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9.060 N74 备案号:58469-2017
D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2192017
非接触式引伸计系统
Noncontact extensometers system
2017-04-12发布
201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219—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单位 5技术要求..
5.1工作条件... 5.2:一般要求 5.3引伸计标距相对误差 5.4引伸计特性. 5.5标定范围 5.6耐运输颠簸性能.. 5.7 装配及机械安全、电气设备质量、外观质量 6检验方法. 6.1 检验条件.. 6.2 检验用器具 6.3 检验的准备. 6.4引伸计标距的检测. 6.5 引伸计标度尺的检测 6.6 引伸计特性的检测. 6.7 引伸计采样速率的检测.. 6.8耐运输颠簸性能的检测. 6.9 装配及机械安全、电气设备质量、外观质量的检测 7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2 型式检验 7.3判定规则.. 8标志与包装 8..标患.. 8.2包装... 9随行技术文件
4
中
.6
6
6
表1符号和单位表2引伸计和引伸计标定器的分级
JB/T13219—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时代试金试验机有限公司、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承德市金建检测仪器有限公司、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科新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武、陈洪程、孙玲玲、王春华、张香玲、刘攀超、胡立新、郑建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3219—2017
非接触式引伸计系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接触式引伸计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单位、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与包装、随行技术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单轴试验用的非接触式引伸计系统(以下简称引伸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11—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JB/T6147一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非接触式引伸计noncontactextensometer 通过视频、激光等手段,跟踪试样上的标记位置变化,从而实现非接触测量试样变形的装置注:非接触式引伸计包括传感器、光源、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对引伸计的标定和分级是针对整个测量系统的
3.2
引伸计标距 Eextensometer gauge length 试样上两标记之间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3.3
位移示值deformation indicatingvalue 引伸计标距的变化量,单位为毫米(mm)。。
3.4
引伸计标定器 calibratorof extensometer 用于对被标定的引伸计给出标准位移量的装置。 注:非接触式引伸计的标定应根据其特点采用特殊的标定装置。
3.5
引伸计标度尺 extensometer scaleruler 试验前用于对引伸计示值定度的专用标尺。
3.6
引伸计采样速率extensometer scanningfrequency 引伸计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即能够将所获得的数据,有效转换为位移量值的速率。
JB/T13219—2017
5.2.3引伸计安装后应便于调整和定位,易于试验。 5.2.4带有标距标记的试样,其标记应平行或对称、清晰和准确,在试验中不应脱落,标记与试样的色差应分明、便于识别。 5.3引伸计标距相对误差
引伸计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标距。各级别的引伸计标距相对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引伸计和引伸计标定器的分级
引伸计的最大允许值分辨力“
引伸计标定器的最大允许值分辨力
引伸计级别 0.2 ±0.2 0.10 0.2 ± 0.2 ±0.6 ±0.3 0.5 ±0.5 0.25 0.5 ±0.5 ±1.5 ±0.75 0.12 0.25 ±0.15 ±0.5 1 ± 1.0 0.50 1.0 ± 1.0 ±3.0 ± 1.5 0.25
示值误差
误差
标距相对误差qLe 相对rl; 绝对r 相对q 绝对1,-1。 相对误差u 相对r/。 绝对r 相对 绝对
示值进回程
%
%
%
%
%
%
μm
μm
μurn
μm
0.1
±0.06 ±0.2
0.05
0.5 1.0
±0.3 ±1.0 ±0.6 ±2.0
1.0
2.0
