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1070-2021 裸眼3D柱透镜光栅膜 光学测量方法

GB/T 41070-2021 裸眼3D柱透镜光栅膜 光学测量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39.1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3 16:44:57



推荐标签: 测量 光学 方法 光栅 透镜 裸眼 41070

内容简介

GB/T 41070-2021 裸眼3D柱透镜光栅膜 光学测量方法 ICS71.080.99 CCS G 1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070—2021
裸眼3D柱透镜光栅膜 光学测量方法
Lenticularlensfilmforautostereoscopic3Ddisplay-
Optical measurement method
2021-12-31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07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光学功能薄膜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空装驻北京地区
军事代表局、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军平、王必昌、王忆松、陈晓峰、李超、胡甲元、王娜、宋建丽、李刚
- GB/T41070—2021
5.2布局设置 5.2.1柱透镜光栅膜样品应以设计的背胶厚度贴附于配套显示屏上,柱透镜的延伸方向与设计的贴合角度相一致,角度误差不大于士0.2° 5.2.23D显示模组的安装固定应符合测量设备的旋转方位,旋转测量方向为仪器移动观看方向。 5.2.3仪器的测量距离等于设计观看距离(设计距离根据客户要求来设计),测量时可采用旋转显示屏或者旋转亮度计,如图1所示
旋转
旋转
2
a)旋转显示屏(俯视图)
b)旋转亮度计(俯视图)
标引序号说明: 1、 -3D显示模组: 2 一测量仪器; S测量距离。
图1水平观看方向的移动测量
5.3测量信号
测试过程中以下参数作为测试仪器的输入信号: a)Im:全部像素100%亮度水平的输人信号(全白画面); b)Imb:全部像素0%亮度水平的输入信号(全黑画面); c)Im::第i视图点亮,其他视图不点亮时的输入信号(简称第i视图)。 注:当设计视图数大于2时,通常将视图信号变换为两视图来测量和评估柱透镜光栅膜。
6测量内容和步骤
6.1瓣角 6.1.1测量步骤
将待测样品与测试仪器按图1摆放好,以输人2个视图信号为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将亮度计置于设计观看距离,镜头对准柱透镜光栅膜的待测点;
a))
b) 输人视图信号Im;(i=1、2);
亮度计以待测点为圆心,设计观看距离为半径,沿观看平移方向,进行圆周移动并测量亮度值;测量角度范围和间隔按照厂家要求选择;
)
d) 如图2所示,第1和第2视图(Im1、Im2)的亮度分布曲线分别是l1和12,其中l1是图中亮度
2 GB/T41070—2021
计往左侧旋转所测得的亮度曲线,12是亮度计往右侧旋转所测得的亮度曲线。
i
标引序号说明:
3D显示模组; 2- 测量仪器; —11亮度曲线中峰值亮度方向:
3- 4一2亮度曲线中峰值亮度方向。
图2瓣角测量
6.1.2 计算公式
瓣角的计算见公式(1)。
+2
.(1
式中:
一瓣角; 9,—l1亮度曲线中峰值亮度所对应的角度; 9212亮度曲线中峰值亮度所对应的角度。
6
6.2 3D串扰 6.2.1 测量步骤
以输入2个视图信号为例,将待测样品与测试仪器按图1摆放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将亮度计置于设计观看距离,镜头对准柱透镜光栅膜的待测点;
a)
b)输入视图信号Im:(i=1、2)、Imb;
亮度计以待测点为圆心,设计观看距离为半径,沿观看平移方向,进行圆周移动并测量亮度值;测量角度范围和间隔按照厂家要求进行;
c)
d) 根据Im,(i=1、2)视图的亮度分布数据,计算3D串扰分布曲线,分别找出两视图各自对应的
最小串扰值。
6.2.2计算公式
3D串扰的计算见公式(2)。
2,(L, - L) L:-Lk
Crosstalk'
X 100%
..( 2 ) GB/T 41070—2021
式中: Crosstalk Lj L L:
其他视图对i视图信号的串扰:除L:以外其他视图信号下的亮度;一所有视图同时都是黑画面的亮度值;

-
一i视图是白画面,其他视图是黑画面的亮度值
6.3 角亮度变化
以输入2个视图信号为例,将待测样品与测试仪器按图1摆放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 将亮度计置于设计观看距离,镜头对准柱透镜光栅膜的待测点; b) 输人视图信号Imw; c) 亮度计以待测点为圆心,设计观看距离为半径,沿观看平移方向进行圆周移动并测量亮度值;
测量角度范围和间隔按照厂家要求进行;
d) 根据亮度分布曲线,在图2中分别向左和向右旋转,找到两个方向的峰值亮度值以及中央分界
方向的亮度值。
7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包括: a) 本文件编号和名称; b) 试样编号; c) 检验日期; d) 检验人员; e) 其他关于测试材料的说明和标志(名称、编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 f) 检验条件(试验温度和相对湿度); g) 试样制备后放置时间; h) 检验结果及计算方法
上一章:GB/T 40340-2021 复合材料与金属组合件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胶接或紧固件连接结构人工环境下的电偶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下一章:HG/T 5969-2021 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处置方法

相关文章

JB/T 12109-2015 裸眼3D立体显示柱状光栅技术条件 GB/T 41869.2-2022 光学和光子学 微透镜阵列 第2部分:波前像差的测试方法 JB/T 11253-2011 投影显示中的光栅透镜 GB/T 41869.1-2022 光学和光子学 微透镜阵列 第1部分:术语 GB/T 33397-2016 光学功能薄膜 三醋酸纤维素酯(TAC)膜 相延迟测定方法 GB/T 33396-2016 光学功能薄膜 三醋酸纤维素酯(TAC)膜 卤素含量测定方法 GB/T 42976-2023 纳米技术 纳米光电显示 量子点光转换膜光学性能测试方法 GB/T 35923-2018 光学功能薄膜 三醋酸纤维素酯(TAC)膜 增塑剂含量测定方法