。 将100mL试样加入洗净干燥的量筒中,室温下观察,无悬浮物及游离水。有争议时分别采用GB/T511与GB/T 260规定的方法仲裁。
4.5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表1中规定的完整评定; b)参考的标准,如GB/T××××;
3 JB/T13024—2017
c)结果及所用的表示方法; d)在测试期间注意到的异常特性; e)根据合同和其他要求,与标准程序的差异。
5清洗剂选型的通用准则
钢铁件热处理前后所用清洗剂选型的主要依据是清洗设备和工艺,喷淋清洗应选用低泡水基金属清洗剂,并根据清洗剂的使用特性控制好槽液温度;配有油水分离装置的清洗机,要求清洗剂具备良好的油水分离性;工件清洗后需要工序间设置的工艺,要求清洗剂具备工序间防锈功能;含碳化硅导轨的多用炉必须配套使用钠含量≤10mg/L(质量分数为5%)的水基金属清洗剂;碳氢溶剂型清洗剂用于真空清洗设备时,优先选用纯度高、馏程短、芳烃含量低的溶剂:离子氮化前的清洗推荐采用碳氢溶剂型清洗剂进行;清洗剂选型相关的消泡性能、油水分离性、防锈性和钠离子含量等指标应满足表1的要求。
6清洗设备及工艺技术要求
6.1设备技术要求 6.1.1清洗设备应符合GB5226.1的要求,配有能耗计量装置,设备电耗应符合GB/T17358的规定。 6.1.2水基金属清洗剂的清洗设备应同时具备清洗槽与漂洗槽,配有浸洗、喷淋、超声波等保证清洗效果的装置,应包含加热和控温装置、循环装置、过滤装置、喷淋装置、油水分离装置、自动补水装置、 烘干装置、能耗计量装置。槽体应做防腐处理和保温处理。加热装置可将槽液温度加热到20℃80℃,控温精度不超出土5℃。喷淋装置设计要保证无清洗死角,喷淋压力应保证在0.1MPa1.0MPa范围内。 油水分离装置可自动去除槽液表面的油污,并能将槽液中乳化的油污破乳。使用水基金属清洗剂的真空清洗设备应满足JB/T11808的技术要求, 6.1.3碳氢溶剂型清洗剂的清洗设备应满足JB/T11808的技术要求,溶剂再生率≥95%。 6.2清洗工艺技术要求 6.2.1水基金属清洗剂工艺技术要求 6.2.1.1水基金属清洗剂使用浓度一般为3%~5%(质量分数),清洗时间对于网带炉一般为3min~ 5min,对于多用炉一般为10min40min,清洗温度一般为30℃~80℃。具体的清洗剂使用浓度、清洗时间、清洗温度应根据工件的材质与形状、工艺要求及油污程度进行选择 6.2.1.2工件的装料方式要满足无工件重叠、无清洗死角的要求,并不影响清洗剂槽液的流动。 6.2.1.3使用超声波清洗工艺时,清洗温度控制在40℃~60℃范围内,以免影响超声波空化效果。 6.2.1.4对于化学热处理,前清洗后应进行烘干处理,避免清洗残留物对气氛及改性层的影响。渗碳前烘干温度宜选用450℃~550℃,氮化前烘干温度宜选用200℃~350℃。 6.2.1.5水基金属清洗剂配液用水的硬度应小于300mg/L,离子氮化前清洗配液用水电导率应小于 20μS/m,配液前需放入清水反复清洗槽体至无明显污垢,使清洗水的电导率与清水一致。 6.2.1.6水基金属清洗剂槽液的浓度控制:应根据清洗剂供应商提供的浓度监控方法,每天对清洗剂槽液的浓度进行检测。槽液检测方法主要包括pH值测定和游离碱度滴定,根据pH值或游离碱度与标准值的降低值补充原液。pH值测定方法见表1中pH值的检测标准。游离碱度的推荐滴定方法如下:用移液管取10mL清洗液于锥形瓶中,加入4滴或5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呈粉红色,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无色时为终点,所消耗滴定液的体积数(mL)即为游离碱度点数。 6.2.1.7水基金属清洗剂在使用过程中,需开启清洗机的油水分离装置,及时除去表面的浮油;每天
4 JB/T13024—2017
根据槽液浓度检测结果,及时补充清洗剂原液;设备长时间不工作时,务必清除表面的浮油。 6.2.1.8热处理后清洗的工件防锈期要求超过72h时,漂洗时须使用防锈剂。 6.2.2碳氢溶剂型清洗剂工艺技术要求 6.2.2.1碳氢溶剂型清洗剂应原液使用,不可兑水或其他有机溶剂。 6.2.2.2碳氢溶剂型清洗剂可用于手工擦洗、浸泡清洗和真空清洗等清洗方式,用于浸泡清洗时,要定期对槽液进行沉降、过滤、排渣和原液补充;用于真空清洗时,应根据供应商提供的维护方法,定期对溶剂的指标进行检测和原液补充。 6.2.2.3使用碳氢溶剂型清洗剂进行真空清洗时,清洗室工作温度在70℃~90℃,再生槽温度≤115℃,导热油温度为120℃~140℃,清洗槽初始真空度≤6.5kPa,干燥真空度和再生真空度≤2.6kPa。 6.3更换及排放要求
建议每三个月根据本标准第7章提供的试验方法对清洗后工件的清洁度进行检测,清洗效果不能满足本标准第7章的要求时,应及时更换清洗剂。更换新清洗剂时,应考虑废液排放时的污染问题,废液经处理后需要达到GB8978和GB/T32529规定的排放标准才能排放。
7清洗效果和评价
7.1清洁度要求 7.1.1一般要求
清洗后工件外观均匀一致,目测无可见残油、残留清洗剂、斑点及冷加工后的铁屑等。 7.1.2清洁度评价方法 7.1.2.1油脂清洁度
清洗后工件表面上的油脂残留物采用荧光法进行测量,按照JB/T4323.2中第7章的规定执行,残油量≤10mg。 7.1.2.2机械杂质清洁度
清洗后工件表面的机械杂质(如粉尘、铁屑、炭黑等)残留物采用重量法测量,按照JB/T7158的规定执行,具体控制指标根据企业生产工艺要求而定。 7.2防锈效果要求 7.2.1热处理前清洗
钢铁工件清洗后,在温度不高于45℃、湿度不高于80%的环境下,48h内不出现肉眼可见的锈斑。 7.2.2热处理后清洗
钢铁工件经过低温(≤200℃)回火后,在温度不高于45℃、湿度不高于80%的环境下,72h内不出现肉眼可见的锈斑。
5
上一章:JB/T 13025-2017 热处理用聚烷撑二醇(PAG)水溶性淬火介质 下一章:GB/T 42083-2022 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件的热处理

相关文章

JB/T 11808-2014 热处理用真空清洗机技术要求 JB/T 5944-2018 工程机械热处理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44-2018 工程机械 热处理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7161-2011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热处理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32529-2016 热处理清洗废液回收及排放技术要求 JB/T 14452-2023 钢质楔横轧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编制要求 JB/T 13027-2017 重载齿轮渗碳热处理技术要求 JB/T 11809-2014 真空低压渗碳炉热处理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