±2.0 ±6.0 ±3.0
±2.0 "取其中较大者。
0.50
2
5.4 引伸计特性 5.4.1分辨力
若示值变动不大于个增量,则认为其分辨力为一个增量;若示值变动大于一个增量,则认为其分辨力等于变动范围的一半加上一个增量。引伸计的分辨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 5.4.2示值误差
引伸计示值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5.4.3引伸计的分级
引伸计分为0.2、0.5、1和2四个级别。引伸计的分级应符合表2的规定, 5.4.4引伸计采样速率
引伸计的实时性反映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用有效数据采样速率衡量,至少应满足1级试验机所要求的采样速率。最低采样速率fm根据6.7的规定进行检测。
对用于特殊用途或非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引伸计,其所具有的采样速率应满足相关试验方法的要求。 5.5标定范围
引伸计的标定,应根据其给出的量程分别进行。 5.6耐运输颠簸性能
引伸计在包装条件下,经过对包装件进行碰撞试验以后,其各项性能应满足本标准的全部要求。
m
JB/T13219--2017
5.7装配及机械安全、电气设备质量、外观质量
引伸计的装配及机械安全、电气设备质量、外观质量应符合GB/T2611一2007中第4章、第7章和第10章的规定。
6检验方法
6.1检验条件
检验引伸计时,除满足5.1规定的条件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
温度为(23士5)℃,标定时温度波动在土2℃以内:一无明显空气流动;一保持环境光线稳定。
6.2检验用器具 6.2.1标定器
检验引伸计用的标定器应给出准确的位移量,并应适合不同类型引伸计的检验与标定。标定器的误差和分辨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 6.2.2游标卡尺和工具显微镜或比长仪
测量引伸计标距用的游标卡尺或其他器具,其分度值为0.01mm。 测量引伸计标度尺用的工具显微镜或比长仪,其分度值为1um。
6.3检验的准备
检验前首先要通过观测和实际操作对引伸计进行检查,确认符合5.2规定的一般要求后,方可进行检验。 6.4引伸计标距的检测
对应引伸计常用的、最小的和最大的标距,使用游标卡尺或工具显微镜进行测量。每个标距测量三次,每次测定的引伸计标距相对误差均应满足表2的要求。
引伸计标距相对误差qL。按公式(1)计算。
Le- Le. ×100 Le
(1)
qLe:
6.5引伸计标度尺的检测
对于引伸计标度尺,其应用的每一刻度准确度应优于或等于该引伸计准确度级别。 6.6引伸计特性的检测 6.6.1引伸计的安装与定度 6.6.1.1根据不同类型引伸计的工作特点,将其跟踪点对准标定器分离杆上的标记。引伸计的连接方式及各参数的选择、调整方法与正常试验时的工作状态一致。 6.6.1.2根据不同类型的引伸计,使用引伸计标度尺对引伸计测量值进行定度。
4
JB/T13219—2017
6.6.2引伸计标定 6.6.2.1标定前,应先用标定器对引伸计施加标定范围的最大位移,然后将引伸计退过零位,待产生很小的负位移后再进到零位,将引伸计指示系统调零,开始标定。
注:标定时,尽量避免检测时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6.6.2.2标定时,应根据选定的标定范围,用标定器先对引伸计以进程逐点施加给定位移,并应读取每个测量点的示值。当测量到标定范围的最大位移时,再将引伸计退过零位,待产生很小的负位移后再进到零位,进行完整的三组测量。 6.6.2.3需要时,应对引伸计的进回程同时进行标定(例如:以滞后环法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或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用的引伸计)。标定时,应先对引伸计从零位以进程逐点施加到标定范围的最大位移,再以回程逐点返回到零位,如此进行三组测量。标定范围的最大值一般取所用引伸计标距的2%。 6.6.2.4对于有多个测量范围的引伸计,应根据其给出的量程分别进行标定。 6.6.3数据处理 6.6.3.1一般要求
观查检测,应满足5.2的要求。 6.6.3.2示值相对误差
引伸计的示值相对误差按公式(2)计算。
一
X100
(2)
tc
6.6.3.3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
引伸计的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按公式(3)计算。
5-l×100 li
(3)
4
6.7引伸计采样速率的检测 6.7.1检测引伸计采样速率时,根据公式(4)和公式(5)计算试验机横梁位移速率。
fmin = ReH(或Rp0.2)qt R
(4)
fmin ×60 1000
(5)
VC
注:建议试验机的横梁位移速率vs,在1mm/min或2mm/min条件下进行检测。 6.7.2将一个试样从中间切断,在分开的两试样上各制作一个标记。将试样分别固定在试验机上下夹具中,使其等于引伸计标距,以公式(5)计算得出的或规定的位移速率v进行测试。测试时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min,并绘制出试样变形-时间曲线,取曲线20%~80%的直线段。 6.7.3对该直线段的采样点进行分析,引伸计的采样点不应有重复点。按公式(6)计算该段采样点数与采样时间之比,即为采样速率。
江
(6)
f: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